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育训并重”打造区域乡村人才链研究
——以漳州市域为视角

2023-11-2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漳州市人才培训

林 农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漳州 363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关系到共同富裕的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乡村人才是一个多元范畴,涵盖了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乡村产业带头人、村“两委”干部等。乡村人才数量不充分、类型缺乏多样性已是共识,人才培养是根本。职业教育具有培养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多方面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践行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也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行,乡村发展已呈现出诸如“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性。职业院校大多数是由地方政府举办,带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应围绕区域人才需求特点,探索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链。本研究以漳州市域为视角,在分析本区域乡村人才现状及根源的基础上,提出“育训并重”打造区域乡村人才链的途径与方法,为深化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1 区域乡村人才现状及根源分析

通过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对全国农业经营者的数量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从事农业生产者普遍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高达72.3%,大专及以上学历只有8%。区域之间人才分布不均衡,从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看东北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年龄结构来看,东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55岁及以上的占比全国最高,而54岁及以下的占比全国最低,说明东部地区的青壮年人口“离农”现象最突出。未来10年,55岁及以上的人员退出劳动领域后,全面从事农业人员将出现短缺甚至断档现象,增加乡村人才供给已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落实国家乡村人才振兴部署,在乡村引才、育才、留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模式,但同时也面临人才缺口大、分布不均匀、整体素质不高、“返乡人才”和“下乡人才”数量少等瓶颈。以漳州市为例,漳州市位于闽南金三角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水果之乡、花卉之都、食用菌名城、水产基地等美誉,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首创地,同时是全国重要的对台农业合作、食品工业、农产品出口和绿色食品基地。农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但要把静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需要靠产业的发展和人才来激活。然而,漳州乡村人才现状与农业强市的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1.1 乡村人口持续减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第一,人口单向流出。漳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3 101 501人,占61.36%;乡村人口为1 952 827人,占38.64%。目前,漳州市中心城区“一城七区”常住人口达到216万人。据漳州市统计年鉴2021年数据显示,2016—2020年,漳州乡村人口由386.95万人减少为372.51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同步减少,如图1。城镇单位年末其他从业人员数量按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从2019年起急剧减少,如图2,表明城镇单位愿意从事农业的人员数量在大幅减少。

图1 漳州市农村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图2 漳州市城镇单位年末其他从业人员数(单位:人)

第二,乡村留守人员受教育平均水平较低,老龄化问题突出。以漳州市天宝镇为例,从该镇第7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知,在16~59岁人口中,专科以上学历的占比不到10%,主要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比达到76.9%。青年人基本脱离农业生产环节,少数人丧失基本务农技能,妇女及老人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年龄断档问题突出,我国35岁以下的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有19.2%(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大量留守人员存在自身文化教育水平低且知识结构主要集中于种养殖业的生产环节,熟悉全产业链的专业人才尤其短缺。

第三,专业人才分布不合理,第一产业技术人员数量呈递减趋势,在第一产业的技术人员数量不及第三产业的5%。近5年,漳州市第一产业的技术人员数量每年都在递减,远远低于第三产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如表1,难于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乡村人才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农村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轨,先进的技术、知识不能快速有效传递进农村,国家的一些农业信息技术也得不到落实,产业难于快速发展。

表1 漳州市各行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受城乡二元制影响,城乡差异长期存在,城市的“虹吸效应”突出。城乡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城市就业机会高于农村、城市人均收入是农村的3倍、人均收入悬殊,还有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差距,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都聚集在城市。

1.2 生产经营人才培育提速,规模总量仍然偏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2019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1]。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超过2 000万人,但和现有的2.93亿农民工相比,差距较大。以漳州市为例,无论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是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每年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的总量仅有1万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究其原因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都是由财政买单,培训经费有限,无法全覆盖。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也存在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经验不足,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对学员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帮助较小,学员的积极性不高。

1.3 农村科技人才引入困难,应用转化能力较弱

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产业,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2]。漳州市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不够合理,工资性收入49.4%、经营净收入39.7%、转移净收入10.1%、财产净收入0.9%,必须通过科技转化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才能切实解决农民财产净收入偏低问题。但是,农村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匮乏,科技成果难于落地转化。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留守农村的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儿童,多数不具备科技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比例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返乡意愿低,主动扎根农村的科技人员数量更低。有课题组对生源地为福建的农村籍高职生回乡就业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籍高职生愿意回乡就业的占44.9%”,来自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高中生更愿意回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落后地区人才引入的困难[3]。

