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使命新任务 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和发展效益
2023-11-30甘振维
□ 甘振维
江汉油田聚焦中国石化新征程上的新使命新任务,锚定高质量实现“万亿方储量、千万吨油田、百亿方产量”战略目标,以打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和发展效益,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中展现江汉作为。
以效为先抓经营,扛稳职责提升核心竞争力
江汉油田聚焦效益开发抓经营管理,坚决扛稳扛牢“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的核心职责。
一是夯实发展主阵地。牢固树立“所有资源都能找到”的理念,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进,抓实红星500亿立方米页岩气增储“1号工程”,拓展吴家坪组和茅口组两个千亿立方米增储新阵地,评价复兴侏罗系千万吨增储潜力及适应性配套开发政策和工艺技术,挖掘潜江和八面河两个千万吨碳酸盐岩油藏资源潜力,持续巩固和拓展勘探增储“五千阵地”。以总部矿权内部流转为契机,深化战略选区研究,拓展发展空间。坚持把有效益的产量作为产业报国的现实载体,抓好涪陵气田稳产、复兴红星上产工程,抓实老区稳基础工作,推进页岩油攻关动用,深挖碳酸盐岩重点区带上产潜力,保持箭头向上的良好发展趋势。
二是跑出转型加速度。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提升管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围绕打造国内一流无机化工基地,抓住储气库建设机遇,无机有机并重,大力发展消毒剂产品“小巨人”和氢气新能源、氯化聚烯烃新材料,逐步迈向中高端。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新能源转型发展,充分发掘油气伴生资源潜力,持续推进风电、光伏、地热项目建设,加快卤水提锂工业化进程,跟踪天然气提氦和地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进展,构建多能互补一体化新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打好效益巧算盘。强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严抓十大降本增效项目,深化外委转自营,实施SEC储量和区块目标管理,实现从开发油气藏向经营油气藏转变,持续降低盈亏平衡点。将效益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更加注重价值创造、投资回报,严把方案设计关,抓实源头降本。压实专业部门投资责任,抓好全过程、全系统投资成本优化。
以质为要抓管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以高水平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稳妥推进一批增活力的改革举措,加快突破一批添动力的创新项目,着力升级一批提效率的管理流程。
一是以目标引领深化改革调整。聚焦现代油公司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科研人员一体化管理,探索构建“人才飞地”模式,配套双重培养、考核激励等机制,构建“科研大兵团”体系。围绕提升“过程控制”职能,完善生产部门牵头抓总、业务部门过程控制、专业部门考核监督运行模式,推进厂直管班站示范区建设,配套搭建生产安全监督平台和异常管控中心,构建“生产大运行”体系和“过程大监督”体系。围绕提升“支撑保障”职能,以数据赋能、业务驱动、价值创造为发力点,打造“数据+平台+应用”信息化运行模式,加快建成新型数据资源中心,做好“大开发、大运行、大安全、大经营”信息化支撑,持续强化应用供给,推动“管正常向管异常”“人找事向事找人”转变。
二是以问题导向强化科技支撑。聚焦天然气新区提产提效、原油老区稳产降本、碳酸盐岩和页岩油商业开发等,在陆相页岩油气渗流机理、红星二叠系可压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成藏条件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推动生产运行全过程降本,让更多的储量资源潜力释放出来,引领和推动我国页岩油气产业发展。坚持引一切资源为我所用,统筹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力量,引智借脑,解决新领域的“瓶颈”问题。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和兜底政策,加大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严为主强基础,以高标准推进固本强基
深入推进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以高标准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在最危险的行业抓出最扎实的安全业绩,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一是以预为先抓安全。进一步完善HSE管理体系,抓实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推动体系有效运行,坚持排查见底、措施到底、落实彻底,强化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各级管控措施并举一反三排查整改,着力切断风险到隐患、隐患到事故的链条。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强力推动“低老坏”问题整改销项,加强承包商和直接作业环节管理。
二是绿色洁净抓环保。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深化绿色企业行动,落实一方案两清单,加强环保依法合规排查整治,持续抓好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更高水平的绿色企业。以碳的净零排放为目标,落实碳达峰八大行动,大力实施能效提升计划,深化油田能管中心应用,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打造绿色低碳竞争力。
三是与时俱进强“三基”。着力构建以两册为核心的基层管理体系,深化警示教育,落实答疑解惑工作机制,开展生产安全监督平台建设,做到让岗位员工知风险、会操作,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履职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开展效能对标,强化评价分析,抓好标杆选树,推动管理水平上台阶。
以人为本带队伍,充分释放人力资源价值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工程,持续完善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华中地区油气勘探开发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充分释放人力资源创新创造创效活力。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优势转化。加强政治引领,完善和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述职评议和领导班子考核,以考核传导压力,以压力推动落实;坚持服务大局,从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高度,把握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队伍规模与素质结构、高端引领与重视一线的关系,统筹好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各环节工作,积极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二是坚持鲜明导向,强化考核激励,激发人才活力。贯彻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竞争性选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共性与特性、绩效与潜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以创新价值为基础、以能力为标尺、以贡献论英雄的人才分类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严格考核兑现,实行差异化分配,加大向科研单位、生产一线倾斜力度,推动人员向艰苦岗位、紧缺工种、新兴业务、创效单位合理流动,激发人才积极性创造性。
三是坚持深化培养,注重分层分类,建强人才队伍。遵循不同领域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细化人才群体,实施头雁、铸剑、赋能、倍增、强基等五大人才工程,打造战略领军、科技创新、专业管理、新兴业务、一线骨干等五大人才方阵;坚持战略导向和需求导向,将培养人才与油田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推进培训培养体系、模式、机制的整体创新,强化系统性培养,分系统分专业构建领军、拔尖、骨干、后备等四级人才库;突出精准化培养,实施“特种兵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开放式培养,送外委培、合作交流,促进人才资源持续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