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研究

2023-11-28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活动

谢 莉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文化馆,贵州 遵义 563400)

引言

群众精神建设工作尤为关键,应保证群众拥有多样性的文化活动空间,以此跟进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群众文化,具体是指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文化活动,具有社会组织特点,各阶层人们均可参加的文化项目。群众文化具有较高的“群众娱乐性”、“项目广泛性”、“文化发展性”等特点,作为国内文化建设的关键项目。群众文化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中,均有明显的特征表现,集中体现在文化符号、文化活动中。

一、群众文化融合人们生活的社会功能

(一)文娱功能

群众文化的建设,旨在增加人们的社交活动类型,利用活动的文娱性,提高人们身心健康性。群众文化活动,尚未设定文化参加的条件,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人们,并未限定“人数”“年龄”等各类条件,主要取决于人们自主意愿。借助共同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建立人们社交体系,以此缓解群众生活压力,增加群众身心愉悦性。当前,国内老龄人口数量较多,在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视域下,给予群众更为充足的空间,参与各类群众文化。参照群众文化需求,设计相应的文化活动,有助于纾解人们内心的负面情绪,增加生活情趣。由此发现:群众文化建设,是顺应时代需求,有助于增加人们文化活动量、提高人们生活文娱性[1]。

(二)团体协作功能

人们会自发性举办各类仪式,比如“婚礼”“升学宴”“开业剪彩”等。此类仪式中,添加了多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汇聚了较多的社会人员。比如,唱歌、乐队表演等。此类文化活动,具有组织自发性、团队协作性等特点。相比其他类型的群众文化,具有一定差别性。比如,民国景区过节期间,会组织多名群众演员,进行节日主题的活动表演,有民间杂技、扇子舞等多种活动类型。在表演前期,自发组织活动的人员,会进行文艺创编、选定表演人员、彩排表演内容等多种活动,以此保证文化表演的顺利性。在文化活动的创编、组织、彩排、表演各个环节中,极大程度地增强了人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文化符号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编、设计,是参照人们文化需求,综合确定的活动内容。结合当前主流文化的特点,创设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符号,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层次。文化符号,是凝聚人们文化力量的关键因素,更是体现国内文化质量的具体表现。

二、群众文化融合人们生活的文化意义

(一)增强主导文化创新性

群众文化作为国内社会主导文化的一种类型,在文化创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间接更新了主导文化的相应内容。主导文化从整体视角,赋予群众文化创新方向,更加有助于群众文化与其他类型文化相互融合,以此最大程度地展现群众文化的服务性,有效推动文化进步。比如,在扇子舞中添加诗词内容的《蝶恋花》,舞蹈中融合了《蝶恋花》的关联诗词内容,配合曲调相符的音乐,以此创编扇子舞的体式动作,引导群众深层领会“舞蹈”“诗词”“音乐”三种文化之间的关联[2]。

(二)致力于产出精英文化

群众、精英两种文化类型,是国内文化建设的关键任务。诚然,群众文化的参与人数更多,群众表现出较高的文化参与热情,较为认可文化内容。而精英文化的参与主体,具有学历高、专业精湛等特点。精英文化的参与人数不多,主要是精英文化的生产条件较高,在文化题材、文化内容、主题思想等方面,均有一定考究。精英文化的代表有:四大名著、诗经、孔子语录等。精英文化创造时,主要依赖于生活中的文化表现,经过文化加工,融合文艺构思、写作手法等内容,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作品。为此,在文化建设中,群众文化作为生产精英文化的力量源泉,能够增强精英文化的产出质量。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在新时期环境中,需加强艺术文化建设,有效创新群众文化类型,发展相关文化产业,以多样性的文化题材,深入人们生活,以此有效推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群众文化发展时,节目创编、节目彩排等活动,人们会选择相应的服装、道具,比如民族舞服装、扇子舞道具等。节目录制环节,人们会进行节目摄影、作品加工,比如,制作成舞蹈表演短片、图片合集等。节目宣传流程,人们会以文本、图画等形式,宣传群众文化内容,比如,制作文化宣传海报、横幅等。在群众文化的各项活动中,带动了文化服装、演出道具、表演化装、节目录制、后期加工、广告宣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H 群众文化馆的创新发展实践

(一)“公益性文化馆”

1.项目制补充群众文化素材

H文化馆设计了全面的文化门类,从“歌曲”“舞蹈”“戏剧”“棋牌”“绘画”等多个方面,逐一创建文化活动室,均采取免费开放形式。H 文化馆致力于进行公益性文化活动,设计多项文化活动,2022 年文化活动的举办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2022 年H 文化馆的活动组织情况

H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了“凤凰艺术团”,联合区域内的消防组织、社区学校、文化企业等,共同创编了《好人在身边》《阳光少年》等作品,节目创编数量将近70 个,多方联动的文化效应较高。

2.打造各项群众文化品牌

想起一种名叫“一枝黄花”的植物,这种植物的繁殖力特别强大,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头年在园中看见一两株,翻过一年,会发现园子已被它们占领,而原先生长在这里的花草却看不见了,仿佛消失。

