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佛寺景观风貌及游憩活动量化研究
——基于古诗文本挖掘技术
2023-11-27杨伟昊
杨伟昊 张 卫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佛教寺院建设的鼎盛期。唐都长安城中涌现出大量的佛教寺院,其类型丰富,且遍布于城中。唐长安城佛寺其形制不同于坐落于山地中的依山式佛寺,而是都市平川式佛寺,具有鲜明的都城特色[1]。佛寺内部环境十分优美,似今日城市中的公共游赏活动空间。
当前国内外对于唐长安城佛寺的研究成果丰富,佛寺原初情况主要记载于唐人及后人著写的古书中,而相关领域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综合述评、空间形态特征、经典个案、文学与佛寺关系等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对于中国隋唐长安城佛寺的相关史料进行整理,编写成书[2];韩保全、李芳民等文学界与考古界前辈对唐长安城的主要佛寺历史、佛寺文化、考古挖掘情况进行了综合述评[3-4],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后,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学者多以空间特征、佛寺个案、文人与佛寺的关系对唐长安城佛寺进行了论述。如唐长安城佛寺分布研究[5]65-97[6]、佛寺空间形制研究[7-10]、荐福寺平面布局推想[11],文人在佛寺中的活动[12]。此外,也有学者关注唐长安城佛寺与文学的关系,从中推断佛寺的大致风貌及园林植物特点[13-15]。上述研究在不同层面上丰富了唐长安城佛寺研究体系。已有学者在唐长安城佛寺研究中提及佛寺风貌和游人活动,但研究结果囿于从人文角度进行论述,或是对佛寺个案进行探讨,缺乏对城中佛寺风貌和游人活动进行整体梳理。具体有何种佛寺景观意象?丰富的佛寺景观意象在城中是如何分布?游人喜爱在何处佛寺中进行何种活动?对上述问题的相关研究暂不够充分。目前人们对唐长安城佛寺全貌缺乏客观认知,其佛寺的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陈迹。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格局和文脉地貌,推动当今佛寺遗产保护与更新工作发展[16],如何寻求有效措施重新挖掘与展现唐长安城佛寺的历史风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其文明演进历程。古诗中留有大量可供参考的与自然风貌、人文地理相关的文字信息,可指导我们继续找寻城市中的历史痕迹。当代学者引入文本挖掘技术以形成对地域文化更深刻的认识,目前已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旅游地形象总结[17-18]、场地使用后评估[19-20]、人文地理研究[21-23]。
在唐朝,文人喜爱游玩、居住在佛寺之中,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其中以佛寺、精舍、招提为题材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据一定的比重[24]。佛寺建筑群具有道场、景胜与文学景观三重身份,既为诗歌生成空间,又具文学形象意义[25]。本文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借助ROSTCM6①、Pajek②、历史地图和QGIS等数字技术可视化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科学还原唐代长安的佛寺风貌。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文本挖掘与提取词条
本文选用《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全唐诗外编》中收录的与唐长安城佛寺相关的古诗,并参考暨南大学郭瑞蕾关于唐长安城佛寺相关古诗的前期研究成果[14],选择城内能够被考证的所有佛寺,筛选相应的古诗作为研究样本。
采用多种文本挖掘工具,挖掘出实验中需要的词条。具体步骤:首先将所有古诗合并在同一文档中(唐长安城佛寺诗.txt),再使用ROST CM6的分词功能提取出名词词性词条,最后从中人工挑选出与风景类相关的词条,导出表格(景观词条集.xls)。以相同的方法,从古诗中提取活动类的相关词条,导出表格(游憩活动词条集.xls)。
1.2 词条标准化处理及文本转译
