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S螺旋链治疗轻中度脊柱侧弯患儿的临床效果

2023-11-29陈素巧郝紫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2期
关键词:肩胛骨轻中度脊柱

陈素巧 郝紫微 李 莎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4; 2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脊柱侧弯是指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序列异常,常好发于婴幼儿及青少年[1-2]。患儿常表现为双肩不等高,背部有高低,人向一侧偏斜、脊柱裂或多毛斑块等,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影响心肺功能、压迫脊髓,造成瘫痪[3-4]。传统的推拿疗法仅作为脊柱侧弯的辅助疗法,并不能通过单纯手法治疗来达到改善脊柱侧弯的效果,矫正患儿畸形、恢复脊柱平衡的效果欠佳。研究表明,SPS螺旋链包含垂直肌肉链和螺旋肌肉链,两组链条具有放松肌肉和运动稳定的特点,通过借助肌肉链力量而保持身体向上发展,维系两组链条间肌肉平衡,可显著提高脊柱稳定性[5-6]。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轻中度脊柱侧弯患儿治疗疗效低下的缘由,提出改善脊柱侧弯的解决方案,并引进SPS螺旋链的优质康复手法进一步说明其对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2022年收治的80例轻中度脊柱侧弯患儿,采取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10.18±0.95)岁,平均病程(1.17±0.20)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0.84±0.34)岁,平均病程(1.21±0.22)年。纳入标准:(1)经诊断为轻中度脊柱侧弯;(2)年龄在6~14岁之间;(3)家属知晓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肺源性心脏病者;(2)脊柱器质性病变者;(3)有手术史。

观察组给予SPS螺旋链治疗,具体方法和步骤如图1所示:(1)动作一:嘱患儿正对定点站立,吸气、垂头、弓背、放松,吐气肩胛骨下沉,肩胛骨带动手臂掌心朝上,启动螺旋链,尾骨微向卷带动膝盖弯曲,以大臂为轴旋转小臂作外旋动作,最后矫正头部。若训练过程中感到足弓回弹则可加强本体感觉刺激。(2)动作二:嘱患儿侧对定点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手臂环转斜上145°,掌心向外翻,最后向上固定,吸气弓背,垂头放松。呼气抬头收肩胛,掌心盖肚脐引导下腹收紧,收紧下颏使头向后向上,膝关节轻微外转感受内侧足弓根变高。该训练目的是使肩胛骨向下拉动肩胛骨和背阔肌,螺旋链缠绕,启动腹壁和臀部肌肉。(3)动作三:嘱患儿背对定点站立,初始体位吸气、垂头、弓背、放松,注意胸骨柄和耻骨联合维持在同一直线上。双手交叉环抱骨盆,膝盖微曲,呼气抬头收肩胛,大小臂90°掌心朝上,肘关节不能超过身体背面,以大臂为轴外旋。(4)动作四:嘱患者跪对定点,双膝一前一后,吸气、垂头、弓背、放松,呼气手向两侧打开,沉肩收肋收腹,以前腿的膝盖为垂直轴,拉伸屈髋肌群,减轻对腰椎间盘的压迫。(5)动作五:嘱患者单腿跪对定点,吸气、垂头、弓背,双手尽可能向下沉,拉伸腰方肌和竖脊肌,吐气肩胛骨下沉内收。(6)动作六:背对定点双臂环转,吸气后背向后向上,手掌心向前翻,下颏抵住锁骨,使后背呈大“C”型。以上动作重复6次,每周治疗3次,持续4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无线表面肌电分析系统SA7550(福州康凯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将肌电传感器贴于患者双侧竖脊肌表面,采集肌电信号强弱,统计两组两侧竖脊肌表面肌电图指标如MF、MPF、AEMG。(2)测量并统计两组Cobb角:给予患者脊柱X线影像学检查,寻找并标记脊柱侧弯的相关椎体,于上端椎体上方标记一横线,记为a线;下方椎体靠下标记一横线,记为b线,分别作a、b两线的垂直线,记为c、d线,测量c、d两线夹角记为Cobb角。(3)发放脊柱侧弯SRS-22量表,包含患者疼痛、活动能力、躯体外观、人际交往、社会因素等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4)统计患者脊柱侧弯角。(5)统计临床疗效:自制脊柱侧弯临床疗效量表,显效表示患者疼痛显著减轻,姿势平衡,且无神经功能障碍,Cobb角在5°以下,无心肺功能问题等并发症;有效表示疼痛减轻,但仍可出现轻微背痛,活动能力有所改善,可进行轻微或中等程度的体力劳动,Cobb角在5°及5°以上;无效表示较治疗前相比,疼痛程度、活动能力、Cobb角、阳性体征无明显变化。统计两组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左侧竖脊肌表面肌电图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左侧MF、MPF、AEMG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左侧竖脊肌表面肌电图指标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右侧竖脊肌表面肌电图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右侧MF、MPF、AEMG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右侧竖脊肌表面肌电图指标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脊柱旋转角、Cobb角和SRS-22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脊柱旋转角、Cobb角和SRS-22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脊柱旋转角、Cobb角和SRS-22评分比较

