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鲁迅《“这也是生活”》
2023-11-22张昭卿
张昭卿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读鲁迅《“这也是生活”》,除了伤感,还同情鲁迅生病的疲乏。我不太生病,突然病了一场,稍好一点,那时最想要读的就是鲁迅的这篇文章。文章细腻多情,但又透着刚强。我好像一下子进入了文章的氛围,感同身受,读着读着,竟然热泪盈眶。脑海里留下了几个突出的印象。
一、疲劳。鲁迅说:“我先前往往自负,从来不知道所谓疲劳。书桌面前有一把圆椅,坐着写字或用心的看书,是工作;旁边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谈天或随意的看报,便是休息。”鲁迅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反思,也有自责。把“谈天或随意的看报”当作休息,其实这样的休息多半也与工作有关,关心时事,积累材料。文章第二自然段,鲁迅反復说着“疲劳之可怕”“从来不知道所谓疲劳”“乃是因为并未疲劳”,“疲劳”出现了三次。可见疲劳已浸透鲁迅的身体。
他接着还举例说他“亲戚的孩子”,一个平常认真不偷懒的孩子,“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从身体疲乏到最后静静地死亡。前面的“疲劳”进一步变成“疲乏”了。那孩子对他哥哥说:“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鲁迅在这里解释了“疲乏”,通俗的说法就是“一点力气也没有”。鲁迅就这样说着自己,说着亲戚的孩子,对来自底层的孩子在社会挣扎的艰辛与痛苦,鲁迅充满了同情。在对别人的痛苦普遍麻木的年代,鲁迅的文字深藏着对每一个生命的关爱。他笔下的“疲劳”“疲乏”渗透出来,轻声诉说着所有病人的痛。我想着自己生病的日子,懒懒躺着,没有力气做任何事,不想吃饭,不想动弹,看别人津津有味地吃饭,还觉得这般普普通通的食物怎么会吃得那么香?倒是眼睛也是看来看去,房间里的家具、四周的墙壁、挂着的照片,都好像春蚕吐丝,抽出了情丝,丝丝缕缕缠绕着我,生怕我抛下它们独自离去。鲁迅写的是他自己和亲戚,但也代表了很多人,他写出了世间病人“疲乏”的共同生理、心理反应,他确实把“疲乏”写透了。
二、难舍。鲁迅说:“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广平。‘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但是许广平没有懂鲁迅的意思,给鲁迅喝了几口茶,并没有去开灯。温暖的世俗生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对鲁迅也是一样。“‘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看来看去的看一下”,完全是生活中的语言,一句话说了两遍,“看”字出现了六次。身体虽不能行动,但眼光可以掠过或停留。人世间的烟火气,最令人难舍难弃。虽然没有开灯,但鲁迅看到了“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借着路灯,鲁迅看到了自己生活和工作场景,目光停留在熟悉的物品上,叙述中有万般的不舍。这种依恋、难舍,是生命与对生存环境的依赖。人与家日日相伴,仿佛已融为一体,生生分割留下的是强行拆离的痛苦。
我注意到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还写到“苍蝇”:“我有时也看看四近的东西,如墙壁,苍蝇之类,此后才能觉得疲劳,才需要休息。”他曾经在1922年创作的小说《兔和猫》中也提到过“苍蝇”:“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蝇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不听到……”苍蝇这种小飞虫,人们看见是一定要挥舞苍蝇拍,让它有来无回的。鲁迅不同,看到它,就像看到与其他昆虫相同的一个小生命,飞来慰藉病中疲乏的自己。多年前听到夏夜苍蝇“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让鲁迅担心它被蝇虎咬住,危及生命安全。鲁迅对大小生命的关爱很深,渗透的范围也很广,令人动容深思。我从未注意过苍蝇的叫声,见了苍蝇也是手握蝇拍置它于死地而后快的。如今,却有些犹豫了。
三、谁懂?鲁迅在文章中表露了对许广平不开灯的不满,“她走起来,给我喝了几口茶,徘徊了一下,又轻轻的躺下了,不去开电灯。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为了不给我开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看起来用词很重,但透着深深的爱意。什么人可以被鲁迅“逢人就说”?当然是身边最亲的人。但亲人有时也会不懂自己说的话,不懂自己的心境和愿望,鲁迅确实有些失望和无奈。这样的生活场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完全理解吗?应该说能理解一些,但不是全部。我们常说“感同身受”,其实完全“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即使别人对你有了些许同情,但“感”还有深浅,未必有你那般切肤之痛。“身”未“受害”与“身受其害”是不一样的,毕竟别人没有“疲乏”,要求没病的健康人懂你、进入你的处境更不容易。生活中常常听到病人埋怨身边的至爱及亲人,这不难理解,因为最懂你的是你自己,要求别人完全懂你是不现实的,这种苛求只会徒生烦恼。别人能懂部分的你,已是幸运。鲁迅看似批评许广平,其实是婉言告诉世人,完全理解一个人尤其是病人的想法是很困难的。另外也善意提醒读者,不要指望别人太多,指望太多难免失望。“终是一人度春秋”,病与死要自己扛,要清醒认识到这点。
