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响应自然山水格局的生态智慧
2023-11-27姚晓军魏凯璐张淑梅王永强田国行
姚晓军 魏凯璐 张淑梅 王永强 田国行
随着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对“生态智慧”研究的深入,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智慧的本质是人的智慧,即人与自然相互适应,对客观规律的把握[1-2]。而山水环境作为关键自然要素,是人居环境保护、营造和治理等实践智慧发挥的重要场所空间[3]。合理的地形和充足的水源是古代理想城市选址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其本质也是人类对于自然条件的把握,因此,利用生态智慧解析古代城市选址具有可行性。
自夏以来,古都洛阳在漫长的岁月中曾几度兴废,谱写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洛阳古代的五大都城遗址,即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东都洛阳城遗址[4]。从洛阳古代都城选址的角度挖掘借鉴、服务于当今城市建设的生态智慧,已经成为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对古代洛阳都城的研究按内容可以分为都城布局[5]、地理景观[6]、空间演变[7]、生态环境[8]、考古发掘[9]等几大类。生态方面的研究主要从院落肌理[10]、地理优势及生态环境优越性[11]、城市形态结构和山水格局的关系[12]来分析北京、西安、南京等都城营建中生态智慧的本质。而针对洛阳生态智慧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时间段或某一生态要素上:在时间上,集中于东汉时期的城市绿化[13]、北魏时期的区域景观系统[14]、隋唐时期的自然环境[15]等;在内容上,集中于河流[16]或气候[17]等方面,如从不同角度分析河流与洛阳的城市建设,如城市防洪[18]、水利建设[19]及家家流水、户户园林的理水智慧[20]等。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不仅为缓解古人与自然的矛盾发挥过重要作用,也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实现路径。古人往往在宇宙观、时空观的认知下展开城市选址探索,并且在天人合一观念引导下,同人自身紧密联系,而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思想更是充满象天法地的寄喻和比附。“象天设都”的布局形制,不仅具有宇宙秩序,而且象征着天地相应、人神一体的强烈意识[21]。《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阴阳五行术数之源的河图洛书,就出在洛阳,河洛古国其实就是古洛阳,从上古时期洛阳就已是远古圣王的定鼎之所。因此较为系统、全面地挖掘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如何响应自然环境所蕴藏的生态智慧,可以为当前中国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都城选址与形便的响应智慧
1.1 河山拱戴,天下之中
洛阳自古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22],群山环绕、多水汇流。从整体上看,洛阳是中原地区的中心,北边紧挨太行山,南边有秦岭,气候适中,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向西是绵延的群山,出函谷关便是关中平原,向东是交叉的河川,出虎牢关便可直通江南地带,因此,险峻的地势和优渥的自然资源使其拥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退可丰衣自足,进可虎视天下。
古代洛阳都城充分体现了“天下之中”都城选址理念和“以高为贵”都城营建理念。如《史记·周本纪》中:“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古代又称洛阳为“天中”和“中国”,意思是说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天下之中”和国家的中心[23]。夏商时期遗址中心区以宫殿区为主,贵族聚居区环绕宫城周围,由于非常重视都城与河流的关系,宫城靠近水源;在周代的礼制中,“中”为最尊,洛阳为“地中”,周时期王城东南地势低,东北、西北、西南地势较高,宫城和郭城不仅地势较高,而且水源充足;汉魏时期打破了都城形制布局,建立了单一的宫城,这种空间布局突显了阶级与地位的区别;隋唐时期非常注重皇室与普通居民的区别,因此宫城、皇城距离居民区较远,位于西北最高处,形成俯视众生的格局,彰显了古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的思想。