1.4 公共服务人才数量偏少,专业服务水平不强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是吸引人才回流的重要影响因素。漳州市千人均医师、护士数为2.46名、3.06名,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公办养老床位数3 720张,只占全省总数的6%,这表明区域乡村公共服务方面的人才还是短缺的。原因在于农村医疗机构过于薄弱,医疗服务功能不全,诊疗技术和水平不高,乡村医生由于待遇、发展空间等原因,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农村普遍存在“看病难”问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晋升空间小,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来,农村的幼儿园、托儿所数量不能满足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需要。乡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影响了乡村对人才的吸引。

2 “育训并重”打造区域乡村人才链的途径与方法

目前,区域乡村仍然面临着人才匮乏,有技能、有干劲的年轻人留不下,现有人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等问题。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因其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办学属性,应以此为契机深化供给侧改革,创新农村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育训并重”把扩大人才增量与激活人才存量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区域乡村人才链。

2.1 以“一懂两爱”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育”出人才增量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教育应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以下简称“一懂两爱”)为引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出更多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有效扩大增量。

第一,构建“三位一体”思政大课堂,筑牢服务“三农”情怀。职业院校的学生70%以上来自农村,对农村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融入新农村建设。学校应着力强化思想引领,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职业理想,建立“三位一体”的思政大课堂,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综合素质实践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乡村振兴建设的问题,实现“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

第二,推进“1+X”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证书。我国现有职业资格证书8个大类、66个种类、413个小类,共分为5个等级,可以满足多样化需要。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灵活组合,实施三种“1+X育训结合”培养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多样化成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一是先1后X,先入学籍后培训X证书,面向农业企业职工成建制招生入学,进行半工半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二是先X后1,先培训X证书后入学籍,学生入学前以培训学员的身份接受X证书培训,学校予以学分认定,入学后通过选课制完成剩余学分取得学历证书。三是X后认定1,培训学员和社会学习者X证书累计达到专业学分标准,补修公共必修课后,可直接认定学历证书。通过“1+X” 证书制度,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模式,适应人的复杂认知过程,让不同禀赋、不同需要的学生有多次选择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第三,优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聚焦核心紧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新动能,充分利用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政、校、行、企协同,打造“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按照“高规格培养”“高质量就业”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企业在招生、教学、实训、就业等环节全过程参与一体化设计培养,形成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的育人模式,实现理论教学、项目实训、企业培训三课联动。学生在完成学业时,同时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和至少1种X证书(中级以上),合作企业直接安排就业或享有优先录用权,待遇较其他方式培养的学生有明显优势。强化学生职业认知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五年制高职学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五年的一体化培养,提升人才规格、提高人才职业技术技能,创造出更高的就业率。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县域,扩大辐射面,让高等教育更直接、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打造中职、高职、地方、产业紧密互动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2.2 以“留得住、用得上”为抓手,“训”活人才存量

我国大约有6亿人在农村生活,创造条件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乡村产业转型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引领,与“引得进”相比更重要的是“留得住、用得上”,人才根基在这些本土劳动力上,但由于他们缺乏一技之长,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新就业形态不断发展,可从根本上扭转“就业难”与“招才难”并存的问题。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训”活人才存量,激发人才活力。

第一,加强区域人才振兴的顶层设计,构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部署建设技能型社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技能提升行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倾向,积极构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一是转变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开展职业培训的规划和相关制度,构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营造重视职业培训的氛围;二是成立负责培训的专门机构,作为开展社会服务的窗口,负责对接政府、行业和企业,建立内控管理机制,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考核评价;三是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开展职业培训的工作量按一定比例折算为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师开展技能培训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增加绩效工资总量,以此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4]。

第二,深化培训模式改革,做强职业技术培训品牌。对接区域产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服务重点人群,灵活采取培训模式。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制定培训计划,采用农学结合、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农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采用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侧重技术技能的提升;在农业种植一线的农民,采用“送教下乡”,在农闲时就近提升农业生产的技能。职业院校依托区域农业产业园区、特色村镇、农业高科技园区等平台和基地设立实训点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吸引企业向农业园区聚集,建立学校、企业、园区服务联合体,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工匠园区”。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开展以“干中学”为特色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5]。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开展市场调研,针对目标群体研发相应的培训课程,做强做优职业技术培训品牌项目。

