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钙量对花生荚果不同发育时期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2023-11-28曹议丹钱麟君赵亚飞邹晓霞
曹议丹,巩 玉,钱麟君,赵亚飞,司 彤,邹晓霞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 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1]。花生喜钙且对钙极其敏感,其钙需求量仅次于氮,高于磷[2],当土壤缺钙时,易导致花生荚果发育减退或籽仁败育,造成烂果、空果、秕果,限制花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3]。因此,适量增施钙肥对花生产量和绿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钙不仅是一种营养元素,还作为胞内信号分子调控植物代谢和发育[4]。前人研究已证实,施钙肥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协调营养物质向生殖器官转运,进而提高荚果产量[5-6]。但当土壤缺钙时,花生叶片衰老加速,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生产能力降低[7]。另外,钙调控的光合产物转运对籽仁发育有重要影响,王建国等[8]研究发现增施钙肥有利于提高生殖器官光合产物分配率;Coskun 等[9]发现土壤供钙不足时,花生光合产物转运失调,对籽仁正常生理代谢及胚细胞形态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籽仁/粒的转运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权宝全等[10]研究表明适当摘除花生果针(含幼果),可促进花生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荚果产量;王海琪等[11]发现,适量减氮能改善小麦光合性能,在增加干物质累积的基础上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转运,从而利于作物产量形成。目前,13C 脉冲标记技术在作物光合产物积累、分配特征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张川等[12]利用13C 脉冲标记技术探究高温胁迫对玉米生产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孙昭安等[13]用13C 脉冲标记法定量标记冬小麦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输入比例。由于花生独特的生长特性及光合产物“就近供应”的特点[14-15],利用该技术明确钙调控下光合产物在花生植株中的积累与分配特征,对解析钙调控花生籽仁发育的机制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研究设置CaO 0、75、150 和300 kg/hm24 个施钙量,基于盆栽试验,在不同花生荚果发育时期进行13C 脉冲标记,探究不同施钙量对光合产物在花生植株中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期为探明钙调控光合产物积累转运影响花生籽仁发育的机制奠定基础,为优化花生钙肥管理、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和供试材料
盆栽试验于青岛农业大学莱阳试验站(120°74′E,36°99′N)进行,供试土壤采集于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122°27′E,36°96′N),为前期种植过程中发现的低钙土壤,其上种植花生出现空荚现象。供试花生品种为‘湘花55 号’。供试土壤为砂质壤土,试验期间0—20 cm 土层土壤化学性质如下:有机质10.28 g/kg,碱解氮70.76 mg/kg,有效磷6.33 mg/kg,速效钾120.19 mg/kg,交换性钙0.89 g/kg,pH 6.1。供试钙肥为CaO 试剂(国药,分析纯),供试肥料为金正大牌复合肥(N–P2O5–K2O 为15–15–15),标记材料为13C-Na2CO3(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cs, Inc,99.0 atom%)。
1.2 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设4 个CaO 施用水平:0、75、150 和300 kg/hm2,分别标记为Ca0、Ca75、Ca150 和Ca300 处理。试验所用花盆为PVC 材质,高43 cm,直径30 cm。以20 cm 为1 个土层,采集田间0—40 cm土层土壤,分层风干,过5 mm 筛。首先将20—40 cm 土层土壤装填至花盆20 cm 高度处,自然沉实3 天后,再将0—20 cm 土层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后装填至花盆40 cm 高度处,每盆按照750 kg/hm2的施肥量施入复合肥5.3 g,Ca0、Ca75、Ca150 和Ca300处理分别施入CaO 0、1.0、2.0 和4.0 g,保持所有盆装土重量一致(37 kg),每处理36 盆。为减少盆栽环境条件的影响,将花盆埋入土中,只露出距盆沿3 cm 高度。土壤装盆自然沉实1 周后,于5 月8 日播种,9 月17 日收获,每盆播种3 穴,每穴2 粒,出苗后每穴选留1 株健壮苗;其他管理同常规大田生产。
1.3 13C 脉冲标记处理
标记试验同步设计非标记处理,每处理种植16 盆,参考前人研究的花生荚果发育时期[16],共设4 次标记,标记时间如表1,每次标记每个处理用4 盆。选择晴好天气,于9:00—15:00 时进行13C 标记,标记箱用水将底部密封,保证密闭性。标记前,通过气泵和NaOH 溶液吸收掉背景的CO2,13CCO2通过13C-Na2CO3和H2SO4溶液(1 mol/L)自动反应获得,根据标记箱内CO2浓度来确定是否加入硫酸,并通过控制H2SO4添加量使标记箱中13C-CO2浓度维持在300~350 mg/kg。标记结束后,标记箱内剩余的13C-CO2气体通过真空循环泵和NaOH 溶液回收(回收 0.5 h)。花生继续培养至收获,标记与未标记植株间隔10 m 以上,花生标记结束后继续培养至收获。
