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的治理对策

2023-11-23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开发票开票医药行业

曹 毅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医药行业已然与民生息息相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的虚开发票犯罪频发,涉案金额巨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医药行业长期以来是虚开发票领域打击和整治的重点。自2015 年起,相关部门几乎每年都会对医药行业的涉税问题进行联合检查和整顿。2018 年,在公立医疗机构中全面推行“两票制”,旨在打击“过票洗钱”、强化医药市场监督管理等[1],但医药行业的虚开发票犯罪仍然呈现高发态势[2]。2021 年1—4 月,全国超过80 家医药企业涉嫌虚开发票被处罚,涉案金额高达约20 亿元[3]。

医药行业虚开发票有其独特性,常常与医商勾结、利益输送、商业贿赂、虚开发票、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相互交织[4],不仅使国家税收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还抬高了药品的价格,造成老百姓看病贵,扰乱了医药行业的风气,不利于鼓励创新,最终受损的是老百姓的健康。因此,本文从医药行业产销全链条出发,分析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主要手段,剖析医药行业虚开发票高发的原因,最后提出医药行业虚开发票问题进行全链条治理的对策,保障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的变化趋势

药品是关系民生的特殊商品,为了规范药品市场、降低药价,我国的药品发票管理政策经历了多次改革,完成了从传统的“多票制”向“两票制”改革,目前多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一票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而是随着医药行业税收治理模式的改革不断演化。

(一)“多票制”下,虚开发票层层加价

药品等医药制品从制药企业等生产企业出厂,经过层层经销商流转、配送,最后到达医疗机构,会经历比较长的流转过程。我国药品流转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初如同普通商品一样,采取道道开具、环环抵扣的增值税征收管理制度,如图1 所示。制药企业将药品出售给医药经销商A,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票1”,医药经销商A 将货款“款1”支付给制药企业。之后,药品由医药经销商A 出售给医药经销商B、再到医药经销商N,最后经由配送商送达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在此流转过程中,价格由“款1”层层加价到“款5”,整个过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5 张,这就是传统的医药行业的“多票制”模式。“多票制”模式本与普通商品销售的开票模式相同,但是由于药品销售渠道的特殊性,医药行业中存在大量的寻租、商业贿赂现象,医药企业将这些不合法的销售费用通过虚开发票的手段将其转嫁到药品的价格中。实际上,各批发商的层层差价除了正常的商业利润,还把商业贿赂等营销费用加入其中,抬高了药品价格,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严重扰乱了医药用品市场的秩序,甚至出现了劣药驱逐良药的情况,劣化了资源配置。

图1 医药行业的“多票制”模式

(二)“两票制”下,虚构业务虚开发票

为了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打击“过票洗钱”、强化医药市场监督管理等,“两票制”在2016 年开始试点,到2018 年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开。“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5]。“两票制”将原有“多票制”体制下的多个开票环节压缩成首尾两个开票环节,如图2 所示。制药企业将药品销售给医药经销企业,开具发票“票1”,收取医药经销企业“款1”。“两票制”的实施大大减少了药品的流通环节,减少开发票的次数,理论上压缩了虚开发票空间。当前,“两票制”已推行至全国医疗机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两票制”实施以来,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国家税务总局通报的2016 年10 起打骗打虚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中,就有4 起涉及医药行业,最高一起案件的涉案金额接近100 亿元①江西泰邦药业有限公司在没有实际交易货物的情况下,向下游企业虚开发票,涉及数额达约98.5 亿元;安徽省徽都药业有限公司虚构中药材采购业务,接受多达两百多家企业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金额近14.8 亿元;广东今来药业有限公司从上游企业得到虚开的3615 份发票,涉及金额约3.56 亿元;文山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为自己虚开金额约3.2 亿元,为其他企业虚开金额近3.2 亿元。(详见国家税务总局网站: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2569720/content.html)。已有案件显示,实施“两票制”改革后,虚开发票转变为通过虚构医疗咨询业务等,由医药科技公司、医疗咨询公司等虚开发票[6]。“两票制”下,医药行业虚开发票以新的形式出现。

