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与完善策略

2023-11-23王子谦

经营者 2023年13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银行

王子谦/文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而资金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资金管理能提高企业的资金统筹调度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研究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现阶段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上进行了诸多尝试,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个别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资金管理实际情况与理想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以某省Y 大型国企为例,分析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努力构建精简、高效、集约化的内部资金管控体系,为国有企业提升资金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国有企业 资金管理 现状 策略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坚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形成更加成熟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民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因此,国有企业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涉及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方面的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效能,同时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目标和要求。

Y 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资金集中管理,但资金结算方式不够便利

Y 企业作为省级国有大型商业企业,主营快速消费品批发零售,下属基层单位共10家(含2家多元化投资企业)。Y 企业全省系统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已逾10年,各基层单位结算货款当日自动归集至省公司各家合作银行账户,日常运营资金由省公司统一按需拨付,实现“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资金规模优势显现,与合作银行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资金流入中,95%以上为销售货款流入,顾客普遍反映该企业结算方式过于传统,与时下广泛使用的结算方式脱节,给实际经营带来很大不便,延长了资金流转的时间,削弱了资金管理的时效性。

资金流量存量大,存在资金闲置问题

2021年,Y 国有企业全年度货币资金流入量约300亿元,资金流出量约280亿元,资金净流量20亿元,上缴上级单位10亿元投资收益后,资金净增加10亿元,说明该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同年,Y 企业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8.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70%以上。其中,活期资金58亿元,占比58.89%,定期存款(均为一年期以上)为40.50亿元,占比41.11%。活期资金占比过半,存在资金闲置问题。

资金收益持续正增长,但增幅放缓,收益率偏低

2021年全年实现资金收益(利息收入)2.95亿元,同比增加0.03亿元,实现连续5年呈正增长,但增幅仅为1%,资金收益率为2.95%(利息收入/日均存款余额),低于本省其他行业国有企业资金收益率。利息收入在完成上缴上级单位投资收益的情况下虽然实现正增长,但增幅偏低,增长呈下滑态势。资金收益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资金的增加、协定存款利率上浮、全系统协定存款利率全覆盖。

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但活力不足

销售货款资金归集情况

2021年全省Y 国有系统各家合作银行共归集商品销售款为198亿元,资金归集量前两位A 银行(国有银行)归集148亿元,占比75%;B 银行(地方性中小银行)归集30亿元,占比15%;归集资金量排名最末C 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归集20亿元,占比10%。其中,国有银行(含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归集资金占比为90%,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占绝对主导地位。

银行账户期末余额情况

2021年Y 企业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8.5亿元,分布在4家银行中。其中账户余额排名前两位的银行分别为A 银行(国有银行)和D 银行(国有银行),分别为63亿元和20亿元,占比分别为64%和20%;B 银行(地方性中小银行)账户余额排名第三,金额为10亿元,占比为1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C 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期末账户余额排名最末,金额为5.5亿元,占比为6%。综上,国有银行(含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账户期末余额占比总计为9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占绝对主导地位。

Y 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其资金虽在国有合作银行存放、运营,资金安全风险较低且可控,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要求,但近年来逐步呈现A 银行一家独大的趋势。2021年,A 银行商品销售款资金归集量和期末账户余额均超过半数,银行的谈判主动权不足,服务水平有所下滑。

资金内部划拨逐步规范,但效率不高

近年来,Y 企业持续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资金内部调拨规则设置,包括向下属企业划拨资金用于日常经营、税费缴纳、资本性支出等,以及从资金归集结算账户向基本存款账户横向调款,用于全省系统资金支出及向上级单位缴纳投资收益。要想实现科学的内部资金调拨,应由人工靠经验、凭感觉、依赖习惯调拨资金的方式向按制度、按规则调拨转变,使资金内部调拨有规可依、有据可循。但长期以来,Y 企业的内部资金调拨依然靠人工取数、汇总,下属单位的资金调拨及需求申请均为线下电子版提报,总公司资金管理人员进行汇总,走纸质化审批流程,最后在NC 系统内进行多笔人工制单等,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较低,且耗时费力,容易出错,内部资金调拨效果不佳。

资金风险逐步得到防控,但未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Y 企业开通了合作银行银企直连功能,资金调拨、支付功能更加强大便捷,同时,为了防范资金廉洁风险和误操作风险,新增了定向支付白名单功能,规定转账用途、转出指定账户、转账限额等,有效规避了资金内部调拨的各类潜在风险,从根本上确保了Y 企业全省系统账户内部资金调拨安全无误。此外,Y 企业还制订了资金风险专项检查实施方案,每3年开展一次全省系统资金管理专项检查,重点围绕制度建设、银行账户管理、资金内控制度执行、印章印鉴票据密码管理、“小金库”等关键风险点,抽查所属基层单位的资金管理情况,指明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整改意见,有效提升了Y 企业全省系统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但因资金风险检查频次不高、检查覆盖不全面、风险防控不全面且防控力度不足等问题,所以存在一些疏漏。另外,白名单功能未采取多层加密验证,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黑客的攻击,安全等级不符合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Y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结合Y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发现其资金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销售货款结算方式效率仍须进一步提高。第二,资金收益管理不够精细。总体上资金存量较多,资金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资金闲置问题。创造经济效益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收益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利率下行压力的增大,利息收入提升空间进一步收窄。第三,资金管理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亟待提升,以适应全新的信息化发展形势。第四,合作银行间未建立合理竞争模式,导致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怠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第五,没有对资金管理风险防控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与上级要求和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差距,亟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完善对策