除此之外,“以高为贵”的等级理念还体现在城隅、台基等高度上,如《考工记·匠人营国》中“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及《礼记》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都城的选址与自然山水格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4](图1),在古代对村落、城镇的选址产生了“堪舆”和“风水”等相关学说,其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观念选址的基本原则。洛阳五大都城遗址皆背邙面洛,是理想的都城选址,从都城轴线的演变进行分析,五大都城遗址在空间上呈现整体从东向西的迁移现象,在整个空间可以看到5条轴线[25],形态都是与河道相切,指向周围山脉。夏、商时期中轴线的建设基本一致,主要以中线为轴左右对称;汉魏时期融入了宫城、外郭城,开创了三城制都城[26],都城与万安山祖师庙峰相对,为主轴线的形成提供了参照;隋唐时期沿宫城形成一条轴线,南对伊阙,北对邙山,与周围的山水环境也形成了一定的关系,明确体现了宫城的地位。
图1 洛阳地区山水环境概况图(齐孟言根据参考文献[24-25]绘制)
1.2 洛水贯都,以象河汉
管子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在古都的选址中,水利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洛阳古代都城的兴衰也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号称“五都贯洛”。
洛阳古代都城的选址遵从“河汭之地建城”[27]的原则,夏作为我国的第一个朝代,夏都斟鄩(今二里头遗址)便坐落在伊洛河两河夹角处,由于该时期生产力较低,故将都城建在夹角处便于取水;偃师商城位于邙山与洛河之间,城北墙外的古河道作为护城河的水源,解决了城内的用水问题;东周王城遗址位于洛河以北,据《水经注》记载,洛水从东周王城南部流过,谷水位于北部,涧河穿过都城,给王城带来了极为丰富的水资源[28](表1)。
表1 洛阳水系变迁、功能及水源分析表
夏商周三代由于生产、改造能力较弱,以适应环境为主,而水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和生活。汉魏洛阳城是建城时期最长的都城,所以整个水系相对比较完整,水的利用主要以涧水、洛水为主,城市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使城内对于水的需求量增大。为了增加水量,采取了“引谷入洛”的措施,形成阳渠,成为供水和漕运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洛阳的护城河。据文献记载,谷水主要是从洛阳城的西北部分别入城,然后与北渠、中渠、南渠贯穿城内各处,再从东南角汇合于鸿池陂流出郭城。隋唐时都城迁至洛阳盆地的西部,跨洛河而建,洛水引入城内,分成3道河渠,穿城而过、汇合,最后从郭城流出[29]。随着人类驭水能力的增强,引水来源也更加丰富,最终四水汇城,形成了“洛水贯都”的景象,极大地方便了城内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在唐朝中期前,关中地区漕运多依靠关东,唐朝后期多依靠江南漕运,古代洛阳成为漕运的必经之路,隋炀帝曾赞此“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30]。大运河开通之后,洛阳的优势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成为建都的最佳选择。
整体来看,夏、商、周、汉魏、隋唐随时间变化,洛河逐渐北移,伊河逐渐南移[31]。洛河北移不仅受到汉魏堰洛通漕、隋唐引洛通漕等取水工程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地质地貌以及流水的作用。都城随朝代变迁,对水利开发利用的能力增强,逐渐实现城水共生的情形,体现了古人建都选址的生态智慧,达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都城选址与地貌的响应智慧
2.1 沟壑相连,地势险要
洛阳位于黄河南岸伊洛平原,其所在的断陷盆地地貌被称为“洛阳盆地”[32]。从中国整体地势地貌自西向东看,洛阳盆地处于第二阶梯以及第三阶梯之间的带状地理空间,黄土高原东南方向往平原的过渡边界,由于史前时期受到北方寒冷、南方瘴气的限制,其所处的中纬度地区4个季节特征明显,成为史前人类生存定居及繁衍发展的地方,更是成为农业起源的温床[33]。整体来看,古洛阳五大都城遗址聚集区域的地貌大体可分布为石山地貌、黄土地貌、河流地貌3类[34],在地理学中也通常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图2)。盆地地势南北高,中间偏低,呈凹槽形状,靠北侧是邙山所处的黄土丘陵地貌,中部是伊、洛河交汇冲积形成的平原区,靠南侧是低山黄土丘陵地貌以及山前古河水洪积形成的冲积型坡地[35]。史书记载其南临伊阙,北倚邙山,东西分虎牢、函谷两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30]。
