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 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3-11-26朱菲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朱菲

【摘要】中考背景下教师要提升学生的美术功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塑造学生崇高的画风与画品,发展学生美术天赋。通过探究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了解美术鉴赏方向,提高作品赏析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感受,学生会发现美的情趣,感受美的形象,体验美的价值,在鉴赏中获得艺术享受,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情感。学生是鉴赏的主体,在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中教师要做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感受、想象,自主理解和判断,在体验中主动感知和分析,获得审美享受,实现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艺术鉴赏能力的目标。

一、培养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美术鉴赏学生会主动观察和感知,调动出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活跃思维。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鑒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品味和挖掘,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的方式感悟艺术。实践中学生会获得美的享受,也会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学生主动品味和感悟会提高艺术判断能力,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美术成就,体会其中的内在含义。在主动挖掘和品味中,学生会形成独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认识,在主动加工中熟悉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人文风俗,感受其中表达的思想和主旨,实现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关注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感受作品魅力,理解美术中蕴含的精神和生命力,实现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

二、美术鉴赏的角度

1.形象角度,观察体会

教学艺术以丰富、灵活甚至立体化的形象表现手段和方法,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板书、影视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描述,给学生以可听、可视、可感的生动明快的形象美感与和谐的效果。在美术鉴赏中教师要关注作品的形象性,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鉴赏,形成客观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多变的颜色”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看到红色的太阳、火、气球等,使学生体会到热情、危险和活力;为学生呈现黄色的油菜花、柠檬、鸭梨促进学生感受到光明、希望和华贵;展示出绿色的大树、禾苗和小草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和平和生长……形象的事物会引发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更立体地感受色彩知识。

2.创造角度,联想想象

美术鉴赏展示了学生对复杂、多变的艺术形象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美术作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学生主动加工并深入挖掘会感受到美术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到美术鉴赏的典型特点,体会其中的思想。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会更好地领会美术作品的美,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

3.审美角度,发现艺术

美术鉴赏的审美性表现在学生要主动观察,认真体会,通过主动加工的方式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体会到其创作背景的美,制作过程的美,展示艺术的美。学生主动观察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形态、线条等会形成对艺术内涵的理解,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教师要通过对美术图形的观察,体会图像的鲜明,感受画面的生动,理解艺术的真谛。学生主动鉴赏会感受艺术、比较艺术,通过观察和分析的方式融入作品的意境中,主动延伸和体会。

4.实践角度,主动感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艺术实践的体验。学生在进行美术鉴赏过程中一定要主动实践。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非常鲜明的艺术,美术鉴赏水平的高低也是随着学生鉴赏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实现的。离开了具体的美术鉴赏实践活动,美术鉴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培养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目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美术鉴赏环境,提供生动的鉴赏情境会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形成有效的美术鉴赏。多媒体情境会激发学生的鉴赏动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鉴赏中,带着兴趣去探究,去思考,形成乐学、善学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水墨交融写青山”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媒体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并呈现中国山水画。情境中学生会用心聆听,主动感受,体会山水画中描绘的景象,感受线条和墨色带来的美好画面。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学生会看到笔墨的生动变化,体会山水画的意境,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鉴赏中形成山水画的概念,感受到山水画的魅力,在主动思考中构建美术笔墨表现技法。主动品味和鉴赏中,学生会感受到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绘画语言,融入画家营造的画面意境中,通过赏析的方式体会笔墨的深层次含义。通过主动加工和鉴赏,学生会了解画笔的使用方法,墨色的应用技法,体会笔触和墨韵的变化,形成对墨色和线条的深刻理解,感受到山水画的意境。

2.精心设计提问,活跃学生思维

提问是美术鉴赏一种姿态。教师要和学生交流,听听学生怎么想、怎么说,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提问千万不能变成自言自语或自问自答,与学生进行互动是提问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问与学生互动,使学生一步步澄清想法,主动表达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感受。基于提问的师生活动也是驱动美术鉴赏的路径。鉴赏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鉴赏基础;鉴赏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驱动学生主动鉴赏;鉴赏后,教师可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奇妙的肌理”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肌理和动态纹样,教师可以提问:“洗碗时碗里的油花快速地在水池里扩散,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泛起层层涟漪,美轮美奂,但是很快就会消失,如何才能搜集水面上的肌理纹样呢?”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后会认识到可以采用笔触法、染色法、吸附法、展示法等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肌理一定是平面的吗?物体的表面都有肌理吗?”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会了解肌理的概念,感受到肌理制作的方法富有创造力,并主动感悟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肌理,学会创造肌理美。思维活跃会促进学生获得艺术享受,感受肌理的美。

