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2023-11-29湖南省长沙实验雨花中学
■湖南省长沙实验雨花中学 杨 嫱
本文以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为目标导向,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历史课标》)中的课程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要依据,探讨了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将微课技术应用于课前导学、课中助学与课后促学三个维度的策略,旨在通过对初中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切实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人文性、思想性与综合性特点,驱动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微课技术于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微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与遗忘规律为理论基础,是将学习内容和素材以碎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现代教学技术。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用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使其通过观看教学短视频的方式达到有效记忆和精准学习目的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相较于常规化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微课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卓越优势。正因如此,微课常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有益于历史课程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益以生为本教学观念的树立
《历史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历史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特点,使其学习主体地位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得到切实体现。历史是一门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叙述与阐释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文科性质与思想引领作用。多数初中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建构历史概念和学习历史知识时,往往会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与中外历史发展进程有关的课程内容,这不仅会让学生对“死记硬背”这一机械化、程序化的学习方式生成较强的依赖心理,也会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进阶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技术能够有效打破当前初中历史课程固化的教学格局,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优良历史导学视频、创设多元历史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自主建构历史知识的欲望,使其在兴趣的作用下实现从被动接受学习到自主探究学习的转变。
(二)有益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建构
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密切关联,在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这让建构高效历史课堂,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核心教学课题。而在实际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要加大对微课教学技术价值优势的开发运用力度,教师可以通过抓住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教学维度特点的方式,将有意义的历史学习资源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预习、深度学习与主动复习,从而在有效推动初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变革,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走向高效、走向精准。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综合上文对微课教学技术内涵、特点及实践价值的分析,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应用微课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已经明晰。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下称“人教版历史教材”)为例,对应用微课技术革新初中历史课程、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策略展开论述。
(一)课前,利用微课导学明晰学习方向
“广、繁、杂、乱”四个字可以简单概括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特点。广,是指初中历史课程涵盖古今中外的内容,知识总量庞大多元;繁,是指建构历史课程知识的方式繁多,除了理解记忆外,还涉及归纳概括、类比推理、总结比较等高级认知方式与高阶思维活动;杂,是指历史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经济之间有着交织交融的密切关联,且广泛吸收了史学研究的先进成果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乱,是指学习历史课程知识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且只有在特定时空框架下才能对史实形成准确认知。这就使得绝大多数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尚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初中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会受个人发展因素与历史学科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实现有效学习。
因此,为了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切实降低历史课程知识建构难度,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压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技术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形式多元的优势,设计制作有效的微课导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观看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导学视频,明晰历史学习方向、梳理历史学习思路,进而为其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在微课导学视频制作中,教师可以针对初中生喜爱动漫的特点,将动漫《浪客剑心》的片段融入其中,以动漫的时代背景与主要人物为切入点,引出古代日本的幕府统治时期与天皇朝廷,并以梳理幕府的形成过程为主线,将6世纪前的日本、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以及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整合成时长为6~8分钟的微课导学视频,在激活学生自主预习兴趣的同时,使其通过线上自主观看微课导学视频,对6世纪前的日本状况、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以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形成初步认知。
其次,在前置性导学任务设置中,教师可以在微课导学视频的结尾,以PPT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前置性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类比迁移自主预习的经验所得与知识收获,自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填空。
1.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___统一了日本。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依靠着___统治全国。
2. 646年开始,日本效仿我国唐朝的___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在大化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称为___。
3.日本将军掌权,天皇称为傀儡的统治时期叫作___,始于___。
任务二:选择。
1.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在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主要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中国唐朝
D.拜占庭帝国
2.以下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武士集团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C.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D.幕府首领由天皇任命
3.日本武士与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以下对日本武士、武士集团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有()
A.一种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B.时而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治对抗,时而响应朝廷号召征战
C.武士的效忠对象是国家
D.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击败源氏武士集团,设幕府于镰仓
任务三:查阅资料。
上网查阅与日文从产生到成熟有关的历史资料信息,整合材料内容思考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最后,在学生完成线上自主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展开学生学情分析、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优化等备课工作,将课中教学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学生预习困惑的解决中,以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助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进阶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课中,利用微课助学,促成深度学习
立足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的历史学习活动,是《历史课标》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教学作出的明确指示。在初中教育阶段中的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形成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且这五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学生在理解历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因此,为了在新时期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促进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深度历史学习的引领,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技术资源丰富、手段灵活、形式多元的特点构建真实立体、形象生动的历史教学情境,使其在微课技术的辅助与加持下逐步实现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进阶转化,从而在对历史学科本质、历史课程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历史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
以人教版历史教材“探寻新航路”一课教学为例,新航路开辟是影响世界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在本课中,教材以新航路的热潮为背景,依次向学生渗透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基本事实,旨在让初中生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主要人物及其影响,深刻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得到历史解释能力的锻炼强化。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技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知识时,便可以针对学生具有冒险精神的年龄特性,为其创设角色化的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代入15世纪航海家的身份,用冒险故事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动手绘制航海路线示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几位航海家所开辟的新航路路线与主要成就。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以大航海时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如《加勒比海盗》《怒海争锋》等,以炫目多彩的影视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并向学生渗透与大航海时代和新航路开辟有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增强学生的情境代入感。然后,教师可以顺势设置引导语:“在15世纪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有多大。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部分人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且认为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与麦哲伦等人为了证实地圆说,展开了航海大冒险,让我们作为这些航海家的船员,一同踏上证实地圆说的征途吧!”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第二,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历史学习小组,并立足微课所创设的角色化教学情境,将各组学生分配到几位航海家的“船上”,让其在船长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与麦哲伦等人的带领下进行大航海冒险。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各组学生布置驱动型学习任务,促使其作为“船员”记录航海路线、绘制航海图、撰写航海日志。
第三,待各组学生在情境的作用下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航行路线的研讨活动,深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促进学生交流互动的同时,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使其在探究中自主完成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的把握,进而实现深度学习,得到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课后,利用微课促学,培养学习习惯
好习惯会使人受益终身。历史是一门处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性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终身历史学习意识与自主历史学习习惯的培养塑造,更有益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国家观与文化观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法国大革命大事年表”,将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1791年、1793年与1799年所发生的大事一一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复习时通过“法国大革命大事年表”建构更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以及拿破仑帝国从兴到亡的过程,在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内化的同时,使其通过正确评价拿破仑等历史人物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树立历史进步意识,养成善反思、善内省的历史学习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是一种因信息化教育而起,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和创新化进步为主要目的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构筑高效历史课堂为价值追求,将微课技术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于课前学生预习、课中学生学习和课后学生复习三个阶段,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微课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得到本质变革,进而学会学习,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社会与满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