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建构视角下的新儿童观实践

2023-11-28周婷

出版与印刷 2023年5期

周婷

摘要:以《儿童世界》(上海1922)为案例,探究其中的新儿童观实践,解读五四时期儿童身份的媒介建构过程,揭示儿童报刊对儿童身份转变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梳理史料对《儿童世界》的办刊活动进行总结,并以媒介建构的视角分析儿童身份的书写。研究发现,《儿童世界》坚持“儿童本位论”的办刊立场,深入挖掘上乘内容,精心设计版式,形成了独特的儿童身份书写空间,并从个人、群体、社会三个层次形塑了儿童的多重身份,儿童在参与新儿童观的传播实践中,获得自我成长与解放。

关键词:儿童报刊;《儿童世界》(上海1922);新儿童观;身份书写;媒介建构

D01:10.19619/j.issn,1007-1938.2023.00.044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法国社会历史学家阿利埃斯(Philippe Aries)认为历史会建构“儿童”的概念,“儿童”的内涵并不永久固定,而是处于动态发展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每个阶段的“儿童观” 都专属于自己的时代。[1]回首中国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人的发现”成为思想启蒙的核心内容,其中也孕育着“儿童的发现”。与此同时,以美国学者杜威(John Dewey) “儿童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儿童观开始对我国的儿童观产生影响并推动其转变。在此背景下,“以儿童为本位”的新儿童观开始确立,使得五四运动以前已初具雏形的中国儿童刊物迎来了新发展。[2]6这是中国儿童刊物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窥见“儿童本位论”的重要参照时间。因此,以五四时期的儿童刊物为研究对象,梳理五四时期儿童刊物以及儿童

观的发展历史,有助于理解特殊时代背景下儿童身份的媒介建构过程。同时,通过对新儿童观的塑造和传播进行研究,解读儿童媒介对于社会变革的影响和作用,解析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在大众传播领域的扩散深入过程,可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儿童成长发展以及现代儿童刊物创新提供思考。

《儿童世界》(上海1922)是中国最早的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刊物,由商务印书馆于1922年1月在上海创刊,先后迁至长沙、香港等城市,最终于1941年6月停刊。 《儿童世界》为周刊,由徐应担任发行人,郑振铎和徐应昶担任编辑。《儿童世界》既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新儿童观的滥觞之处,也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儿童观的实践场所,是中国新闻报刊史、儿童刊物史以及儿童观

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时期的其他儿童刊物相比,《儿童世界》办刊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因此,本研究以《儿童世界》为典型案例,基于媒介建构的视角分析其对于儿童身份的书写,考察五四运动以来以《儿童世界》为代表的儿童刊物如何实践和传播新儿童观并建构儿童的身份认知,从而明晰儿童刊物在儿童观和儿童社会身份转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拓宽和深化现代框架下的儿童观研究。

一、文献回顾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成人中心主义和父权伦理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儿童的行为需要参照成人标准并依附于父系权威,几乎没有人格和权利上的独立性。[2]2 1915年《新青年》创刊号上刊载译文《青年论》,开篇即日“儿童者成人之根基也”,标志着近代中国 “儿童的发现”,五四时期则被看作“儿童的发现”时期。[3]这一时期,我国的儿童观深受西方思想影响,逐渐从旧式儿童观走向具有现代性的“儿童本位论”。尽管不同研究对于现代儿童观的表述和内涵存在不同阐释,但其核心思想和精神内核具有相似性,即强调儿童与成人的身体、心理存在区别,儿童并不是“缩小的成人”,其拥有独立于成人之外的世界和专属于自己的个体。[4]

大众媒介是五四时期现代儿童观具体实践和观念呈现的重要场域,相关研究对于图书、电影、报刊等大众媒介在塑造现代兒童观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展开了讨论。在儿童图书领域,宋莉华[5]以西方传教士的编译实践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将西方的现代儿童观和教育理念传播至国内,启示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内容革新并催生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王蕾[6]则聚焦于安徒生童话的翻译现象,梳理了