3.布置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参与

学生面对任务,首先要确定完成这个任务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解决同样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目标导向,在确定问题、指导任务完成、评价任务结果等各阶段,都要以鉴赏目标为依据进行指导和评价。开放不等于随意,多样化与高质量并不矛盾。例如在学习“时间的‘表情”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钟表设计的目的、原则和创意方法,了解钟表发展的历史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运用具象形和意象形思维方法进行钟表的设计。接受任务后学生首先会分析“具象形”“意象形”各表示什么含义,探究中他们会认识到具象形是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之后找到生活中存在的形象的东西。意象形是以形取意,以意象形,用学生都知道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东西。理解概念后,学生会主动制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具象和意象的思维方式设计出独特的钟表。在设计中学生会主动感受艺术创造的方法,寻找美的形式,感受美的表达,主动鉴赏。任务探究中,学生会鉴赏对称、连续、重叠、平衡、比例等要素,在感受中掌握鉴赏方法,了解鉴赏角度、教师要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注意观察和指导,及时总结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鉴赏,带领学生交流分享,促进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4.组织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实践

美术鉴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起来,通过动手制作的方式来主动感悟美术创造的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纸、木、竹、刀、剪、针等来制作,使学生在操作中变得心灵手巧。手工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欣赏美、制作美,激发想象力,能够利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呈现出精美的艺术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操作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促进学生手脑的协调性,鼓励学生串联思维,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还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比如重心、平衡以及平分角度等等,在动手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动手创造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学生手工制作上的指导者,在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时候要发挥领路人的作用,积极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美术鉴赏。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特色来寻找手工材料,就地取材,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制作,例如竹器、剪纸、草编和编织等都可以选用。丰富的素材资源和多样的制作方式会调动学生的制作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促进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动起来,感受艺术审美,学会美术鉴赏。例如雪碧瓶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利用雪碧瓶来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壁挂花篮”。所需要的材料非常简单:雪碧饮料瓶、胶水、刻刀、剪刀,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首先将一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之后在瓶身上剪下一个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之后利用剩下的部分裁剪出一个13厘米长、8厘米宽的长方形,以及3厘米宽的窄条若干。接下来要用刻刀在窄条上刻出花纹,并插入到绿色环中。这时候把另一个雪碧瓶拿出来,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叶子。花篮做好后,把它钉到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当素材,通过积极改造的方式会实现废物利用,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5.利用生活教学,鼓励学以致用

“教学要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从而学习有价值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会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且通過生活中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会让学生感觉到知识就在身边,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在美术鉴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美,发现美,鉴赏美,体会生活中的艺术价值,感受其中的艺术特点,促进学生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和风格。例如在学习“最亲近的家具”时,教师结合生活中的椅子,引导学生观察椅子的形态,学生会从生活经验出发,表达他们见到的、坐过的椅子。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会想到很多椅子给人带来了舒适和方便,同时还会通过彩绘或烟熏等方式给椅子增添装饰,美化座椅,展示出设计者的创意。通过不同形式的创造,椅子不仅实用,还非常雅观。生活中椅子的色彩是多样的,形态更是五花八门,图案也多种多样,让学生感受到了椅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鉴赏生活中的美。

6.积极评价点拨,指引学生方向

传统美术鉴赏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仅仅局限于绘画作品,学生的绘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这种评价模式是片面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全面地评价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可以在评价中融入信息元素,使信息技术可以与评价方式巧妙地结合,实现对学生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习情况融入评价中,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统计和整理,实现评价的客观化。教师对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和点拨,根据学生的美术审美和美术鉴赏进行客观的评价,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在参与中感受艺术形式,在体验中了解艺术表达,形成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学生会在教师的点拨中了解鉴赏方向,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究美术作品,感悟美术作品的美和价值,在主动感悟中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关注对学生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在鉴赏活动中主动感悟和体会审美价值,了解美术作品的知识内涵,学会用专业术语和词汇去描述作品内容,欣赏作品的细致变化。学生从多角度鉴赏会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在体验中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明亮.浅议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4(05).

[2]杨亚剑.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思考[J].学子(理论版),2015(16).

[3]吴勇.初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

[4]赵红亮.重视美术鉴赏课教学 提高初中生美术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0(12).

[5]周广英.浅谈提高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措施[J].基础教育论坛,2019(2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课题,课题名称:“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STY14371。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