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黄河保护法推动流域标准化建设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节选)
2023-11-30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连军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赵连军
黄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经济地带,也是重要生态地带。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从黄河流域管理而言,传统业务领域标准体系相对完善,但水生态、水环境、河湖岸线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具体体现在黄河流域特色的标准相对较少,包括水库群水沙联合调控、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淤地坝群维修养护等方面。因此要构建具有黄河特色的黄河流域标准体系。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颁布《黄委水利标准化管理办法》,规范标准“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废止”全流程工作内容及要求,指导标准化工作开展。发布重点领域标准。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生态水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发布一批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标准化发展战略,确定标准化工作年度计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协调重要标准项目等重大事项。专家委员会负责标准体系、标准项目的技术审查与论证等工作。
第二,完善机构及平台建设。流域标准化联盟:由区域政府主导,整合现有流域范围内标准化机构资源,市场化运作并快速发展完善流域标准化结构。联盟旗下可设多领域标准制定技术机构用以构建具备专业且全面的流域标准体系。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法制及标准化研究中心:建立黄委法制及标准化研究中心,开展黄河流域标准化与创新政策研究、标准创新机制研究和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等研究,为流域标准化决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流域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面向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过程的试验验证、标准实施过程的符合性测试。标准数据库云服务平台:结合黄河流域数字孪生建设相关工作,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实现黄河流域标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建立涵盖广泛、信息齐全、更新及时、服务一流的标准资源平台。
第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区域协作机制:研究建立区域水利、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流域协同地方标准共同制定、分别发布的工作机制;信息公开和通报制度。管理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政策支持机制、科技支撑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编制《黄河流域水利标准化管理办法(建议稿)》。适应性评价机制:建立水利技术标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质量的优劣和完善程度。实施监督机制:建立黄河流域区域统一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政府、行业和社会多方协同的标准实施监督模式。
相信通过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共同努力,可有效提高流域内标准化建设水平,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