周作人、孙毓修等新文化学人的译介史实,认为他们对于“儿童化”特征的评述分析在客观上推进了现代儿童观的传播普及,从文学层面上理解了 “现代儿童观”的内涵。在儿童电影领域,王纲等[7]梳理了五四时期儿童电影的诞生历程以及儿童形象的时代特征,发现一批积极的电影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儿童的地位,学习和吸收了进步的儿童观,并创作出中国最早一批儿童电影,用以批判封建儿童观对儿童个性、人权的摧残,强调对于儿童的理解、爱护和解放。在儿童刊物领域,傅宁[2]6对中国近代的儿童刊物分布以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史实考察,认为儿童刊物发展至五四时期开始走向成熟,其中成人报刊上的儿童副刊等成为先行者,例如北京新生活社出版的《新生活》开辟了儿童栏目,《妇女杂志》《大公报》《京报》等报刊也开始创办儿童副刊,指出从创办目的来看,这些刊物已经关注到了儿童的阅读兴趣。部分研究以儿童刊物的装帧设计为切入点,例如卢厚杰图指出,这一时期的儿童刊物大都注重儿童成长规律,装帧设计精美,作品内涵丰富,获得了广大儿童的喜爱。整体来看,关于五四时期新儿童观的研究主要围绕大众传播领域展开,旨在发掘不同媒介如何传播新儿童观并聚焦其中的价值意义,部分研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史实梳理,而是从传播策略、媒介形象等视角揭示了新儿童观的具体建构路径。但是,以儿童刊物为对象的研究并不多,且视角大多停留在刊物的创刊宗旨、发展历程、装帧设计等史料梳理层面,对儿童刊物如何参与新儿童观建构缺少深入研究。

目前,有关《儿童世界》的研究主要从编辑出版视角进行了史实探究,具体围绕编辑方针、传播内容、版式设计等不同维度展开,强调儿童刊物的传播价值与重要贡献。

武志勇[9-10]从《儿童世界》的编辑特色出发,梳理相关历史资料,指出《儿童世界》是中国儿童刊物史上的一座高峰,编辑郑振铎是中国现代儿童刊物的始创者,表现出贴近儿童、关注儿童心性的编辑理念。在此基础上,武志勇聚焦《儿童世界》的文学贡献,认为其重要价值表现在“儿童本位论”的观念建设,以及推动儿童作家队伍和儿童文学体的创立完善。方佳媛[11]则以现代儿童观为切入视角,发现《儿童世界》的传播观念明确体现了现代儿童观的精神,旨在推动儿童从“自然人” 过渡到“社会人”,以培养其具有现代人的人格和精神,促进儿童的个性培养与发展。总的来看,相关研究关注到《儿童世界》在新儿童观层面的实践,旨在揭示《儿童世界》 如何受到新儿童观的影响并进行传播活动,注重其对于儿童文学、儿童个人成长的重要贡献,但大多停留在史实层面的描述上,并未深入阐释《儿童世界》如何具体建构儿童自身的身份认知和群体认同,也没有将儿童刊物视为儿童自我书写的话语空间,忽视了现代儿童观下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二、《儿童世界》的思想启蒙

《儿童世界》作为新儿童观的思想阵地和传播渠道,致力于“发现”儿童,在此办刊宗旨的引领下,深入挖掘上乘内容,精心设计版式,在传播实践层面深度聚焦儿童主体,彰显“以儿童为本位”的思想立场,让儿童从传统社会的行为规范中解脱出来,回归本真天性。

1.办刊宗旨中的思想觉醒

1921年,《儿童世界》创刊前夕,郑振铎在《东方杂志》发表了《儿童世界宣言》 一文,充分展现了 “儿童本位论”的新儿童观,也体现了《儿童世界》的办刊理念。郑振铎

在《儿童世界宣言》中指出:以往的教育是注入灌输式的,主要是将死知识传授到儿童的头脑中,而儿童唯一的读物只有教科书,“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读。儿童自动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12]可见,《儿童世界》办刊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缓解儿童读物短缺问题,并期望引导和满足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儿童本位论”的新儿童观亦体现在《儿童世界》的实际办刊活动中。《儿童世界》 非常注重通过儿童文学来实现思想启蒙,郑振铎定期邀请来自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为《儿童世界》撰稿,主要撰稿人有叶圣陶、赵景深、苏苏(钟望阳)、贺宜等。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稻草人》即诞生于此,作者叶圣陶用通俗易懂的童话语言,营造了充满诗意的独特意境,给予儿童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看出,《儿童世界》 秉持“以儿童为本位”的鲜明立场开展编辑出版活动,重视儿童兴趣爱好,而且关怀儿童心灵与成长。

