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翻十几倍、修坏不赔,手机维修如何“避坑”
2023-11-22
伴随着线上维修服务的兴起,不少商家顺势推出了电子产品上门维修、寄送维修等服务,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不过,有消费者发现,寄送维修手机过程中的“坑”还不少。
低价引流?送达后价格翻倍
何先生使用的是折叠屏手机,折叠处的外屏因长期使用出现破损,不过并不影响使用。对比了线上和线下的维修价格后,他最终选择淘宝上的一家店铺寄送维修。为了厘清责任,他还特意拍摄了照片、视频记录自己手机的情况,并几次跟淘宝商家确认价格,“商家说外屏价格就100元左右,我这才把手机寄了过去。”
然而,过了几天,对方反馈称维修时引发内屏损坏,需要再付1900多元,这让他十分不满。“怎么翻了十几倍?我换个新手机才2000多元。”何先生要求恢复原样,商家又称“不修就恢复不了”,由于何先生拒绝再付费,对方便把手机寄了回来,可到手的手机已然完全黑屏,根本无法使用了。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何先生转而向平台客服求助,最终,在客服的介入下,该店铺被下架,可何先生的损失却迟迟无人赔偿。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线上手机维修的投诉不少,还有消费者在知乎等平台上揭露线上手机维修的“套路”,除了低价吸引消费者把手机寄过去之后再加价外,还有人发现换新的零件质量根本不过关。
上门维修就靠谱吗?
把手机寄送至商家,根本看不到维修过程,好与坏全看商家信誉。为了避免这一“盲区”,不少人干脆选择了上门维修服务。但这样的上门维修真的靠谱吗?
“我想着自己全程看着修,总归要放心些,虽然贵,但有一年质保,还是划算的。”第一次体验上门手机维修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7月,她手机外屏损坏,在微信小程序“闪电修”上下单了外屏更换服务。然而,两周后,手机屏幕突然出现了几条黑线。“这部手机我平时都放在家里的,用得不多,也没有机会磕碰,估计是换屏幕引发的问题。”王女士立马联系了闪电修的客服。这时,客服告诉她,这种情况有可能存在,但目前已经超过了2周的保修期,平台无法提供免费的维修服务。“平台上不是宣称一年质保期吗?”王女士想起来,为了避免纠纷,自己当时主动向维修人员索要了维修合同。她找出合同,仔细翻阅发现,里面“第十二条”的确写明,在保修期内,花屏、出現线条、阴阳屏、黑屏、出现背光亮点、漏光严重、支架分离、触摸不良问题的,付款后14天内可免费更换,超过14天后则不予保修。
“这不是格式条款吗?维修前工作人员也没有主动告知我相应的风险。”王女士还是有些愤愤,呼吁平台可以更加规范,将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告知消费者。
线上服务如何“避坑”
随着电子产品的各项服务向互联网平台转移,问题还在不断涌现。有消费者试用了顺丰丰修的手机回收业务,上传至平台后估价1200元,可送达后对方却将价格压至844元;还有消费者在黑猫平台反映,使用顺丰丰修回收手机,寄送前明明已在快递员见证下当场清空数据并关机,结果送达后对方却以“整个屏幕损坏”为由不予回收,导致“钱机两空”……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消费者的体验大打折扣。
作为消费者,如何规避线上服务的各种“坑”呢?
对此,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泽若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线上维修服务和后续经营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树立一定的风险意识,选择有资质的、正规的、明码标价的经营者,必要时应当进行资质核验。“线上维修很多都是一键下单,消费者和商家没有特意去签订维修合同,那么此时双方的沟通记录就至关重要。”刘泽若认为,有效的沟通应当囊括上述法律条款中的内容,越细致越好。
实际上,行业内也在积极探索更为规范的操作模式,已有不少平台和商家宣称可提供全程录像、公开透明的维修服务。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具体落实情况还要打个问号。(据上观新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