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的探讨

2023-11-22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6期
关键词:病害病虫害玉米

王 晗 付 琪

随着玉米产业的迅猛发展,玉米病虫害问题也越发严峻,同时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以玉米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技术研究进行综合阐述,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广大种植户分析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并根据当地病虫害种类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培育优质且抗病能力强的玉米植株是防治玉米病虫害、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结合当地玉米种植特点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培育高产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以及种子包衣等措施,尽可能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减少玉米病虫害对玉米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玉米是国民需求量较大的典型粮食和饲料兼用型作物,不仅有着较为广泛的种植面积,其种植产量与种植效益也是逐年增长,在保障国民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来看当前玉米种植现状,很容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干扰,最终严重威胁玉米品质与产量。面对此种现象,就需进一步优化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为玉米作物丰产稳产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由于玉米病虫害种类具有多样性等特点,所以,在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前,就要对各类病虫害的危害有良好的了解和认知,同时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希望对后期玉米种植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玉米病虫害防治现状

1、农药使用偏重

病虫害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易频发的问题,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很是关键,而当前种植户在防治玉米病虫害的过程中,多选择盲目用药。由于部分种植人员缺乏良好的玉米种植知识,专业技术匮乏,通常会大剂量使用农药抑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并未做到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的结合,此种盲目滥用药物的行为,很容易增加病虫害发生抗药性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大剂量地使用农药,还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土壤原有结构,增加玉米作物农药残留量,最终增加施药成本、污染生态环境,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

2、缺乏良好的农药识别能力

广大农户在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对农药功效及用量并无良好了解和认知,通常会在玉米病虫害发生部位大量喷洒农药,并未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另外,一部分农户在选择农药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辨别能力,一心想达到玉米高产的目的,胡乱使用各种特效药物,这虽能在短时间内抑制玉米病虫害的蔓延,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食品的安全。现如今,市场农药类型越发趋向多样化,农户在选择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农药防治标准,否则既达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又会污染玉米生长环境。

3、无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广大种植户在栽培玉米作物的过程中,多会选择喷洒农药等方式抑制玉米病虫害的威胁,农药喷雾器械多选用背负式喷雾器,这种器械会在无形中耗费农户体力,加之该类型器械容量不大,雾化效果不太理想,难以确保在喷药过程中药物的全面覆盖,并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

二、玉米病虫害种类

1、玉米病害

①玉米丝黑穗病

当玉米在苗期时,最易发生玉米丝黑穗病,这种病害属于一种侵染性病害,同时会对玉米产量及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一部分地区还将玉米丝黑穗病称之为哑玉米,玉米在发病初期时,难以用肉眼判断病害,大多数病菌均会隐藏在玉米株内部,倘若此时观察不仔细,就难以发现染病玉米与其它玉米的区别,一旦扒开玉米叶,就会发现清晰可见的黑色痕迹,随着黑色病毒的侵染,玉米株胚芽也会受到危害,并会向其他部位慢慢蔓延。一般玉米果穗松散是该病害较为典型的特征,并且肉眼可见玉米穗为黑褐色,倘若玉米株染病严重,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现象,致使玉米绝产。

②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大斑病与小斑病,通常玉米抽雄或灌浆期最易发生小斑病,紧接着会在玉米病叶上发现椭圆形斑点,随着斑点蔓延与扩散,最终造成玉米株大面积感染。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相比,其病斑形态较大,数量偏少,病斑形状呈长菱形,倘若此时玉米地环境较为潮湿,还可在病斑上部出现霉状物,如若农户未在短时间内进行治理,玉米叶片就会发生枯萎现象。此外,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多发生在高湿环境内,传播速度极快,因此,要格外注意玉米生长环境的温湿度控制工作。

③玉米青枯病

玉米一旦发生青枯病,就会对玉米生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波及玉米产量与质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毁灭性灾害。一旦玉米进入灌浆期就会为青枯病的发生提供机会,因此,要格外注重灌浆期玉米的保护工作。一般染病玉米叶片会呈水渍状,同时玉米包叶逐渐干枯、萎缩,肉眼可见玉米果穗呈现下沉现象,很可能加大玉米倒伏几率的发生。

④玉米顶腐病

玉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能受到顶腐病的影响,大部分玉米会由顶部心叶逐渐向下部蔓延发病,病害部位多从玉米9 片叶上开始。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时期,其危害最为严重,症状也越发趋向多样化,甚至还会在叶基、叶缘部位出现腐烂症状,有部分玉米顶部叶片还会完全枯死或者蜷缩形成长鞭状。