2.4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038,P=0.003<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在某些情况下,脊柱侧弯角度固定,但研究表明相当部分患儿的侧凸角度往往随时间而增加。因此有学者表示,防治脊柱侧弯最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和早诊断[7-8]。传统的推拿疗法治疗轻中度脊柱侧弯患儿的临床效果欠佳,有学者认为推拿不但不能改善脊柱侧弯,还会进一步增加脊柱侧凸的风险[9-10]。因此针对轻中度脊柱侧弯患儿寻找行之有效的康复手段至关重要。近年来,SPS螺旋链治疗是研究脊柱侧弯的热点,对改善脊柱倾斜角度,提高腰椎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存在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较高等优势。

研究表明,人体中存在多条肌肉链,各链条相互作用、交织影响,以维系机体内环境平衡[11]。有学者对肌肉链的描述提到,肌肉链的应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且螺旋链的力量显著大于垂直链。在扔篮球过程中,人体会通过双手上举,使脊柱充分伸展后促使周围肌群迅速收缩,该方式即为垂直链[12]。而在扔乒乓球时,仅需一侧肩胛骨上旋完成单手用力抛的动作,该方式为螺旋链。SPS螺旋链治疗是遵循大脑皮层发动运动原理,激活螺旋链从而降低垂直链活性,通过相互制约的影响调控肌平衡和运动稳定。脊柱稳定性是维持肌平衡的重要因素,若脊柱发生失衡后,椎体移动程度超过机体代偿范围,引起脊柱力学改变,负荷增大而损伤肌肉。研究表明,复合负荷可加大椎间盘损伤风险,其中侧向弯曲是破坏结构的最主要因素[13]。本文通过SPS螺旋链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双侧MF、MPF、AEMG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柱旋转角、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证实SPS螺旋链可提高脊柱的稳定能力。究其原因,SPS螺旋链主要通过激活螺旋链,使凹侧肌肉力量增加,凸侧松解程度提高,脊柱各段运动协调能力增强,从而达到矫正脊柱曲度,增大腰椎稳定性的目的。相比于其他训练,螺旋链最大的特点是整体协调运动链条系统,而非逐个单一训练某个肌肉,这一原则保证一项运动中可综合训练多组肌群,整体带动整个链条的稳定性和活跃度。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正确SPS训练可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不但改善髂肌柔韧性,还减轻患者训练心理压力[14]。研究表明,高达90%的脊柱侧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背痛。有报道指出,患者椎体节段性失稳是出现疼痛最主要的因素,减轻脊椎负荷有利于缓解疼痛,在这之中伸髋展体是缓解背痛最有效的方式[15]。髋关节活动范围可减少肌肉外负荷,本文结果中,观察组SRS-22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提高。究其原因,本文通过多种基础训练模式,主动增大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少机体后负荷,降低腰椎代偿能力,进而减少腰椎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SPS螺旋链治疗轻中度脊柱侧弯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恢复脊柱平衡,加强腰背肌肉力量,明显改善畸形,提高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肩胛骨轻中度脊柱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先天性高肩胛症1例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肩胛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