图2 医药行业的“两票制”模式

(三)“一票制”下,引发其他行业虚开风险

在“两票制”改革的推动下,部分地区也鼓励实施“一票制”,即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将增值税发票开给医疗机构,流通企业实际上只充当“配送企业”的作用,如图3 所示。“一票制”的实施,对医疗机构的回款能力和生产企业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一般在少数大型生产企业与少数大型医疗机构之间采用[7]。目前,山东、福建等部分省份明确鼓励推进实施一票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票制”政策下,药企仍有套现需求,即利用虚开的发票冲抵销售费用。由于销售环节虚开发票的空间被挤压,虚开发票的环节向可能向上游制药企业的原材料农产品行业转移,也可能向提供运输服务的物流行业转移。而农产品行业和物流行业本就是虚开发票的高危行业[8],因此在“一票制”下,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需求会引发其他行业虚开发票的风险。

图3 医药行业“一票制”模式

二、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主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虚开发票是指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或介绍他人虚开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发票。医药行业所独有的购销模式和利益分配特点,且随着“多票制”向“两票制”改革,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主流手段从“低价高开”“票货分离”向“无货虚开”转变。

(一)低价高开

低价高开是指以高于药品真实价格的金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开票金额与实际交易不符。图4 显示了江西某医药有限公司利用“低价高开”的手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流程。江西某医药有限公司在2014 年有一笔金额为204594 元的真实药品交易,但是其让上游医药经销商为其开具票面金额为23850207 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高出真实货物交易的发票金额则以支付3.5%“开票费”的方式支付给上游医药经销商。在此过程中,江西某医药有限公司将与发票金额相同的款项①23850207 元 通过对公账户转给上游医药经销商。然而,此货款中仅有204594 元为真实货物交易,因此上游医药经销商扣除3.5%的开票费后,余下②22818016 元 通过多个个人账户,最终回流到江西某医药有限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账户中。用“低价高开”的方式,江西某医药有限公司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高达4054535 元,约是实际交易额应纳税额的117 倍①案例来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案号(2021)赣0982 刑初44 号:江西某医药有限公司、周某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一审刑事判决书,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db2d4bb9ad7c494bb 814ace80034b43f,访问日期:2023 年5 月10 日。。在“低价高开”的手段下,虚开金额中有一部分为真实交易,资金的流向呈现部分回流的情况。

图4 江西某医药公司“低价高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示意图

“低价高开”的手段在传统的“多票制”情况下较为常见。“多票制”时代,医药产品营销过程中,产生的医药代表佣金、商业贿赂等支出转嫁到药品价格之中,最终由患者负担。为避免在单独一道环节加价过多引起有关部门的怀疑,违法人员往往会利用“过票公司”,低价开进再高价开出发票,从中赚取开票费,医药经销商则通过此过程将不能列支的成本“套现”,如图5 所示。医药产品销售链条长,低价高开的手段,不会单独出现在某一家公司。在整个销售链条上存在大量的“过票公司”,层层抬高药品价格,同时进行“洗钱”,隐藏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所得的资金实际上就隐藏在图5 的“款2”到“款5”中。

图5 “低价高开”多次“过票”模式

(二)票货分离

“票货分离”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受票方不是货物的购买方,也就是受票单位与药品真实购买者不符,这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常用手段[9]。医药行业的“票货分离”虚开手段通常发生在药品流通的最后一道流转程序中。药品的最终流向除了公立医疗机构外,还有一部分流向了个体诊所、小药房。部分个体诊所和小药房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要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10]。在实际药品交易过程中,药企销售人员联系客户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发票,并告知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用较低价格买到药品。此外,部分药房和诊所并不会向医药经销商索取发票,从而为药企留下大量的专用发票结余。因此医药经销商多出了一些“富余票”。为了牟取非法利益,这些多出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会以4%~9%不等的“开票费”开给其他需要发票进行抵扣的企业,形成了增值税发票和药品货物流向不一致的情况。

如在赤峰某药业有限公司虚开发票一案中,赤峰某药业有限公司向部分个体诊所和药房出售药物时以不开发票为由,低价销售药品,随后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利用多余发票为辽宁某医药有限公司虚开发票,从中收取开票费。赤峰某药业有限公司在与辽宁某医药有限公司没有货物购销的情况下,为该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122 份,价税合计人民币3885644.20 元,从中收取4%~8%不等的开票费①中国裁判文书网:“赤峰荣济堂药业有限公司、张云海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一审刑事判决书”,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a646f123a88940a2b299a7ec00fa3825,访问日期:2023年5 月11 日。。