由于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义表达上有所区别,在古汉语中,多个词条实际上是表达同一个语义,故须将词语进行归类处理。参考《古汉语词典》,将代表同一种景观语义的词统一用一个标准词代替。如古诗中“莲”“荷”和“芙蓉”等多种词条源统一为景观词条“莲花”。对于某一建筑类型,文人们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不同的命名,则同样需要将景观词条进行标准化处理,如文学作品中“寺”“庙”“刹”“莲宇”“招提”“庵”等均指同种建筑类型,则统一用“佛殿”来带代表。
使用Ultra-replace(超级批量文本替换)软件,依据上述方法将文本中所有的源词条替换为对应的标准词条,完成转译,得出所需文件(唐长安城佛寺诗转译.txt)。
1.3 文本分析
本实验将采用多种文本分析方式,分别计算得出景观意象类型、游憩活动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使用ROST CM6中的“词频统计”功能,将古诗中出现的所有景观词条进行统计,对此进行分类得出相应景观要素类型;使用ROST CM6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功能,将“唐长安城佛寺古诗转译.txt”导入软件并生成共词矩阵文件(共词矩阵.csv),生成社会网络分析图,即可测算出文本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通过Pajek软件中的凝聚子群功能,对景观词条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推断景观意象类型。
二是通过ROST CM6中的“词频统计”功能,将相关游憩活动关键词进行统计及分类,将活动内容与活动发生地点相对应。
三是根据每所佛寺单篇古诗中出现景观意象的平均次数,结合空间分析法,探索每一类佛寺景观意象在长安城中的分布情况;根据每类游憩活动所发生的地点,运用空间分析法,探析每一类佛寺游憩活动在长安城中的分布情况。
2 唐长安城佛寺分布及古诗数量
佛教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佛教自西而来,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汇处的长安首当其冲。唐代长安地区香火鼎盛,佛寺众多,名僧云集,是中国宗教史上的奇观[6]。整座长安城,北边和东北角是皇宫,城市被道路切割成一个个的方块,共一百零八坊,官舍民居、商业市场、宗教建筑镶嵌其中。据史料记载,唐长安城有佛寺的里坊共有60个,约近全部里坊的60%[5]92。
参考郭瑞蕾的研究成果[14],有古诗描写的唐长安城内佛寺共有44所,目前能确定位置的有41所,可对应筛选出共260篇文章。研究发现,以朱雀大街为界,东城包含25所佛寺及218篇古诗,西城包含15所佛寺及41篇古诗,皇宫道场包含1所佛寺及1篇古诗。
从古诗所对应的佛寺在唐长安城中的分布来看(图1),整体分布不均衡。相关佛寺主要分布在长安城西市和东市周边以及城东南域,呈现出西密东疏,中心密集、四周分散的特点。龚国强先生曾对唐长安城佛寺整体分布进行了统计,西城中佛寺共74所,东城中佛寺共46所[5]92。与其研究成果不同的是,有古诗描写的佛寺空间分布则是东城多西城少,描写东城佛寺的诗数量远高于西城,由此证明了虽然在历史上西城佛寺更多,但文人们在东城的佛寺中活动更为频繁。
图1 唐长安城有古诗描写的佛寺分布图
3 唐长安城佛寺的景观意象及空间分布
3.1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要素
3.1.1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要素类别
对古诗材料进行文本挖掘处理后,可提取得出61种景观要素,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将以上景观要素进一步归纳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及10种景观小类(表1)。由表可见,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中包含的景观要素类别十分丰富,自然景观要素(1 550次)比人文景观要素(823次)的提及次数高,说明古人对佛寺中自然景观感知度更高。
表1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要素统计表
