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地区寺庙景观营建智慧研究

2023-11-27杜春兰周容伊

中国园林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三峡地区寺庙景观

杜春兰 周容伊

长江三峡是古代进入中国西部内陆的“黄金水道”和重要移民孔道,自然山水资源丰厚,地域文化独特而鲜明。自古以来三峡地区自然崇拜、巫鬼崇拜、先贤崇拜就盛行于民间,多教合一现象普遍,宗教发展世俗化趋势明显[1],是故寺庙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寺庙的营建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反映,也是地域文化与地方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2]。因此,针对长江三峡地区寺庙景观的专门研究,不但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及营建智慧,且可为寺庙遗产研究与保护提供依据,也是对西南地域传统景观营建体系的重要补充。

神话和宗教反映了人类最原始的生态哲学与自然观,是先民借助想象把自然加以形象化的产物[3],寺庙作为承载祭祀礼仪等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信仰意识及其所赋存的文化生态经验在客观世界的物化表达[4],也是宗教信仰、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射。相较于并不完美的现实世界,寺庙景观所暗含的集体文化与审美心理结构,则反映出人们对于景观理想模式的追求,映射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道[2]。

目前关于我国寺庙景观方面的研究积累较多,特别是关于寺庙环境特征[5]、空间布局[6]、园林意境[7]、植物造景[8-9]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涉及三峡地区的研究相对滞后。由于三峡地区寺庙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历史时期相关资料断层严重,现存可考实例多为明清时期遗存。在基础资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既有成果多集中于个案研究,缺少整体性的空间认知与系统性分析[10],对寺庙景观营建的特征也有待进一步探索。随着三峡成库后水位的大幅度抬升及快速城镇化发展,寺庙作为三峡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对其保护与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以三峡地区现存寺庙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结合ArcGIS软件、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以多尺度景观空间为视角,对寺庙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其影响要素和成因机制,归纳三峡地区寺庙营建在择址、布局、构景、建造等方面的特征及智慧,以期为库区寺庙景观遗产的体系化保护与发展提供相关依据,为当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支持。

1 研究范围界定

狭义的“三峡”惯指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所组成的全长约193km的长江上游峡江段。而“三峡地区”远比“三峡”宽广得多,综合考古学[11]、历史文献[12]、历史地理[13]78等众多学者的观点,认为“三峡地区”的空间范围大致是北靠大巴山脉,南临川鄂山地,西起重庆东至湖北宜昌,受三峡文化影响的流域地区。本文研究范围大致为现今三峡库区的范围,即湖北省4个区县、重庆市中心城区及其13个区县,涉及近690km长江干流的流域地区(图1)。区域内的高差跨度较大,最低海拔仅为60m,位于东部湖北宜昌;最高海拔约2 800m位于北部大巴山一带,总体海拔高差约2 700m。

图1 研究范围

2 空间表征

2.1 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ArcGIS软件对241个①可考及现存的寺庙进行核密度分析可知,三峡地区寺庙分布广泛,但总体上并非均衡分布,西部平行岭谷区的寺庙核密度值与聚集规模,明显大于东部高山峡谷区域(图2)。

图2 寺庙分布的核密度分析图

2.1.1 与江河互动

经数据统计发现,大部分寺庙沿长江干流分布(图3),500m水域缓冲区内占30.71%;2km以内分布寺庙占总量的62.24%。表明三峡地区大部分寺庙的分布选址与江河水系之间存在空间联系(表1)。

表1 水域缓冲区寺庙数量统计表

图3 高程分区与寺庙分布图

2.1.2 与城乡共生

分析数据表明,海拔200~500m的平行岭谷及丘陵山地区(图3),是寺庙分布数量最多的区域,约占总数的54.77%(图4),这些地区也是环境相对宜居、城镇人口密集的区域。并且核密度值较高的簇群斑块,与重要城市(如重庆城、涪陵、长寿)及明清商贸重镇(如重庆木洞镇、走马镇、江津白沙镇、石柱西沱场)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重合,这反映出寺庙分布有着向城镇聚集的特点。

图4 不同高程区寺庙数量统计

2.1.3 与地貌结合

山水交融的三峡土地上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地理空间类型,具有多元性与复合性。历史上三峡地区不少著名的寺庙选址于丰富的天然山川地貌之中,它们有的凌于山巅,有的伏于山林,有的栖于江畔,有的藏于崖洞,类型多样且各具特色(图5)。

图5 不同地貌中的寺庙景观

2.2 驱动因素

三峡地区寺庙分布在宏观尺度上所呈现出的空间聚合现象,实质上是对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精神信仰等需求的综合回应。