四、枝叶。鲁迅强调枝叶,反复说有人“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得出结论:“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鲁迅批评给名人作传也是,写李白作诗,就写他怎么“耍颠”,写拿破仑,就写他怎么“不睡觉”。如果是这样,“是一定活不下去的”。鲁迅说的是常识常理,并不高深难懂,但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不尊重常识常理的现象。比如写人伟大,必定时时处处伟大;写人黑暗,必定全黑无白。不妨看看鲁迅本人的“生活小事”。记得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写过,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海婴吃到一个鱼丸,嚷嚷说不新鲜,许广平又给他一个,又说不新鲜。别人都不在意,鲁迅把海婴碟里的鱼丸拿过来尝尝,果然不新鲜。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后来萧红想起这件事,与许广平私下议论过,许广平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这是“生活的渣滓”,是“枝叶”,但作为父亲的鲁迅,对几岁孩子的意见不仅注意聆听,还公平处事,还孩子“清白”。其实最根本的是鲁迅对个体生命具有尊重和关爱,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中。爱与公平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再说一片“枝叶”,也是出自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文中写道:“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要把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取过来自己包,说许先生包的不好。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就是包这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圈了一个圈。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那个年代,鲁迅家里“物尽其用”的生活细节,与当今倡导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用现代人的话说,他们这样做很“环保”。用过的牛皮纸、小细绳,在鲁迅手中“重生”了,他包一个纸包都那么认真细致,看来鲁迅不仅对人有敬意,对物也有敬意。“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鲁迅的话,不仅在议论战士的日常生活,也是在印证着他自己的生活。鲁迅也是实际上的战士。
五、“与我有关”。“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鲁迅毕竟是鲁迅,身体疲乏之极,身旁的伴侣未曾懂得自己,还有如此高远的理想和宽广的情怀,令我无比敬重、敬佩。
普通人病重感到死亡临近,大概免不了祈祷上帝或延长自己寿命,或早早解脱,想的是个人生死,安排身后事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早已与我无关。鲁迅心心念念牵挂的是“远方”和“人们”,那“远方“还浩瀚至“无穷”,“人们”也并不是少数几个,而是“无数”。”鲁迅留学日本时,把自己的小照送给好友许寿裳,还后面题了一首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最后一句,曾经振奋了多少中华民族的有志青年的精神,他当时才二十出头,这是青年鲁迅的决心和志向,也是鲁迅毕生实践的格言。
鲁迅的这篇文章写于1936年8月23日,正是鲁迅处于重病略有起色的时候。一个多月以后,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岁。从这篇文章可以读到他身体虚弱的“疲乏”感,对生命的留恋,对人间烟火的依依不舍的柔情,还有那从最后的生命中迸发出的依然昂扬的对世界、对民生的关爱。
如今重读鲁迅的文章,不仅感叹他写出了作为普通人的身体的痛苦,还領会到他执意带领人走出个人“有限的哀愁”的境地,关爱自己,关爱别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