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场防疫保健管理技术探讨
2023-11-23王朴春云南省宣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王朴春(云南省宣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宣威市是云南省最大的县级农业市,为了加强防控工作,宣威市落实了分片包村包场的排查工作责任机制,开展疫情监测排查。对生猪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厂和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场所以及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和交易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网格化全覆盖排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村庄、养殖户,排查没有死角。笔者对猪场的防疫保健管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高防疫工作的效果。
一、做好猪舍环境控制工作
1.加强猪舍通风。自然通风是降低猪舍温度的基本方法,也是常用的措施之一。打开猪舍的门窗可以加速室内空气的流动,带走猪舍中的水蒸气和热气,从而有利于降低猪舍的温度。此外,打开门窗不仅可以降低温度,还可以及时排出猪舍中积聚的有害气体,保持猪舍空气的清新。在夏季养猪过程中,饲养人员必须注重猪舍的通风工作,优先选择自然通风的方式。如果自然通风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使用专业的通风设备来辅助通风,以提高通风效果。
2.减少太阳辐射。夏季阳光强烈、温度较高,在此背景下要想更好地促进猪群生长,就必须减少猪舍中的太阳辐射,为猪群创造更舒适阴凉的生长环境。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对猪舍构建时,朝向最好设置为南向,以此来加强猪舍换气通风,同时猪舍顶棚要尽可能高一些,以此来减少太阳热量传递;二是在猪舍周边可以种植一些爬行植物或大型阔叶树木,以此来为猪舍遮阴达到降温的效果;三是可以在猪舍周边种植草坪或菜地,据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在猪舍周边种植草坪或菜坪,可以使猪舍的热辐射降低50%以上。
3.做好环境卫生。夏季气温较高,会加速粪污的发酵过程,导致散发刺激性气体如氨气和一氧化碳,并促进细菌和病菌的滋生,对猪的健康生长不利。为确保猪群的健康,养猪人员在夏季应加强猪舍清理工作,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首先,根据实际养殖情况,定期清理猪舍的地面、墙面、用具和饲具。其次,要注意灭蚊灭鼠工作。可以设置蚊帐、安装蚊香或使用杀虫剂来防止蚊虫的滋生,对于老鼠可以设置捕鼠器、使用毒饵或寻求专业的灭鼠服务。
4.降低饲养密度。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生猪养殖密度的增加给猪场疫病防控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虽然高密度生猪养殖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养殖效益,但也会对猪的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夏季尤其重要的是,饲养人员需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以改善猪的生活环境,促进生长发育。为了降低猪舍温度和湿度,饲养人员可以考虑降低饲养密度。通过减少猪群数量,每只猪会有更多的空间来活动和散热,减少猪舍内部温度的上升。此外,适量的饲养密度还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5.喷水降温。在猪舍温度高于30℃的情况下,饲养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猪舍温度。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喷水设备对猪舍的墙体、外围和顶部进行喷水,以增加蒸发散热效果。这可以有效降低猪舍的温度。另外,饲养人员还可以使用低压雾化装置对猪体进行直接喷水。但在使用这种喷水方式时,需要增加猪舍的通风量,以确保猪体上的水分能够及时蒸发,防止猪体过于潮湿导致其他问题。同时,为了防止猪舍因喷水过于潮湿而滋生病菌,可以在喷水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消毒剂,以起到杀菌的作用。这样可以确保猪舍的卫生状况,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喷水降温过程中,饲养人员应密切观察猪的反应和舒适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喷水量和频率,以确保猪群的健康和舒适。
6.湿帘—负压风机降温。湿帘—负压风机主要由供水设备、风扇、带孔湿帘几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带孔湿帘可以对外界空气降温增湿,而风扇可以降低外界空气的湿度、温度,进而将冷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猪舍当中,进而可以起到对猪舍降温的效果。据相关研究显示,运用湿帘—负压风机对猪舍进行降温,可以使猪舍温度降低6~7℃。
7.安装空调。在炎热高温的夏季,为了防止名贵种猪出现热应激和中暑现象,饲养人员可以采用空调为其进行降温。安装空调虽然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但此举不仅降温效果最为理想,而且还能有效降低猪舍湿度,这对名贵种猪正常生产是极为有利的。
二、合理调节饲喂时间及饲料配方
1.调整饲喂时间。夏季中午是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生猪受高温影响,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和食欲不振现象,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猪群健康。因此为了不影响生猪进食,饲养人员必须对生猪饲喂时间予以适当调整,尽量避开中午温度最高的时间段,采取清晨、傍晚两次投喂为佳。清晨、傍晚由于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温度会相对较低,此时投喂生猪,可以确保生猪食欲旺盛,采食足够的饲料。必须注意的是,在夏季投喂生猪时,必须秉持现拌现喂的基本原则,不能一次性拌料过多,同时要对食槽中的剩料及时予以处理,以防食槽中的剩料发霉变质对生猪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灵活调整饲料配方。受高温天气影响,夏季生猪采食量会明显降低,在此背景下要想充分满足生猪营养摄入需求,饲养人员必须对生猪饲料配方灵活予以调整,多为生猪投喂一些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的饲料,以此来提高生猪营养消化率和代谢率,而这对于减少生猪的热应激反应是极为有利的。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对生猪饲料配置时不可添加过多粗蛋白,因为粗蛋白在经过猪机体消化后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进而会进一步提高猪舍温度。因此饲养人员在对生猪饲料配置时,可以运用合成氨基酸、鱼粉、优质蛋白质代替粗蛋白,以此来满足猪群蛋白质摄入需求。
