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地区医学装备管理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2023-11-24刘礼松熊亮
刘礼松,熊亮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 康定 62600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活动方案的开展;甘孜州委州府及时提出实施“健康甘孜2030”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紧扣州委“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关键,抓好三件大事,补齐四大短板,夯实五大基础,实施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扎实推进健康甘孜建设,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更重视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在各级政府部门及省内外各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下,近10 年来,甘孜地区卫生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医疗机构的软硬件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在医学装备方面,州、县、乡三级医疗机构都购置了大量的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在设备配置上逐步缩小了同内地各级的差距,对于民族地区甘孜州而言,严重缺少医学装备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现实面前,如何使用好、维护好、管理好医学装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降低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值得医工思考和不断探索创新。
1 面临现实情况
(1)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地质气候条件差。甘孜州土地面积15.3 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土地面积近1/3,但人口只有114 万,占比不到四川省人口总数的1.3%,GDP 只占四川省的0.7%,全州有18 个县,325 个乡(镇),2679 个行政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全州所有县市都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医疗卫生事业基础差、底子薄,设备设施落后。交通状况差,从州府康定到偏远的县城有700 多公里,往往需要2 天时间才能到达。甘孜州地理独特,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500m,气候恶劣,地震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率高。
(2)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滞后,设备设施基础较差,医学装备管理及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普遍专业技术能力低下。由于长期经济发展滞后,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大,卫生技术人员量少、质弱,影响了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的进程。设备陈旧落后,基础设施短缺,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扶持投入,设备设施有质的提高,但很多医院医学装备管理部门没有单独成立,由后勤部门代为管理,医工人才严重短缺,设备的故障率高,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预防性维保跟不上,大多数设备检测校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导致设备带病运行,为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 医学装备管理方式的实践和探索
(1)特检、计量、放射及急救设备的管理。①医院使用特检设备主要是压力容器、高压氧舱、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须建立一套完善、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管,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安排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甘孜州特检所负责全州特检设备的年检和定期检验工作,但因州特检所人员少、设备不齐全,导致安全阀等特检设备的校准工作在州内不能正常开展,需要拿到几百公里外的内地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校准,从而为特检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不少难度。②对于计量强检设备按计量法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对于非强检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从而保证临床使用设备准确可靠,对于计量不合格的产品及时维护维修,维修后仍不达标的设备要强制停用或报废处理。介于州计量所人员和技术原因,大部分设备需联合内地有资质部门才能完成检测,部分计量设备存在不能按规定时间内强检和校准,要求较高的精密压力表也需带到内地有资质单位校验。因此,在州内计量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③强化放射设备的管理,放射设备是医院医疗设备中最昂贵、最精密的设备,其先进程度最能体现一个医院的级别和医疗技术综合能力,但放射设备具有放射性的特征,如果操作不当或者防护性能不合格那么就会对操作人员、病员甚至其他人员造成伤害,所以在使用、检查、保养及维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保障操作人员、受检、陪检人员及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的安全,因此,就需要拥有合格资质的机构对设备的性能及放射防护性能做定期检测。医院需安排人员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急救设备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必备“武器”,是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先锋队。因此,急救设备如果存在隐患或者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就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所以急救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定期巡查和检修,充分保证急救设备的完好率达100%,随时处于待用状态。急救设备的使用操作必须规范、管理严谨,对于需要拆卸消毒的,对其消毒方式、安装方式必须做到正确无误。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检测,检测全部通过后方可使用。急救设备每次使用必须做记录,患者信息规范录入,如果出现医疗纠纷,能够做到有据可寻。
