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病人希望现状及研究进展
2023-11-23石珂珂封麦芳胡永杰王惠惠权海善
石珂珂,封麦芳,张 元,胡永杰,郭 越,王惠惠,权海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慢性病病人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国内超过75.8%的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人数约达1.9亿[1]。老年慢性病病人由于病程长、难以治愈,容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2],从而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希望”是一种心理健康的体现,有希望品质的个体即使遭受长久的压力,仍然可以通过调整认知和行为,积极应对生活,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活下去的勇气[3]。因此,提升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希望水平,对增强主观幸福感[4]和实现健康老龄化[5]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老年慢性病病人希望水平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71年3月—2022年4月,中文检索词为“老年人”“慢性病”“希望”。英文检索词为“aged”“geriatric”“senile”“hope”“chronic”。对老年慢性病病人希望的概念、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希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希望的概述
1.1 概念
“希望”一词起源于宗教和哲学领域。1905年,弗洛伊德首次在心理领域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心理和精神疾患的治疗[6]。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希望”进行了定义。1985年,Dufault等[7]提出,希望是一种激发人内心激情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力量。1995年,Snyder[8]在文献查证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希望是个体后天学习而成的一种个人思维和行为倾向,它既是一种认知特征,也是一种动力状态,其特点是对实现未来美好事物的自信但不确定的期望。1988年,Miller等[9]认为希望是对一系列美好状态或事物的预测和期望。目前,在学界普遍得到认可的概念是Snyder[10]认为希望是以目标-路径动力观为中心地对美好未来结果的追求。
1.2 Snyder希望理论
该模型于1991年由Snyder与同事提出,是一种基于目标实现框架的认知动力理论模型[11]。该理论提示,希望反映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如明确概念化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策略(路径思维)[10];激发并维持使用这些策略的动机(动机思维)。其中“概念化目标”为目标的具体化和详细化;“路径思维”是指一个人感知通向理想目标的可行路径的能力,当遇到障碍时,产生多条路径是很重要的[12];动机思维是希望理论中的激励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对目标导向行为能力的认知[13]。在这个模型中Snyder认为希望是以目标为导向,路径思维及动力思维则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驱动力。Poorgholami等[14]提出,高希望水平的个体更有可能发展动机路径,并在面临挑战或困难时,由他们的动机思维维持。因此,高希望水平的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更容易成功,更倾向于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希望水平较低的个体在实现目标方面表现得更为困难,更倾向于消极的情绪体验[15]。
2 测评工具
2.1 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r,HHI)
HHI量表由美国教授Herth[16]于1992编制,是护理领域使用最广泛的量表。量表包含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3个维度,共12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为12~48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希望水平越高,Cronbach′s α系数为0.97,重测信度为0.86。中文版由赵海平等[17]汉化后应用于国内研究。王艳华[18]对赵海平的中文版量表进行了二次测试,结果显示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71、重测信度为0.861。葡萄牙学者Ottaviani等[19]用该量表测定了127例中老年慢性肾衰竭透析病人的希望水平为中等水平。程春梅等[20]采用该量表测得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希望水平明显低于身体健康老年人。
2.2 Nowotny 希望量表(Nowotny Hope Scale)
该量表由Ml[21]于1989年编制,包括面向未来、积极参与、来自内部(与信任有关)、未来是可能的、与他人或精神信仰有关、对结果的信心6个维度,共29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为29~116分,分数越高意味着希望水平越高,Cronbach′s α系数为0.90,经Rustøen受试者复测后Cronbach′s α系数为0.84[22]。
2.3 米勒希望量表(Miller hope Scale)
Miller从多维度考量希望,并于1988年编制了该量表[5],量表包括积极和消极2个维度,共40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总分为40~240分,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3,2周后复测信度为0.82,信效度良好。Zorn等[23]采用该量表测定的114名社区老年妇女的希望水平较高。
2.4 成人希望量表(The Adult Hope Scale,AHS)
该量表是Snyder[24]于2002年研制的自我评定量表。AHS包括机构(目标导向的决心)和途径(实现目标的途径)2个维度,共8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为8~32分,分数越高代表受试者希望水平越高。Goldzweig等[25]采用该量表测试45例≥86岁受试者的癌症病人,显示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Lin等[26]对62例脑卒中病人进行16次社会支持干预后,使用该量表评估发现,希望水平随着社会网络丰富和社会支持系统扩展而增高。Digasbarro等[27]也采用该量表调查64例住院老年病人,发现住院时间越长,病人的希望水平越低,Cronbach′s α系数为0.85,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3 研究现状
Bailey等[28]对1 034名老年人进行了1项纵向研究,为期8年的随访显示,经常、有时和很少感到希望者的死亡率分别为21.6%、26.4%和35.7%,可见感到希望的频率越低,死亡率则越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水平逐渐降低,而80岁之后老年人的希望水平则再次缓慢升高。Goldzweig等[29]对280名老年人进行访谈发现,与健康老年人相比,慢性病老年人的希望水平对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更加积极的影响。如果能够提高老年人希望水平,则可以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促进预后康复,进而提高生活幸福指数。Salazar-Barajas等[30]对200名老年人进行了横断面研究发现,希望水平正面影响老龄化,可以抵御疾病产生的压力,使个人能够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寻求策略,并参与到培养健康行为和治疗疾病的活动中。Andersen等[31]指出,在住院后的过渡时期,医疗专业人员联盟以及良好的医疗服务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希望水平至关重要。