自然景观范围包含水景、陆景、天象、气象、动物、植物6类。首先,文人对佛寺中山林景观的描写频次较高,植物类景观被提及次数达到419次,占自然景观的近1/4。植物种类多样,其中“树木”和“鲜花”被提及次数最高,分别是127和77次,证明在佛寺空间内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据文献记载,长安城内的多数佛寺是由王公贵族住宅改建而来,其中环境类似于私家园林[26],花卉繁茂;“山体”被提及的次数达到121次,佛教自进入中国后,其寺院就多与自然山水结合。“石头”被提及次数达30次,平川式佛寺中的山多为假山,且由于堆土难以成山形,因而多数由石头堆砌而成[26]。其次是对在佛寺中出现的自然气象、天象的描写,分别提及312和203次,其中“云霞”“和风”“明月”等词多次出现,体现了文人们对佛寺中神圣庄严的氛围频繁描绘。综上,文人描写佛寺中的自然景观是致力于塑造佛教所崇尚的理想环境。
人文景观范围包括建筑、设施、风物、人物4类,其中主要是以对建筑物和设施的描写为主,分别是356和269次,可推断作者们喜好描写佛寺中的各类殿堂楼阁以及池沼栏廊。其中对“佛殿”的描绘最为突出,为121次,证明佛殿是佛寺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庭院”被提及57次,与佛寺是从唐之前的塔院制转变为唐代的多院落制的说法是相符的[5]123-130。对风物类景观“钟磬”的描写达到50次,证明了礼佛是佛寺中进行最多的活动。人文景观主要突出佛寺的空间层次感和建筑物的壮丽,佛寺中建筑类型丰富,整体产生建筑高低错落之感,以体现“净土佛国”之壮美。
3.1.2 唐长安城佛寺核心景观要素
通过共现词分析方法处理现有景观词条数据[22],进而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计算,并生成社会网络分析图(图2)。从中探讨唐长安城佛寺的核心景观要素,以及各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中心度数值越高的景观要素处于网络的最中心,连线的粗细表示要素之间的密切程度。可按照中心层、中间层及外围层,将所有词条分为3个层级。
图2 景观要素社会网络
中心层:如图2 所示,“云霞”“佛殿”“树木”“山体”处于网络最中心的位置。推断以上景观要素是文人对长安城佛寺的首要感知。观察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其中“山体”和“树木”的连接度达到49次,证明了佛寺内部是以山林环境为主。“山体”与“佛殿”的连接度达到45次,证明了山体往往是佛殿的主要配景。“云霞”和“佛殿”的连接度为39次,文人通常将以上两者进行搭配,展现出佛寺中清雅、明亮的氛围,综上可见,中心层是佛殿及佛殿周边的景物。
中间层:“宅舍”“鲜花”“庭院”“明月”“和风”是文人对唐长安城佛寺的次要感知。与“宅舍”“鲜花”“庭院”连接最紧密的要素均是“树木”,次数分别达到31、26和24次,可推断僧人们是居住和生活在花草树木协调而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与“明月”联系最紧密的是“云霞”,说明文人常对佛寺夜晚环境进行刻画。与“和风”连接最紧密的是“山体”,达31次,说明文人登高时常把所见与所闻联系在一起。综上,中间层是以佛殿以外的寺内景物为主。
外围层的景观要素是则是文人对唐长安城佛寺感知的扩充。
3.2 唐长安城佛寺的景观意象类型
为提炼唐长安城佛寺的景观意象,可使用Pajek软件中的凝聚子群分析功能,以分析景观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强相关的要素会自动用相同颜色标明并聚集,最终生成4个景观要素聚类(图3)。
3.2.1 登高胜景
聚类1中的景观要素按照点度中心度的数值排列依次为楼阁-和风-松柏-水流-街市-江河-烟雾。“楼阁”体现了场所地点,唐代佛寺多高阁,长安文人纷纷登临佛寺高阁,览景抒怀,诗歌中描写了宏阔的时空感,高阔的视角大大拓展了诗人眼界。“街市”“江河”“水流”“松柏”等景观多属寺外风景,文人站在高阁上,可眺望城中美景以及大好山河。《登禅定寺阁》中写道“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则印证了这一画面。诗人高适曾在《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中写道“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站在高楼上亦可看到关中宫阙山河之美景。如“和风”“烟雾”等气象类景观要素,可推断文人登高后感受到微风,看到烟雾等自然现象,即描绘波澜壮阔的场景。经过以上分析,从而可以判断该聚类整体描写的是登高后看到的寺内外景象,并总结聚类为登高胜景。
3.2.2 佛堂壮景