表1 13C 脉冲标记时期Table 1 Period for 13C pulse labeling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于花生收获期,从各处理PVC 盆中取出完整植株,按照根、茎(包括下胚轴)、叶、果针、果壳、籽仁分开,于烘箱105℃杀青30 min,75℃烘干至恒重,用于测定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其中,标记处理按上述部位分开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0.5 mol/L CaCl2(pH 6.2)浸泡3~5 min 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去除吸附在植株表面的土壤及杂质,烘干至恒重后,磨碎过0.15 mm 筛(100 目),用于13C 丰度测定。花生荚果自然晒干入库,平衡30 天后,用于测产和考种。
植株13C 丰度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AESIL,CAAS)测定,以国际标准的V-PDB 为基准进行校正。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1) 花生植株各部位(根、茎、叶、果针、果壳、籽仁)13C 含量的测定由标记样和非标记样中13C 的丰度来确定,样品δ13C (‰)计算方法如下[17]:
式中:RS表示样品的同位素比值,RPDB表示标准物质(pee dee belemnite,PDB)的同位素比值。
2) 花生植株各器官13C 积累量(mg) 计算方法如下[18]:
式中:13CS为样品中的13C 量,mg;(atom13C%)l和(atom13C%)ul分别表示标记和非标记样品的13C 丰度,TCS表示植株的总碳量,mg。
3) 花生植株各器官13C 的分配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Crecovery为花生植株13C 总回收量(mg),即,13Crecovery=13C根+13C茎+13C叶+13C果壳+13C籽仁+13C果针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 计算,利用SPSS 19.0 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利用origin 2022 软件进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钙量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各施钙处理下,植株干物质积累较不施钙(Ca0)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表2)。其中,Ca75 处理下,花生根、茎、果针、籽仁和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a0,分别提升12.36%、12.33%、20.00%、11.17%和5.22%,但果壳干物质积累量较Ca0 显著降低7.21%;Ca150 处理下,除茎干物质积累量与Ca0 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部位均显著高于Ca0,其中叶、果针、籽仁、果壳和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a0 显著增加12.43%、33.60%、34.35%、11.91%和14.82%,且以籽仁提升率最高;Ca300 处理下,仅果针和籽仁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Ca0,较之分别提升12.80%和22.34%。除茎部外,花生植株其他部位干物质积累量随施钙量增加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Ca150 处理达到最大值,说明当施钙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时,花生干物质积累将不再随施钙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2 不同施钙量下花生收获期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g/plant)Table 2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peanut organs at harvesting stage as affected by calcium application rate
2.2 不同施钙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各施钙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表3),呈Ca150>Ca75>Ca300 的趋势,三者荚果产量较Ca0处理分别提升10.51%、7.07% 和5.71%,Ca75 和Ca300 处理间无明显差异,但二者均显著低于Ca150处理;各施钙处理花生千克果数均显著低于Ca0 处理,较之降低8.04%~13.93%;各施钙处理花生出仁率和饱果率均显著高于Ca0 处理,且均以Ca150处理最高,较Ca0 分别提升4.15~11.13 和9.38~20.94 个百分点;施钙量对花生双仁果率无明显影响。
表3 施钙量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calcium application on peanut yiel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2.3 光合13C 在花生植株中的积累与分配
施钙量影响荚果发育不同时期光合产物在花生各部位的分配(图1)。鸡咀幼果期(YFS),Ca300 处理下植株叶、茎、根和果壳δ13C 丰度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分别较Ca0 处理显著提升72.27%、70.77%、116.88%和387.43%;荚果膨大期(PBS),Ca150 处理下籽仁和果壳的δ13C 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分别较Ca75 处理增加68.16%和34.20%,而Ca300 处理下叶和Ca75 处理下茎和果针的δ13C 丰度均最高,其中,Ca300 处理下叶中δ13C 丰度较Ca150 处理显著提升11.01%;荚果定型期(PSS),除Ca75 处理的果针外,其余各器官均以Ca0 处理δ13C 丰度最高,Ca0 处理下叶和根的δ13C 丰度较Ca300 处理分别显著提升79.88%和97.83%,Ca0 处理下茎、籽仁和果壳的δ13C 丰度较Ca75 处理分别显著增加25.74%、75.29%和24.09%;籽仁充实期(KFS),Ca75 处理下籽仁的δ13C 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较Ca150 处理显著增加146.32%,Ca150 处理下茎的δ13C 丰度和Ca0 处理下叶的δ13C 丰度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二者较Ca300 处理分别对应提高42.53% 和29.40%。鸡咀幼果期和荚果膨大期标记,花生各器官δ13C 丰度均较高,且Ca150 处理更有利于提高果壳和籽仁δ13C 丰度。
