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亲子沟通桥梁,共营和谐亲子关系

2023-11-24曾海花

家长·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亲子障碍家长

曾海花

近年来,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加严重,因心理问题而轻视生命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有效沟通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保证,是孩子形成健全独立人格、健康成长的保证,但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中亲子沟通出现障碍的情况并不少见。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有力推动者,帮助父母分析沟通障碍的原因、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及方法、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建立和谐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积极落实家校合作,帮助家长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营造和谐亲子关系是教师的必修课之一。

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经过幼儿期、儿童期后基本已经成型,其沟通模式也基本固定。因此,要改善或改变亲子之间原有的沟通模式,对教青春期孩子的教师而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寻根问底,分析亲子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

亲子沟通产生障碍的原因非常多,唯有清楚根本原因才能找出解决方法,以下是造成沟通障碍最普遍的原因。

(一)沟通时间难以保证

沟通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缺乏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时间不能保证。在《中小学生亲子沟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调查数据中,显示父母与孩子“经常”沟通者的占比只有41.24%,而“从不”沟通者的占比是14.94%,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段的升高,孩子“经常”与父母沟通的意愿呈下降趋势,“从不”沟通的意愿呈上升趋势。其中,初中生“从不”沟通的占比达17.12%。这些数据说明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存在很多问题,缺乏沟通的亲子关系是生硬、冷漠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导致父母与孩子沟通时间难以保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父母职业的特殊性,难以保证沟通时间。学生家长的职业不一、学生的家庭条件不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维持生计,自然很难保证与孩子的沟通时间。另外,部分家长是高科技工作者或者异地工作者,虽家庭条件比较优渥,但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同样难以保证亲子沟通时间。

其次,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三胎相继出生,而忽视了大孩。受益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很多家庭的二胎、三胎相继出生,父母分散精力照顾小的孩子,与大孩的沟通相应减少,因此,常有学生抱怨周末在家和父母相处的机会不多,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围着弟弟妹妹转,这让他们的心理落差很大。

再次,父母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一些父母受到受教育情况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对孩子教育的理解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看得更重,没有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孩子沟通,甚至直接把孩子交由上一辈老人带养,自己只提供金钱。

从次,电子产品进入家庭,影响亲子沟通的时间。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使生活更加丰富、便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若使用不当,容易给人与人之间带来一道道沟通和交流的鸿沟。在休闲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各玩各的手机或平板,不进行互动交流,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最后,为减少冲突与矛盾而减少沟通交流时间。不少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说不了几句话就会出现激烈情绪反应,进而起冲突,更有甚者会闹得不可开交,不仅达不到沟通的目的,还使双方关系恶化。久而久之,孩子关闭了与家长沟通的心门,而家长为减少矛盾与冲突,也不得不减少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次数与时间。

以上这些都是沟通时间难以保证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是急需解决的。

(二)沟通方式不恰当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高度觉醒的阶段,且在信息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提前并加快了,从而对自我的认知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他们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所以,如果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没有随着其变化而做出相應改变、发展,那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会产生障碍。因此,恰当的沟通方式是保证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以下是初中阶段家长与学生之间常见的不恰当沟通模式:

首先,高压式沟通。父母作为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及理解体系,因此在与孩子的沟通时,容易把自己放在评判者、权威者的位置,从而对孩子的思想、言行进行审视、质疑、指责,甚至批判。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冲突。另外,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不注意沟通的言语及态度,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不懂事,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就行。因此,教师与学生谈论其与家长的沟通情况时,常会听到学生说“我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但我就是不乐意听,他们的语气、态度让我不舒服”。他们的言语清晰地体现了青春期孩子强烈需要言语、态度上的尊重。

孩子作为沟通对象,多数时候是处于被动承压的处境,而父母无论在言语上还是情感态度上,都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这种不能与孩子共情、不对等的高压式沟通,只会让孩子的沟通意愿降低,甚至因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沟通。

其次,必要式沟通。部分家长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总是在孩子出现重大问题时才与他们进行沟通,像孩子成绩下降、孩子不遵守校规、孩子被老师投诉,乃至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等情况,而其余的一些情况,像孩子进步了、孩子获奖了、孩子交了新朋友了等情况,家长觉得这是应该的,没有必要多说。这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必要式沟通,也是孩子不喜欢的,他们会觉得父母很功利,不是真正地关心他们,甚至会形成一种“只要父母一找他们,就准没好事”的认知。这也同样会降低孩子沟通的积极性,沟通的效果也会打折扣。

最后,逃避式沟通。有些家长会与孩子沟通,但一旦发现沟通困难或沟通中产生冲突时,他们就选择逃避,或者找第三方帮忙沟通。因此,教师经常能听到家长说“我和他说不通,我再也不管了”“老师,你帮我说说他吧,他只听你们的,我们说什么都没用”等这种逃避式沟通,虽然会有一些效果,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父母缺乏系统的亲子教育学习

虽然社会对亲子教育展开的系统学习越来越多,但很多父母在生养孩子前较少主动地去学习亲子教育。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认知去领悟与孩子的相处之道,或者直接复刻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模式。这样形成的亲子沟通相处模式容易出现偏差。因此,系统的亲子教育学习培训能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

二、巧施良计,搭建亲子沟通桥梁,营造和谐亲子关系

(一)由内而外,从根本破除沟通障碍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舒教授在《成就亲子关系中的双赢局面》一文中提到:一个关系中的问题在陷入僵局的时候,只有强势的或者说处于优势的一方先做出改变,破局的可能性才更大。在亲子关系中,一直处于强势的一方愿意做出改变,以调整并与目前的状态共振,才可以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在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一般是父母处于强势或优势的位置,因此,为破除亲子沟通的障碍,教师必须引导家长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开始做出改变。