聚类2中的景观要素依次为云霞-佛殿-鲜花-歌声-树枝-白雪-僧人-日出-光线-湖池-莲花-鸿雁-墙壁-旗帜-宫阙-细雨-暖阳。“佛殿”“僧人”交代了场所空间,即佛寺中最重要的佛殿区域。“鲜花”“树枝”“湖池”“莲花”“墙壁”是围绕着佛殿的配景,可推断此聚类主要描写的是佛殿及周边景象。天象类、气象类景观要素“云霞”“日出”“暖阳”“光线”均可营造祥和美好、神秘超然的氛围。“宫阙”“旗帜”等景观要素体现出帝王气息,长安城内佛寺多由皇室修建,皇家在造寺的过程中乐于彰显其权势和财富,建筑装饰华丽[14]。文人将富丽风格加诸佛寺,唐高宗李治在《揭大慈恩寺》写道“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从中突出了佛寺建筑的雄伟高大。以上均是展现佛寺的浩大气派,佛堂的威严庄重,可总结该景观意象为佛堂壮景。
3.2.3 入口园艺
聚类3中的景观要素依次为树木-山体-车马-高台-苔藓-白鹤-岩石-昆虫-游人-树叶-宝塔-菊花-水井-经声。“高台”“宝塔”“经声”“游人”“车马”交代了场所地点,推断是在佛寺的入口空间处。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唐代佛寺中,高台和宝塔往往是位于寺门之后佛殿之前[7]667-668。“树木”“山体”“苔藓”“岩石”“树叶”“菊花”等大量自然景观要素均体现了佛寺中优美、开阔的园林环境。根据造寺范本《关中创立戒坛图经》画作来看,寺中散布树木、水池、山石等,图上标注有“十八行树木渠流灌”得以证明此判断[27]。文人姚合在游览慈恩寺时写道“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诗人韩愈在青龙寺中与友人同游时写道“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白鹤”“经声”体现了祥和、富贵、纯净的景象,托高逸情志的意向。以上整体是描写文人进入佛寺后看到园林场景,整体氛围清寂雅静、林泉幽胜,展现出闲雅精致的情韵美,可总结该景观意象为入口园艺。
3.2.4 僧院夜色
聚类4中景观词条依次为行道-霜露-翠竹-飞鸟-庭院-黄昏-明月-亭廊-宅舍-钟磬-门窗-灯光。“庭院”“亭廊”“宅舍”“门窗”“行道”交代了空间场所,推断描写的是僧人的生活区。据记载,僧人们常居住于佛寺主院两侧的别院中,各宅院以围墙或连廊相隔[7]731-732。“明月”“黄昏”“灯光”“霜露”证明了文人在此描写的多是夜晚或清晨的景象,如刘得仁在与友人游青龙寺时写道“暮鸟投赢木,寒钟送夕阳”。风吹竹声、飞鸟声、钟磬声体现了幽静的氛围,文人常游居在寺院里,僧院空间相对封闭,文人在创作时则会提及以上事物来体现僧院清净的环境,如贾岛在慈恩寺中卧病修养时写到“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以上均体现的是文人在僧人内院生活所看到的景象,整体营造出落寞、幽寂的环境与氛围,可总结该景观意象为僧院夜色。
3.3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的空间分布
3.3.1 登高胜景的分布
通过观察该景观意象的空间分布特点(图4-1),该佛寺景观意象整体分布在长安城南部为主,主要围绕着东西市场、重要景点、水渠分布。整体观察,因唐长安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城住户较少,以自然田园风景为主[28]157,少有建筑群落遮挡,所以文人在南城的佛寺中可以观看到更为开阔的风景。另外,在人流密集处或者景点周边的佛寺中能够让人获得更好的观感体验。通过观察景观意象出现的频次,形成了西市以南、城东南部2个聚集点。如图4-1所示,在西城中,西明寺是最好的观景点。西明寺地处西城的中心地带,站在寺中高处可以看到四周广阔城区和市场以及从钟南山引入城中的水渠。在东城中,东南方向的大慈恩寺一带则是最佳的登高观景点。大慈恩寺中因建有大雁塔,登塔后可以远望南边的曲江池、终南山。文人来到以上区域,自然会频繁描写当下看到的风景。
3.3.2 佛堂壮景的分布
该景观意象的空间分布结果与图1古诗中对应的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分布结果基本相同,整体分布不均,较为分散(图4-2)。因此,研究表明无论何种规模的佛寺,均包含了该类景观意象。从中可见,文人对佛殿的描写十分普遍,佛殿景观在佛寺中的特点最为明显。从景观意象出现的平均次数来看,西市以南、东市以西、城东南部3处组团相对突出,组团中分别包括了西明寺、大荐福寺、大慈恩寺等皇家寺院。这说明在皇室重视下佛殿的建设程度更好,受文人的关注度更高。其中西市以南片区的佛寺中佛殿被描写密集程度最高,说明该片区的佛殿景色在长安城中颇为壮观。该片区有西明寺、大云经寺等佛寺,据悉,西明寺是长安规模最大的佛寺之一,寺中廊殿楼台,飞惊接汉,金铺藻栋,炫目晖霞[29]。
3.3.3 入口园艺的分布
