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理性思辨迁移教学
2023-11-23易原瑛
易原瑛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培养符合语文核心素养标准的思辨迁移能力。《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诗仙”李白的代表作,从“梦游”二字着手,探索全诗理性思辨迁移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 恢宏意象 迁移教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重要代表诗作,其以奇特想象和瑰丽夸张为读者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梦游奇景世界。诗人以大量笔墨描写梦境见闻,写作手法精绝奇巧,感情真挚浓烈,意境雄浑大气,集聚浪漫主义的多维元素于一体。因此,教师可尝试由感性到理性思辨迁移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对这篇古诗的重难点——诗歌艺术特色、诗歌内涵等方面的理解。
一、隐喻:投射人生境遇的“沉浮”与“曲折”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隐藏式方法对文本主题进行深化。在解读这篇诗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平境遇,使其通过诗歌情感主题、思想内涵将文本中绮丽驰骋的豪迈想象由感性视角迁移到理性思辨领域。
1.观照——“沉”与“浮”
《梦游天姥吟留别》采用的就是隐喻手法。通过对一次“梦游”的记录和畅想,诗人表达了当时所要倾诉的人生愿望。由此可见,“梦游”并非真的虚无缥缈,反而带着诗人心中隐秘的美好倾向,抒发了他“托梦寻仙”的理想。这首诗歌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或五年(746年),李白已经被权贵排挤出长安,返回东鲁家园,又从东鲁去吴越游览。因此,这首以“梦游”为内容的留别诗是诗人在个人志向遭受打击时的内心写照。李白的“沉”是遭遇人生低谷。开篇以“海客”“越人”的叙述为起点,“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以恢宏意象说明天姥山的神秘。但即便如此,李白并未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从他人的只言片语中畅想出一个充满奇诡瑰丽色彩的世界,为接下来的“浮”作铺垫。
2.际遇——“曲”与“折”
文本以隐喻为描写手法。学生在了解李白的创作背景后,能比较顺利地体会他在文中展现出的驰骋豪情。但文字编排如何表达个人境遇的“曲”“折”,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说明。教师可引用李白初到长安时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来表现他对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想的信心。但仅仅在一年多以后,他就因不事权贵遭受排挤和贬谪,原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精神面貌全然不在。李白终于认清朝廷法度与他理想中的治世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受到身心打击的诗人面对前路茫茫的人生,不知该何去何从,便向吴越地区走访以求得心灵安慰。但即便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白也在最后吐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壮语。
二、寻绎:探寻生命追求的“有尽”与“无穷”
《梦游天姥吟留别》又是怎样通过文字的“有尽”来表达意境的“无穷”呢?
1.感性——以山譬喻之“有尽”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看似在写一座虚无缥缈的山峰,但透过其隐喻的写作手法可以看出,天姥山就是李白理想中的治世朝廷。原本诗人带着满满的信心接受友人的推荐,希望开辟出一片清平盛世。“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眼前是太阳初升的盛况,如同他进入长安以后的前路,仿佛一切都闪着金色光芒。然而场景急转直下,“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从文字就能看出诗人面临的重重压力,政治上的打压和理想的坍塌让他的人生似乎为豺狼虎豹围困,就连在“梦游”时都逃不脱心灵上的威吓。李白在面对“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情境时,在醉生梦死间构建出一个充满理想的美好仙境。这就是“霓为衣兮风为马”“仙之人兮列如麻”的蓝图。
2.理性——以梦写痛之“无穷”
李白在身心受到重创后悄然离开长安,但他依旧心系朝廷中枢,渴望得到天姥山的认可。梦境中对天姥山的描写以“有意”写“无穷”,表达了诗人满腔热血的报国之情。然而,现实却给予他深入骨髓的疼痛。就在他陷于“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盛景时,眼前的仙人没有为他这个凡人停留,毫不留恋地“虎鼓瑟兮鸾回车”。而他美好迷离的梦境也“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诗人梦中再美好瑰丽,再充满争熊斗虎的魄力,都不得不“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些痛与悲都潜藏在他的文字中,以隐喻来撰写美丽梦境却也不得不回归理性。
三、借梦:抒发心中志向的“留别”与“还愿”
文本属于留别诗。然而学生通读文本后发现,全诗描写送别的只有一句“别君去兮何时还”,诗人的写作重点完全在“梦游”。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怎样梳理这首留别诗的写作意图呢?
1.宽慰——突破压抑的“留别”
天宝元年(742年)得到友人推荐进入到朝廷政权中枢的李白意气风发,等待大展宏图,但渐渐在与权贵的虚与委蛇中磨灭了心中理想。天宝三年(744年)他上书请求辞官,唐玄宗以“非廊庙器”为由将他迁出长安。自此李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陷入纵酒饮乐中,天宝五年(746年)春就因饮酒过度大病一场。也许就在那次生死纠葛中他品味出人生的真谛。写就《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机,正是他辞别东鲁家中去往吴越的时间。这首诗原题是《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是与他的朋友们告别的一首诗。虽然这首诗并未过多描写离别之情,但并不说明诗人不重视朋友,恰恰因朋友的担心和关怀,他在诗中绘制一幅瑰丽奇幻的吴越旅行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仿佛插上想象的翅膀,直接进入人生的下一站;将留别之情融入写景中,带着朋友们一起畅游美丽的吴越之地,让他们知道即便天南海北,李白还是那个“诗仙”。
2.净化——世间行乐的“还愿”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来点出他的出世之心。即便是遭受无边的打压和痛苦,哪怕是承受心灵上的愤懑与无奈,诗人治世报国的理想并未彻底消失。他去往吴越地区抚平伤痛,如同他在诗中所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哪怕是“诗仙”李白也不能跳出凡人的思想桎梏,在遭受权贵打击摧折时也会陷入自怨自艾的情境。但是,当从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后,他还是希望能骑着白鹿重新进入名山,再得登上庙堂的机会。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要建立在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文本创作背景上,引导学生理性思辨分析,为迁移教学创造路径;让学生通过对文本内涵和诗歌情感的体悟,逐渐形成理性思辨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表达的机会,使他们实现多元思维的不断碰撞,了解真实的李白及其作品内涵。
[作者通联: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