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兰亭集序》谈王羲之的虚无与达观

2023-11-23李慧敏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命意义虚无兰亭集序

李慧敏

摘 要 描述《兰亭集序》中的幽美景致,包括山水环境、天气、自然美景等元素,以及与会者的欢愉场面、分析虚无主题的呈现,强调王羲之对生死和世俗欢愉的深刻思考;然后深入探讨达观主题的呈现,包括对生命短促的感悟、珍惜当下的情感;最后总结虚无与达观在《兰亭集序》中的表现,呈现对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 王羲之  虚无  达观  生命意义

《兰亭集序》既是王羲之卓越书法的代表,也是其一次深刻的哲学沉思之旅,表达了他对虚无与达观主题的思考,引领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笔者将深入探讨《兰亭集序》中虚无主题的呈现,以及王羲之如何在快乐与欢愉中勾勒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从而达到达观的境界。

一、虚无主题的呈现

1.《兰亭集序》中的幽美景致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精彩的描写,展示了兰亭的幽美景致,这些景致为虚无主题的呈现提供了背景和情感基础。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会稽山阴的兰亭,描述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呈现出幽静而壮美的自然景致;又有“清流激湍”环绕着兰亭,与山林相映成趣,增加了景致的宜人之感。文章还提到了当日的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让人感到舒适。文章又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达了在这个环境下,人们可以畅享视觉和听觉的愉悦。作者提到“游目骋怀”,表示在这里的人可以尽情地欣赏美景,思考人生。众多的贤士都聚集在兰亭,形成了欢聚的场面。大家流觞饮酒,畅叙幽情,共享快乐,这也为景致增色。

文中提到的“映带左右”是景致描写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仅增加了景象的视觉美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虚无思想产生联系。虚无主张生命如梦幻泡影,而景中的倒影也是一种虚幻的存在,由此引发了关于生命虚幻性的思考。

2.《兰亭集序》中的快乐与欢愉

《兰亭集序》中的快乐和欢愉与虚无主题的呈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文中的虚无观念,同时也增强了快乐和欢愉的价值感。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众人聚集在兰亭,共同参加聚会,这种众人欢聚的场面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欢愉的氛围。在兰亭的聚会中,人们流觞饮酒,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欢聚时的常见习惯。酒的畅饮使人们感到愉悦,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与会者在这个愉快的氛围中创作诗歌,互相分享诗作,畅叙幽情,为聚会增添了文学的情感和快乐。

与此同时,文章描述的兰亭周围的自然美景,为聚会愉悦氛围的营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看出,《兰亭集序》前半部分叙写了欢聚、饮酒、创作和欣赏自然美景,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愉快的氛围,体现了快乐与欢愉的主题。然而快乐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促,由此引发了作者对虚无、生死的深刻思考。快乐与欢愉在文中被用来突出这些主题,促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以及对生命和虚无进行思考。这种对比使得文中的快乐和欢愉更加有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兰亭集序》中的虚无主题展示

《兰亭集序》中的“一死生为虚诞”一句展示了虚无主题。这句话反映了王羲之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生死的虚幻和无常。同时也呼应了庄子关于虚无的观点,生与死都是暂时的状态,不过是人生旅程中的一瞬间,因此可以被视为虚无。《庄子·齐物论》中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一句,意指生死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生命是短暂而虚幻的,就像梦境一样,不值得过于担忧。与会者在兰亭集会中快乐畅饮,但也认识到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与生死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种对生死和快乐的反思突出了虚无主题,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同时,这句话也是王羲之在文中进行的哲学思考。他用这句话提醒读者要反思生命的真正意义,超越世俗的欲望,追求更深层次的人生价值,这与庄子鼓励人们超越世俗、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的思想相呼应。

“一死生为虚诞”是《兰亭集序》中虚无主题的关键体现之一,它强调了生死和快乐的虚幻性,使文章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这句话成为整篇文章的精华,突出了虚无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深度。

二、达观主题的呈现

1.《兰亭集序》中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兰亭集序》通过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呈现了达观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超然态度。文中通过描述兰亭集会的欢愉氛围以及与会者的快乐与欢愉,反向强调了生命的短促。作者通过“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表达了人们常常忽略生命短暂的事实,这种反思使读者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进而更加珍惜当下。

文中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句,深刻地阐释了生命的无常和有限。生命如同一场修行,是不断变化和流逝的过程,最终都将归于终结。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也表现出作者的达观态度。与会者在欢愉中同时思考生命的本质,这种思考使他们超越了世俗欲望,更加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达观。尽管生命短暂,但他们选择在当下欢愉,并且能够超越世俗,更深刻地体验生活的意义。

作者用“一死生为虚诞”表明了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与会者并不惧怕生命的终结,而是以一种从容的态度面对。这种达观的思考使他们更加平静地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性,不为生死所困扰,也不为虚幻世界所迷惑。

2.《兰亭集序》中的珍惜当下的情感

《兰亭集序》中对自然美的欣赏、尽兴尽欢的人生态度、对生命短促的感慨,以及欣然面对生死的哲學思考等内容,表达了珍惜当下的情感。这种情感与达观主题紧密相连,强调了生命中每一刻都应该被珍惜和充分体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超然生命态度的追求。文中与会者虽然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但并没有因此而抑制自己的欢愉。相反,他们在兰亭集会上流觞饮酒,畅叙幽情,尽情享受时光,展现了对快乐的珍惜。这种尽兴尽欢的态度体现了珍惜每一刻的生活哲学。

与会者在享受集会欢愉之时,也为生命的短促发出感慨。文中提到“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暗示了他们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并没有破坏他们的欢愉,文中用“一死生为虚诞”表明与会者对生死问题的独特看法,即不为生死所困扰,欣然面对。这种态度反映了珍惜当下的情感,因为只有珍惜当下,才能超越对生死的恐惧。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世界的虚幻,但他不是沉湎于悲观和绝望,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追求快乐,珍惜当下,这正是其达观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境界也体现在他的书法艺术中,表现出一种淡泊、超然、达观的美感。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对精致景致的描写、欢愉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呈现了虚无与达观的主题。他以超然的境界面对生命的虚幻和无常,珍惜每一刻的欢愉,不为生死所困扰,这正是达观生活态度的典范。

[作者通联:山东鄄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生命意义虚无兰亭集序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浅析川端康成虚无的爱情观
在虚无中的挣扎与坚持
中职语文教学,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ТРИ ШЕДЕВРа
传统文化岂能“虚无”
生命意义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