3.适量投喂绿色多汁饲料。夏季炎热高温,猪群食欲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影响,而绿色多汁饲料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不仅可以起到清凉解暑的效果,还可以刺激生猪食欲,增大生猪采食量,而这对于生猪产肉增重是非常有利的。常见的绿色多汁饲料主要包括冬瓜、青菜、西瓜等。
4.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是生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它们在促进生猪机体发育和增强猪群疫病抵抗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可以根据猪群的实际生长情况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试剂。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以预防生猪发生热应激,增强猪群的抵抗力。同时,饲养人员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添加比例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群进行调整,例如种公猪和哺乳母猪可以添加6%~8%,空怀猪和妊娠猪可以添加4%,育肥猪可以添加3%。这样可以提高猪群的抗应激能力,预防酸中毒的发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饲料中同时添加小苏打和维生素C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可能会发生反应,饲养人员在调整饲料配方时应避免同时添加这两种物质。
5.添加电解质。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生猪的排汗量会明显增多,这会导致生猪体内氢离子和碳离子的消耗增加,从而引起酸碱失衡。酸碱失衡不仅会对生猪的疫病抵抗力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严重影响它们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减慢。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饲料人员可以适量向生猪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质添加剂,如碳酸氢钠、氯化铵和氯化钾等。
三、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1.提供充足饮水。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生猪的排汗量会明显增多,这会导致生猪体内氢离子和碳离子的消耗增加,从而引起酸碱失衡。酸碱失衡不仅会对生猪的疫病抵抗力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严重影响它们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减慢。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饲料人员可以适量向生猪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质添加剂,如碳酸氢钠、氯化铵和氯化钾等。这些电解质添加剂可以帮助维持生猪体内的酸碱平衡,补充因排汗而丢失的电解质。碳酸氢钠可以提供碱性物质,帮助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氯化铵和氯化钾可以提供氯离子和钾离子,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解质平衡。适量添加这些电解质添加剂可以预防酸碱失衡,减轻热应激对生猪的影响,增强它们的疫病抵抗力,并促进采食和增重。
2.维持猪舍安静。夏季湿度大、温度高,会对生猪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夏季养猪过程中,饲养人员必须制定饲养管理规程,对猪群予以严格管理。而其中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猪舍安静,不能在猪舍附近大声喧哗、燃放爆竹,同时在打扫、喂水、喂料时动作要尽可能的轻柔,以此来防止猪群出现应激现象。
3.做好消毒工作。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会加速细菌、病菌滋生,进而会增加生猪感染疫病尤其是传染性疫病的概率。在此背景下,饲养人员要想降低生猪疫病发生,必须做好消毒工作,以此来起到杀灭病源的目的。而在实际消毒过程中,饲养人员必须科学选择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主要包括新洁尔灭、福尔马林、苛性钠等。消毒试剂选择完毕后,要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合理配置,以此来确保消毒效果。必须注意的是,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以防细菌、病毒产生抗药性,最好选用2~3种消毒试剂交替使用。
4.落实疫病监察。在日常饲喂程中,饲养人员要对生猪的进食情况、饮水情况、精神状态、排便情况等加强观察。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出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将其从猪群中隔离开来,并由专业兽医诊断治疗,以确保猪病得到及时控制,防止疫病蔓延扩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不仅导致生猪极易出现中暑、应激反应,而且生猪极易感染传染性疫病。因此在夏季养猪过程中,饲养人员必须做好猪群防疫保健工作,通过做好猪舍环境控制、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等举措,切实增强猪群对疫病的抵抗力,进而更好地促进猪群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