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上)
2023-11-23林汉达糖二胖胖
文/林汉达 图/糖二胖胖
郑庄公是个很能干的国君,郑国又很强,当时有不少诸侯国,像齐、鲁、宋、卫、陈等(齐,国都在今山东临淄;鲁,国都在今山东曲阜;宋,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卫,国都在今河南淇县;陈,国都在今河南淮阳)都跟郑国有来往,尊重郑庄公的意见,连周朝的天王都怕他三分,拿他没奈何。可是他一死,四个儿子抢夺君位,闹得郑国的百姓没有一天能过太平的日子。大儿子刚即位,老二把他轰走了。老二做了国君,老三又把他杀了。正好齐国的国君齐襄(xiāng)公打算扩张势力,他派兵杀了老三,立老四为国君。郑国就这么逐渐衰弱下去了。
那个齐襄公又霸道又荒唐。他对外欺负别的诸侯国,对内压迫老百姓,引起了好多人的不满,连他自己的两个兄弟都逃到别的国家避难去了。他那两个兄弟是两个母亲生的,一个叫公子纠(jiū),母亲是鲁国人,他就躲到了鲁国姥姥家。一个叫公子小白,他的母亲是卫国人,他就近躲到了莒(jǔ)国(在今山东莒县)。两个公子各有一个师父。公子纠的师父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父叫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是中国历史上最要好的一对朋友。有个成语叫“管鲍之交”,这个典故就出在这儿。
管仲和鲍叔牙两个好朋友一块儿做买卖,一块儿打仗。买卖是合伙的,鲍叔牙有钱,本钱出得多,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少。赚了钱呢,本钱少的管仲倒多拿一份。鲍叔牙手下的人不服,说管仲“揩油”。鲍叔牙帮着管仲说:“没有的事,他家里困难,等着钱使,我乐意多分点儿给他。朋友嘛,应当互相帮助,有的帮助没有的,这有什么奇怪呢?”说起打仗,更得把人笑坏了。一出兵,管仲能排在后头他就排在后头,退兵的时候,能跑在前头他就跑在前头。人家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又替管仲分辩,说:“谁说管仲贪生怕死?他的母亲老了,又多病,他不能不留着自己去奉养母亲。照实说吧,像他那么勇敢的人天下少有。你们当他真不敢打仗吗?”管仲听见了这些话,就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
公元前686 年,为了避难,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不久,齐国发生了内乱,有一帮人杀了齐襄公,另外立了国君。第二年春天,齐国的大臣又杀了那一帮人和新君,派使者到鲁国来迎接公子纠,请他去做国君。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派兵护送公子纠和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回齐国去。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近,万一他先进去抢了君位,那就麻烦了。不如让我先带领一队人马去挡住那一头。”鲁庄公同意了。
管仲带着几十辆兵车赶紧往前走,到了莒国去齐国必经之路上,一打听,才知道莒国的兵马在吃一顿饭的工夫之前就过去了。管仲一想:“哎呀,公子小白真的跑在头里了,那还了得?”他就使劲地往前追,一气儿跑了三十多里,真给他追上了。两个师傅和两国的兵车碰上了。管仲瞧见公子小白坐在车里,就跑过去说:“公子上哪儿去呀?”小白说:“回国办丧事去。”管仲说:“有您哥哥,您就别去了,省得叫人家说闲话。”鲍叔牙虽说是管仲的好朋友,可是他为了自己的主人,就睁大了眼睛说:“管仲!各人有各人的事,你管得着吗?”旁边的士兵们挺凶地喝着,好像就要动手似的。
博物馆里的珍贵记忆
这组青铜游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出土于山东临沂莒南县一座莒国的墓葬。游钟是尺寸较小的编钟,因为相对轻便,所以国君常在出游时携带、使用它们。
莒国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与齐国、鲁国相比,国土面积小,国力微弱,名气并不算大。但这个小国有一个特殊之处:它是由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夷建立的。
夷又称东夷,早在商代时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殷墟出土的很多甲骨,都记载了商人征讨夷人的情况。西周时期,周人与淮夷、徐戎等夷人部族仍然冲突不断。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长期的交往,夷与华夏先民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最终融入了华夏大家庭。这组青铜游钟就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
春秋时期,莒国常常成为齐、鲁两国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流亡地。在这些流亡者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公子小白了,你也许更熟悉他的另一个称呼——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