2.2.1 环境因素:寺庙生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寺庙选址首先是要满足僧人生活生产、自给自足的基本生存需求。三峡地区河流、森林、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自然山林中的动植物和土地资源可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所需,靠近山林田野可以更好地实现寺庙自给自足的生产劳作。在山地地形条件复杂、地下水开采利用困难的情况下,寺庙也尽可能靠近河流地表水源,以保证寺庙生活用水所需。因此,三峡地区寺庙的分布选址与自然山水关系紧密。

2.2.2 经济因素:寺庙经营需与城镇贸易保持联系

寺院经济机制的运转与维持,需要与城镇贸易保持稳定的联系,因此大量寺庙汇聚于城镇之中。由于明清时期三峡水道的兴起,沿长江及其支流分布的城镇,往往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因而沿江城镇多立寺庙。

2.2.3 发展因素:宗教组织与传播发展的需要

庙会、法会、祭祀等宗教活动需与城镇居民保持互动,以便组织发展及教义传播,因而寺庙选址往往与城镇存在着较高的可达性。明清时期佛教、道教为寻求发展,开始向民间渗透,与传统的地方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寺庙向城镇聚集的重要内驱动力。

2.2.4 宗教因素:独特地貌与环境理想之间的互为观照

宗教理想中的精神世界,需要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结合,才能得以呈现心灵的栖息之所。寺庙的营建是对宗教文化及民间信仰的空间回应,是三峡独特地貌与宗教理想互为观照下,联结理想与现实的文化景观产物。三峡地区丰富多样的地理地貌,也为“昆仑”“蓬莱”“福地洞天”等仙居模式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

3 成因机制

3.1 自然景观的资源供给

三峡地区的西部为平行岭谷区,包括方斗山脉与华蓥山脉之间的20多条平行排列的褶皱低山,东部为七曜山、大娄山、大巴山、巫山等山脉构成的峡谷山地区[14]17-19。长江横贯东西,南北方向有嘉陵江、大洪河、龙溪河、乌江、磨刀溪等众多支流往来交汇。大山大水、大江大峡之中的山岳、奇峰、岩崖、洞穴、峡谷、湖泊、瀑布、溪泉、森林、古树等自然景观为寺庙营建提供了景观环境支持和构景素材。

3.2 环境对营建的制约

据《华阳国志》记载:“(江州)承三江之会,夏水增盛,坏散颠没,死者无数。”三峡地区岩崩、地裂、地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地地质灾害相对突出,中下游地带尤为严峻。云阳、开县、奉节、巴东、秭归、宜昌等地山地地质灾害尤为显著[13]84-88。起伏变化的复杂地形,对建设用地的扩展及园林营建造成诸多限制。三峡两岸坡度较陡,河床比降较大,急流险滩较多,水位受降水影响季节性涨落幅度巨大,水患频发。这些都为三峡沿岸建设带来挑战,同时对寺庙营建产生影响。

3.3 互动平衡机制的发生

美国文化地理学者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John Brinckerhoff Jackson)曾提出:“理想的景观不是被界定为一个遵循生态的、社会的或宗教原则的静止的乌托邦,而是平衡连续性和变化性的一种环境。[15]”三峡地区的寺庙景观,反映了人们在独特地域环境中对“理想景观”的追寻。何为景观营建的智慧?其实质是“资源”“需求”“制约”等多要素之间谋取平衡的智慧(图6)。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的技术、最综合的手段,满足寺庙在安全防御、功能使用、经济维系、艺术审美与精神信仰等多个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寺庙景观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应是营建智慧的根本所在。

4 策略途径

4.1 借势:环境协同的择址智慧

三峡地区地势环境复杂,在各种限制条件影响下,寺庙如何利用三峡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趋利避害地进行相地择址,是其营建智慧的重要体现(表2)。

表2 三峡地区典型寺庙择址特征

4.1.1 临江而建,纳气导引

三峡先民热衷于临江建寺造园,这一方面是受“吉地不可无水”的风水观念影响,另一方面与三峡水运贸易和因水而兴的城镇发展历史有关。沿江而建的王爷庙、水府庙、紫云宫,有着保佑出航平安的美好寓意;借助于水口、江口、峡口“聚气纳气”之势,择于码头上游方的“回水沱”高地处进行寺庙营建,确保环境安全与可持续的同时,还起到了空间标识的景观作用[14]94。烟波浩渺的大江滩涂,尤其凸显寺庙的挺立峭拔,可为江上行船提供定向和导航的作用。

