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阮祥忠:他乡草莓已扎根 归来再育致富果

2023-11-28陆萍陈欣

银潮 2023年11期
关键词:蒲城县蒲城句容

文|陆萍 陈欣

2021 年2 月25 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阮祥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集体接见。

“这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回忆起当时的盛况,句容市农业农村局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阮祥忠至今仍激动不已。

今年61 岁的阮祥忠是农民兄弟眼中的“阮主任”,是陕西乡亲口中的“阮组长”,是种植户心中的“阮老师”。他和他的“乡村振兴祥忠先锋团”践行“学亚夫、做亚夫”的承诺,开辟试验田、培育新品种,为乡村振兴再作奉献。

让草莓在蒲城扎根

回忆起当时接受援陕任务奔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情景,阮祥忠记忆犹新。

“2018 年夏末,听说单位要派人赴陕西支农,我当时已56 岁了,以为不在甄选范围之内。没想到领导找我说明了派遣意向,并征求我个人意见。”虽然在意料之外,但是作为一名有技术有觉悟的共产党员,阮祥忠没有半点犹豫,欣然领命。

2018 年11 月,作为组长的阮祥忠带领句容对口协作支农小组赶赴蒲城县,被任命为蒲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他深入镇村调研了解到,这里的种植业主要有粮食和水果两大类,其中水果以酥梨、西甜瓜为主,种植面积和技术都已达到相当规模。让阮祥忠惊喜的是,种植户还种植草莓,虽然仍处于面积少、水平低的起步阶段,但对草莓“熟门熟路”的阮祥忠很快就定下了支农方向:以草莓种植为切入点,加强技术协作,发展蒲城草莓种植业。

2020 年3 月25 日凌晨,窗外正下着雨,“叮铃铃”的闹钟铃声把睡梦中的阮祥忠叫醒。他今天要将一万株优质草莓种苗送往千里之外的蒲城县,这已经是他第二年驾车运送草莓苗了。

蒲城县草莓种植推广工作伊始,就遇到种苗短缺问题,陕西省内缺乏能够提供高品质草莓种苗的渠道,而通过传统快递方式,很难保证种苗在路途上的存活率。面对这种困难,阮祥忠给出了最直接也让人惊讶的解决方案——“我自己开车送”。

为此,每年繁苗季节,他跨越1100 多公里,亲自将种苗从句容运到蒲城。3 年时间,阮祥忠共带去4.8 万株优质种苗,分别在紫荆街道、党睦镇、桥陵镇、高阳镇建立草莓自繁育苗基地,并进行露地育苗和高架穴盘育苗两种方式的探索。育苗的成功,实现了蒲城草莓育苗零的突破,使当地草莓种植户每亩减少种苗费近4000元,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当地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更带来1600余个用工岗位。

有了苗,还得加强管理。炭疽病防治、碱性土壤缺铁失绿黄化、喷滴灌水肥一体化应用和匍匐茎固定等技术问题,都需要阮祥忠在现场手把手指导。当地农药品种不全,他便从句容配全农药,带给育苗户使用。2019年,一个育苗户因灌水过多,使部分区块土壤成泥浆状,导致根系缺氧死苗。阮祥忠立即与句容联系,协调白兔镇育苗大户第一时间发去2000株进行补苗,确保了大田用苗。阮祥忠感慨道:“从那位农户感激的眼神中,我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我不能辜负了每一份信任。”

助力“蒲城草莓”蓬勃发展

如何种好草莓?怎样让农民尽快掌握技术?阮祥忠经常思考这些问题。为此,围绕国内草莓发展现状、新品种的培育引进以及草莓省力化“高架栽培技术”等内容,他多次为当地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草莓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同时,为了让陕西乡亲有更深刻的感受,阮祥忠两次邀请蒲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到句容白兔镇考察草莓种植情况。

蒲城是陕西有名的西甜瓜之乡,能不能围绕这个特色做些文章?阮祥忠和江苏省及镇江市农科院(所)专家一起研究试验,发现通过改造大棚环境,在5—7 月草莓生长间隙,能够实现草莓套种西甜瓜,照此模式每亩可增加产值1 万多元。为了让当地农民敢于尝试这种模式,他与蒲城县党北村合作,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先建成党员示范棚50 多座,夏天40℃的大棚里,阮祥忠一待就是大半天,逐家逐户进行指导。为解决因雨水少而导致草莓匍匐茎不易扎根固定的问题,他自己掏钱购买塑料卡送给农户使用。正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劲头,让套种模式得以迅速推广。

推动一个“小产业”做大做强,不但要经验“传输”,更需要物质帮扶。2019 年开始,经过阮祥忠的积极协调和牵线搭桥,句容市决定在蒲城县紫荆街道双酒村建设草莓育苗种植示范园,在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投入资金190 万元的基础上,句容再投资70 万元,新建6 座各1200多平方米的大棚,并配套高架、水肥一体化、供电、道路硬化等设施;建设一座100 平方米的草莓苗冷藏库;给双酒村原有日光温室大棚再添加10 套葡萄高架种植设备。

如今,草莓已与金银花、食用菌、西甜瓜、奶山羊一起成为蒲城县五大农业产业。2020年底,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苏陕两省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上称赞:“句容草莓扎根蒲城,小水果作出大贡献!”

试验田中再出发

2020年初,作为苏陕扶贫协作重点项目的蒲城紫荆街道双酒村草莓育苗种植示范园的成功落成,标志着句容援陕支农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功成身退的阮祥忠也开始了他“三农”人生的新阶段。

2022年,阮祥忠退休,3年“他乡帮扶路”让阮祥忠更加真切感受到“三农”事业任重而道远。

“回到句容,我发现身边也有不少农民兄弟对美好生活有着向往和追求,他们脱贫之后更需要帮助他们致富。”阮祥忠立言立行,毅然牵头创建句容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祥忠先锋团”,并受邀加入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和市关工委科技指导组,成为市“银发人才库”首批专家型人才。

“要想农民富起来,就得为他们找到经济价值更高的种植品种”。阮祥忠为此提出申请,在后白镇良种场的几个农业大棚,亲自开垦埋施肥,从外地成功引进红冠1 号优质火龙果和金优2 号晚熟型葡萄等新品种进行培育试验示范。每天他准时赶到大棚工作,繁忙时更是常驻良种场。2022 年初秋,“祥忠田间课堂”在大棚中正式开启,围绕火龙果、葡萄等优良品种的培育技术,阮祥忠现场施教,和句容的青年农民们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

在后白镇良种场承揽施工工程的“90 后”高超,亲眼见证了阮祥忠建立葡萄、火龙果等新品种试验田的过程,觉得很有“钱”途。他便就近租了100 多亩岗坡地,把父母接来,背靠“阮老师”办起了家庭农场。“示范基地就在旁边,看得见,摸得着,反正跟着阮老师没错,他种什么,我就种什么。”高超信心满满地说,今年他准备再新建3000 平方米钢架大棚,扩大农场规模。

阮祥忠(右一)在陕西蒲城指导草莓种植

常年奔走在田间,他的面庞渐染风霜,皱纹爬满眼角。“这是最好的‘功勋章’。”阮祥忠说,“作为一名老农技人,只要农民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猜你喜欢

蒲城县蒲城句容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基层组织如何直面乡村现实?——以蒲城县椿林镇为样本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那年夏天和蒲城葡萄
心系句容百姓的徐九经
解放思想,推动句容农业提质增效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人文圣地 魅力蒲城
蒲城酥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