2.内容呈现趣味多元

《儿童世界》的撰稿人来自不同领域,写作风格各异,为刊物提供了源源不断且质量上乘的内容,旨在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阅读需求,为儿童带来“知识”和“趣味”的双重满足,在关注儿童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使其获得思想的启蒙与开化。正如刊于《儿童世界》第 14卷第1期的《编辑者话》明确提出:“本刊从本卷起增辟‘编辑者话和‘世界珍闻'等栏目……供给读者一些新鲜的智识和见闻。”

总体来看,《儿童世界》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文艺性,与儿童心

理及其审美品位相契合。[2]6该刊物的主要内容包括长篇故事、自然故事、歌曲、童话、笑话、谜语、常识问答、科学小品等,语言风趣易懂,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和广阔的思想天地,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儿童世界》专门介绍来白异国各民族的文学奇葩,例如“印度童话” “日本童话”“北欧神话传说”等文学丛书中的神话传说和童话故事,还有《天方夜谭》 《堂吉诃德》等世界文学名著,这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世界文化瑰宝,对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大有裨益。又如,《儿童世界》定期刊载科学故事,如周建人的《蜘蛛的生活》,仁寿的《奇怪的鸟尾》 《小科学:打倒大蛇的刼蚁》《小科学:上陆的鱼》等,向小读者讲述自然科学中的各种有趣知识,展现自然科学的趣味与魅力。

3.版面设计生动有趣

儿童刊物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目标,不仅要在内容上凸显儿童的需求和特点,其版面设计上也应该遵循“以儿童为本位”的视角,通过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表现手法,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观赏体验。《儿童世界》 从封面到内页的版式设计都具有活泼有趣的风格特征,用细腻、生动的设计手法触动小读者的心灵。

首先,《兒童世界》的封面擅长运用多种图画,呈现丰富的童年生活、儿童形象和趣味故事。尤其是早期的封面多刊登各类儿童形象,一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予以呈现,有襁褓中的婴儿,也有更为年长的私塾少年;二是对不同社会场景下的儿童进行刻画,既有下田务农的幼童,也有乡间玩耍的少女。由此可见,《儿童世界》封面中的儿童形象充满自由、可爱、烂漫等特性,对于

童年的展现和描绘生动多样,为小读者们营造了不拘一格、欢乐愉悦的生活面貌。其次,《儿童世界》的排版讲究图文并茂,插图具有动漫风格,凸显趣味性和易读性。同时,还专门推出“图画故事”“谚语图释”等以图为主的栏目,一些版面甚至设计为整页大图,供小读者们欣赏各地的风景名胜。

三、从自我书写到自我实现:儿童身份的三层书写

“以儿童为本位”的新儿童观是指引《儿童世界》办刊活动的思想源泉,以此为基础,生成了儿童身份书写的实践空间,更新了儿童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解放。儿童身份的建构同社会结构和儿童所处位置息息相关,儿童刊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既能再现社会性和结构性的影响结果,又能为个体的身份书写提供机遇和条件。综合以往的研究来看,学者一般将个体的身份划分为三个维度,即个人身份、群体身份和社会身份。其中:个人身份强调对自我内在属性和意义的自我定义;[13]群体身份是非建制化社会组织成员所享有的;[14]社会身份则关注个体作为建制化社会组织成员时拥有的角色,不同的社会身份往往建立在政治立场、文化背景等因素上。儿童与其他社会个体一样,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就个人身份而言,每一位儿童读者都可以对自己的角色和价值进行认知;就群体身份而言,《儿童世界》的读者身份可以被视为一种群体属性;就社会身份而言,本文将儿童的社会身份建构置于新民主主义等时代背景之下。

1.个人身份:本真童年的自我书写

在五四时期新儿童观诞生之前,成人话

语占据了儿童读物的主要内容,儿童往往只能“看”与“接受”,他们“写”与“作”的权利基本被忽视。[15]《儿童世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 “成人话语中心”的局面,其通过设立“儿童创作”栏目等形式,让小读者积极参与内容创作,使得儿童的书写权利得到释放,获得了一定的表达自由。

首先,《儿童世界》专门设置了激励儿童写作的投稿规则,并设立了 “儿童创作”栏目供小读者发挥。《儿童世界》从第6卷第 1期开始,每期刊物末页会刊登《投稿规则》,强调投稿的作品是“儿童自己的作品,没有经过成人的雕饰的”,并奖励一定的书券、现金报酬以鼓励儿童进行自主创作。这些举措保证了儿童创作的原汁原味,避免成人观念的干预和侵入。