1.让家长明确转变亲子沟通方式的重要性。

当与有亲子沟通障碍的家长见面时,教师需要引导家长分析自己与孩子沟通产生的障碍及原因,并通过他们的例子及其他例子,让家长意识到亲子沟通障碍的危害,并认识到父母才是改善亲子沟通的主要力量,只有父母愿意先改变自己,沟通障碍才会真正地被消除。

2.认真学习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当教师引导家长坚定了改变的决心后,家长改变的行动就要开始执行,此时行之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可以使改变事半功倍。

(1)营造氛围,养成习惯

有一名学生家长曾提到,她养成了每天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习惯,等孩子大了,睡前故事就转变为睡前聊天,从不间断,孩子从小到大和她无话不说。从这个家长的例子可以看到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良好的沟通也是需要好的时机和氛围的,不吝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在孩子小的时候陪玩耍、讲故事,大了勤交流、善分享,这样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就不会存在障碍了。

对于已经出现亲子沟通障碍的家长也必须摸索出适合的沟通模式,重视沟通氛围的营造,养成定期沟通的习惯,而不是必要时才沟通,并且沟通的内容要丰富,包含各种生活、学习、工作的细节、趣事,而并非只有学习成绩及荣誉。

(2)降低姿态,端正态度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明白自己不仅仅要从父母的角度去帮孩子分析事情,还要学会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进行朋友式沟通,对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充分尊重或肯定。一名家长提到她与孩子的沟通是母亲、老师、朋友、孩子等多形式共存的。这名家长不会觉得降低姿态就是失了父母的权威,也不担心孩子会因此而不服管教,因为在这种多形式共存的亲子沟通中,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及尊重,他们会从中学着给予父母同样的回应。因此,家长必须降低自己的姿态、端正自己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沟通的诚意,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沟通效果。

(3)三思后言,正向互动

孩子的心思是敏感的,青春期的孩子更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深思熟虑。谈话该如何展开、什么时候展开、展开后该说些什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态度说话、同样的话该如何说才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等都是父母需要提前考虑的。如果是随机沟通,来不及深思熟虑,那父母一定要注意多一些正向的互动,不要说一些批判性的、贬低性的甚至侮辱性的言语,宁可停止沟通另寻机会,也不能让一些负面的言语刺激孩子敏感的心灵,为以后的沟通设下障碍。同时,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以正向言语去认可、激励、赞扬孩子,让他们对与父母的沟通抱有期待。另外,每次与孩子沟通之后,父母都要复盘整个沟通过程,或者在事后合适的时机向孩子询问对于沟通后的感受,以清楚知道沟通的效果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控制情绪、冷静处理。当孩子出现问题需要沟通时,父母不能一味地指责、抱怨、怒骂,当孩子在面对父母的喋喋不休时,很容易生出逆反情绪,严重时会让亲子间的愤怒情绪扩散,引发争吵、争斗,甚至会让孩子出现前文说过的心理问题及轻视生命的情况。因此,作为成年人,父母更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问题。

其次,学会倾听、接纳共情。在成长中,孩子有很多事情不能以绝对的对与错去定义,父母不应直接把自己对社会、对事情的认知生硬地套在孩子身上,父母要学会倾听,让孩子有开口的机会,让孩子拥有说“不”的权利。父母要理解、接纳孩子在这一时期特有的心理及行为,而不是时刻去評论、批判他们。

在孩子的倾诉过程中,父母要以倾听、观察为主,适时复述孩子的话,引导孩子慢慢地分析事情,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家长也就会发现问题的多面性,也能对人和事产生共情,这是提高沟通效果的催化剂,可以使亲子沟通更深入、更全面。

(二)由外及内,家校合作,搭建亲子沟通桥梁

1.为家长提供学习机会。

为了让家长有更多的亲子教育学习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向家长推送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好文章或视频,让家长学习、讨论及分享自己的感想;向家长推荐好的专家讲座,让家长聆听专家意见,提高自身亲子教育的高度;开家长会,让优秀家长分享亲子沟通经验,让有困惑的家长提出困惑,收获建议。教师还可以进行小范围、单一家长模式的家长会,或家长、孩子、老师一起模式的家长会,使家长的学习更有效。

2.开展亲子活动,布置亲子特色任务。

学校和教师应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布置亲子特色任务,为家长及孩子提供亲子沟通的机会,促使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合作,必须互相坦诚、互相理解。比如,坚持在班级里定期开展“飞鸽传书”活动,一开始可以是书信形式,而后拓展为书信、语音、视频混合模式,让家长与孩子畅所欲言,从而加深他们的互相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父母及孩子生日等重要日子,让父母和孩子做一件感动对方或令对方愉快的事。任务完成后,家长和孩子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或视频等模式进行分享。

3.设立亲子沟通跟踪表。

亲子活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伺机而动的亲子任务效果非常明显。针对在亲子沟通中出现障碍的家长,教师应为他们设立亲子沟通跟踪表,时刻关注他们沟通的成效,了解他们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合理建议,最重要的是可以督促家长持之以恒地为改善亲子沟通而努力。

三、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有效的亲子沟通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理解,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必备因素。有效的亲子沟通可以让孩子具有安全感及幸福感,促使孩子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健康阳光成长。所以,在出现亲子沟通障碍时,父母一定要主动做出改变,家校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搭建亲子沟通桥梁,共营和谐亲子关系。

猜你喜欢

亲子障碍家长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跨越障碍
家长请吃药Ⅱ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