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型商业综合体给排水设计

2023-11-25郑景伟

四川水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综合体用水量机房

郑景伟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0 引言

大型商业综合体是将三种及以上功能,例如办公、零售、餐饮等,组合在一起的多功能性建筑。其建筑体量大、功能多,各系统的设计要比一般性建筑更为复杂。给排水系统作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对商业综合体后期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建筑设计水平的重要体现[1]。因此,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商业综合体的总体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设计出合理的给排水系统。本文结合福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工程案例,探讨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

1 项目概况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平潭区竹屿湖中路北侧、瑶竹南路东侧。项目占地面积8.5万m2,其中地下室共2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为26.85m,总建筑面积约16.6万m2。建筑业态分为办公、地下汽车库及设备用房、超市、零售、餐饮、多奇妙、影院等。

2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2.1 生活用水量分析

根据用水量标准、用水数量、小时变化系数及用水时间,分别算出持有商业部分(不含一环商铺)最高日用水量为2069.8m3/d,最大时用水量319.78m3/h;销售商业最高日用水量为419.76m3/d,最大时用水量52.58m3/h;办公最高日用水量为258.5m3/d,最大时用水量38.77m3/h。用水均从地块东侧瑶竹南路市政管道(已建成)引入。

2.2 给水方式及分区

东侧瑶竹南路市政管道DN300,供水压力0.30MPa,能满足本地块的生活及消防用水量。但平潭县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60m3,属于绝对贫水区,当地水源极其不稳定,经常间歇性断水。故项目初期征询过自来水公司意见,项目用水量较大的场所设置生活用水水箱储存生活用水,并用恒压变频泵加压供水,用水点处保证压力不小于0.20MPa;压力>0.20MPa的时候,采用支管减压阀减压。具体给水方式及分区见表1所示。

表1 给水方式及分区

3 生活污水系统设计

3.1 室外排水系统

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分流制。本地块最高日生活排水量2435.9m3/d,最大时排水量为346.8m3/h。地块污水分3个污水接口,排至竹屿湖中路DN300及瑶竹南路DN300污水管道接入点,出口管径均为DN300。地块共设置3个室外钢筋混凝土化粪池,1个室外钢筋混凝土隔油池。

3.2 室内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制(餐饮废水分流)。高于室外地坪的污水管道,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排水管网;低于室外地坪的,不能重力自流的污水均排至地下室的污水提升房间,并且采用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同时污水提升设备设置专用通气管伸顶通气。持有商业共设置11个内铺污水提升间,11个外铺污水提升间,4个超市污水提升间。

餐饮废水于商家厨房内,设置一级隔油器处理(商家自理)。经过一级隔油器处理后,通过排水管道排至地下室一体化隔油提升装置或者室外隔油池,此为二级处理。处于地下室范围内的餐饮排水管道排至地下隔油间内,其余排至室外隔油池。其中设置11个销售商业隔油间,9个持有商业隔油间,4个超市隔油间。一层厨房间排水单独排放,底层单排的排水横干管上设置环形通气管,并结合隔油间通气管汇合至屋面伸顶通气。

空调冷凝水排水为有组织排水。空调机房设DN100排水地漏,经专用排水立管排至地下室明沟或集水坑。销售商铺均预留挂机及柜机的DN50排水接口,设冷凝水排水立管排入室外步行街雨水沟。

各类机房、会积水的各类房间及地下车库等均设集水坑或者采取相应排水措施。如消防电梯基坑设置2m3以上的集水坑及10L/s以上的潜污泵。集水坑内潜污泵成套配置控制箱及浮球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到达报警水位时,双泵启动。潜污泵均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用于消防排水的潜污泵采用末端双电源控制箱。

用于垃圾房排水的地漏采用网框式地漏,垃圾房、污水间、隔油间对应潜污泵采用带切割功能的潜水泵,集水井设密闭盖板。垃圾房、污水间、隔油间、地下车库(含自行车库)入口处集水坑对应潜污泵采用自耦连接,其余潜污泵出水管连接方式为硬管连接。隔油间内明沟与集水坑连接处应设置水封措施。室外电梯扶梯排水应采用集水坑排水,控制面板设于集水坑上方。集水井应避免在人防门等开启范围内设置,不得影响人防门开启。