4.1.2 绝顶山巅,瞭望防御

在传统风水观念中寺庙乃“镇物”,因此选址不避形煞,置于山顶绝地处有着“镇煞”和护佑乡邦的作用。例如位于奉节长龙山山头之上的天仙观,“四面山高云作顶,两条河抢寺居中”②,山顶处即可满足人们登高眺望的游憩需求,凌于山巅的寺庙居高临下,又极易营造出云雾氤氲的仙居境界。此外,三峡地区高山峡谷关隘众多,是古代军家必争之地,在社会动荡的战乱时期,山顶寺庙还兼具起了瞭望、防御和庇护乡民的作用。最为著名的如忠县石宝寨,便是典型的寨堡与寺庙结于一体的独特景观形式。

4.1.3 俯于崖洞,化险为境

三峡地区多山多岩,岩崖陡峭,石质较为坚硬,加之古代西南地区相对成熟的崖壁开凿与木构技术,为摩崖造像与营园奠定良好基础。在极为苛刻的地形环境中,通过凿壁架梁、撑栱悬挑,实现寺庙与洞穴、崖壁、巨岩等天然物的统一建构。例如云阳下岩寺,寺庙建筑修建于位于长江边一天然岩穴内,巉岩飞瀑,风景绝佳,引得宋代诗人陆游发出“凭谁画此碧玲珑”③的感慨。

4.2 变通:随势赋形的布局智慧

4.2.1 观游路径,曲直有度

在山地环境中的游览路线,通常是遵从于山地地形曲折展开,辗转而上。如重庆黄桷垭老君洞的主要步道,顺应等高线布局,石梯园路在山中迂回攀折,起伏蜿蜒,营造出“随形而弯,依势而曲”的空间美感(图7)。但在山门大殿前的园路设计,仍是尽量遵循礼法形制,采取“高而直”的路径设置。又如万州太白岩道观,在最高处的三清殿前,通过园路的转折设计以及对地形的改造,设置高抬连续的石阶引导,配合周围的峻岭山势,塑造高直雄伟、通达入云的宗教气氛(图8)。

图7 重庆老君洞路径分析图

图8 万州太白岩游线与视野分析

4.2.2 建筑布局,不拘一格

三峡地区多变起伏的地形形态决定了建筑布局必须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地建造。相较于平原地区,三峡地区寺庙建筑的规模相对较小,空间布局灵活且紧凑,寺庙入口以及殿堂建筑的朝向也更为多样化(图9)。通过对三峡地区(重庆段)寺庙建筑朝向的统计分析发现,坐北朝南的寺庙也仅占总数的21%,而数量最多的为坐南朝北,占到总数的29%,坐东朝西的寺庙占25%[16](图10)。这是由于三峡地区地势复杂,建筑选址往往无法像平原地区般严格遵照方位朝向,而是依靠江流走向来为建筑选址提供依据。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通常遵循“背山面水”原则进行殿堂布置,于是有了长寿石佛寺改向以求“大江在望,群山环拱”④的记载。背山面水的建筑布局即可以带来良好的通风,又能维系良好的山水景观联系。

图9 三峡地区典型寺庙园林建筑布局分析

图10 三峡地区寺庙朝向分析

4.2.3 空间轴线,有机联动

在礼制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群体一般会由一条主轴线贯穿其中,寺庙建筑几乎是建立在以中轴线为核心的格局基础之上,并成左右对称的基本布局形式。然而调查发现,三峡地区的许多寺庙受到地形地貌,或是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其空间轴线往往呈转折、多重、错动等布局形态。

例如江津石佛寺遗址显示,在“2号石”转轮藏遗址处空间轴线发生了明显转折,并延续至佛塔(图11)。重庆涂山寺的祭祀序列主要由2条平行的轴线构成,寺院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与山门、弥勒殿并不在一条空间轴线上,而是平行分置2列(图12)。笔者分析,这与寺庙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多次扩建、重修、并院(曾为禹庙、广化寺)等历史变迁有关。由于山顶用地局促,忠县石宝寨天子殿只能临崖而砌,以至于后殿与正殿之间存在2m左右的轴线偏移(图13),却“意外”地促成了寺庙随形就势、灵活错动的空间特色。

图11 江津石佛寺遗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图12 重庆涂山寺双重轴线

图13 忠县石宝寨平面图

4.3 善用:因借天然的构景智慧

4.3.1 大山大水,天然图画

三峡地区的寺庙通常坐落于大江大峡、真山真水之中,因而造景也引借大自然的奇山丽水,针对不同的山、不同的水,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造景手法。通过对峡江山水景观的充分利用,达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⑤的目的。如云阳张飞庙依靠飞凤山而建,顺应地势设置殿堂楼阁,殿宇层层跌落,成天然气势;又如忠县石宝寨,重檐楼阁与山顶魁星阁附崖而上,依山取势,与四壁如削的玉印山形成统一构景,独立于江滨之上,颇具蓬莱境界(图14)。

