思维导图的二次建构促学习能力提升
——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运用
2023-11-30☉肖璨王璐吴培
☉肖 璨 王 璐 吴 培
2022 版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三会”的要求观察、发现和表达世界。[1]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在思考、讨论、辨析中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简称学习力)。
学生通过问题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法则,经历数学的发生与发展,感受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建立数学基本概念之间与数学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生长起来”,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尤其在内容相对枯燥、方式单一的复习课中,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将数学思维重组、二次建构?思维导图是笔者的一种尝试。
一、意蕴解读:思维导图的内涵诠释
思维导图的出现,为信息的呈现提供直观、有效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增加了新的教学方法。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就给数学知识的呈现和巩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展现方式,也为数学课堂的唤醒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一)思维导图溯源
思维导图最初是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an 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80 年代传入中国,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将原本知识浅层记忆的“思维可视化”内容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复习巩固中的作用更为明显。[2]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是一种改革性的思维工具。它把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联系,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发展平衡。
(二)思维导图的课程调查
笔者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多学期尝试使用思维导图,过程性应用思维导图。笔者曾尝试将思维导图的应用性区分清楚,于是调查了两个班学生分别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思维导图的模式并不完全适用所有课程模式,它更适合在复习课中使用。因为,在调查的两个班当中,45%的学生不太能将新授知识与思维导图相结合,35%的学生认为课上使用思维导图,模式过于复杂,还有20%的学生甚至认为在新授课上使用思维导图反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思路。而复习课的情况恰恰相反,学生们更乐见自己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有了已有知识的准备,在建构复习课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又有了一些自己新的想法,有80%的学生愿意在复习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思维导图。
这样的过程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巩固和升华,是学生自主对已学知识的“回炉”和“再创造”。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兴趣浓厚,结合自主展示,效果更为明显。
二、思维探究: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整合新旧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知识,促进高阶思维发生。“温故知新”,学生在整理中自主串联新旧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架构,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梳理多条线索,助力学生整理加工信息
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找到纷繁知识点中的联系,建立网状结构,促进结构化生成。
例如:在复习《比例》一课知识点时,师生共同回忆了《比例》整个章节的重难点以及数学教材的推进模式,尝试从教材编者的角度体会比例的知识形成和生长思路。学生进行二次思维模式重建,自行整理知识脉络,形成结构体系,促进结构化生成,引发高阶思维。如下图:
2.呈现多种方式,助力学生搭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的使用既能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又能反映教师对其教授的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还能呈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层次。教师通过整理、归纳和联系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针对不同个体形成不同的思维导图样式,因而思维导图存在差异性。而思维导图的差异性,也正体现了思维生长的个体性,是每个学生自我建构的一个过程,也是知识生长的再建构,如下图:
3.思考层次多维,助力学生深度思维
我们要明确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本就存在差异性,在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时,就会有知识的二次差异性。而正是这样的差异,会碰撞出很多思维的火花。学生可以互助、分享、创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纵向挖掘,形成思考和欣赏,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习力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思维导图,如下图:
当然学生的很多创作还有不甚恰当的地方,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查漏补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认知策略,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每一次的思考都具有价值,每一节数学课也应展现它的价值。它不单单是一节课,更要促进学生知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要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认知方式,突破思维形式,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习力。[3]
1.优化认知形式,发展思维品质
数学知识很多时候表面看似无关,但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蜘蛛网般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树——“数学思想和方法”。思维导图的引入,将学生从零碎、片段式、机械式的数学学习中解脱出来,也让他们见识到更为广阔的数学天地。[4]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促进高阶思维的发生,这也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掌握使用思维导图,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比较和理解的能力,从视觉上直接带给学生冲击,加强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剖析,优化认知策略,二次建构数学认知。
例如,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中《数的认识》一课,涉及的知识点非常零散,使用思维导图能恰到好处地整合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将这个问题解决。它能够以点带面,并能够通过联结、拓展、延伸,架起数与代数之间的桥梁,再通过例题的深化,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认知体系得以螺旋上升。如下图:
2.以师生共同体,促进思维“再生”
笔者认为,思维导图不该有它的固定样式,教师不能一开始就抛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学生“依样画葫芦”,反而失去了自己的学习体验。
笔者建议:课前,让学生自主复习,把平时相对独立、零散的知识点,围绕主题,自行梳理;课中,小组交流,丰富理解,强化知识认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构建一个相对完整、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课后,自主完善,形成成果。
思维导图的使用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展示,表达自己的画图思路,再次整合知识体系。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之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评议,互相分享,展开联系,互相补充”,从而真正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样,再经历全班的课堂交流评议、师生课堂再构,最后学生自主修改自己的主题图,并进行再次交流,形成成果。如下图:
三、反刍回味:思维导图所得所思
(一)学生的变化:眼中的“美”与“发现”
在运用思维导图参与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形态正在默默发生变化:一方面,他们能够基于思维导图,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二次学习、创造的反馈;另一方面,他们在课堂上,能围绕思维导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合作学习。
在“双减”的背景之下,学生的深度思维开始发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充分思考,积极创作、整理,让呆板的知识开始生动,数学知识开始从“无形”走向“有形”,并逐渐赋予灵魂。在复习课的学习中,他们可以通过思维的二次构建重组知识结构,优化知识认知,形成高阶思维,使得知识结构螺旋上升,最终促进学习力的整体提升。
(二)我的收获:且行且思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停播种、不停收获的过程。笔者在采用思维导图对复习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对教学认知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带领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知识整合,还可以依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设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将重难点各个击破。
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笔者已经逐渐感觉到思维导图带来的数学思维二次建构的优势,将课堂从“费时高效”向“轻负高效”转变,同时配合“双减”的教育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增强,自主学习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也越发充满活力和生机,在拓展教学形式的同时,更多地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
四、结语
进步,来源于探索和思考,让思维真正“发生”,不断“重建”,带动思维的不断生长。当然,在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我们去完善。但无论什么形式,教师都应该考量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环境、教师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智慧的教者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相信,在教师的不断追求下,必将到达我们想要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