关注顾客消费体验,优化货款结算方式

国有企业必须积极推进营销子系统业务支付页面的改造升级,探索实践销售货款的自动化核算,提高货款资金结算效率,减少人工结算及对账工作量;引导客户在结算平台主动支付货款,逐步降低批量代扣比例;继续推广商户主动支付,升级商户货款支付功能,与信息、营销、合作银行等部门共同探索移动支付,包括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数字货币等结算方式,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的资金结算服务;借助智能财务共享中心,增设系统内子账户余额超额度预警功能,提醒相关合作银行及时上划归集资金,加快货款资金回笼速度。

优化资金存放布局,提升货币资金收益

第一,国有企业应持续优化资金结构,做到定活配比、长短结合,提升定期存款比例,采用资金竞争性存放方式如竞争性谈判、磋商,以及公开招标等方式,争取最高上浮利率,加快活期存款周转速度,争取协定存款上浮利率,避免占用闲置资金,提升资金管理效率与效益。同时,完成年度最佳活期资金存量测算,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尝试多元化投资,合理分配活期余额、定期存款和股权投资份额,保证资金存放的科学性、准确性,编制资金发布存放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做好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的竞争性存放工作,优化定期存款期限和布局。第二,国有企业必须严控资金安全风险,持续提升货币资金收益。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的资金风险管理制度,形成内部监督与外部控制相结合的整体性风险管控体系,主要包括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具体职责,遵循统一管理、统一运用的基本原则,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资金运行状况,保证监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可构建风险评估方法条款并严格执行条款内容,同时严格监管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做到有奖有罚。

借助财务智能平台,提高资金调拨效率

随着智能财务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也可以借助智能财务共享中心,提升内部资金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例如,优化资金调拨工作及需求,申请线下电子版汇总、纸质化审批和线上人工制单等环节,实现企业全系统内部资金调拨和下属公司资金需求线上申请、审批、制单、下拨的一体化自动生成,省时省力,高效便捷。关于财务智能平台的构建,国有企业可选择与系统软件供应商合作研发、自行研发或直接外购。以直接外购为例,其财务智能平台建设应包含成立财务智能化建设项目小组、安装调试系统环境、制定核算规则、进行用户集中培训、进行用户现场演练、准备基础资料、用户测试考核、准备期初数据、切换线上运行、系统并行完善以及售后服务。

引入优胜劣汰机制,构建良性竞争格局

严格落实银行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相关管理办法,着力提升考核测评的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通过测评合作银行近两年来的服务质量,构建合作银行“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引进发展潜力大、合作意愿强烈的国有银行或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注重和金融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信息化建设、商户赋能、乡村振兴、资金保值增值等方面进行合作,积极构建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全新合作格局。

增强风险防控意识,筑牢资金安全屏障

第一,明确内部监督目标与基本原则。为做好国有企业资金风险防控工作,企业必须发挥其内部监督稽核作用,保证国有企业采取的系列措施与手段不会脱轨。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内部监督稽查要达到以下目标:保证各项资金活动合法合规;保证日常资金流转符合企业规章细则要求;保证资金管理不违背企业稳健运行和资产安全完整的基本意愿;保证资金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保证及时纠正、解决资金管理问题。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稽查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审慎性原则,即以审慎经营为出发点,评估日常资金管理中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设置相应的操作程序以转移或化解风险;二是一致性原则,即资金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必须保持一致;三是有效性原则,即对资金的监督稽查能够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能够不断挖掘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加以规避,从而确保资金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四是独立性原则,即对资金的内部监督稽查必须相对独立,遵循客观原则,实事求是。

第二,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增加资金风险检查频次,开展年度系统资金风险专项检查,落实资金管理内部自查自纠、行业巡视巡查常态化机制,全面排查资金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开展对银行存款的风险排查,进一步强化中小银行账户管理和资金存放管理,坚决消除中小金融机构存款隐患,防范资金安全风险,最终形成资金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部门自查与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资金业务审查与企业的风险复查;企业工作回款与内部监督稽查。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本文以Y 大型国有企业为例,分析了其资金管理现状,并从中总结出当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即资金活力不足、资金闲置问题严重、资金结算方式不够灵活、资金风险防范工作不到位。结合Y 国有企业实际情况与笔者工作经验,也从如下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优化资金结算方式;优化资金存放布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智能管理;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做好资金安全管理工作。尽管本文面向国有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资金管理优化建议,但由于能力有限,且对相关理论、文献等的解读不够透彻,部分策略的实践价值有待论证,未来会加强这方面学习,力求提出更具价值的优化建议,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的商业价值。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资金银行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