(三)无货虚开

“无货虚开”是指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下,开票方向受票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医药行业产业链中的“无货虚开”通常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制药企业自开农产品收购发票用于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款。制药企业,特别是经营范围包含中药材、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制药企业,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涉及大量的农产品。我国农产品的增值税政策实施的是农产品收购企业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用于抵扣增值税。这种虚抵进项,只需要伪造或非法购买农户身份信息、伪造购销合同、入库单、付款凭证等留存备查,成本很低。如2016 年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的“胡某某等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案中,2010 年1 月至2012 年6 月期间,某公司利用程某某等366 个农户的身份信息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6053 份,金额高达476683354.03 元,税额61968836.02 元,抵扣进项税额53056920.22 元②中国裁判文书网“胡廷伦等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刑事二审刑事判决书”,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 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cc56d15ee9c246a4ad36db4211f015f2,访问日期:2023 年5 月11 日。。

“无货虚开”的第二种情形集中爆发在医药行业“两票制”实施之后,也是目前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主流手段。由于“两票制”的实施,图5 中的“过票公司”的生存空间不复存在。然而,医药行业本身的带金销售和利益分配模式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商业贿赂、医药代表的佣金等无法列支的成本依然存在。因此,原来的医药经销商利用多个他人身份证件注册多家空壳公司,以“医药咨询”“医药科技”等为名虚开发票。如图6 中的发票①、②、③所对应的“货物”是医药科技公司、信息咨询公司提供的无形服务,所以仅有发票的开具和资金回流,无法追踪货物流的真实性。数据显示,实施“两票制”后全国涌现出了上万家医药业务外包公司,其中不乏专门虚开发票的外包公司[11]。需要注意的是,“无货虚开”中的一部分发票来自“暴力虚开公司”,如图6 中的发票④所示。“暴力虚开”是当前虚开发票犯罪领域较为猖獗的、危害较大的犯罪。“暴力虚开”的手段主要是指不法分子大肆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海量空壳公司,大量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开票费后,在1—2 个月后立即走逃失联。其“暴力”体现在空壳公司不会去税务局申报缴纳增值税,而是以直接走逃失联的方式逃避缴纳税款,其存活期一般不超过2 个月[12]。“暴力虚开”公司的广泛存在,使得部分医药经销商无须再自己注册咨询公司,而是直接以支付开票费的形式向“暴力虚开公司”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

图6 医药行业“无货虚开”发票示意图

三、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高发的原因分析

从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几种典型手段可以看出,虚开发票几乎贯穿了医药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条。即使“两票制”推行后,医药行业的虚开发票行为仍然高发多发,且涉案金额巨大。总体来看,医药行业虚开发票高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增值税抵扣制度提升了犯罪收益

我国的增值税采取道道征收、环环抵扣的制度。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不同于其他经济犯罪,它没有直接的受害人。虚开类犯罪中,为他人虚开的一方赚取了开票费用,而接受他人虚开的一方也并无损失,反而也达到了其逃避缴税的目的,犯罪收益高。医药行业产业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制药企业,其虚开发票主要发生在药材收购环节,在该环节只需申领空白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即可抵扣税款。按照现行的增值税税率可以抵扣9%的增值税,虚开一张票面金额113 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可抵扣9 万元的增值税,还可以用于列支成本①增值税为价外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3%,农产品抵扣税率为9%,可抵扣税款=113 万÷(1+13%)×9%=9 万元。,可少缴25 万元 的企业所得税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如果100 万元全部税前列支,可以少缴25 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整个过程没有受害者,损失的是国家的税收。同样,对于药品流通的“过票”环节,过票企业通过低进高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中赚取开票费。例如,向下游企业开出票面金额100 万元 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可以赚取6 万到9 万元不等的开票费,下游企业可以用这些虚开的发票抵扣约11.5 万元 的增值税③可抵扣增值税=100 万÷(1+13%)×13%≈11.5 万元。。开票方和受票方都有利可图,高额不法利益的诱惑使得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高发。

