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3-11-29黄娅静
黄娅静
(甘肃省永靖中学,甘肃永靖 731600)
高一化学是衔接初中和高中化学的关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少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中阶段的化学内容抽象、理解困难、习题难做,甚至有些初中的尖子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逐渐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主要是对宏观概念的梳理,只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高中化学则是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相结合,包含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六大模块,知识容量增大;从知识结构来说,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难度,都有了很大的跨越,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思考能力、科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多视角思考能力。很多学生升入高中之后产生不适应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渐产生学习障碍。
那么,如何跨越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的鸿沟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与同行探讨。
一、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1.初高中教材的差异性较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将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定为“知道、记住、列举、区分、判断、简单计算”;将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定为“模仿操作、初步学习、独立操作、初步学会”,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难度和深度大大降低,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降低了概念和理论理解、化学计算的难度,体现出“浅、少、易”的特点。另外,初中化学教材的语言通俗易懂,并配有插图,直观性、趣味性强;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引入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并遵循了初中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高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体量大,叙述简明扼要,抽象性和理论性增强,呈现出“起点高、密度高、容量大”的特点,对于刚毕业的初中生来说,适应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2.教师对高一新生缺乏了解。不少高三教师回到高一之后,头脑中多多少少还带有高考复习的“烙印”,没有认识到教学对象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没有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给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会将教材内容过度深化延伸,这就违背了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高密度、高门槛、高容量”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望而却步”。还有的教师为了消除高一新生对自己的中考成绩自满的心理,在高一新生第一次入学测验时,加大题目难度,故意使很多学生考试失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大部分高中教师都没有研读初中教材,不了解学生究竟在初中学习了哪些内容,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没有做好课程内容、考点和方法的衔接,也没有注意初、高中化学知识内容上可能出现的差距,在教学中一味地“开快车”,没有关注学生感受、倾听学生反响,致使一部分新生从开始就不适应。
3.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当前,大部分化学教师采用的依然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的自主性缺位,更谈不上学习兴趣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是要经历一个知识同化和自我建构的过程,而不能完全靠教师的灌输,否则也只是囫囵吞枣、模棱两可地记住知识,而不能灵活地加以应用。此外,部分教师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实验课耗时费力,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变成了讲实验或动画演示实验,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操作练习。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但是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化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初中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比如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化合价表等,到了高中都会用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继承性。只有初中化学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到了高中才不至于像“听天书”。但是经调查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化学基础差,认识不到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造成他们上课听不懂、作业无法独立完成,考试成绩差,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实践也表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导致他们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更不能有效地解决化学问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可以说基础知识薄弱是导致化学学习出现障碍的直接因素。
5.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学好的自信心。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缺乏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自暴自弃,失去信心。高中化学容量加大,其逻辑性与抽象性也更强,学生一下子接触物质的量语言、元素周期律语言、氧化还原反应语言,其思维能力还无法适应,感到化学难学,而一旦产生这种畏难情绪,学生就容易失去信心。
6.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关键。但是,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满足于“你讲我听”“你布置作业我做”,“听命”于教师,缺乏学习自主性和思维的积极性。高中化学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忽视了课本的研读,埋头于习题,对课本知识理解得不透彻,一知半解,习题做得不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就是因为对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模糊、知识迁移能力弱造成的,只要题目稍微一变就不知道如何下手。此外,由于高中阶段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有些学生对化学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投入的时间少,经常是在快考试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长此以往,必然学得疲劳,心理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二、解决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障碍的对策
1.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也是学生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参照。针对初高中教材上的重大跨度以及学习要求上的明显变化,教师要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帮助学生搭建顺利融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桥梁。具体来说,在高一化学教学伊始,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详细介绍一下初高中化学教材的差异性,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其次,要重视学法上的引导,例如化学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高中化学教材的结构、编排特点、学习要求等具体的变化,然后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建议。特别是要告知学生如何有效利用高中化学教材、如何有效开展化学学习等,给学生明确要求和方向,避免学生走弯路。
2.强化生本意识,深入了解学情。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也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首先教师要改变应试主义的教学思维,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认真审视高一阶段的学生,在此基础上从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原则的基础上来推进新高一的教学,重视从心理方面引导学生如何投入高中化学学习中,而不是给学生“当头一棒”。其次,教师要强化研究意识,既要研究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还要了解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使教师的教学更契合学生的实际。在研究学生方面,教师可以多方面推进,如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来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初中化学学习状况,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后对化学学科的印象以及学习需求,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能够有一定依据和方向。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初中化学教材的了解,知晓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能力要求等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中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再结合学生中考成绩预估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而知晓教学的起点或者衔接点。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交流,从教师的角度深入了解学情,这样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才会提升。
3.调整教学方法,加快学生对高中化学的适应性。针对高中化学概念性强、知识抽象、教学容量大的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法,力争既能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学科与日常的生产、生活关联密切的特点,开展生活化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离子反应”这课的第一课时“电解质的电离”的教学时,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为了使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常识引出学习内容,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电器设备通电时,用湿手操作为什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此外,教师也要重视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把相对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消化和吸收新知识。教师更要重视实验教学的独特价值,利用实验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虽然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工作的,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培养的基础,而这些内容很多与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有关联。因此要想使学生顺利地融入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做好知识与能力上的准备,帮助学生及时弥补漏洞。要特别针对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前刚刚经历一段假期,其知识遗忘较为严重的现状,教师可以结合高中教学的需求给学生列出需要复习、巩固的内容,从最基础的化学符号、方程式写法等内容出发,让学生自己去温习、巩固初中所学,并鼓励学生尝试构建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为新旧知识的衔接做好准备。
5.重视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目前,新高考改革已经在全面推进,化学学科是选考、赋分科目之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未来的职业选择需求来选择,这给高中阶段学生的化学学习提出了差异性的要求。教师可以从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级性考试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学习的思想指导。要使学生清楚化学学科是必修课程之一,学生只有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才能够在高中顺利毕业,帮助学生消除逃避心理。同时,化学教师也要从未来高考专业选择的角度告诉学生“物理+化学”组合在报考上的优势,再结合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需求做出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态度才会逐渐改变,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动。
6.重视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培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学习成效的重要前提。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较初中阶段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习惯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的变化,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即要在新内容学习之前按照教师要求踏实地预习,提前了解学习内容,特别是自己存在的疑难点,提升课堂听课的针对性,此过程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高中化学更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高效听课的习惯,即上课要保持专注度,跟着教师的进度走,同时也要把动手、动脑、动口结合起来,即要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针对重点、难点内容及时做好笔记,及时参与课堂教师设计的互动或者实验活动,提升自己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特别是针对课上或者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有及时、彻底解决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高一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化学教师要针对学生容易在高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早进行谋划,并从各方面着手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力争使学生迅速地融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为三年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