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改进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工作的应用*
2023-11-24孙睿
孙睿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
PDCA 循环干预是1930年由休哈特提出,后经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博士再度挖掘并扩展的标准化、科学化的质量管理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中。PDCA 循环干预包括计划(P,plan)、实施(D,do)、评价(C,check)以及检查(A,assess)四个阶段[1-2]。医疗机构内的环境清洁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3],如何改善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工作质量成为院感工作的关注热点。为持续提升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工作的质量,2021年7—12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对宜宾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工作进行干预。现将干预工作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该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除了行政后勤区域为低度风险区域,其余有患者出现的区域为中高度风险区域,业务科室共有56个(其中临床科室38个,医技科室7个,门急诊11个),共有保洁人员165人。2021年7—12月为干预后,运用PDCA循环对院内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水平和环境清洁质量进行干预。
1.2 方法
1.2.1 计划阶段(P)。该院在2021年1—6月环境清洁质量管理中存在保洁人员更换频繁、培训形式单一、环境清洁技能理解和应用不足;保洁工具配备不够,如毛巾未做到一用一换,拖布未实现一用一消毒,无专用量杯配置消毒液;环境清洁频次不够和环境清洁质量监督不足等系列问题。医院成立了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后勤部、物管公司和各临床医技感控小组组成的医院环境清洁质量管理小组,针对保洁人员在环境清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改进环境清洁工作主要原因,采取多形式的培训,多部门的联合监管,科学有效的环境清洁质量评价等方法进行干预,达到提升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和环境清洁质量的目的。
1.2.2 实施阶段(D)。(1)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联合后勤部共同制定医院环境清洁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修订培训计划(分主题、分批次)和环境质量监督计划(按科室—后勤—院感联合三级质控体系督查),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4]更新环境清洁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和环境清洁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增设了环境清洁质量评价奖惩实施办法。(2)针对保洁人员文化层次低,理解力差等特点由以前的集中式培训学习转变为文字结合现场演示、优秀保洁参与床单元清洁消毒微视频拍摄、标准化环境清洁操作卡片[5-6]、问题导向式重点培训等形式进行多元化培训和实践操作,并进行现场考核和提问,全方位多形式提升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水平。(3)配齐配足保洁工具,配置微纤维毛巾和地巾,具有刻度标识的量杯、消毒桶以及保洁推车,保洁人员在环境清洁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口罩、手套),在配置消毒液时1L水加1粒泡腾含氯消毒片或1L水加1瓶盖84消毒液(含氯消毒液浓度500 mg/L),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的顺序进行环境清洁工作。自2021年7月—12月,医院配有多功能保洁车84台,可拆洗丝绵拖布460套用于更换原有的不可拆洗的拖布,并且用不同颜色标记进行分区使用;量杯每个病区配置1~2个,增添量杯100余个,方便保洁人员规范配置消毒液;用于环境清洁毛巾更换微纤维毛巾,实行按季度报损并同时申请的方式,动态申领毛巾的办法,毛巾使用量达上万条,及时纠正保洁工具损坏后无替代措施的现象;制作保洁员清洁卫生知识手机卡片200余张,提高其消毒剂浓度配置的正确率;同时及时更新各类保洁工具标签若干份,通过图文结合方式,帮助保洁人员记忆保洁工具的使用方法。保洁工具使用的便捷性和随处可见的标签、卡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工作质量。同时还要求使用后的毛巾严禁由保洁人员自行浸泡清洗消毒,用白色塑料袋将用后的毛巾收集好统一送至医院洗浆中心统一进行清洗消毒,大大减轻了保洁人员工作量,提高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工作效率。(4)实施多部门、分阶段联合检查,采用荧光标记法对环境清洁质量进行科学评价,虽然这种方法并不能显示病原菌是否被杀灭,但是可监测环境表面是否被清洁或被擦拭,更是一种快速、直接评估环境清洁质量的方法[7-8]。
1.2.3 检查阶段(C)。保洁公司的分组管理组长每日对各楼栋环境清洁质量进行检查,对环境清洁不到位的地方及时进行纠正并做现场培训;各科室感控护士和感控督查员每周巡查,医院感染管理和后勤部每月对各科室环境清洁工作进行督查和对保洁人员的环境清洁知识进行提问,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给保洁人员和科室护士长,并要求其认真整改。每个临床科室配备一套荧光标记笔和紫外线手电筒,科室感控护士每月随机使用荧光标记法对保洁人员的环境清洁质量进行自查,即在保洁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环境表面做边长为1 cm 的等边三角形标记,保洁工作结束后使用紫外线手电筒照射检查,标记表面无荧光残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记录荧光标记清除结果并立即反馈给保洁人员,以查找清洁死角[9],督查立即整改;同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季度使用荧光标记法对医院环境清洁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将评价不合格的科室进行书面反馈,同时对整改较差科室的保洁人员实行一对一培训,并将督查发现的问题列入下次培训的重点方向;若再次督导时重复出现不合格者,则进行通报批评和质控扣分处罚;对环境清洁合格率较高的科室进行奖励,做到奖惩分明。
1.2.4 评价阶段(A)。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月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每季度对环境清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部门协商讨论,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拟定整改措施,不断优化流程,持续改进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工作。对未解决的问题和督查中发现的新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不断持续改进保洁人员环境清洁质量。通过问卷星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和后勤部等联合检查提问的形式,对保洁人员环境清洁卫生知识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
