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Ⅲ°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

2023-11-28林春明钟海强陈培胜

医学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肛垫痔核硬化剂

林春明,钟海强,陈培胜

(安远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西 安远 342100)

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s)为肛肠科常见疾病,以内、外痔相互融合为主要特征,多伴有肛门肿物、疼痛、便血等症状表现,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易继发直肠黏膜脱垂(rectal mucosal prolapse)等并发症问题,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贫血、嵌顿、感染及坏死等不良后果,对患者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2]。目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硬化剂注射均为痔疮常用治疗手段,前者可通过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环状切除与吻合处理,切除病灶,复位肛垫,恢复肛门形态[3,4];后者则可利用硬化剂的蛋白凝固特性,抑制痔黏膜及核内血管,以此加速痔核萎缩,发挥治疗作用[5,6]。二者均具有确切抗痔作用,近年来,关于其联合应用的研究报道亦随之增多。为了探究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的理想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2021 年4 月-2022 年12 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Ⅲ°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观察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Ⅲ°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4 月-2022 年12 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Ⅲ°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 例)与观察组(35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3 例;年龄26~70 岁,平均年龄(44.55±4.21)岁。观察组男24 例,女11 例;年龄25~71 岁,平均年龄(44.78±4.65)岁。两组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Ⅲ°混合痔诊断标准[7];②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③具备PPH 与硬化剂注射治疗指征;④首次行痔疮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结直肠疾病者;②恶性肿瘤者;③其他原因引起的肛门失禁及排便障碍者;④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⑤肛周感染者;⑥经期及妊娠期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行PPH 术治疗,术前完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清洁肠道。气体麻醉成功后,置入肛门扩张器,固定后,于齿状线上3~5 cm 处,取2-0 微桥线沿3、6、9、12 点位环行缝合一圈,缝合深度需达黏膜下层,随后将肛肠吻合器置入肛门内,将头端伸入缝合线以上,拉紧后,缝线打结;针对女性患者,检查其阴道壁有无缝线穿过,确定无误后,激发肛肠吻合器,平稳退出吻合器与扩张器,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彻底止血后结束手术。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桂醇硬化剂(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规格:10 ml∶100 mg)注射治疗,于扩张器取出前,取50 ml 注射器抽取1∶4 液气比聚桂醇泡沫剂,选择肛门1.5~2.5 cm 范围内3、6、9、12 点为注射点,在肛门固定器直视下缓慢注射,每点注射剂量为10 ml,注射深度为黏膜下层至肌层之间。过程中,术者需一手进行肛门内引导、固定,另一手完成注射操作,完毕后观察吻合口及注射点的出血及肿胀情况,随后取出扩张器后,结束治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出血、排便异物感、肛门肿块突出、吻合口或注射部位水肿)、Wexner 肛门失禁评分(WFIS)、Wexner 便秘评分(WCS)。临床疗效:治愈:症状消失,痔核彻底清除,肛门功能、外形正常;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痔核缩小,肛门功能改善;无效: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术后疼痛程度:于术后6 h、首次换药时、首次排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8]进行评定,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WFIS[9]:用于评估术后肛门对不同性状排泄物的控制能力,总分0~20 分,分数越高表示肛门失禁越严重。WCS[10]:包括排便时间、痛感及辅助措施等,总分0~30 分,分数越高表示排便越困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968,P=0.046),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6 h、首次换药时、首次排便时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AS 评分比较(±s,分)

2.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d)

表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d)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00,P=0.040),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n(%)]

2.5 两组WFIS、WC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WFIS、WCS 评分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FIS、WCS 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WFIS、WCS 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WFIS、WC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Ⅲ°混合痔为痔病严重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与肛垫下移、血管增生、静脉曲张及细菌感染等原因有关,临床多以清除病灶、复位肛垫为该病主要治疗原则[11,12]。但随着痔病发病率的提升,部分重度混合痔患者易伴发直肠黏膜脱垂等情况,不仅增加了抗痔难度,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肛门排便功能,不利于其预后生存质量的改善[13,14]。因此,在清除病灶的同时,如何加速肛门功能的恢复,是改善重度混合痔患者预后结局的重要方式。PPH 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常用微创术式,其手术部位在脱垂内痔上方区域,可通过该部位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环形切除,清除痔核,结合其远近端粘膜的吻合处理,发挥减积、提拉作用,促使脱垂肛垫恢复至原本位置,以发挥抗痔作用,恢复肛门正常形态,其术程较短、操作简单,在Ⅲ°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治疗中可发挥积极作用[15,16]。除此之外,硬化剂注射亦为痔疮主流治疗手段之一,其常用药物包括聚桂醇注射液等,可于静脉注射后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栓形成,以阻塞血管,阻断痔疮的血液供应[17]。同时,该方案还可利用硬化剂的化学作用,诱发静脉血管及周围黏膜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促使其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将其注入痔核内,可加速痔核组织的炎性损伤及蛋白凝固,达到萎缩痔核目的[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Ⅲ°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效果确切,其疗效优于单一PPH治疗。分析认为,PPH 可通过痔上粘膜的切除与吻合,清除病灶,恢复肛垫解剖结构,硬化剂注射则可通过促血栓及促炎作用,损伤痔静脉团及黏膜,达到抗痔目的,二者联合可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治疗效果[19]。另外,观察组术后6 h、首次换药时、首次排便时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分析认为,PPH 术后疼痛多与其吻合口位置过低有关,而硬化剂注射可促进痔团萎缩,加速瘢痕挛缩,具有一定的悬吊上提作用,缓解了低位置吻合摩擦引起的疼痛问题[20]。术后恢复中,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对患者术后恢复进度具有积极改善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方案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究其原因,PPH 存在一定吻合口出血风险,而硬化剂可利用自身促血栓作用,发挥止血功效,二者联合应用,可在增强除痔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21]。此外,两组治疗后WFIS、WCS 评分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FIS、WCS 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与排便情况。分析认为,PPH 具有显著的肛垫提拉与复位功效,可促进肛门形态恢复,硬化剂注射方案亦存在一定悬吊上提作用,可减少排便阻力,改善直肠黏膜脱垂引起的排便障碍,二者联合可促进肛门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综上所述,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Ⅲ°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效果确切,具有疗效高、疼痛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改善患者肛门功能,缓解患者排便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肛垫痔核硬化剂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
改良外剥内扎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