李淑英等[32]采用HHI量表调查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希望水平普遍低于未患慢性病老年人,并低于成年人。程春燕等[33]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希望水平偏低,需要为其提供社会和家庭支持以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姚若松等[34]对859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希望水平与孤独感呈负相关,并且希望水平高的病人更能以积极心态去实现目标,希望能够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如幸福感)。胡少华等[35]对103例老年肝癌病人调查发现,家庭功能良好的老年人与家庭功能不良的老年人比较,具有更高的自尊和被爱的感觉,因此生活质量和希望水平也更高。孟艳等[36]采用HHI量表调查显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希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希望水平高的病人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而希望水平低的病人则采取消极的方式应对疾病。
4 老年慢性病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
4.1 一般社会人口学因素
4.1.1 年龄
年龄是老年人希望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老年慢性病病人较年轻病人机体功能衰退和自我照护能力下降有关[37]。Mcgill等[38]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当身体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时,生存的希望则降低,会消极度过余生,严重者甚至产生自责、自卑、轻生的念头。
4.1.2 学历
学历高的老年人往往拥有较高的希望水平,Hernandez等[39]研究发现,学历高的老年人患病后以更积极的方式去获取疾病知识,希望水平高于学历水平低者。学历高的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了解及对知识的接纳与吸收较好,使病人对预后的信心增强,希望水平增高。
4.1.3 性别
老年男性病人的希望水平较高,而女性病人则相反[34]。其原因可能为,一方面女性心思敏感细腻,面对疾病时较男性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而男性则多选择承担并消化自己的情绪[37];另一方面,女性在家里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患病会削弱女性的家庭地位和家庭话语权,导致希望水平降低。
4.1.4 经济水平
高收入的老年群体希望水平高于低收入的老年群体,因为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其生活舒适度和便捷度更高,更易获取医疗保健的机会[40],并且有更广泛的社会网络与丰富的老年生活,可以淡化疾病和衰老对生活带来的冲击,从而具有更高的希望水平。
4.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老年人希望的主要来源,老年人通过子女和配偶的陪伴,获得情感需要的满足,从而使之正确地应对疾病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维持疾病-生活平衡的关键一步[26]。Goldzweig等[41]指出,配偶的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希望水平呈正相关。另外,Zorn等[23]发现,宗教信仰可以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希望水平。Pahlevan Shaeif等[42]对504名老年参与者进行了希望调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老年慢性病病人孤独感更低,面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水平更高。在国内受传统文化影响,家庭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社会支持,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可缓解住院老年人的心情低落和焦虑[43],降低其孤独感,从而维持内在的希望水平。
4.3 疾病不确定感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由于疾病不确定感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其治疗信心受挫[43]。符娇珠等[44]研究显示,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呈负相关,护士可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用药情况,以此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
4.4 自尊
自尊感的形成与安全感、个人感、归属感、使命感、成功感密切相关,自尊感强的人其希望水平也高,更能应对疾病带来的长期压力[45]。刘茂娟等[46]对212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病人的自尊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往往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并且为了自己的目标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自身的价值感,从而提高其希望水平。杨胜琴等[47]发现,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心理调节能力强,往往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希望水平也更高。
5 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希望水平的干预措施
5.1 健康教育
传统和网络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能够增强老年人对疾病管理的参与性,保持乐观心态,从而提高希望水平[39]。郝璐璐等[48]应用家属互述式健康教育和情景模拟教学方式,传授冠心病用药知识,发现疾病不确定感降低,希望水平明显提高。吕培楠等[49]通过利用Paretol排列图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再由护士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发现希望水平明显增高。
5.2 生活希望计划
生活希望计划能够强化病人对积极事物的追求,调节其情绪状态,以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疾病与衰老,从而提高希望水平。生活希望计划包括观看希望计划视频和指导病人书写生活状态日记[50]。其中希望计划视频是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护理学院Duggleby等[51]编制、杨志芳等[52]翻译,视频解读了老年人在患病期间的希望来源、保持和提升其希望水平的方法,时长为17 min。病人在观看视频时,会与视频中的人物引起共鸣,促使其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通过书写希望日记,记录每天的心境和情感,宣泄负性情绪[53]。
5.3 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行为干预是指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新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活动[54],包括园艺疗法和绘画疗法[55]。园艺疗法是一种温和的、无创的辅助疗法,适用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具体由热身活动、园艺活动和小组分享活动构成。Chu等[56]对88例老年病人实施了8周的园艺活动干预,干预后1个月和随访3个月后病人的希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唾液皮质醇水平降低,急性压力减轻。庄国红等[57]对116例老年冠心病病人进行了3周的绘画课程干预,发现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增加对生活的信心。
6 小结
希望作为一种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是老年病人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我国关于老年慢性病病人希望水平的研究较少,且在研究中所用工具为成年人适用而非老年人特异性工具。因此,需要开发特异性的研究工具和制定适合国内文化特征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病人的希望水平,保证其心理健康,促进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