4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4.1 系统划分

持有商业、销售商业分别设置消防泵房及消防泵组,持有商业、销售商业合用一个消防水池;销售商业与持有商业屋顶水箱设置再持有商业屋顶,各自设置稳压泵组。

4.2 消防用水量分析

各消防系统用水量如表2所示。

表2 消防用水量

4.3 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消防给水先储存于消防水池,消防采用屋顶消防水箱和室内消火栓消防泵加压联合供水。室内消火栓流量见表2所示。持有商业、销售商业室内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

4.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该工程除个别危险等级较高或者不宜采用自动喷淋的区域(详见4.6节),其余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最大用水量发生于超市仓储,喷水灭火系统强度为18L/(min·m2),按无吊顶设计,多排货架储物高度3.5~4.5m,作用面积200m2。自持商业的喷淋主泵采用两用一备,销售商业的喷淋主泵采用一用一备,每台泵流量均为40L/s。

室内步行街店铺与步行街走道间因防火卷帘安装困难,采用钢化玻璃和自动喷水冷却系统。自动喷水冷却系统采用单独的自动喷水消防泵,同时独立设置报警阀。防护冷却系统喷头的间距≤2.4m且≥1.8m。

4.5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该工程大商业中庭净空高度大于18m,不宜采用自动喷淋系统,故采用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按照4台设备的喷射流量计算系统流量,每台设备额定喷射流量5L/s,4台设备流量即为20L/s。喷射流量设备的保护半径按照20m布置。

4.6 其他灭火系统

(1)该工程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灭火器设置场所及等级见表3所示。

表3 灭火器设置场所及等级

(2)气体灭火系统:开闭所、变电所、放映机房、商管托管机房等电气用房采用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3)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在大商业及销售商业的强、弱电竖井,地下室防化值班室、地下室配电小间、电梯机房采用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4)厨房灭火系统:1000m2以上的餐厅,其厨房排烟罩采用干粉或者泡沫灭火系统。

5 设计注意事项

该工程因其地理位置、项目进程、业主等因素导致其设计过程极其复杂和琐碎,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须注意水源的保障、地下隔油间的设置优化、机房位置及有效面积的保障、综合管线的布置等事项。

5.1 保障水源

该工程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作为我省少雨地区之一,平潭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60m3,属于绝对贫水区,生产生活用水成了当地发展的瓶颈。故当地水源极其不稳定,经常不定期缺水。尽管当地市政水压及水量均满足消防的两路供水,但该工程还是考虑了单独的室外消防用水量的储存,并且独立设置室外消防泵用于该项目的室外消防用水。另外,项目除地下负一层及负二层的车库冲洗用水外,其余均采用水箱+变频水泵供水方式,以应对当地水源匮乏的情况。

5.2 优化地下隔油间设置

在商业综合体工程建设中,如果重力污水管道太长,很有可能会阻塞,从而提高中后期的维护成本,且因重力污水管道太长,会加大室内综合管线安装难度,影响地下室净高。假若设计阶段无管线综合设计,可能会导致室内净高空间不足,直接影响商场地下车库的使用体验,不利于商业的经营。设计初期估算地下室净高,需满足最底层最不利排水点或上部排水立管底部至隔油间的排水管线长度不应超过40m,特殊情况不得影响净高。故该项目隔油处理机房的保护半径按照35m覆盖,排水管的连接长度按照不大于40m设置。

5.3 保障机房位置及有效面积

商业综合体从设计初期到项目竣工周期很长,在设计过程至后期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业主或者其他的原因修改建筑功能。建筑专业或者业主经常会为了节约成本,尽量控制机电的各类机房面积,并且将机房设于地下室边缘等使用率较低的区域。后期但凡因不可抗力需要修改机房的时候,设备房很可能满足不了项目的需求。例如该项目业主要求持有商业、销售商业分别设置消防泵房及消防泵组,但是持有商业、销售商业合用一个消防水池。此时,在设计初期需要对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提早与业主有一定沟通,尽量预留满机房的面积以及优化机房的位置。

5.4 重视综合管线布置

商业综合体内机电的各类管线较多,需要合理的统筹规划好机电的管线[2]。例如地下室车库的管线,地下室排布各类水管道、风管、桥架各专业管道如果重叠一块,会严重影响地下室净高,此项需要在施工前,就做地下室管线叠图,各专业管线尽量分开,避免后期因为地下室净高不足导致非必要的拆改,影响项目进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型商业综合体规模庞大、功能繁多、内部组成复杂,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福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工程设计中,根据综合体的功能需求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选择了合理可行的给排水方式,优化了管道布置。建成后的使用情况证明,该项目的给排水系统有效地保证了该大型商业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达到了科学设计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综合体用水量机房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