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的生态文学实践

2023-11-22黄发有

百家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作家文学生态

黄发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变得日益迫切,成为备受人民关注的热门话题。改革开放进程为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在1983年12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保护环境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以1978年黄宗英的报告文学《大雁情》为开端,环保题材的文学创作逐渐兴盛起来,一方面以文学形式强化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升读者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生态文学发展为一种自成一体的文类,将现实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立体地表现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塞罕坝造林、毛乌素治沙、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都交出了优异的答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青山碧水蓝天渐成常态。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共识,生态文学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在20世纪80年代,环保题材的创作以报告文学为突破口,其他文体应者寥寥。如今的生态文学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文学体裁,生态小说、生态散文、生态诗歌佳作迭出,网络文学的生态题材创作成为生态文学新的增长点。

儒家对于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具有自成体系的理解,并且对中国生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东作家在思考生态问题时不应忽略起源于本土的优秀文化资源。孔子说:“天地不合,万物不生。”(《礼记·哀公问》)“天地合”才能为万物化生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孔子如此回应为什么敬畏天道这一问题:“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孔子认为创生没有止境,而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这正是天道的魅力。儒家视野中的“生生”就是生生不息,而且充满变化,日新月异。新儒家的代表性学者方东美认为“生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并高度肯定中国艺术的“生命之美”,他认为“生生”是生命与创造的有机融合。山东大学的曾繁仁教授是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人之一。2018年1月7日,曾繁仁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一文。他认为“生生美学”是具有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的生命哲学,也是产生于中国大地的生态智慧,其文化背景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其基本内涵是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其思维模式是“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其艺术特性是线型的艺术特征。山东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扎根齐鲁大地,对儒家的生命哲学与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使得山东生态文学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其带来多种可能性。张炜的创作贴近大地,胶东半岛的自然万物在他的笔下皆有情有义,它们以自身特殊的生命能量,为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从《九月寓言》到《河湾》,作家始终坚守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探寻建构健康的精神生态的文化路径。在赵德发的长篇小说《人类世》中,焦石师徒、穆丽儿坚定不移地献身于环保事业,“要做第一批火星人”的阿姆斯特朗殚精竭虑地给人类探寻新的栖息地,木鱼法师坚持不懈地绘制三十年来的城市天际线,田思萱更是像精卫一样填埋大坑,他们以不同方式守护脆弱的生存环境,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从20世纪80年代的《环湖崩溃》到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雪山大地》,杨志军对生态问题的文学表达独辟蹊径,其中既包含对青藏高原深沉的爱意,又灌注了一种低调的忧患意识。《雪山大地》既从牧民粗粝的生活方式中发现朴素的生态智慧,即在索取面前有所节制,又重视以科学方式解决草原超载、生态危机、移民搬迁等问题,让草原自然修复,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最近几年,山东作家发挥地缘优势,在黄河题材创作中持续向前推进,张中海的《黄河传》、朵拉图和逄春阶的《家住黄河滩》、孟中文的《大河平野》从不同侧面展现黄河的历史轨迹与现实面貌,显得厚重而鲜活。深深扎根于齐鲁大地的山东生态文学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在整体性的时代进程中讲述美丽中国美丽山东的生动故事。

生态文学不是生态与文学的简单叠加,如果只是把文学当作一个筐,作家把跟生态有关的东西都往里装,捡到篮里就是菜,那么很容易陷入一种配方写作的模式。现在文学界经常混用“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这两个概念,我认为“生态文学”更加准确、贴切,包含了一种追求生态平衡的价值取向,而“自然文学”隐含一种将人与自然区隔开来的倾向。最近几年,个别作家为了突出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排斥、贬低人的倾向。人定胜天的理念确实会激发人的征服意志,导致对自然的过度改造,违背自然规律,伤害并破坏自然环境,最终招致自然的反噬与惩罚。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矫枉过正。当自然文学不再关注人的生产活动与精神活动时,这样的创作就成了虚拟的乌托邦,让自然在原生状态中自生自灭,表现出一种脱离现实乃至逃避现实的状态。如果没有人的自觉改变和积极参与,就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世纪以来,有不少作家和评论家都注意到“风景的消失”问题,文学作品对风景的诗化描写变得越来越稀罕,而偶见的风景又往往是物象的堆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主客体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景物就缺乏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也缺乏审美感染力。近年,走马观花的“旅游文学”也会冒充生态文学,这种浮光掠影的见闻记录既缺乏生态意识,审美上也显得粗疏。

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要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和艺术创新的突破,我以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作家应该具有一种整体性视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中观照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以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为物质基础。如果缺乏将人与自然进行关联性考察的整体视野,满足于对一草一木或某一生态问题的个别展示,就无法发现局部性生态问题与全球生态危机的隐秘关联。日本核污水危机爆发,让我们深刻理解了生态问题关乎全人类的未来。为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生态文学应当担负起历史性的使命和责任,以一种全球化视野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二是应当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辩证关系,生态保护实践应当与现代化进程相互协调。在个别作品中,作家将生态环境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甚至把环境的恶化简单地归结为现代文明的后果,倡导“回归荒野”,对前现代社会进行片面的美化。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保护要尊重科学规律,个别作家将生态保护简单地理解为人为干预,甚至认为干预越多效果越好,事实上过度的干预有时会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进而削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是生态文学应当提升审美趣味与审美价值。生态文学当然应该表达生态关怀,同时应该具有文学性,而不是把生态文学定位为反映生态问题的传声筒。在近年生态题材的文学创作中,一些作品写得太像生态领域的新闻报道。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有些作家为了呼吁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实践,在描述生态状况时往往会过度阐释,在封闭的视野中将生态问题切割出来,用情感渲染来替代科学认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果仅仅满足于揭示生态问题,缺乏进一步的发现和深入思考,这样的“生态文学”就很难具有独立的价值,它在信息的新鲜度和快捷性方面还不如正式的新闻报道,很容易被替代,可有可无。

四是应该具有一种扎根本土文化、多元互动的国际性视野。中国的儒家与道家都倡导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中国各地的民间文化中,以多样化的仪式与习俗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传承了深植人心的生態观念。古代中国历代的文学创作中也都有大量反映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我们的一些作家和理论家对本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够重视,甚至简单地移植外来的叙事模式或理论话语。尽管有一些西方的文化界人士,譬如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创作就受到“循环回归”“阴阳和合”“齐物论”等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较为隔膜。也就是说,中国当代作家应该有一种清醒的文化自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学。另一方面,中国当代作家、理论家应当以生态文学为桥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让世界更为全面、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作家文学生态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生态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