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军工金星锚具:“跨越山海”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23-11-23王慧明汪禧年
王慧明 汪禧年/文
元江双线特大桥
清晨的澜沧江岸边,薄雾刚刚散去,一列动车从中老铁路——玉磨段景洪澜沧江大桥上奔驰而过,宛若一条巨龙飞驰在山水画中。
中老铁路自2021年全线开通运营以来,受到国内外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的国内段——玉磨铁路,全线共有隧道93座、桥梁136座,桥隧比高达87.3%,被沿线居民形象地说成“不是在天上(桥梁),就是在洞里(隧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这“天上”和“洞里”,到处都有安徽金星预应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锚具产品的身影。
安徽军工金星公司共中标玉磨铁路3个标段锚具产品,自项目招标阶段以来,公司主动走进市场开展“靶向”攻关,提供“嵌入式”服务,并充分结合“金星锚具”品牌优势,为客户详细讲解产品特性及使用事项,收获了客户的高度评价。中标后,销售人员在指导客户合理订货的同时,积极与生产、技术、质量部门对接,创新优化产品工艺,严格规范各个生产细节,使产品屈服强度、耐腐性能均满足客户需求,满足特殊地理位置建设需求。
在整个项目中,最能体现安徽军工人“一切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服务理念的代表性工程是元江双线特大桥。红色钢桁梁飞架在灰白的桥墩上,从远处望去,跨越元江的中老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在群山间显得格外壮美。
大桥飞跨“V”形红河高山峡谷,桥身长约832米,其中,最高的3号桥墩达154米,相当于50多层楼房的高度。墩身重超过12万吨,再加上2.1万吨的钢桁梁,不仅要承受约15万吨的重量,而且桥墩底部的断层和滑坡体较多,岩体破碎。对建设者来说,如此高的墩身且要承受如此巨大的重量,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因此,在确保承重达标的前提下,有效减轻桥墩自身重量成了施工的关键。为减轻桥身梁体的自重,需要尽量减少梁体的壁厚,而预应力束也必然会随之减少。为此,安徽军工技术人员积极采取私人定制模式,将原先1860 MPa 级常规预应力束升级成2000 MPa级高强度预应力束,并为大桥量身定制20孔以上的高强度大孔位锚具,以解决这一矛盾。
与此同时,大桥集大跨度、高桥墩于一身的特点也给长预应力束及锚具的施工带来了挑战。长预应力必须采用多级张拉工艺,这就要求夹片既要具备能反复咬合、松开的性能,又要保证夹片齿形不被磨损。为解决这一难题,技术人员多次赴施工现场反复调试限位板深度,直至锚具与钢绞线高度达到最佳匹配度,最终满足桥体预应力损失少、钢绞线磨损少、夹片咬合紧密、锚具锚固性能良好的工艺要求,被项目负责人笑称为“了不起的金星方案”。
近年来,安徽军工金星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参建了雅万高铁、中泰铁路、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等国际重大项目。雅万高铁项目供货期间,安徽军工金星公司克服项目标准高、体量大、时间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迎难而上,精心组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5万多套锚具供货任务,为该项目四号梁场万隆区段提前8天完成箱梁架设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雅万高铁承包商联合体管委会致信表扬道:“贵公司生产的锚具质量优良,包装细致美观,充分体现了‘国企担当、军工品质’的企业作风……如果说雅万高铁项目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道路上一座伟大的丰碑,那贵公司的锚具就是这座丰碑上一块牢固的基石。”
如今,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已正式通车,为沿线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带来了巨大机遇。安徽军工金星公司也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借船出海,成为中国预应力产品行业成功“走出去”的靓丽名片。站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安徽军工金星公司将紧密跟踪市场动向,积极抢抓海外市场机遇,携手合作伙伴扬帆出海,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上绘就更多壮丽篇章。
雅万高铁项目承包商联合体管委会发出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