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023-11-24张冬鸽

现代食品 2023年16期
关键词:食用菌农药部门

◎ 张冬鸽

(万荣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西 运城 044200)

食用菌中的农药残留不仅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潜在危害,还会影响其口感、品质,不利于食用菌产业发展及出口贸易。对此,相关部门应充分掌握并应用有效检验检测方法,加大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验力度,提高检验效果,保证检验质量,以此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和安全,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同时,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战略,以安全指标为底线,加强食用菌检测方法应用,为推动食用菌产业产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 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应用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明晰农药的使用情况,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通过应用科学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相关部门不仅能进一步了解食用菌中农药使用情况,还能监控农户生产行为,指导农户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农药,确保食用菌食品安全和品质,保证消费者身心健康。同时,在有效的检测方法之下,相关部门还能及时发现部分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指标不达标等情况,避免不合格食用菌流入市场,提高市场食用菌销售安全指数,继而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此外,通过应用有效检测方法,相关部门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与相关企业、地方有关政府部门等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从源头处杜绝食用菌农药超标喷洒,保证市场安全。

1.2 有利于提高食用菌品质安全,助力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食用菌品质问题不仅会影响消费者身心健康,更对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并应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帮助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发展,为农户脱贫增收提供有力支持和助力。一方面,先进检测方法的应用能促使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以更贴合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目标。这样不仅能减少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含量,还能提高食用菌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更能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为农业增收优势产品,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农药残留含量超标一直是制约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的重要问题。通过先进技术检测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含量,相关部门能有效打破这一困局,突破出口贸易绿色壁垒,为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提供更多保障,为我国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创造良好条件。

2 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2.1 QuEChERS 结合质谱法

QuEChERS 结合质谱法是当前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效果最为突出的一种,其不仅灵敏度、分辨率高,且能快速、同时检测出多种样品,大大提升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测效率和效果,为保证食用菌产品安全,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该方法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先对被检测食用菌进行科学取样,并通过正确实验步骤,将相关试剂先后加入样品中,摇匀。之后,检测人员再通过提取、净化等操作对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1]。

2.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于挥发性小、分子量大且热稳定性较差的农药残留,相关部门可以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该方法以QuEChERS 方法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能有效满足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测需要,是相关部门检测食用菌农药残留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该方法检测食用菌中多种农药残留成分,保证检测分析的高效率和高精准度[2]。

2.3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作为目前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常用的方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可用于易气化、分子量较小的食用菌农药残留含量检测,且效果显著。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快速检测出多种农药残留,保证检测效果精准性,确保食用菌食品安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的应用主要包括样品预处理、气相色谱(GC)以及质谱(MS)3 个步骤。①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提高其与柱表面的疏水性,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能分离出来,为后续检测做好准备。②检测人员可以将样品放入气相色谱仪中,让有机物质被柱内吸收,并在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将分离后的有机物从柱顶端吐出。③检测人员可以用质谱仪对分离后的有机物质进行结构测定和组成成分分析,确定农药残留含量,完成检测任务。

2.4 农药残留速测试纸法

农药残留速测试纸法是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与标准制定的有效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能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且效果突出,是农户自检、部门检验检测的有效助手。此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仪器设备,也不需要配置试剂,能快速检测出香菇中毒性较大的农药残留物质,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3]。

2.5 胶体金快检法

胶体金快检法是一种适合有目的性的单一品种抽检的有效检测方法。该方法需要检测人员购买专用的毒死蝉、百菌清、甲基对硫磷等胶体金快速检测卡进行自检。①检测人员可以选择需要被检测的食用菌,将其剪成1 cm 碎片,并投入符合要求的水中。②检测人员可以将购买的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放入检测中,静置1~5 min 之后,再根据说明书进行判断,得出检测结果。在应用此方法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循操作流程,不能马虎敷衍,以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有误,影响检测结果。

3 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应用策略

3.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检测方法应用规范性

当前,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众多,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需要检测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食用菌予以检测,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实效性。①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应用制度,明确检测方法的应用要求、标准、步骤和范围,帮助检测人员更好地使用检测方法,确保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精准度。②相关部门可以从农药残留检测环境入手,通过制定严格化、标准化管理检测环境,保证检测方法应用实效性,确保检测工作不受任何因素影响。③相关部门可以从检测仪器保养方面入手,制定合理的规章管理制度,保证仪器使用的灵敏性,为检测方法应用创造良好条件。当前,大部分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都离不开检测仪器,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并制定规范化维护手册、制度,让检测人员能科学保养仪器,从而提高检测方法应用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3.2 重视残留检测过程,严格控制检测技术的应用

在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应用过程中,样品制备、检测流程、检测实施环节都极为重要。对此,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3 方面入手,加大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应用力度,确保检测结果精准性。

3.2.1 严控样品制备环节

检测人员在应用各类检测方法时,应重视检测前的样品处理工作,只有做好准备,才能保证万无一失,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①检测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式,减少干扰物对检测的影响,保证农药残留有效提取。对此,检测人员可以将香菇剪成1 cm长的碎片,这样不仅有助于农药残留提取,更能保证检测数据精准性。②检测人员可以对较大样品进行粉碎或切片处理。例如,对于杏鲍菇、草菇、平菇等体积较大的食用菌,检测人员可以将其合理粉碎或切片,增加被检测食用菌与试剂的接触表面积,提高农药残留提取率[4]。

3.2.2 检测流程技术控制

在检测方法应用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检测技术流程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检测人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升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数据可靠性。例如,在检测食用菌中敌敌畏、灭线磷、甲拌磷、二嗪磷、氯唑磷、甲基对硫磷等农药残留时,检测人员可以选择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检测食用菌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及其衍生物等5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时,检测人员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在确定检测方法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充分考虑样品的种类、含量和复杂程度等因素,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检测方法,提高应用实效性。另一方面,检测人员在应用检测方法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检测动态及时调整参数,保证检测结果可靠[5]。

3.2.3 检测实施环节控制

检测实施环节是检测方法应用的重要部分,检测人员应加强对这方面控制,确保检测方法顺利应用。①检测人员应根据国家相关检测标准、规范对食用菌检测实施标准化操作,避免人为失误造成误差或样品污染影响检测结果。②检测人员应严格把控质量控制环节,通过正样、负样、加标样、重复样品检测等保证检测方法应用的可靠性和结果的精准性,从而更好地保证食用菌品质安全,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③检测人员应从检测结果记录入手,通过准确记录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数据,为检测人员提供参考,确保每一次检测方法应用都可追本溯源,保证食用菌检测可信度。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持续升级发展,食用菌农药残留检验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多,灵敏度也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应不断与时俱进,以新技术为手段,持续加强对食用菌中农药残留的检验检测。这样既能提高食用菌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还能为食用菌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保障,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然而,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应用并非一成不变,相关部门应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担当,提升其能力和素养,为检测方法的应用和升级奠定人才支持基础,保证食用菌农药残留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食用菌农药部门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