H 文化馆设计了文化展示舞台,用于支持群众进行文艺演出,顺应人们文化表达的精神需求,以此推动群众文化有序发展。H 文化馆设定了“水上”“流动”两种舞台,以此作为文化馆的品牌特色,积极整合了相关的人力、物力等多种资源,努力打造符合H 市发展的文化品牌。结合市内水上乐园的项目特色,有效整合项目相关的专业队伍,建立馆内水上舞台。联合相关的文化组织、基层群众,综合部署水上舞台的建设方案。采取群众自发、馆内主导两种形式,建立多个文艺组织,有序进行节目创编、内容深耕、排练节目等活动。近几年,H 文化馆,依托于现代技术,成功举办了将近60 场文化晚会,群众关注度较高的节目是《护工》《川妹子》。结合群众的文化倾向,H 文化馆制定了全新的群众文化主题,以群众生活、群众关注的话题为出发点,进行节目创编,以此增加群众文化内容与人们生活的关联性,让群众文化节目顺利渗入人们生活。在实践中,H 文化馆建立了多个群众文化队伍,具体有:“凤凰艺术团”“常青藤文艺团”“星空璀璨艺术团”等。借助各类群众团队的文化生产、文化创作、文化宣传各项活动,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有效性。H 文化馆联同社区,每周在社区公告板上,添加不同的文化项目,拉近文化馆与群众的间距,引导更多人们参与群众文化[3]。

3.信息技术加强文化服务能力

H 文化馆设定了“公益性”的发展战略,以此保证全民文化参与的公平性,给予全民平等的文化服务。公益性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增加文化参与主体的数量,间接增强公益文化的综合质量。H 文化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线上文化官方平台,利用数字化文化服务思想,实时推动各项文化活动,以此增加文化宣传内容的创新性,提高人们获取文化素材的便利性,有效拓展文化活动的群体数量。H 文化馆明确了自身公益文化的职能:“文化培训”“文化指导”“节目创编”“文化保护”等。在艺术团进行节目演出时,H 文化馆会采取录制、视频加工等措施,在官方平台上传文化演出的作品,以此加快公共文化作品的宣传速度,体现文化馆的服务综合性。结合区域内各龄层群体的文化需求,利用智慧技术,建立线上群众文化学习平台。平台中,添加了“文化学习”“文化观赏”两个模块,以此顺应人们的各类文化需求,简化文化服务流程。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1.增加市民交流空间

H 文化馆制定了全新的文化服务体系,以增加市民文化交流为目标,在馆内设计了多个文化专区,具体包括:“图书展示厅”“电子阅读厅”“视听文化厅”“非遗文物展示厅”“青少年文娱厅”“公益学习厅”“文艺展示厅”等。各文化厅的每周文化项目,会及时公布在H 文化馆的官网平台、社会公告栏上,让人们自行选择,引导人们自主参与群众文化项目中。文化馆以宽敞的文化交流空间,以此推动群众文化发展。H 文化馆的一期活动中,以“电子阅读厅”为文化交流场地,设计的群众文化交流话题是“猜书名”。活动内容是:文化馆员给出题目,让人们自主猜出书名,猜中的人们,可作为下期“电子阅读厅”活动的组织者,以此鼓励群众参与活动。题目有:“癫狂遍九州”“丁”等,书名答案为《国风》《没有点亮的灯》等。文化馆员在设计题目时,会参考线上、线下借阅率较高的书名,综合给出题目,以此降低群众猜题的困难性。

2.开设文化课堂

3.创建市民文艺展示平台

H 文化馆为加强群众文化的组织效果,从“观赏艺术”“参与文化”“文化交流”三个方面,创建了公共文化空间,给予人们多种才艺展示的机会。H 文化馆,不定期组织进行“个人收藏展”“书画创作展”,全民可自由报名,参展作品不受限制。H 文化馆结合人们的参展报名情况,有序划分各展示区,以此保障参展秩序。在文化展览期间,H 文化馆使用高清摄像头,获取展区各个作品的图像,整合成展品集和视频,在展厅大屏幕上进行轮播。采取此种文化展览形式,有助于参观者快速获取场内展品情况,便于各位展览者相互借鉴。H 文化馆在一期文化投票中,获知市民有摄影文化的交流需求。特设“私人照相馆”专区,供各位摄影爱好者相互交流。举办“城市风景摄影大赛”活动,积极征集社会面的城市风景照片,进行统一展览,以此展示城市风貌[4]。

(三)文化保护,传承城市记忆

H 文化馆在进行文化宣传、公益文化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保护展览。当前,H 文化馆所在城市,共有不少于600 个文化保护项目。H文化馆积极践行文化保护工作,建立非遗文化资料库,有效整合群众文化资源,转化成数字非遗文化产品,统一备份与存储。当前,非遗文化资料库中,含有的群众文档类型有:民间剧本、艺术表演、录像视频等,存储数据不少于6 万条。每月固定日期,在官网平台报告非遗文化资料的更新状态,展示精彩作品,以此传承城市文化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各类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素材,相关文化组织需关注群众文化的建设质量。H 文化馆明确了自身“公益文化服务”的工作目标,采取文化课堂、举办收藏展、摄影大赛、文化保护等措施,制定了馆内主导、群众自发两种艺术团的建设方案,联合社区、学校等组织,全面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以此增强群众文化的创新能力,切实增强其社会功能,助力相关文化创新,推进相关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