图14 清末时期石宝寨全景[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Chamberlin)摄]

4.3.2 巉岩巨石,得景随机

中国人对“石”有着特殊的感情,而石景也有其地域性特征。三峡岩石通常体量巨大、形态圆润、色泽古朴,特别是江边山林多生巨岩怪石。巨石可与建筑结合营建,自然与人工景观浑然一体;或是利用崖壁进行石刻与造像;抑或是作为点景景物、香道梯石等进行借石造景等,从而烘托古拙浑厚的环境氛围(图15)。

图15 借石造景

4.3.3 乡土植物,多维造景

三峡地区寺庙植物造景是兼具宗教性与地域性的表达。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黄葛树、木樨、银杏、香樟等适应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乡土植物,在寺庙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但确保了绿化的可持续,植物的形味等特性也与宗教文化寓意相契合。在植物造景上,充分尊重植物生长形态,随曲就弯,体现天然野趣。另外,诸如常春藤、九重葛、爬山虎等藤本类植物,以及黄葛树这类根系发达的植物,可攀附于山崖、岩石、石缝,极大地丰富了山地寺庙环境的垂直景观界面,使得立壁千仞的古拙崖壁上洋溢出勃勃生机(图16)。

图16 植物景观特色

4.4 适应:经济高效的建造智慧

4.4.1 竖向建构,妙取空间

针对不同的山地地形特征,寺庙建筑也有其适应性的建构方式,利用地形巧妙地创造空间序列。秉持着“占天不占地”的原则,通过“台、挑、吊、拖、坡、梭”等山地建筑手法,因地制宜地将建筑空间与地形特征匹配,最大限度地争取空间,以此来适应变化复杂的地形环境,形成了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建筑群体形态(图17)。这样既避免了大挖大填的施工建设,缩减建设造价、提高经济性,又满足了宗教建筑的功能与景观需要。

图17 建筑与地形的关系

4.4.2 就地取材,物尽其用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建筑实践中,三峡地区逐渐形成了地方性的营造经验,经济而高效的建造技术为寺庙景观营建提供了支持。三峡沿江多产砂石,山林多产竹木,寺庙营建通常是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例如将木装板墙与竹编夹泥墙结合使用作为建筑墙体的做法,因其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在三峡地区的寺庙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

4.4.3 架构体系,轻巧灵活

在建筑建构上,以用料节省、性能较好、灵活性较高的穿斗木结构为主,结合抬梁式结构,形成适应地形、造型灵活自由的建筑结构体系[17]。最为典型的如忠县石宝寨,其寨楼是一座穿斗式木结构高层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高、层数最多的非独立穿斗木结构建筑[18]。寨楼全部采用穿斗式木构架,通过穿枋将各层柱子巧妙地联系起来,整个木结构传力系统简洁且牢固;寨楼层层上收,紧靠山体倾斜,保证了寨楼的稳定性与美观性(图18)。

图18 忠县石宝寨平面图与剖面图(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9]绘制,标高单位:m)

5 结语

寺庙景观是古代城镇生活与社会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宗教理想环境在现实世界的空间投影。三峡地区寺庙分布在宏观尺度上呈现出“与江河互动”“与城乡共生”“与地貌结合”的空间聚集特点;其营建动因与环境、经济、发展、宗教等因素相关;营建智慧则体现在“资源”“需求”“制约”三者之间的互动平衡关系上;通过“借势”“变通”“善用”“适应”等营建智慧途径,实现了寺庙景观在宗教性、功能性、经济性、艺术性与地方性的统一。这一系列沉淀于历史经验中的传统营建智慧,可为当今山地景观实践和城乡生态宜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复杂地理环境中寺庙景观的营建特征与智慧,以期为地域传统景观研究与保护提供基础支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于三峡地区乃至于整个西南地区,传统景观营建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笔者团队在近30年立足于西南的跟踪研究中,目睹了不少优秀实例的衰落与消逝,深感遗憾的同时也更加坚信,西南地域风景园林研究任重道远且刻不容缓!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 来源:其中131座为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卷》以及湖北省文保单位名录中已登记且位置可考的寺庙;82座是通过文献考证定位的寺庙遗址;28座是通过百度POI获取并补充的三峡地区(湖北段)寺庙。

② 引自清道光《夔州府志》。

③ 引自陆游《万州放船过下岩小留》。

④ 来源:民国闵永濂在《重修石佛寺记》中写道:“余度其山川形式改为西向,大江在望,群山环拱,是不仅庙貌焕然,而山川气象亦为一新焉。”

⑤ 引自《园冶·相地·山林地》。

猜你喜欢

三峡地区寺庙景观
工友艺苑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三峡地区摄影文化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