图2 洛阳盆地地貌图(袁自清根据参考文献[38]绘制)
沟壑相连、险要的地势,满足了自先秦时期统治者对都城选址的政治军事优势需求,洛阳盆地从而成为先秦时期都城变迁选址的首要选择之一,如禹建夏朝后定都于阳城,但是其统治受到山东、安徽地区的龙山文化发展形成的东夷部落全力西进的挑战,故将都邑迁至斟鄩[36]。迁都斟鄩后少康等夏王依靠城址所在洛阳盆地有利的地形地貌,规划构筑以斟鄩作为军事布防中心,城址外围的自然山河关隘作为其军事藩篱以及控制险要地势、囤积军力的多重国家军事性防御体系[37]。商灭夏后在距夏都斟鄩西南方向约6km处建都偃师商城,其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王城)均利用了洛阳盆地的地势险要的优势条件。
汉魏时期刘秀建都于此除了政治及军事因素之外便是其独特的自然地貌优势。群峦起伏,山川秀丽,隋唐时期人们常站于邙山山顶极目远眺观赏山水景色,后来“邙山晚眺”成为当地著名的“八景”之一。洛阳盆地形成的山石、丘陵地貌自全新世初形成后至今几乎没有自然改变,其山形地势被古代统治者利用,成为在此建都的军事、政治及自然资源优势。
2.2 伊洛冲积,平原形胜
都城选址理论于先秦时期便有研究,荀子在战国七雄空间分布特征上提出“形胜论”,即都城选址具备相对的自然优势最大和生态环境阻力最小[7]。洛阳盆地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西端最高海拔186m,东端最低海拔110m,属微向东北倾斜平原[38]。同时东西长、南北窄,伊、洛河贯穿其中带来了水陆的交通便利,在此建都可以更好地帮助统治者组织全国各处。而伊、洛河谷长期作用形成的宽阔且肥沃的冲积平原,客观上使其地域具备农、林、牧、渔、猎等生态优势条件从而满足多元农业经济发展。此外在平原区,伊、洛、瀍、涧等水系与众多沟谷交汇、分散一起组成密聚的通廊,则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循环[39]。早期先民以渔猎、采集为生,河洛古国处于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处,其水流变缓,利于鱼类繁殖;在区位上,适合观察防御,且西山、点军台对其形成拱卫之势。先秦时期农业及手工业生产力的低下迫使夏商周时期依靠迁都寻找更好的城市发展场所,洛阳盆地平原区地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棕壤,《尚书·禹贡》记载了豫州之地“其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杂上中”[40]。对于严重依赖农业产出生活发展的先秦诸国,洛阳盆地冲积平原具备极佳的建都优势。除了农业发展的优势外,充沛的水资源不仅满足了都城居民对水的需求,并且使这一地区森林、植被茂盛。丰富的森林资源也是东汉都城选址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41]。隋唐时期武则天定都洛阳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与其政治、经济乃至气候有很大关系,而洛阳盆地的自然本底与周边便利的水路交通也是促使其选址迁都的重要原因。
自东周至汉魏,特别是隋唐以后,洛河不断向北改道,伊洛汇流点不断东移[38],夹河滩地不断扩大,使得洛阳盆地成为早期都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综上,洛阳盆地无论是从“天地之中”的区位优势,还是地形地貌产生与发展的军事、政治及自然资源优势,都使得洛阳盆地成为早期都城形成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洛阳建都位置呈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都城选址大体上是由伊洛与黄河交汇河口位置沿着河道向内部纵深位置发展,同时有靠近涧河等谷水、瀍河与洛河交汇的河口的趋势(图3)。从洛阳盆地整体冲积平原来看,伊洛河交汇河口位置泛滥平原面积占比较大,适合古人建都、居住发展的一级阶地面积占比较小,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都城聚集人口数量少,对工业作坊等面积要求低下,且地势平坦便于古人取水用水。汉魏及隋唐时期,因人口增加及生产需求,宽阔的一级阶地成为承载大量人口的必要条件;同时河口湍急的水流不利于使用,都城均建造在洛河、涧河、瀍河交汇附近地带,便于城址理水用水。二是从先秦时期开始,都城选址均是北靠山坡,南临洛水,且宫城呈现了由临水一侧向山地一侧移动的趋势,宫城面积逐渐增大(图4)。洛水南侧地貌平原区大部为泛滥平原、河流漫滩等,易因大量降雨增多被河水冲刷淹没,后期因人口增长、经济贸易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逐步增强,并出现了跨水建城的现象。
图3 不同时期都城与河口关系示意图(袁自清绘)
图4 不同时期都城剖面示意图(袁自清绘)
3 都城选址与气候的响应智慧
3.1 四暖四寒,雨热同期