1.3 评价指标
以运用PDCA循环干预前、后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培训效果、环境清洁质量合格情况为评价指标。
1.4 数据分析
2021年1—6月和2021年7—12月分别为运用PDCA循环干预前和干预后两个阶段,所有原始资料使用Excel进行整理,剔除无效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非正态计量资料使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描述,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干预前后的变化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同时参与PDCA循环干预前后的理论和技能综合考核的保洁人员有159人,占总保洁人员的96.36%;其中位年龄为49(45,53)岁,女性126人(占79.2%),40岁以上133人(占83.7%),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占88.0%),从事1年及以上的保洁人员居多(占87.4%),见表1。
表1 保洁人员基本情况
2.2 环境清洁知识干预效果比较
运用PDCA循环干预之前,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干预前考核得分80(70,90)分。运用PDCA循环干预之后,保洁人员的环境清洁知识考核得分为90(90,100)分。配对秩和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干预后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考核结果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19,P<0.05)。
对干预前后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变化情况在不同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由于干预前后考核得分的差值为非正态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保洁人员在干预前后环境清洁知识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保洁人员在干预前后环境清洁知识考核结果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21,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保洁人员干预前后环境清洁知识考核得分比较[M(P25,P75),分]
2.3 环境清洁质量评价
医院根据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中的“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方法与标准”的“荧光标记法”[4,7-10]每季度对环境中手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床单元、床头柜等)至少标记10处,并对其进行考核。经过卡方检验分析,运用PDCA循环干预后,荧光标记法干预后的环境清洁质量合格率为78.02%(1 196/1 533),高于干预前的合格率63.0%(635/1 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48,P<0.05)。
3 讨论及对策
环境清洁工作是院感工作的三大基石之一,大量研究结果[11]发现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是导致院感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保洁人员环境清洁水平,改善环境清洁质量,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也是切断常见传染病包括新冠肺炎院内传播的重要手段。该院保洁人员存在年龄偏大和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现象,与白静等学者[6,12-13]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显示通过PDCA循环干预后,不同年龄段的保洁人员在干预前后的环境清洁知识考核结果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保洁人员,引入多元化培训方式,针对老年人记性差、理解力弱的特点采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培训、更新图文可视化操作卡片[5-6,12]、参与环境清洁操作技能微视频拍摄等方法,进行多元化、分批次、循环反复培训指导;操作微视频、培训视频发在医院保洁人员工作微信群,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观看学习,打破传统的培训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保洁人员学习方式和途径更加便利,大幅提升了该院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PDCA循环干预,将全院的保洁用品进行了规范化管理;盛装消毒液容器和量杯添加刻度标识,规范多功能保洁车的正确使用并做成标准操作微视频,规范使用后的毛布和地巾统一送医院洗浆中心进行专机统一清洗消毒处理的操作流程,既避免保洁员自行浸泡消毒抹布所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环境清洁工作质量和效率。
荧光标记法是一种简捷、客观、直接环境清洁质量评价方法,也是一种快速提高环境清洁依从性的管理工具。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荧光标记法对该院56个临床医技科室的高频接触物表进行监测,比较干预前后的环境清洁质量,干预后的环境清洁质量合格率高于干预前,与曹小琴等[14]学者研究结果一致。通过荧光标记法监督环境清洁质量,干预后引入多部门联合监督的方式,对未清洁的遗漏点位及时反馈给保洁人员和科室感控护士,立即进行整改,加强培训重点,再次督导时整改较差的将按照新制定的奖惩办法进行管理,即督查—反馈—再培训—再督查—奖惩的督查机制,从而有效提高环境清洁质量。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保洁工作都是由第三方公司承保,而环境清洁工作大部分是由保洁人员承担;通过科室感控护士、保洁公司、后勤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合督查的方式,做到多部门优势互补、全方位管控[6],及时将现场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共性问题列入下一次培训计划,实施有效的奖惩办法[6,15],不断优化环境清洁工作流程,持续提升环境清洁工作质量。
环境清洁工作是感控工作的基石,应用PDCA循环科学管理工具,改进保洁人员的培训方式、规范保洁工具使用和多部门联合监管等干预措施,持续提升医院保洁人员环境清洁知识水平和环境清洁工作质量,充分地发挥他们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创造干净、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