图1 不同施钙量下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各器官δ13C 丰度Fig.1 Abundance of δ13C in peanut organs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pod development stage as affected by calcium application rate
在鸡咀幼果期标记,花生整株13C 积累量随着施钙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Ca150 和Ca300 处理均显著高于Ca0 和Ca75 处理,较Ca0 提升62.19%~68.19%,较Ca75 提升31.48%~36.35%;在荚果膨大期、荚果定型期和籽仁充实期标记,花生整株13C 积累量随施钙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a150 处理植株13C 积累量最高,且显著高于Ca0 和Ca75 处理,较之分别提升19.81%~28.95%、9.51%~10.03%和15.18%~20.63%,但在荚果定型期和籽仁充实期Ca150 与Ca300 处理无明显差异。各处理植株13C 积累量均在荚果膨大期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各标记时期,较鸡咀幼果期、荚果定型期和籽仁充实期标记分别提升16.89%~93.12%、81.02%~119.09%和64.32%~104.45%;除Ca0 处理外,各施钙处理植株13C 积累量在鸡咀幼果期均显著高于荚果定型期和籽仁充实期标记,但在荚果定型期和籽仁充实期标记,相同处理下植株13C 积累量均无明显差异。在籽仁充实期,Ca150 和Ca300 处理植株13C积累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较Ca75、Ca0 分别显著增加15.18%、20.63% (Ca150)和12.36%、17.68%(Ca300)。综上,各处理花生植株13C 积累量均在荚果膨大期达到峰值,在各花生荚果发育时期,Ca150、Ca300 处理均可提高花生植株13C 积累量,并显著高于Ca0、Ca75 处理(图2)。
图2 施钙处理下不同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各器官13C 积累量Fig.2 13C accumulation in each peanut organ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pod development stage under different calcium application
随着荚果发育进程的推进,各施钙处理下13C 在花生籽仁中的分配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图3),其中在籽仁发育的关键时期(即籽仁充实期),13C 的分配比例可高达41.0% (Ca0)~48.3% (Ca75);在荚果定型期和籽仁充实期,均以Ca75 处理下13C 在花生籽仁中的分配比例最高,鸡咀幼果期和荚果膨大期则分别以Ca150 (19.0%)和Ca300 (27.3%)处理最高。整个荚果发育时期13C 在花生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均较高,在鸡咀幼果期,Ca0 和Ca75 处理相当(33.9%~34.8%) 且显著高于Ca150 和Ca300 处理,其中Ca75 处理较Ca150、Ca300 分别提高5.2、7.3 个百分点;在荚果膨大期,以Ca75 处理最高(37.7%),较Ca0、Ca150、Ca300 处理分别高出6.8、3.0、6.4个百分点;在籽仁充实期,各处理下13C 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均显著低于荚果发育时期。随着荚果发育进程的推进,各施钙处理下13C 在花生茎和果壳中的分配比例总体亦呈下降趋势,分别由鸡咀幼果期的平均22.8%和24.2%下降到籽仁充实期的平均17.6%和11.7%;在荚果定型期Ca0 和Ca300 处理13C 在花生果壳中分配比例较Ca75、Ca150 分别提高6.1、6.7 个百分点(Ca0)和6.7、7.4 个百分点(Ca300)。不同时期、不同处理下根部13C 分配比例均较低(0.3%~2.5%)。综上,在鸡咀幼果期和荚果膨大期Ca150、Ca300 处理可提高籽仁中13C 分配比例;各处理花生籽仁13C 分配比例随荚果发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升高,其他部位均呈降低趋势。
图3 施钙处理对不同荚果发育时期下花生植株各器官13C 分配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calcium application on 13C distribution in organs of peanut plants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pod development stage
2.4 荚果发育时期对花生各器官13C 积累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基于对不同施钙处理下花生各荚果发育时期植株13C 积累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图4),第1 主成分(PC1)占总变化的51.7%,第2 主成分(PC2)占总变化的23.9%;不同荚果发育时期对植株13C 积累有明显影响,其中,鸡咀幼果期对茎、根和果针13C 积累量表现出较高影响,荚果膨大期对花生叶、籽仁、果壳和全株的13C 积累量均表现出较高影响。
图4 荚果发育时期对花生-土壤系统13C 积累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Fig.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pod development stages on 13C accumulation in peanut-soil system
2.5 施钙量与花生各部位13C 分配比例的拟合分析