其次,《儿童世界》对各类儿童作品展现了极大的包容度,使其创作形式和内容不受限制,让儿童充分享有表达的自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儿童世界》的投稿规则来看,除了设限原创作者需为儿童外,没有任何其他限制条件。从“儿童创作” 栏目的作品体裁来看,包括图画、诗歌、童话、童谣等,形式丰富多样。从创作内容来看,这些作品与儿童的成长生活息息相关,主题真实接地气,并且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儿童的个性特点,反映了儿童真实的童年生活和天真无邪的纯洁心灵。以儿童的诗歌创作为例,主题覆盖家庭、学校、娱乐等多个领域,在表达技巧上稚嫩青涩,多用联想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了 “明灯似的月亮”“可爱的晚霞”“白糖一样的雪”等情境,体现了儿童对于童年生活的自我描摹,展现了天真、烂漫、真实、快乐的童年。以儿童的图画作品为例,其多取材于现实,展示生活中的动物、人物和物品,再运用儿童自己的笔触和

想象力,创造了不失细节又极具风格化的作品。可见,《儿童世界》对于儿童自我创作的鼓励与激励,与五四时期“新儿童观”对于儿童个性特点和身心成长的尊重相契合。儿童在自我表达与个人价值的书写中,也参与了关于“以儿童为本位”的思想观念的传播实践,弥补了以往成人世界中缺失的儿童话语。

2.群体身份“主人翁”意识的自我觉醒

《儿童世界》的参与人群是由共同利益、观念和目标所联结而成的集合体。其中,订阅《儿童世界》的儿童读者、编辑部以及撰稿人分属不同群体。相对而言,小读者和编辑部有着非常紧密的沟通渠道和协作关系,这种关系的达成则体现了群体传播的重要作用,较为遗憾的是,彼时撰稿人同小读者的互动渠道和机会较少,往往只能通过作品进行单向传播,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关注小读者与编辑部的互动行为。一般来说,群体信息互动越频繁,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其中的个体越容易产生群体归属、群体感情等群体意识,从而确认群体的身份定位以及自己在群体中扮演的角色。

《儿童世界》有两条重要的信息通道作为群体传播渠道,促成了小读者与编辑部紧密互动的关系,并激发了小读者作为“主人翁” 的群体角色认知与身份建构意识。一是“编辑者话”栏目,该栏目主要承担信息告知和关系维护的功能,发布各期栏目的介绍、编辑策略的调整转变、重要节日的祝福等内容。对于小读者来说,这便于尽快知晓刊物的最新情况,并和编辑团队保持一定的情感维系,他們得以成为《儿童世界》重要的参与者。 除此之外,在“编辑者话”栏目中,小读者常被编辑称作“小朋友”,亲切的称呼有助于拉近成人编辑与儿童读者的距离,并将小读者

看作参与到群体事务中的重要成员,确立了平等、双向的交往关系。二是“通讯”或“读者通信”栏目,小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得到实现,他们可以将阅读中的疑问和改进建议寄送至编辑部,等待编辑的回答落实。例如《儿童世界》第3卷第9期,署名“增福” 的读者代表其他儿童提出了关于刊物改进的看法,认为“儿童的辨识力不强,若叫他看没有新式标点符号的文字,很不容易使他懂得的”,对此郑振铎进行了回复,表示自第4卷始实施新式标点,[16]以满足小读者的阅读需要。这种沟通互动有助于消弭儿童与成人的身份差异以及编辑与读者的权力区隔,儿童在群体中的特殊身份得以确立,其发声和意愿能够获得一定的关注,这使得小读者更具有参与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进而融入群体关系和社会交往中。

3.社会身份:理想形象的自我实现

社会身份蕴含着一系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与个体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拥有的社会角色息息相关。其中,理想角色是社会角色的重要形态之一,其强调社会中特定地位角色的理想化模式和特点,表征了关于社会角色“应该如何”的主流观点。[17]从《儿童世界》 诞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其兴起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承载了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底蕴,赓续了新文化运动中“将个人放置于第一位”的理念,延续了以人为中心的观念转向,突出了儿童作为现代人、社会人的身份。 在此时代背景下,《儿童世界》也凸显了爱国、进步、科学等五四运动的具体精神内核,使得儿童的理想角色呈现出更为优秀、先进的时代品格。因此,儿童获得自我成长与解放的过程,也是不断成为现代人、融入社会