该景观意象广泛分布于全城(图4-3),说明佛寺园林风光是文人来到佛寺后必要描写的景观之一。从该景观意象出现频次看,东城整体高于西城,可推测东城佛寺中的园林艺术整体风貌更佳。探其原因,唐长安城西城相比靠近皇宫的东城,整体城市建设水平相差大,东城的佛寺在建设中所投入的财力物力的力度会更大。另外,东城中形成了3处核心组团,可推断这3处的佛寺园林最为秀丽,3处分别有青龙寺、大慈恩寺、宝应寺等大型佛寺。据史料记载,长安城城东南整体以都市山林景色为主、田园树木繁茂,环境优雅,该区域的里坊成了民众佛理诵经、休憩郊游的好去处[28]15;28。
3.3.4 僧院夜色的分布
此类景观意象在东城自由分布,在西城簇团分布(图4-4)。说明文人若想在佛寺内院休憩与停留,则东城的可选范围更广,而西城较为集中,同时体现了东城佛寺僧院的环境整体更佳。从该景观意象的出现频次上看,西城中的西市以南的平均次数最高,形成单核状。此处有大云经寺、西明寺、静住寺,说明此处佛寺内院景色十分突出,多被文人所描写。虽地处闹市区,但因为唐代城市宵禁政策,夜晚同样保持了幽静的内院景色。
4 唐长安城佛寺的游憩活动类型及空间分布
4.1 唐长安城佛寺游憩活动类型
在唐长安城中,由于城中公共活动空间较少,佛寺不但是宗教用地,同时也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游赏场所。有学者指出,中古寺院是当时社会的文化中心[30]。因佛教具有的苦海慈航、普度众生的教义,故佛寺面向大众开放。佛寺风景优美,环境典雅,远离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它成为文人寻芳揽胜、题诗寄情的重要场所[24]。文人在佛寺中的游憩活动类型十分丰富,本文将对古诗中出现的活动进行统计和归纳(表2),探讨文人在长安佛寺中的具体游憩活动类型。研究发现,文人在佛寺中的游憩活动大致可分为参加皇家活动、赏花、避暑、送别、留宿。
表2 寺中游憩活动类型及出处
4.2 唐长安城佛寺游憩活动的空间分布
4.2.1 寺中皇家活动及空间分布
研究数据来源主要为山东省测土配方示范项目以及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的处理软件主要采用的是MapGIS、ArcGIS、农业农村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SPSS等统计软件。
文人在寺中参与皇家活动体现在其著写的应制诗中。应制诗即指奉帝王之命而作的诗,一般帝王出行,都有宰相及学士相伴,赏景伴随着吟诗作对。文学侍从们奉命创作诗歌时,或三五成群,或云集而作,所以应制诗多有同题之作。这些古诗可作为了解帝王与官员们游览佛寺的资料[14]。从该活动在长安城中的空间分布来看,整体分布较为分散,以多核心分布于城内,其核心处均为皇家寺院,如大荐福寺、西明寺、庄严寺等(图5-1)。说明文人参加的该类活动并非主要在皇城附近,而是在城内广泛分布,同皇家寺院在长安城中的分布特点相近。
图5 各类寺中游憩活动的空间分布(5-1 皇家活动;5-2 赏花;5-3 避暑;5-4 送别;5-5 留宿)
4.2.2 寺中赏花活动及空间分布
佛寺作为开放空间,不仅空间宽敞,寺内的花草树木得到僧人们精心栽培,环境优美,佛寺则成了文人们赏花的好去处。地处都城,长安佛寺中还具备一些他地罕见的珍奇花卉植物,引得文人慕名来此拜访,赏花活动在文人群体中十分普遍。研究发现赏花活动集中于城市中心处,证明位于城市中心的佛寺更能吸引广大文人来此游赏花卉(图5-2)。靖善坊、靖安坊一带不仅是城市中心,也是唐长安城的宗教中心,该处有大荐福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3座特大型佛寺,此处同样也是长安城佛寺中的绝佳赏花处。
4.2.3 寺中避暑活动及空间分布
避暑活动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西南、东南两端,证明文人避暑时往往会挑选远离城中心的佛寺(图5-3)。西南部的青龙寺所在地乐游原是全城的制高点,可见文人会选择处于高地上的佛寺纳凉解暑。在古代,避暑只能以“地理位置”取胜,或者地势高旷之处,或者深山丛林之中。而长安所处的地形特征,也决定了文人避暑的去向。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南直终南山子午谷,北据渭水,东临沪川,西次澧水,山川秀美而又远离城区的清静之地,自然是避暑的首选。
4.2.4 寺中送别活动及空间分布
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开阔,有利于送别活动的进行。寺内清幽沉静氛围的可减缓离别的伤感气息,使得佛寺成为作别的极佳场所。该类活动分布较为集中(图5-4),主要分布在金关门到春明门的东西向街道上,这里是城市人口比较稠密之处,该街道靠近东西两市、皇城出入口,往来人流极多。证明送别活动往往会挑选离主干道上较近的佛寺中进行,便于进行送别后出行。位于通化坊的都亭驿是全国中心驿站,是长安通向全国的起点[31]。出长安城往往是从都亭驿出来经过东西各2座城门出城,所以可推断文人常选择通化坊周边的佛寺进行送别活动。