(二)营商环境优化降低了犯罪成本

“放管服”、减税降费等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使得合法经营的企业经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降低。然而,与此同时,也降低了虚开发票犯罪的成本。虚开发票的开票方和受票方均可能是虚开发票犯罪的主体,双方的犯罪成本都比较低。对于开票方而言,第一,在“低价高开”的情况下,其需要支付的成本是让上游企业为自己虚开发票的手续费,一般在3.5%左右,远低于开票费。第二,在“票货分离”的情况下,其开具的发票基于真实业务,几乎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第三,在“无货虚开”的情况,如果是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只需要购买一些身份信息,价格极低;如果是虚开“医疗咨询”等服务相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第三方服务公司是由医疗经销商注册并控制的情况下,医疗经销商只要支付注册公司的费用。对于发票的受票方而言,第一,在“低价高开”的情况下,受票方需要支付的成本是4%~9%不等的开票费,与13%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相比仍然较低。第二,在“票货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开票方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所以这种渠道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费较低,一般在3%左右,成本更低。第三,在“无货虚开”的情况下,如果是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其开票方和受票方都是农产品收购企业,即制药企业,成本与上文的分析相同;若虚开的发票来自医药经销商自己注册并控制的第三方服务公司,那么就不需要额外支付开票费了;若发票是来自“暴力虚开”的空壳公司,那么需要支付6%左右的开票费,与其抵扣的税额相比也比较低。

(三)医药行业“灰色地带”引发虚开需求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药品进入市场抑或是增加销售量,都需要经过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这一特殊性导致了医药行业存在“灰色”领域,在营销的过程中,存在寻租、商业贿赂等行为。从“多票制”到“两票制”改革,虽然“过票公司”不再有生存的空间,但是医药行业固有的营销模式没有改变,带金销售、商业贿赂、回扣等乱象仍然存在。因此,即使在“两票制”改革后,医药行业“灰色地带”的存在,仍然会引发虚开发票的需求。

例如,在“郑州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开发票、单位行贿案”①中国裁判文书网“郑州安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威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开发票、单位行贿一审刑事判决书”,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af0b1cbf18124ba98b44aabc00a5510a,访问日期:2023 年5 月12 日。中,郑某为使郑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超声聚焦子宫肌瘤治疗系统能够顺利中标,给时任郑州市中医院院长的刘某好处费共80 万元 。在“刘某某单位行贿罪、虚开发票罪”一案中,被告单位黑龙江省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向哈尔滨市某医院销售医疗器械过程中,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某违反国家规定,通过被告人哈尔滨市某医院普外三科主任翟某某,给予哈尔滨市某医院院长董某某回扣款7 次共计人民币48 万元②中国裁判文书网:“刘某某单位行贿罪、虚开发票罪;翟某某单位行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7d82737e372a4a5ba0e61226cfff75d5,访问日期:2023 年5 月12 日。。对于药企来说,这些行贿成本为其隐性成本,无法正常入账,所以虚开发票成为“清洗”这一隐性成本最常用的方式。

四、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多维治理对策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其发票管理制度在不断优化,但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销售模式和高额的犯罪利润,虚开发票犯罪的态势目前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其手段也随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在大数据时代,要有效治理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应当充分运用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过程中留下的数据痕迹,及时发现线索、研判打击,加大行政处罚和刑事惩罚力度,提升犯罪成本和法律的威慑效应,同时也要建立科学的医药行业营销模式,构建“亲清”型廉洁医商关系,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一)实时监测发票大数据信息,提高违法线索发现能力

医药行业虚开发票开票方、受票方、“过票公司”等参与者都有利可图,多方不法利益的诱惑是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金税四期”工程的大数据优势,针对发票本身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一是对制药企业的进销项比例进行核算,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现场检查,避免税款流失。例如,对于中药材企业的经营来说,在药材市场没有剧烈波动,药企本身经营也稳定的情况下,农产品收购的进项税额也应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通过计算农产品进项税额占所有进项税额比例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嫌疑。二是对发票开具的货物名称进行异常排查。由于药品的专业性非常强,需要联合药监部门的专业人士进行联合排查,A 原材料是否能生产B 这种药物。三是对开票时间与货物入库时间的异常进行核查。发票开具时间与资金流转时间相近,但是可能会与货物入库的时间不符,因此可以从中找到异常,及时核查,避免发票抵扣认证成功。