(2)设备维修维保方式的管理和创新。近年来,随着医联体建设的发展和迅速推广,我们甘孜州民族地区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在以华西医院、华西附二院、华西口腔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的帮助和支持下,有了飞速的发展,高精尖的设备不断引进,为甘孜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更高的保障,使民众受益匪浅。然而,怎样保障高精尖设备的可靠运行,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故障发生率,同时,降低设备的维修维保费用支出,我们医工人员和医院管理者作了一些探索。①医院只有一台且使用频率高,出现故障后对医院诊疗整体影响较大的设备,比如介入DSA,医用直线加速器等,但是受维修配件,专业技术的限制,医工人员即使耗时耗力但能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较小。那么,针对这样的设备我们采用厂家售后全保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厂家可以远程监控设备运行,能提前发现设备潜在的可能故障,提前更换易损件。另一方面,故障报修后原厂工程师可以做出快速响应,准确判断故障、及时到场处理问题,从而保证设备及时可靠地恢复运行。但是,因为这种方式维保费用高,可是介于此类设备的特殊性,所以只能选择厂家售后全保。②医院有2台以上的设备,但使用频率高,技术复杂,须定期保养,而我们医工人员又无法自行处理的,当一台出现故障时,另一台可以暂时替代诊疗的,比如,CT、MRI 等,就可以采取其他维保方式,因我院使用的是西门子设备,故障率相对较低,如果采用全保方式那么医院须承受高昂的费用,所以我们采取只卖保养,出现故障后单次叫修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运行2 年来每年能为医院减少支出100 万元以上。③医院有两台以上设备,使用频率高,技术复杂,医工人员不能处理的,比如,DR 等,对于这种设备如果市面上第三方维修在配件和售后质量都有保障情况下,则采取引进多家有维修资质和实力的第三方维修公司进行谈判竞标的方式采用第三方维保,这样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较好的服务质量。④设备使用需配套试剂和耗材,且试剂耗材量较大,维修维保技术难度高的设备,在选择供应商时就将确保维保维修纳入选项,比如,检验科的生化、血球等设备,这样既保障临床使用,又节省了维保费用。⑤维修技术难度中等,医院医工通过反复学习培训可以保障质量和安全的设备,如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透机,输注泵,灯、床、吊塔等,医院采备一些常用易损配件,自修为主,需技术支持时,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等手段申请厂家技术帮助服务。对于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设备,如果通过这些方式不能解决的则通过快递物流等方式返厂维修,极少部分不易拆修搬运的较大设备,再请售后上门维修。经测算比引进第三方维保每年可节省近百万元费用支出。⑥部分设备是医院使用率不高,又是医院诊疗所需的必备设备,维修技术难度大,价值较高,采用自主维修,单次原厂叫修,第三方维修相结合的模式,权衡利弊,最大限度节省支出。
(3)加大操作使用维护培训。近年来,高精尖设备的不断引进,医院不仅医疗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提高,各类设备的引进在数量和质量上更是突飞猛进,一台设备价格动辄几千数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所以如果因为操作维护不当而引起的设备故障,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因此对于高精尖设备的不断问世,操作使用技术人员能否及时了解新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性能,能否安全使用仪器设备,配备的软件工作站是否操作熟练,能否充分发挥设备的优势等问题日显突出。为此,重视常规培训、不断强化培训和坚持持续对设备操作技术人员的培训成为当前医工人员的重要工作,也是目前医院等级评审中持续改进保证工作质量的要求。设备的正确使用操作不但可以更大力度开发设备的潜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自身价值,同时,又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甘孜州人民医院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设备的操作使用培训。①引进高精尖设备前安排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进行知识和技术储备,须持证上岗的须提前通过相关部门考试认证,取得相关证书;②设备安装验收时工程师现场培训,对设备结构原理,正确操作方式方法进行讲解,操作人员亲自实践,直到熟练后签字确认后方可上机操作;③装机一段时间后应用工程师进行软件开发使用培训,充分提高设备的潜能,从而将设备自身的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④集中再培训,对于临床使用较多较频繁的常用设备,采用售后工程师统一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⑤新到岗人员设备操作培训,必须老带新,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4)定期巡检和节前巡检相结合。巡检工作的开展可以发现设备运行状态,发现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带病设备及时进行预防性维修和保养。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保障临床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降低故障发生率。
3 结语
在医院医疗技术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得力于华西医院,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的支持和帮扶,我们民族地区医工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同内地相比差距还较大,提升空间较多。所谈的这些管理在大型医院只能算到基础上的基础管理。如何引进高素质医工人才,留住高素质医工人才,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需要上级医院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扶,还需要医院管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同时需要加大医工人员自身的建设和培训力度,提高医工人员的待遇,激发医工人员的创新管理水平和掌握前沿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