对钙肥施用量与花生各部位13C 分配比例分别进行多项式拟合发现(图5),除茎部外,钙肥施用量与花生各部位13C 分配比例均有较好的拟合关系(P<0.05),其中,根和果针13C 分配比例随施钙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叶部13C 分配比例随施钙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果壳和籽仁13C 分配比例随施钙量的增加分别逐渐降低和逐渐升高。据此我们推测,中低量的施钙量(75~150 kg/hm2)有利于协调根和果针的13C 向籽仁转运,但高量施钙(300 kg/hm2)有利于协调叶片和果壳中的13C 向籽仁转运,对花生产量的贡献更高。
图5 施钙量与花生各部位13C 分配比例的多项式拟合Fig.5 Polynomial fitting of calcium application amount with the rate of 13C distribution in peanut organs
3 讨论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根本途径,研究光合碳的分配对作物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9],而钙作为重要的营养及信号物质,影响着植物体内的物质积累与转运[20-21],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合理施用钙肥可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具有丰产、提质、增效的调控效果[22]。花生是喜钙作物,需钙量大,仅次于氮、钾,居第三位。但近年来,随着花生产量水平持续提高及施肥结构的改变,土壤钙素入不敷出;加之,随着土壤酸化加剧,有效钙含量大幅降低[23-25],由土壤缺钙导致的花生空秕现象越来越多[26],土壤钙胁迫已成为限制花生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直接场所,本研究发现,施钙对花生叶片光合碳转运有影响,中低施钙量更有利于叶片自身光合碳积累,中高施钙量可调控根、果针和果壳等器官的光合产物向籽仁转运,从而促进籽仁发育。这可能是由于光合产物具有“就近供应”特点[14-15],而花生的根、果针和果壳等器官的光合产物向籽仁转运更具“距离”优势;前人研究也表明,施钙是促进花生干物质积累及荚果发育的重要措施[27],适量钙肥能够调控花生光合产物的转运分配,减少花生空、秕果数,提高荚果产量[28-29]。Yang 等[6]基于RNA-seq 基因表达谱分析也证实,钙充足和不足条件下,花生果针和荚果的大量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研究认为,施用氧化钙会提高土壤pH,缓解酸胁迫,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提升[30-31]。虽然钙肥施用对花生荚果产量提升的调控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本研究从光合碳产物转运角度证实,适宜施钙量可调控根、果针和果壳等“就近”器官的光合产物向籽仁转运,促进籽仁发育和荚果产量的提升,为从光合产物转运角度揭示钙调控花生籽仁发育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众多学者开展了花生适宜施钙量研究,但所推荐的施钙量(CaO)有较大差异,在150~750 kg/hm2不等[3,8,29],如修俊杰等[32]认为花生饱果数、单株干重、出仁率及荚果产量等均随施钙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钙量超过150 kg/hm2时,继续增加施钙量后花生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反而下降;李岳等[33]研究也表明,施钙肥可影响花生饱果率,导致花生荚果产量随施钙量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施钙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但周录英等[34]基于大田试验认为施钙量为300 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籽仁品质最好;王建国等[35]发现施钙量为750 kg/hm2时可有效促进花生籽仁养分积累与分配,提高收获指数,进而增加荚果产量。在本研究条件下,施钙量为150 kg/hm2(Ca150)时明显提升了花生的荚果产量,适宜施钙量更接近于前人研究的低限,同时也发现施钙量持续增加对花生产量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钙肥的施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土壤条件的差异,包括土壤本身含钙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肥力等方面[36],其中土壤pH 是影响土壤钙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37],研究表明,低pH 土壤环境下土壤有效钙含量大幅降低,造成花生荚果发育受阻,极易出现秕果或烂果,导致减产[38];二是,品种特性的差异,由于不同品种钙吸收利用效率不同,导致钙肥施用效果存在差异[38],如于天一等[39]研究表明不同花生品种间对钙肥敏感性不同,低钙胁迫下花生荚果饱满的品种存在显著差异性;三是栽培管理方式不同,种植模式与施钙量间存在互作关系[40],林松明等[41]发现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下,施用适量钙肥可提高靠近玉米边行的花生单株碳代谢产物的积累,提高单株饱果数和百果重,显著提高间作花生产量。可见,实际生产过程钙肥管理不能盲从,应依据花生品种特性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钙肥用量。
4 结论
在缺钙土壤上,施钙量(CaO)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施钙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施钙量为150 kg/hm2时,可提高鸡咀幼果期和荚果膨大期果壳和籽仁δ13C 丰度和各花生荚果发育时期花生植株13C 积累量;施钙能调控光合13C 在花生植株中的分配,中低量的施钙量(75~150 kg/hm2)有利于协调根和果针的13C 向籽仁转运,但高量施钙量(300 kg/hm2)更有利于协调叶片和果壳中的13C 向籽仁转运;综合考虑施肥效益、荚果产量和光合产物转运分配,本研究条件下推荐的适宜CaO 施用量为15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