环境和时代洪流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是西方文化输入的概念,导致一些儿童刊物不可避免地具有 “舶来品”的特点。这种源自西方文化的儿童观将童年视作快乐无忧的成长阶段,将儿童形象视为美丽健康的化身,呈现出与我国传统社会不同的内涵。《儿童世界》借助西方关于儿童的想象在中国的落地,来建构我国儿童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进而实现社会想象对于儿童现实童年的引导和影响。首先,《儿童世界》发表了大量西方童话经典,并呈现西方儿童的生活场景和服饰着装,其更加开放、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时尚风气,使得我国儿童对于身体形态、个性特点等自我认知的内容发生转变。其次,《儿童世界》所邀请的撰稿人也不吝于描述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儿童形象和童年生活,例如叶圣陶的童话故事、周建人的科学小品等,此外,大量的图画故事也传递出现代儿童顽皮、天真、聪明的形象。这种“顽童”的形象特点对于民国时代的儿童来说虽然陌生但具有开创意义,一改我国传统礼教对于孩童的压抑和规训,鼓励儿童用热忱的天性去洞见世界的新意。 总的来说,儿童开始作为社会成员获得了社会定位和价值,大量的理想角色建构体现了社会对于儿童的关注和新的期待。

四、结语

《儿童世界》是民国儿童刊物的冰山一角,但其对于新儿童观的贯彻具有深远影响,足够窥见儿童思想启蒙的力量。《儿童世界》 在“以儿童为本位”的办刊立场下,为儿童呈现了精彩丰富的童年生活,让他们得以从传统落后的礼教束缚中走出来,去迎接新的社会身份和自我意识,以实现美好的自我追求。 当然,处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社会中会产

生不同的儿童观,媒介也会构建出不同的儿童身份。因此,何种儿童身份值得肯定,何种儿童身份合乎时宜,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实践的不断检验。

參考文献

[1]孙爱琴.儿童是什么——“认识”儿童之考古与反思[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5):126-133.

[2]傅宁.中国近代儿童报刊的历史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1):2-9.

[3]聂文晶.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与国民性改造思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1):228-232.

[4]杜传坤.转变立场还是思维方式? ——再论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本位论”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1):36-43.

[5]宋莉华.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J].文学遗产,2009(6):87-98.

[6]王蕾.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建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5):26-34.

[7]王纲,李素文.“五四”新文化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儿

童电影研究[J].四川戏剧,2021(10):41-45.

[8]卢厚杰.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思想与实践[J].编辑之友,2015(12):95-99.

[9]武志勇.论郑振铎主持的《儿童世界》的编辑特色[J]. 编辑学刊,1996(3):71-78.

[10]武志勇.“五四”与《儿童世界》——论郑振铎主编的 《儿童世界》对儿童文学的贡献编辑学刊,1998(3): 53-55.

[11]方佳媛.现代儿童观视角下《儿童世界》的传播观念[J].青年记者,2018(11):123-124.

[12]郑振铎.儿童世界宣言[J]东方杂志,1921,18(23):120.

[13]吕宇翔,纪开元.流动的身份展演——重访社交媒体演进史[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5):7-13.

[14] PAREKH B.Logic of identity [J].Politics,Philosophy & Economics,2009,8(3):267-284.

[15]邢琪.儿童现代意识的觉醒——以青岛儿童副刊之儿童作品为中心(1930—1937)[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149-160.

[16]吴平,向敏.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史事初探[J].中国编辑,2015(2):80-83.

[17]喻安伦.社会角色理论磋探[J].理论月刊,1998(12): 40-41.

Practice of the New Concept of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Construction — Taking Children's World (Shanghai 1922) as An Example

ZHOU Ting

Abstract:The article takes Children's World (Shanghai 1922)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the new concept of children,interprets the media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hildren's identity during the May Fourth period,and 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hildren'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ldren's identit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ublication activities of Children's World by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and analyzes the writing of children's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construction.This study finds that Children's World adheres to the position of "children-orientation" in its publication,deeply explores the high- quality content,carefully designs its layout,and forms a unique space for writing children's identities.It also shapes children's multiple identities from three levels:individual,group,and society.Children gain self growth and liberation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dissemin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new concept of children.

Keywords:children'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Children's World (Shanghai 1922);new concept of children; identity writing;media construction

Author Affiliation:School of Journalism,Chongq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