第三,注重培训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升职业培训能力。一是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培育产训结合型企业,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专业对口或相关的农业龙头、标杆企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全面开放”的原则,校企合作建立和管理职业培训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技能培训。二是加大职业培训基地建设力度。组织申报各级各类培训基地、考核站点,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获取建设资格和建设经费支持,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慧车间。三是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培训师资团队,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从校内挑选一批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教师进入团队,引进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乡村工匠等拥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培训教师和有关人员执教执训履历档案。四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建设,加强职业培训教材与数字资源建设,开发乡村振兴开放课程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等数字资源,打造线上培训平台[6]。

3 “育训并重”驱动下打造区域乡村人才链初探及成效

近年来,漳州市政府推进区域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统筹区域内的5所高职院校与14所中职学校及一批规模企业联合组建职教联盟,联盟成员共建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打造“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人才模式。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企业融合区域人才振兴的意愿和行动力,2022年5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政府主导加快建设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职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的产业实训基地”,以及“落实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加大职工教育培训投入,确保企业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等系列政策。本区域的职业院校应紧抓机遇,围绕漳州市“三朵花、四珍菌、五泡茶、六条鱼、十大果”农业特色产业,调整专业布局,加快核心课程群建设,以产业链构建新兴涉农专业群。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新产业新业态融合趋势出发,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集群建设机制,在“育训并重”驱动下不断增加农村技能人才供给,打造区域乡村人才链取得显著成效。在“育”出增量方面,5年制高职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仅2022年漳州市5所高职院校共招收学生4 500多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土就业,就业率高达95%。在“训”活人才存量方面,各职业院校呈现如下各自优势。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本市域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职院校,进入全国“双高”职业院校建设行列。学校依托校地资源共享互补优势,与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共建“一中心两基地”“一库三园”漳州市乡村振兴学院,智力搭建“三互通”乡村振兴立交桥,课堂教学与田间地头互通、科技成果与农业退关互通、线上教学与农民培训互通。与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合作成立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云霄分院,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发挥“教育、培训、服务、智库”功能,开展科技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工作。开通乡村振兴直通车,解决“三农”揪心事。一是搭建乡村教育平台,助力人才振兴。打造理实相结合的“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农村电商公益培训,采取二元制、乡间体验等多元培训形式。如针对传统农民主要是种植大户、种植能手,他们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培养对象,通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科学种植、田间管理经验。针对返乡的创业人员和闲散人员,开设具有乡村特色的培训,诸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提升创业能力。为漳州各县区乡村开展专项培训1万多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7 702人次。二是开展技术服务,助力产业振兴,挖掘乡村旅游特色,完成乡村旅游相关课题调研5项,选派6名教师赴南靖等地开展土楼民俗旅游经营和东美糕传承媒体营销指导;组织近200名师生分赴平和等地进行农村电商实训,助力农产品网销出村,推动农贸销售转型升级。三是发挥现代农业智库职能,促进数字农业发展,组建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近200次实地或线上科技帮扶,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提供平台化数据存储服务,培育一批“农业+智慧物联”新农企。已有230多人次专业教师被选认省、市科技特派员,帮扶漳州市各重点建设乡镇,用专业技术服务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农村科技人才。学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案例《校企合作,智力兴农——漳州市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被福建省委《八闽快讯》专版刊载推广。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连续多年承办了漳浦县的(中央资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培训班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App等教学资源开展线上培训,与现场观摩学习、能力拓展等模式相结合,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2015年获评“全国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示范基地”,是福建省首个国家级的妇女培训基地,承办了2020年福建省“巾帼致富种子工程”培训班,培训人数100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设立“乡村振兴讲习所”,举办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主要是农业企业骨干、农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等,每年招收学员80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实施了“乡村学前教育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培养一支热爱乡村教育工作,一专多能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每年100名公费师范男生和50名公费幼儿师范生培养工作都是面向乡村定向培养,目前还开展了公费师范体育教师培养试点工作。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通过定向招收、定向就业等方式培养一批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村医,缓解农村看病难问题,让农民健康有保障。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的医务工作者开展轮训,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吸引力。

猜你喜欢

漳州市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印 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