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肠套叠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及血管活性肠肽相关性分析*
2023-11-23张瑞敏吴向铭赵永祥
王 珺,张瑞敏,吴向铭,苗 玮,赵永祥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2.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所致,通常引起患儿呕吐、腹痛及便血等症状[1]。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肠套叠在1岁儿童中的平均发病率为74/10万[2]。在中国,随着地区的不同,肠套叠的发病率有一定差别,从69/10万到256.81/10万不等[3],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发病率可达总发病人群的80 %以上,其中4~10个月龄婴儿最多见,是儿童常见急腹症之一。根据病因不同,肠套叠被分为原发性肠套叠与继发性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常发生于成人中,伴随肠道的病理改变,如存在梅克尔憩室或肠道肿瘤;原发性肠套叠多发于儿童,但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仅有一些研究表明食物过敏与肠套叠存在关联[4]。目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用于检测儿童食物过敏[5],而食物特异性IgG可反映食物不耐受的水平[6]。本研究对原发性肠套叠患儿进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及血管活性肠肽检测,探讨彼此的关联性,以期为探索肠套叠病因开拓新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包头市第四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肠套叠和非肠道疾病患儿各35例,其中肠套叠组男孩23例,女孩12例,年龄7个月~3岁10个月,平均(2.27±0.97)岁,体质量(12.94±2.64)kg;非肠道疾病组男孩26例,女孩9例,年龄6个月~3岁11个月,平均(2.14±0.95)岁,体质量(12.81±2.81)kg。两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包头市第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肠套叠组纳入标准:①年龄<4岁;②存在消化道症状、经彩超确诊肠套叠;③初次确诊肠套叠;④不合并其他肠管畸形及疾病;⑤未发生肠管坏死、穿孔等并发症;⑥无腹部手术史。排除标准:①合并肠道畸形或肠道疾病;②已经发生肠管坏死或穿孔;③出现休克或严重器官功能损害;④排除抽血前接受抗免疫治疗或服用抗过敏药物。
非肠道疾病组纳入标准:①年龄<4岁;②未被确诊为肠道疾病及感染相关疾病;③无肠道疾病病史;④无腹部手术史;⑤与肠套叠组性别无差异。排除标准:①出现休克或严重器官功能损害等不能配合者;②抽血前接受抗免疫治疗或服用抗过敏药物。
1.2操作方法 患儿入院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液4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20 min分离血清,冻存于-80 ℃冰箱中。检测试剂:过敏源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用以检测包含鳕鱼、鸡蛋、牛奶、牛肉、大豆、虾、小麦在内的7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E及IgG抗体。人血管活性肠肽ELISA检测试剂盒(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以检测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实验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检测仪器为恒美全自动酶标仪(HM-SY96S)。
1.3结果分级 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可分为0级(<0.35 IU/mL),1级(0.35~0.69 IU/mL),2级(0.7~3.49 IU/mL),3级(3.5~17.49 IU/mL),4级(17.5~49.99 IU/mL),5级(50~100 IU/mL),6级(>100 IU/mL),其中1级及以上为阳性,0级为阴性。食物特异性IgG结果≥50 U/mL为阳性,<50 U/mL为阴性。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比较 本研究中肠套叠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中总阳性率为40.00 %,其中牛奶、鸡蛋及小麦的阳性率较高,可达20.00 %、14.29 %及11.43 %。非肠道疾病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中总阳性率为28.57 %,但两组间总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类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相比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比较 本研究中肠套叠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88.57 %,其中牛奶、鸡蛋的阳性率较高,可达74.29 %和62.86 %;而非肠道疾病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2.86 %,且肠套叠组总阳性率高于非肠道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类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肠套叠组与非肠道疾病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比较(n=35)
2.3两组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 肠套叠组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低于非肠道疾病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肠套叠组与非肠道疾病组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比较
2.4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
2.5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阴阳性结果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相关性分析 将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阴性或阳性作为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比较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相关性,结果表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与血管活性肠肽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而食物特异性IgG阳性与血管活性肠肽之间呈负相关(P<0.05)。见表5。
表5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阴阳性结果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学术界对于肠套叠的病因仍存在争议,目前研究认为肠套叠与婴幼儿的性别、年龄、饮食、气候、病毒感染、免疫能力有关[2],而肠道功能紊乱与肠套叠的发病具有密切联系。Kristin等[7]通过钙离子抑制剂硝苯地平导致小鼠出现肠套叠,证实了肠道功能紊乱会导致肠道叠的发生。万成亮等[8]认为婴儿时期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会增加肠套叠的发病概率。
儿童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黏膜免疫及消化功能较差,不能对食物蛋白质产生耐受,或是身体缺乏某种消化酶及其他原因[9],容易产生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包括食物过敏(Food Allergy)与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可达4 %~7 %,且每十年发病率可增加1.2 %[10],而食物不耐受较食物过敏更为常见,患病率可高达20 %[11],其中食物特异性IgE及IgG对食物过敏及食物不耐受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5-6,12]。当出现食物的不良反应,可引起胃肠道症状,造成肠道功能紊乱。目前发现食物过敏还与肠道菌群的构成改变有关[13-14],且在婴儿时期辅食的添加,不但可能引起食物不良反应,也会改变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而肠道菌群紊乱也会影响肠神经系统的发育[15],从而干扰正常肠道功能,是形成肠套叠发病的基础。Aydin等[4]发现食物过敏是导致复发性肠套叠的病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肠套叠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与非肠道疾病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的升高与肠套叠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食物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显示肠套叠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高于非肠道疾病组患儿,提示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升高的患儿更易出现肠套叠。因此食物特异性IgG可能与肠套叠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但两组各项食物间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考虑是纳入例数较少产生偏差所致。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胃肠道中的小分子氨基酸,既可作为胃肠激素参与肠神经系统,调节肠道功能,也具有调节离子分泌、营养吸收等多种功能,其在胃肠道中主要作用于VPAC2受体,能够抑制胃肠蠕动,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并可使胃肠道血管舒张[16],是维持肠道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检测结果表明,肠套叠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低于非肠道疾病组患儿,表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改变可能与肠套叠的发生有关。分别对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及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和阴性患儿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和阴性患儿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差异不大,但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患儿的血管活性肠肽低于阴性患儿,提示存在食物不耐受的患儿更易出现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变化,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诱发肠套叠产生。随后分析了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与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与血管活性肠肽无明显相关性,而食物特异性IgG与血管活性肠肽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相关程度呈一般水平。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与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性,而食物特异性IgG与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肠套叠患儿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的水平发生改变,提示血管活性肠肽的水平改变与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有关,食物特异性IgG可能通过影响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影响肠道功能,导致原发性肠套叠发生。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且只涉及无法自行恢复的肠套叠患儿,缺少对一过性肠套叠的监测,因此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后续的研究应继续扩大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