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伴抑郁症临床观察*
2023-11-24代金豹黄彩凤
代金豹 黄彩凤 蔡 菁
颈型颈椎病是以颈部症状为主,颈肩背部多呈现僵直状态,多数表现为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有一处或多处压痛点,颈部、肩背部、后枕部有酸痛、麻胀等不适感。颈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的早期病型,恰恰是治疗的关键阶段[1]。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心理性疾病,治愈率低而自杀率较高。抑郁症发病原因以及机制不明,假说较多,其中神经可塑性假说目前有了突破性进展,该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很大可能是因为海马神经可塑性失调[2,3]。笔者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时发现,较多的患者同时伴发抑郁状态,通过抑郁量表测定发现其中一部分患者患有抑郁症,这类患者颈椎病时轻时重,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发现,针刺时配合中药(伤寒大家郝万山教授的经验方:合用桂枝汤、小柴胡汤、温胆汤及定志小丸),将颈椎病和抑郁症同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关于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颈椎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较少,有较少该病的相关研究报道[4-6]。故笔者采取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方法,旨在评价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伴抑郁症的安全、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福田院区针灸科门诊就诊的62例患者。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NPQ评分比较 (分,
1.2 诊断标准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7]制定:颈项强直、僵硬、活动受限,局部压痛点、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抑郁症诊断标准:参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8]中抑郁症诊断标准:HAMD评分≥16分。
1.3 纳入标准
1.3.1 颈型颈椎病纳入标准①符合颈型颈椎病的中西诊断标准;②以颈肩痛作为主诉;③患者纳入时基线资料测评VAS≥3分;④发病年龄为18~65岁;⑤无脊柱手术及重大外伤病史;⑥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表现。
1.3.2 抑郁症纳入标准①就诊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针灸科门诊;②HAMD评分≥16分;③年满14周岁;④无免疫功能紊乱;⑤无严重心、肺、肾疾患。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针刺治疗方法:采用长度为1寸(0.30 mm×25 mm)的(华成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参照《针灸治疗学》[9]中相关治疗方法。取穴:颈夹脊、天柱(BL10)、大椎(DU14)、后溪(SI3)、风门(BL12)、风府(DU16)、神门(HT7)、百会(DU20)、心俞(BL15)。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风府刺法: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12 mm,风门刺法:向后斜刺12 mm,百会刺法:向眉心方向平刺25 mm,心俞刺法:向足心方向斜刺25 mm。其他穴位使用直刺法,垂直于皮肤进针,过皮后插入15 mm,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 min。红外线照射后颈部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局部注意保暖,适度活动锻炼。
观察组:针刺治疗同上,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方药组成:柴胡12 g,石菖蒲10 g,黄芩12 g,桂枝12 g,陈皮15 g,姜竹茹15 g,大枣10 g,白芍12 g,姜半夏12 g,生姜5片,茯苓30 g,人参6 g,远志10 g,枳壳12 g,炙甘草6 g。2组均1次/隔日,1个疗程为10次,共2个疗程,疗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2个疗程结束时进行。
1.5 观察指标颈型颈椎病及抑郁症分别以颈痛量表NP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评估。疗效指数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制定。
1.6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 。疗效指数≥90%为治愈;70%~89%为显效;31%~69%为有效;≤30%为无效。
2 结果
2.1 脱落病例分析本研究共纳入62例患者,每组31例。脱落2例,其中观察组1例 ,因感觉针刺疼痛难以坚持;对照组1例 ,因感觉疗效不佳放弃。
2.2 2组患者NPQ及HAMD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NPQ 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结束时,2组患者NPQ 及HAMD 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PQ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表3。
表3 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分,
表4 2组患者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4、表5。
表5 2组患者抑郁症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2组患者颈型颈椎病与抑郁症疗效之间相关性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减分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关系强度分别为0.719和0.783,强正相关。见表6。
表6 2组患者颈型颈椎病与抑郁症疗效之间相关性 (例,%)
3 讨论
中医学无颈型颈椎病病名,按照临床表现,主要属于“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内外因合邪,内因为:因人体正气之不足导致体表卫外之不固,外因多为“外感六淫”中的风邪、湿邪、寒邪趁人体之虚而侵入,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最终导致人体之藩篱——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不利,从而出现经脉闭阻不通、气血瘀滞的病机变化过程[11]。中医学亦无抑郁症之病名,该病多属于医籍记载的“郁证、百合病、狐惑病、虚劳”等疾病范畴。据王肯堂、张景岳、叶天士等论述,其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君主之官心之所思不遂,意志难伸,从而导致将军之官肝之木郁,气机升降紊乱,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变化:气郁—气滞—化火伤津,后及血脉。纵观各家论述,抑郁症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有关,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12]。通过查阅文献可知,针灸、中药治疗抑郁症无论单用或者结合疗效均较好[13]。针灸能快速缓解抑郁情绪,操作简单,对抑郁症的治疗不可或缺并且取得的成效不菲[14],尤其针药结合成为治疗抑郁症最佳治疗措施。据文献记载,治疗抑郁症的针刺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各种针刺疗法都有其相对应的优势证型[15]。笔者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时发现,较多的患者同时伴发抑郁状态,这类患者颈椎病时轻时重,效果欠佳,但是通过针药结合将颈椎病和抑郁症同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相关论述:如“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病在肝,俞在颈项”。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情志因素和颈椎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所用方剂乃是伤寒大家郝万山教授的经验方,该方剂合用桂枝汤、小柴胡汤、温胆汤及定志小丸,散寒与温中、攻邪与补虚的药味同用,能疏肝之郁、温补君主之火、化痰醒脑开窍[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2个疗程结束时2组患者的 NPQ 及HAMD评分均降低,观察组 NPQ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于颈型颈椎病及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好。颈型颈椎病与抑郁症疗效之间呈线性关系,通过颈型颈椎病和抑郁症同时治疗,效果能明显提高。综上所述,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及抑郁症的疗效卓著、安全性高,2种疾病应同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