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还需造势
2023-11-24叶春雷
叶春雷
都说“时势造英雄”,这说明英雄要善于“借势”。“借势”的意思,即顺势而为。天下苦秦久矣,于是有了陳胜吴广的“借势”,一举掀翻暴秦。“借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善于“借势”,有时可以成为历史的主宰。
但是,有时大势已去,难道人就不活了?如果一味认输,那就真成了“虎落平阳被犬欺”了。庄子曾说过:“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大鱼没有了水,就可以受制于蝼蚁,那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贾谊在《吊屈原赋》中云:“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固将制乎蝼蚁!”
一个人,不能轻易被命运打败。怎么办?在无法“借势”的情况下,就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造势”吧。
晋代的郭璞在《游仙诗》中云:“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当水太浅,把吞舟之鱼困住的时候,那就想办法增加水量吧。水量大了,大鱼自然就浮起来了,就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本领了。
历史上,善于“造势”,有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一举扭转局面。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自己赢得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诸葛亮为何要“三顾”后才肯出山呢?说白了,无非是为自己“造势”而已。一顾二顾乃至于三,自己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不少。“势”造足了,刘备才可能对他言听计从,才可以大展拳脚。假如刘备一上门邀请,就马上答应,就有可能跌了份,被刘备看轻。“造势”的目的,不是漫天要价,待价而沽,而是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而让用你的人,对你信心十足,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造势”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
自然,“造势”还需实力说话。假如诸葛亮没有坐在家中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的真功夫,那么即使他“造势”成功,得到刘备重用,但是“路遥知马力”,时间一长,狐狸尾巴自然就露出来了,怎么藏得住?
但是,不得不说,不论实力如何,主动“造势”,有时的确可以由劣势转变为优势。
等大势,不如自己造势。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前面说过,陈胜吴广起义,是“借势”而为,但是在“借势”的同时,他们也善于“造势”。因为相较强大的秦军,他们的势力毕竟太单薄。如何增加自己的力量?那就要发动群众。如何发动群众?那就必须“造势”。所以,陈胜吴广弄了个“篝火狐鸣”的假动作,虽然是假动作,但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而塞在鱼肚子里那写有“陈胜王”三个字的帛书,也为提升陈胜的说服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造势”有时难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号召力,广泛发动群众,只要目的纯正,是没有问题的。
历史上,商鞅要变法,没有公信力。怎么办?他就弄了个“徙木为信”的成功范例,广造声势,结果变法得以顺利推行。“造势”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群众的拥护,从而便于推行自己的主张。“造势”就像写文章,因为有铺垫,所以一切才会水到渠成。没有铺垫,直入主题,有时显得突兀,效果便大打折扣。
主动造势,然后顺势而为,成功才会向你招手。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