上古时期洛阳盆地温暖湿润,年降水近1 000mm,比现在多出300~400mm,年均气温为16℃,比现在高出1~2℃[16]。《周礼·大宗伯》曾写“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乃建立国焉”,“洛邑”即洛阳一带是“土中”“地中”,是周礼所说气候适宜的地方。对于洛阳市的气候研究,在《洛阳市志·自然环境志》中,夏至宋初气候变化被分为了8个时期,夏朝凉干期、商朝温暖期、西周寒冷期、东周温暖期、西汉至东汉前期温暖期、东汉后期至隋以前寒冷期、隋唐暖湿期、唐末宋初凉干期。结合都城变迁历史,将其归为4个阶段进行阐述[42](表2)。
表2 洛阳气候分期表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出现的4.2~4.0kaBP全球降温事件[43]。在此之后,夏朝处于干旱状态,降水量减少[44],太康、仲康、后拜、禁四帝之都斟鄩是在伊洛平原[45],伊洛平原因水系丰富,在干旱的大环境下,更有利于生产生活,另有《资治通鉴》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可见,早期社会干旱气候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西周至东周阶段,在西周后期,气候尤为干旱,《竹本纪年》《通鉴外纪》《国语·国语上》等分别记载了厉王、宣王、幽王时期的干旱灾情[46]。干旱造成了丰京周围的水面消失下降,防御能力减弱,而游牧民族为了争夺资源南下入侵,最终造成西周的覆灭,平王东迁至洛阳,建立东周。洛阳四周有水,用水和交通极其便利,农业物产丰富[47]。西汉至隋前期,西汉时期整体上处于温暖期,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处于寒冷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过异常的起伏和波动[48]。通过对比两汉时期洛阳的水旱灾害频率[49-50](图5)可知,在东汉迁都洛阳之前,整体环境处于温暖时期,其他地区旱灾频率增加,而洛阳在此之前,水旱灾的频率浮动较小,次数较少。因此,除去政治因素,迁都洛阳亦有迹可循。隋唐至唐末宋初,费杰[51]、满志敏[52]则将唐代其后分为2个阶段,共同证明了唐代气候特征是在后期由暖变冷。隋唐时期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气候因素并不作为主导,但因其气候适宜,更加适合都城发展及扩张。
图5 两汉洛阳自然灾害频次变化(作者根据参考文献[50]绘制)
除去水患灾害,气候对于古代农作物的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影响都城变迁的重要因素。洛阳气候良好,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干旱时期,关中地区粮食短缺,曾多次记载“就食洛阳”的情景。且洛阳及其周边建设有兴洛、回洛诸仓、含嘉仓城等,用以贮存粟米等相关的物资。因此,洛阳以农作物生产发达、漕运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成为都城选择的不二之地。
3.2 因势利导,治水安邦
洛阳水系发达,利于在干旱期生产生活,但是也易遭受水患,古代气候处于温暖期时间较长,寒冷期在其中穿插[53-54](图6),整体呈现温暖湿润的特征,另外,都城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使水旱灾害的频率增加[55]。《国语·周语下》载灵王期“谷、洛斗,将毁王宫”;《五行志》载东汉时期“洛阳暴雨,坏民庐舍,压杀人,伤害禾稼”;《隋书·食货志》中提到“山东河南大水,漂没四十余郡”;《新唐书》载于贞元二年(786年)“六月丁酉,大风雨,京城通衢水深数尺,有溺死者”等众多历史典籍从不同朝代对水患灾害的严重性进行了佐证。
图6 两汉至宋温度变化及自然灾害频次(作者根据参考文献[53-54]绘制)
在频繁且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下,依旧有较多都城定都于洛阳,通过建都于洛水北侧,地势较高的地方,减少水患的影响。除去选址在地势较高之地,与之呼应的是洛阳地区的治水措施。从周代开始,便有明确记载在城邑周边兴修水利设施——“周谷水堰”。东汉时期,张纯主持堰洛通漕等水利工程,增加水量,以利于漕运。曹魏时期,陈协主持修筑千金堨,控制水量,引水泄洪之用。千金堨、堰洛通漕等相关水利设施对于水患防治、分流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水利工程前后水灾次数有着极大的变化[56]。
气候是影响都城变迁的潜在因素,对夏商、东周时期定都洛阳具有直接的影响,早期社会受气候影响的程度较大,气候直接影响农作物生产、人类生活。随着社会变迁,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变弱,东汉、隋唐定都洛阳,除政治、交通等原因,更多的是古人对自然环境掌握和利用的能力有所提高。
4 都城选址响应自然山水格局的生态智慧
4.1 适地性与共生性
