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2023-11-29万淑珍

学周刊 2023年35期
关键词:师资信息技术能力

万淑珍

(甘肃省庄浪县朱店中学,甘肃庄浪 74460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部门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一、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将教学时使用的方法重视起来,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改革。在未实现创新前,教师需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他们当前的学习态度进行教学设计,保证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刚好可以满足这一教育发展需要。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会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进行教学。比如利用网络辅助教学,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自主权等等。这可以充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当前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操作机会,以此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但是,在了解中发现,仍有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未认识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过程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可以改变这一情况,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得到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素养等都会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但是当前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以此为目标开展教学。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忽视了教育的根本。教师在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进行教学时,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也会尝试与学生互动,给他们布置更具自主性的任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现状

(一)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仍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他们习惯从教材出发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即便是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时,也是通过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长此以往部分学生还会对教师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遇到问题也不敢向教师提问,整体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单一的教学形式并不符合构建高效课堂的标准。教师需要对此进行改革,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注重理论,忽视实践。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教师更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无论是从师资分配还是从课时安排来说,信息技术课程都没有得到重视。久而久之,教师也会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应付相关的技能考试。在这样的教学态度下不仅无法构建高效课堂,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师资力量缺乏完善

师资力量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也是构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初中学校师资力量的构建情况。尤其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副科师资力量的储备情况,甚至部分地区还专门结合初中学校副科师资力量招聘情况对教师的薪资福利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学校忽视了信息技术师资力量的完善,导致信息技术课程难以正常开展,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三、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并不是一门陌生的课程。当今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家庭都有各种电子产品,这使得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越来越早。很多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各种电子设备,也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各种技能。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过于简单,并不能吸引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当前的信息技术能力,方便后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为主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教师要学会创新。经过探究发现,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愿意展示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操作能力。

教师在了解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看法时,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该课程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格外重视这一学科,真心希望可以得到发展。所以,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创新,从生活出发设计他们熟悉且有趣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尤其在对于“病毒”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查杀、清理病毒,还要教授学生建立防火墙的一般方法,并为他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他们讨论熟知的电脑病毒以及病毒对电脑带来的危害等。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讲解建立防火墙的方法。最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电脑中病毒。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与教师沟通。当学生真正融入情境当中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任务,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的价值,也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注重教学分层

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需要从新的教育理念出发,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在调查的时候,教师会更加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从很小便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并且可以熟练地应用Excel、Word 等办公软件,甚至有些学生还可以解决电脑遇到的各种小问题。但也有很多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差,从小接触的电子产品以手机为主,对电脑技术了解不够全面。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进程,也会使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无法在学习时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并将能力差不多的学生分成一组,更细化地设计课堂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首先,教师要合理地对所有初中生进行分层,可以利用简单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能力,也可以使用简单的操作任务,划分学生的水平。在分层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调整教学形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不应因为学生能力强或者能力弱而有所偏颇。这样学生才会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根据教师制定的计划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其次,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不仅要从教材出发,合理设计基础知识教学部分,还要从不同学生的能力出发,设计不同难度的训练任务。尤其在对“PPT”“幻灯片”制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强、对信息技术了解较多的学生布置较难的任务,为能力较弱的学生布置较为简单的任务,以此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材施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影响。学生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中也会养成在能力范围内学习、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设计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能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提倡教师改变过于陈旧的一些理念,以欢快、轻松的态度进行教学,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拘泥于课堂,还应该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有机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喜欢上信息技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会合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推动信息素养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向,设计对学生来说有趣且有吸引力的实践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胜负欲较强,并且具有较强的展现欲望,希望引起他人关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合理设计一些具有竞赛性质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发展。其次,教师要合理选择竞赛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当前的能力仍存在一些不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控难度。比如,教师最初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时,可以从最简单的打字竞赛开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打字,打字速度快者获胜。此类竞赛能够调动学生的练习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当学生逐渐认识到竞赛在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后,他们会愿意配合教师,并主动与他们沟通,表达自己对竞赛的看法,说出参加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便教师加以改正,提高实践活动的开展效率。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能够充分改变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四)注重引入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将该技术重视起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教学现状。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教学重心放在教材,并通过简单的示范教授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但是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短,总体课时一般为一周一节或者两节,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知识。针对此,教师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辅助,改变学生的学习情况。微课是当前教学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此种方式能够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简明扼要的以视频方式展现出来。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视频,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样教师就可以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教师还能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信息,或者操作演示视频,将他们剪辑到一起,形成微视频。课堂教学会发生较大变化,学生也会真正融入其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时,初中生也能够改变对信息技术的看法,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从而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

(五)合理完善师资力量,推动教学发展

师资力量是保证教育高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学校就无法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正常开展。受新课改影响,各个学校开始重视这门课程,但由于现在的师资不够充足,很多教学方式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学校要完善师资力量。

首先,学校要注重对当前拥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了解新型的教学方法,合理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学校还要注重招聘符合新课改标准的信息技术教师,为学校的师资力量注入新鲜血液,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信息技术。最后,学校还要调整教师的薪资待遇情况,为他们增加工作动力,让教师真正投入到教育工作中,高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校的师资力量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生才可以在此种氛围下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所以,学校要格外重视师资建设,注重定期考察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发展情况,发现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合理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解决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专业能力,为教育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想要结合教育改革的相关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就需要先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明确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总结高效开展教学的策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师资信息技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抄能力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