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培优计划下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索

2023-11-25砚,张丽,崔

现代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思政课堂教学

柳 砚,张 丽,崔 强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41000,安徽芜湖)

国家在飞速发展,急需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这需要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是新时期我国为职业教育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举措[1]。它的实施促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构建出优质课程,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一个优秀的课程需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建设。

1 人才需求导向,重构课程内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质培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在于人才和资源的融合。企业和学校双向流动、协同发展,才能推动两方的机制融合、制度融合、模式融合、文化融合。具体实践层面,需要教师团队有计划有目标地深入企业,学习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和新的生产工艺,以教师为纽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教师通过内化把企业要求、专业要求和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融合重新构建课程,以不断推进课程改革[2]。

教师经过长期的企业实践和教学工作,对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要求和岗位要求对传统课程“机械制图”进行改革,构建形成“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这门课程。该课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需要,结合制图员(职业编码:3-01-02-07)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机械工程制图、机械三维创新设计和增材制造模型设计等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照“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和“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职业技能竞赛,重构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训练。课程重构为抄画平面图形、基本体建模与投影、组合体建模与三视图、机械图样视图分析、机械零件图样表达、识读四大类零件图、装配工程图、制图综合测绘等八个教学项目。重构后的课程减少了平面图形和基本体中手工绘图部分的内容,而加入了CAD 和3D 软件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弱的问题,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设定在识读四大类零件图和装配工程图项目,均借助实际生产案例实施教学。课程重构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2 课程思政融入,坚定为国育人

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课程”和“思政课”两张皮现象,思政和专业课程缺乏一体化建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文以载道”功能,结合课程中师德规范、法治意识、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等内容,找到课程思政映射点,将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思政教育目标和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同步实现。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思政内容设计随机、内容生硬等问题比较突出。教师较少结合教学进行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性规划,忽视对家国情怀、社会发展、专业精神和价值观塑造等思政教育内容的安排[3]。

好的课程思政需要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地方文化和时势、专业特征等,有组织地进行课程思政资源开发,有组织地建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需要把思政的要求从专业建设要求到课程建设要求逐步分解细化,最后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中,展现在教案中,体现在课堂上。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课程在教案构思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根据省级三全育人试点院校要求,结合省级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建设成果,按照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方案,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典型故事、榜样力量等德育元素,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结合专业内容,以视频、讲解、讨论、示范等形式,巧妙地将思政元素和知识技能相互渗透,形成育人合力,让课程思政自然有力地融入课程的每一个阶段。比如在上“拆卸齿轮油泵”这一节课时,课前除了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特点,还需要加入情感需求分析,此时的学生体现出以下的特点:①渴望拆卸机械体,体会动手的乐趣,但是往往动手能力不强;②具有爱国情怀但是情感未得到升华;③喜欢听国家的故事但是很少与自己联系起来。针对这些情况需要设定三项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其中思政目标包括三点:①初步职业规划;②养成成对工作的零件、工具分类整理摆放的良好工作习惯,保持拆卸后教室卫生,进行劳动教育;③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为达成设定的思政目标,需要在思政案例库中选用合适的案例,比如陈延年的故事和螺丝钉的寓意。

3 线上线下互促,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的深入普及和高速5G 时代的快速到来,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必然需要深化改革,这就需要互联网与高校传统课程教学手段有效融合,使学生远程学习课程更加简捷方便,在此基础上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工作效率[4]。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也离不开互联网,那么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教师教学的方式也因随着学生习惯的改变发生对应的改变。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高教教师的大力培养,大部分教师已经掌握线上教学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教学平台,根据课程要求,“线上+线下”混合方式有所不同,如何合理地融合形成二者最佳的合作模式仍然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难题,需要教师在探索中前行。

“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后形成的“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课程,除了包含机械制图相关内容,还包含二维和三维的软件绘图内容,繁多内容的教学需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将CAD 中简单的命令和三维软件操作方法以微课的形式发布于学习平台,并且设置为任务。课前学生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均可通过平台提问,教师因此得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课堂教学时以典型生产零件为例,从草图到CAD 成图到三维建模相互验证,此时学生已经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掌握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课上学生实践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4 巧用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不少高校课堂仍处于“群体”状态,习惯“统一”要求,应试教育继续“博弈”素质教育,缺少现代教育技术,“注入式”“满堂灌式”仍是教学常态,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究其根本原因是师生之间互动太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代教师需采用小班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以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课程为例。该课程围绕立德树人,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制定课程目标,反向设计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元的教学方法。按照“五步流程 情知互促”创新思政教学课堂。教学环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从“眼动、心动、耳动、手动、口动”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的思想碰撞,激发其情感体验。

4.1 五步教学流程,情知互融互促

根据该课程强化技能的教学要求,按照任务驱动法,制定任务引入、自主探究、难点剖析、任务实施、总结评价等五个教学步骤。根据教学内容,将专业内容与中国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情境相联系,深挖思政育人元素。

4.2 五环联动推进,提升育人效果

推动五个环节教学时,根据教学方法,形成了“五环联动”的教学特色。环节一:创设情境,眼动看任务,分解任务知识;环节二:自主探究,心动探方法,根据任务要求自主解决难题;环节三:难点剖析,耳动听讲解,就教学重难点,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环节四:任务实施,手动练技能,动手实践完成任务;环节五:总结评价,口动多评价,参与课堂测评,形成良性反馈机制。五环推进,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下面以其中一课的课堂设计流程图(如图1 所示)为案例,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法,在课中教学阶段每一个知识点教学的推进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下个知识点均在上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延伸,学生作为主体在探索过程中受到启发并积极思考获取知识,自主推进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向课程教学目标前进,学生的获得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5 全过程全方位,教学结果评定

过程性考核内容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核心,突显教学过程的重要性,结合混合式课程特点设置更多的考核环节,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5]。过程性考核结果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在全过程教学阶段的表现来确定,考核的弱点在课中表现的考核。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这门课程以项目式教学推进教程,为达到教学效果,针对不同项目主题创设了思考、行动和情感三方面的具体活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核评定不仅仅是教师一言堂,同时还包含其他同学的评定和学生的自我评定,由此形成全过程、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模式。并且通过课中实时反馈,教师可针对性地改变教学策略,调节教学活动,而后再进行教学,形成课中小循环。课后通过总评考核数据诊断教学效果,然后再修改教学计划,等待下一轮课程的执行,形成课程大循环。通过两次循环,优化教学策略,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考核结构见图2。

图2 “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评价考核结构图

6 结语

优质课程建设可从五方面着手:第一,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单元、实践环节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岗位定位,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所对应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价值观三方面梳理集聚课程思政元素。第二,根据人才需求导向,对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要求和岗位要求,对传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第三,当代大学生已处于网络生活时代,那么就让网络学习日常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是以后大势所趋,另外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沉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第四,巧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助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第五,一门好的课程离不开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可促进学生发展、提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思政课堂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