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戏剧:学生品德体验式成长的创新实践例谈

2023-11-24◎易

中小学德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冲突戏剧情境

◎易 楠

教育戏剧是一种将戏剧手段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首次单独设置了戏剧课程,并在学习任务中明确要求初步认识“教育戏剧”的基本理念、方法和程序,且尝试应用于实践[1]。教育戏剧以其独特的载体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我国教育戏剧首倡者李婴宁说:“教育戏剧的全人教育理念强调建构情境、角色代入、具身体验、合作创造、主动学习,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情境体验、角色代入、合作创造均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具身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教育戏剧抓住情境体验、角色代入、合作创造三个环节,也就抓住了戏剧教育的三个关键节点,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舞台上体验各种情感和境遇,深化道德认识,提升品德修养,培养丰富情感,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为此,笔者在学校德育读本七年级戏剧课“生活观察员”的教学中,进行了教育戏剧的融入尝试。

一、情境构建:在特定情境体验中培育道德情感

情境构建是教育戏剧的重要环节。所谓情境,是指戏剧中的人物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态度和境遇的总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以及事件。[3]在教育戏剧中,通过精心建构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真实地体验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冲突和抉择,从而加深他们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理解。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等重要情感和认知能力具有显著效果。通过构建日常生活情境,教育戏剧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和学习,有效丰富道德情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世界,同时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解决方式。通过即兴表演等形式的情境构建,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复杂的情感和情境。学生在教育戏剧中的这些情境体验,实际是他们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预演,有助于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如何在特定情境中做出最佳的道德决策。

例如在七年级戏剧课程“生活观察员”中,我们设计了情境构建的学习任务:两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结合日常生活的场景,构建一个有冲突的情境,并进行表演。要求包括地点、人物和冲突三个要素。以下是学生所设计的作业:

例1.在餐厅,顾客因为上菜不及时而与服务员发生冲突。

例2.在家中,姐姐因为妈妈未经同意翻看她的作业而引发冲突。

例3.在教室,A同学因为B同学给他取绰号而引发冲突。

随后,学生排练并表演一个持续两三分钟的小作品。在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表现出冲突的根本原因,并充分表达冲突双方的观点。通过戏剧的演绎,学生深刻体验到与他人的冲突和困境,从而培养自我反省和设身处地的能力,促进他们的道德和情感发展。

如此通过创新方式设计情境构建任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情感。情境构建可以创设一种安全的模拟环境,让学生们既具身体验各种负面情感,同时又不必承担真实的后果,因而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提升能力大有帮助。通过戏剧演绎,学生们在安全环境中尝试和探索不同行为模式和处理冲突的方法,更好地适应和理解社会复杂情况,同时更好地体验和掌握自己的情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智商。

二、角色代入:在特定角色演绎中唤醒道德意识

教育家张伯苓曾指出,“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等,如果在戏剧中能扮什么像什么,将来在社会上也必能应付各种环境,因为在社会上做事正如演戏一般”[4],强调了戏剧表演中角色代入的价值和意义。在教育戏剧中,角色代入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深度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塑造的过程。通过角色代入,学生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培养同理心、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等。学生在扮演一个角色时,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角色的背景、动机和内心世界。这个过程促进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共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角色代入也提高了学生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体味不同人物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例如,观察和模仿是“生活观察员”单元的重要学习内容。学生需要通过仔细观察人物、事件或环境,来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角色的内心世界、行为举止和情感表达等,从而塑造真实、生动的角色形象。其能力目标是学会如何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例如快递小哥、老师、护士、交警等,并在观察过程中捕捉他们的外在特征,揣摩他们的心理特点,通过完成角色卡方式实现角色代入(见图一)。在此过程中,学生要通过逼真传神的模仿复刻他们所观察到的人物形象。同时,本课所设定的德育成长目标是在观察快递小哥、老师、护士、交警等职业人物时,不仅理解他们的职责和工作方式,还要从中收集相关素材,并通过角色的创作和表演,将这些人物形象呈现在舞台上。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表演过程,学生将加深对角色的理解,提升表演技巧,增进对社会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图一 角色卡

在角色卡中,学生以角色身份填写姓名、年龄、职业、性格和外形特征等信息,并选择“我”最想说的话。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和情感表达,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角色之中,进而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责任和期望,提高表演技巧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合作创造:在问题解决实践中提升道德能力

教育戏剧能为学生提供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模拟的戏剧情境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剧本创作、与其他演员合作表演和共同解决戏剧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将大大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充分发掘自身多元潜力。

例如“生活观察员”单元中“我的偶像”这一主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素材进行戏剧创作与表演。

素材一:一张照片,提炼出一个固定画面。范例为展现张桂梅校长送学生进考场的场景。

素材二:一个有意义的行为,提炼出一个典型动作。范例为中国女排在“七连冠”成就中为国家赢得荣耀的场景,郎平在比赛中的扣球动作被诠释为典型情境。

素材三:一个事件,提炼一句深受感动的话。范例为宇航员出太空舱后所述“感觉良好”的感人表达。

主题学习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设置了以下五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建立剧组

1.学生组建剧组,根据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确保每个角色和任务有人负责。

2.进行暖身游戏,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和团队合作游戏,增进小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任务二:分享故事

1.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与所选人物素材相关的故事。

2.在课堂上,学生分享所搜集到的故事并展开交流,探讨每位人物彰显的中国精神。

任务三:编写脚本

1.明确故事的线索和冲突,细化角色性格特点和发展变化,形成故事框架。

2.剧组成员协作编写脚本,确保故事内容连贯、有趣和能够体现中国精神。

任务四:分组排演(见下表)

?

任务五:展示成果

1.剧组进行舞台表演,将他们的努力和创作成果展示给观众。

2.演出结束后,师生交流,分享表演心得和收获体验。

以上可见,通过“我的偶像”主题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戏剧创作与表演,不仅学会了团结协作,还实现了品格育成。在任务一“建立剧组”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工合作,承担责任,培养了敬业精神和协作意识。任务二“分享故事”,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人物素材相关的故事,并交流分享,培养了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对每位人物精神的理解,激发了爱国情怀。任务三“编写脚本”,锻炼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四“分组排演”,在逐步深入理解角色和剧情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任务五“展示成果”,学习成果得到展示和肯定,提高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了成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整个案例中,五个任务的合作创造既是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提高综合素养的过程。

综上,通过积极探索和发展教育戏剧,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全面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戏剧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和表演的实践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也有利于铸造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极推进教育戏剧,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和发展机会,是学校教育的时代新内涵。

猜你喜欢

冲突戏剧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有趣的戏剧课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