(二)构建违法资金预警模型,提升异常资金流研判能力

资金是经济犯罪的核心要素,根据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犯罪手段的特殊性,构建违法资金流预警模型,及时筛查异常资金流。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回流是大部分虚开发票手段所必需的流程(如图4、图5 所示),因此利用“金税四期”工程,对个人账户与对公账户之间的大额的资金往来和快进快出的资金流进行实时的监控,并通过大型国企、行业龙头等白样本设置一定的阈值触发预警,以便快速核查所涉及公司的发票开具情况。对于确实是资金回流的,应进一步针对所涉及企业的不同类型进一步向上下游扩线。例如,对于制药企业的公司账户流向个人账户的大额资金,如果个人账户是农户的个人账户,需要进一步核实农产品交易的真实性,以辨别农产品收购发票是否虚开。如果是药品流通企业向个人账户转出的大额资金,则应特别关注该为药品流通企业提供第三方咨询服务、医药科技服务的公司,核实此类公司是不是专门虚开发票的空壳公司,落地核查其虚开发票的嫌疑。

(三)充分挖掘非税业务信息,挤压空壳公司生存空间

以医疗服务公司、医疗科技公司为名的空壳公司是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源头。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链条很长,如果仅靠事后打击此类空壳公司,虚开链条早已传播开来,对税款损失的挽回有限,并且对整个行业秩序的扰乱是不可逆的。因此,可以利用“金税四期”工程对非税业务的监测,及时识别虚假第三方医疗服务公司和“暴力虚开”的空壳公司,挤压其生存空间。“金税四期”工程打通了与各部委、银行等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通道,将社保纳入税务管理,还增加了企业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纳税状态和登记注册信息等。通过大数据比对,判断此类信息的异常,准确识别出披着“医药咨询公司”“医疗科技公司”等外衣,实际上是专门虚开发票的空壳公司。然后,对其开进开出发票的对手方进行进一步核查,实施全链条的治理。将获取不法利益渠道切断,以达到降低其犯罪收益的目的,从而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13]。

(四)加大行政处罚和刑事惩罚力度,提升犯罪成本

经济犯罪寄生于实体经济,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开票方和受票方实施犯罪的成本较低,实际上是利用了近年我国政府为企业减税降负的政策。所以,如果提高直接实施犯罪的成本,那么正常经营的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会升高,这与政府减税降负、激发市场活力的导向背道而驰。因此,提高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的违法成本要从提高其被惩罚的成本来展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纳税信用机制,对涉及虚开发票的医药企业和人员要加强联合惩罚[14]。如依法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降低涉案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将案件信息通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实施严格监管和联合惩戒;对涉案的医药销售代表进行行业内通报批评,对严重违规违法的医药销售行业从业人员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对医疗机构违规人员出国出境、就任职务等加以限制[15]。对涉及刑事犯罪的,公安机关展开全链条的打击,不仅依法严厉打击虚开发票犯罪,还要顺藤摸瓜,对构成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等进行定罪处罚。

(五)建立科学的医药行业营销模式,构建“亲清”型廉洁医商关系

我国一直在积极探索现代化的科学的医药行业营销模式。例如,2018 年11 月,中央深化改革“4+7”带量集中采购的措施,在规范药品流通程序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医疗机构在采购药品、医疗器械等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寻租、商业贿赂依然刺激了虚开发票的需求。再如,医药行业销售外包的CSO 模式①CSO 模式:合同销售组织,全称为“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简称“CSO”,其业务是根据与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销售权所有人)签订药品销售合同取得销售权,并基于药品销售获得报酬的一种销售模式。,慢慢沦为披着提供咨询服务的皮的新型“过票公司”。因此,在建立科学的医药行业营销模式的同时,监管措施不能缺位,要及时封堵其中蕴含的虚开发票漏洞。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务必加强对医药外包公司的资质审查,税务机关确保其提供的咨询服务等真实合法有效。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形成行业自律。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宣传相关违法犯罪案例来加强法律的威慑效应,杜绝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医药销售企业的回扣。建立有效的多渠道监督和举报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构建“亲清”型廉洁规范的医商关系[4]。

猜你喜欢

开发票开票医药行业
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即开票手工艺品大赛评选结果出炉
浅谈医药行业管道布置和设计
山东破获9起特大虚开发票案
“开票接入”首发布,微信电子发票完成全流程闭环整合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
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揭晓
饭店拒开发票的套路有多深
能否先由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再自行申报营业税
台破获史上最大虚开发票案
特快信息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