4.2.5 寺中留宿活动及空间分布
由图5-5可见,留宿活动主要分布在城东南处,长安城东南环境氛围清净,其区域内的佛寺是文人的主要留宿选择之处。选择留宿佛寺的文人分为2类,一类是在城内居住的文人,一类是进京赶考的士子。探其缘由,文人多居住在东城,如著名诗人白居易、韩愈、张籍的宅院均建在城东南部。文人们若交流到深夜,则会留宿于佛寺中。另外,长安城的佛寺为进京赶考的学子们提供了专心读书的场所[14]。城东南处的佛寺因清净安宁的氛围,雅致的环境,从而成为举子们的常居之处。
5 结论与讨论
根据相关古诗中包含的信息,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量化研究,挖掘得出唐长安城佛寺的景观风貌和游憩活动的特点,以及其在城中的分布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研究结果能够为相关佛寺艺术创作及博物馆主题陈列提供理论借鉴,对今日西安佛寺景观风貌更新以及佛寺在城中的布局规划有参考借鉴作用。围绕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对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的挖掘,研究发现唐长安佛寺中的景观要素十分丰富。最为突出的是对于庄严的佛殿形象和优美的山林环境的描写,佛殿及佛殿周边环境是文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佛殿往常搭配天象、气象类景观要素出现,营造出清雅、明亮的氛围。寺内园林植物十分丰富,树木常与山体搭配,形成优美的山林景观。整体塑造出佛教理想环境、极乐世界的景象。
2)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按照佛寺游览路线组成,即入口-佛殿-内院-寺外。可供今后进行唐长安城佛寺虚拟景观展示或其他艺术创作时参考:进入佛寺的入口空间,需注意层次感的体现,不仅要对山水植物的搭配,同时对细小事物的刻画,如白鹤、经声、虫鸣等体现欢快、祥和氛围感的景观;佛殿常与云霞、光线、暖阳相组合体现神圣感,同时搭配宫阙、旗帜等体现皇家庄严特点的景观;内院整体是曲折廊庆错落分布,体现出幽静的氛围,使用灯光、翠竹声、钟磬声、鸟鸣声等体现幽静氛围的景观;寺外要体现壮丽肃穆的都城景观,注意远景的使用,如水流、江河、街市、烟雾等景观。
3)从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在长安城的空间分布来看,入口园艺、佛堂胜景在城中广泛分布,而僧院夜色和登高佳景在城中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目前,西安市区仍留存一定数量的佛寺,在未来营造佛寺景观氛围时,可以在城东南的佛寺中凸显登高观景的特点,在西市旁的佛寺可营造优美的僧院景色。另外,研究发现皇家寺院中的佛殿的壮丽之景被描写的频率整体更高,可重点打造城中皇家寺院中的佛殿景观。城东南方向的慈恩寺和青龙寺自古就因突出的园林景色而闻名,则可重点打造其园林特色。
4)唐长安城佛寺不仅包含礼佛功能,同时可举行丰富的游憩活动,其活动类型以及分布特点可对今日西安城中的佛寺更新及旅游规划有借鉴作用。在大型寺院可举行祭祀、典礼、演艺活动。相关赏花活动、宴会赠别活动可以在城中心的佛寺举行。而对于城东南的佛寺,可以突出避暑、住宿休闲等功能特点。
5)对于长安城佛寺游憩活动研究可为长安城佛寺景观风貌的研究提供佐证作用。通过将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的空间分布结果以及游憩活动的空间分布结果进行对比,可发现两者有一定关联性。如文人参与皇家活动的分布与佛堂壮景的分布结果相近,避暑活动与登高胜景的分布结果相近,留宿活动与僧院夜色的分布结果相近。由此说明对于游憩活动量化研究可为景观风貌的量化研究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 ROST CM6是武汉大学沈阳教授研发编码的国内目前唯一的以辅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型免费社会计算平台。
② Pajek是大型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是用于研究所存在的各种复杂非线性网络的有力工具。Pajek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用于带上千乃至数百万个结点大型网络的分析和可视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