洛阳都城的选址从夏商周到汉魏、隋唐一直沿洛河营建,夏商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对于都城的选址以生产生活为主,而后都城建设都受到“天下观”“以高为贵”及风水理论的影响。洛阳自古被认为居“天下之中”,其地理位置符合风水理论中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为理想的城市选址。再者都城建设注重与水之间的关系,空间布局注重“以高为贵”,体现了洛阳选址的适地性。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主要依赖于自然河流的供给,到了汉魏时期由于人们对于水的需求逐渐变大,加强了对谷水、瀍水以及洛水的开发力度,在引水入城的同时兼顾蓄、泄等多项功能;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不仅保证城内水源充足,做到了四水贯都,使水源遍布全城,而且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发展了漕运功能,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城水共生的生态智慧(图7)。
图7 都城选址与生态智慧的响应(作者绘)
4.2 复合性与连续性
形胜论是古洛阳都城选址的重要理论,但都城的建立及发展要从人类的多种需求考虑,如利用山体丘陵连绵地势挡住北方寒冷气候及黄河的泛滥影响;利用东西狭长的平原地貌形成便利的交通条件;利用优渥的土壤土质进行作物开垦种植以及利用森林资源进行城市建设等。在地貌的变迁中,人类活动开始变成主导因素,因此在早期城址的选择既要考虑城市之后的扩张发展,也要考虑地区多种地貌优势因素及形成的复合性优势的强弱;同时还需要考虑政治、军事、生态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城址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往往具有复杂多样的联系,而在未来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往往会更加密切,城市扩张发展要与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性考虑,合理的选址与适度的开发体现了城市与自然地貌的相互适应的生态智慧。
4.3 系统性与调适性
洛阳气候温暖湿润,都城选址适应气候变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河洛古国、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的选址都均综合考虑到洛水泛滥的影响,将城址定于洛河北侧的高地上。但由于洛阳易受水患灾害的影响,在局部环境处理上,统治者们通过构建的“区域水系统”,即引水、传输、蓄水、排水等相关工程,对洛阳雨洪管理、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调试,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完整。通过文献记载来看,水利设施的兴建前后,城市受水患、旱灾等次数及严重程度均有所下降。大的气候环境虽然无法改变,但是古人通过局部系统建设和调试,仍能保障城市繁荣发展,对现在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小气候的调节具有参考价值。
5 讨论与结论
古代都城选址是中国传统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新技术、新视角、新需求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发掘,是在当前城乡建设过程中实现生态文明和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据堪舆家审度观察,洛阳作为古代都城,其选址不仅遵从“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而且体现了古代都城与天、地、人之间的协调融合,更是证实古代圣贤对自然环境和山水格局的尊重。通过比较夏商、周、汉魏、隋唐时期的洛阳古代五大都城位置,从宏观上和具体位置上探讨洛阳古代五大都城的选址规律,总结出洛阳古代五大都城选址响应自然山水格局生态智慧的三大特征,即:形便——适地性与共生性;地貌——复合性与连续性;气候——系统性与调适性。古代都城遵循因水而兴,社会文明因水而就的原则,更需要考虑河水泛滥的威胁;三大特征中以高为贵、洛水贯都的山水格局,沟壑相连、洛伊交汇的地貌形胜,雨热同期、因势利导的气候状况等对都城选址的影响表现了尽天时、适地利、用资源的相地合宜、关照山水的环境观,也体现了农耕文明生产力较低情形下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先易后难的生态智慧与利用过程,更体现了象天法地、趋利避害的宇宙观。古代都城的选址与自然生态环境如何合理地引导城市发展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
致谢:感谢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齐孟言、袁自清、樊中文对数据收集和绘制图片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