⑤玉米褐斑病

玉米一旦发生褐斑病,就会在其茎叶鞘部位出现褐色病变,玉米顶部叶片为病变初始部位,会由刚开始的黄褐色斑点变为褐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玉米病斑逐渐干枯。

⑥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对玉米的影响不容小觑,多是受到灰飞虱传播病毒的影响所致,一般苗期玉米最易发病,便可在玉米5 片叶上见到明显症状,同时玉米生长发育迟缓并伴有矮化现象,此时观察玉米叶片背面,不难发现其上部有白色的隆起条纹,节间出现粗缩现象,抑制玉米抽穗结实。

2、玉米虫害

①玉米螟

玉米螟处于幼虫时期,就可对玉米造成严重威胁,通过钻食蛀穿玉米叶心,致使玉米表面出现排列的小孔。待玉米进入抽穗期,其雄花基部就会受损,并出现折断现象,随着雄花的生长发育,幼虫还会侵害雄蕊、花丝、苞叶等部位,有甚者还会沿着穗轴侵袭玉米籽粒,严重影响玉米质量。此外,受幼虫侵害的玉米茎秆也会发生断裂现象,虫害严重时,还会造成玉米田减产。

②玉米黏虫

玉米黏虫还有另一别称,名为行军虫,此类型虫害具有非常严重的爆发性,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玉米产量。黏虫在幼虫期,多以吃食玉米表面为主,尤其是1 龄和2 龄黏虫具有隐蔽性,其隐藏部位在玉米叶鞘或新叶处,此时期黏虫对玉米的破坏程度较轻,直至幼虫长至5 龄6 龄期,就会逐渐增加采食量,并对玉米叶片和其它部位造成大范围破坏。

③地老虎

地老虎种类繁多,一般黄地老虎和小地老虎最为常见,前者可在前翅上发现清晰的纹路,后者前翅上纹路呈深褐色,肉眼可见白色单线和暗色双线的波状线,两种类型地老虎均产黄色半圆形卵,随后卵的颜色逐渐变暗,黄地老虎与小地老虎相比,幼虫体表面颗粒缺乏显著性。

④红蜘蛛

红蜘蛛属于螨类病虫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首要虫害之一,一旦玉米进入抽穗期,红蜘蛛就会通过吸食玉米叶片影响玉米生长,受红蜘蛛威胁的玉米叶片,多会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与此同时,玉米叶片颜色也会发生改变,一般会由绿色变为黄色,最终叶片养分丧失,干枯而死。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1、玉米病害防治措施

①玉米黑穗病的防治

首先,在种植玉米前,可通过优选抵抗病原的健康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例如:中单12 号、中单2 号、豫玉2 号等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率,尽可能减少玉米病虫害问题对玉米的影响。优质玉米种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病毒侵入,同时这也是减少玉米黑穗病对玉米影响的关键之举。其次,在选择玉米种植基地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周期,倘若长期在同一地区种植玉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肥力,进而无法保障玉米生产质量。面对此种现象,就要对玉米种植的肥力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制定良好的轮作计划,基本上3 年一轮作,减少地下害虫的滋生率。最后,倘若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黑穗病,种植户就可将感染玉米株拔出,以免周围其它健康玉米受到影响。另外,合理选择化学药物进行防治,例如,可选择悬浮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不断提高玉米对黑穗病的抵抗能力。

②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的防治

在防治以上病害的过程中,虽然其蔓延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发病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很容易感染其它健康玉米株,最终就会面临玉米田大面积染病等现象,致使玉米产量与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在开展玉米种植工作时,就要全面提高玉米品质,一般可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种植品种,例如:中单2号、陕西9 号、豫玉11 号,从根源降低玉米大小斑病发病概率。其次,可通过深耕方式减少地下害虫的滋生量,并为玉米制定良好的轮作制度,尽可能保障土壤肥力。另外,应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情况适量喷洒农药积极防治,当玉米病叶率高于20%时,就可叶面喷施50%多菌灵溶液。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随便在黑板上画几个四边形,让学生从图形中寻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学生寻找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有的学生说是,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点写在黑板上。通过学生们的充分交流,最终达成了一致,认为正方形也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因为它的两组对边都是平行关系。这种数学知识的自主获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挖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③玉米青枯病的防治

在防治玉米青枯病的过程中,种植户可借助新型防治技术手段,并做好玉米田的清理工作,例如,培育玉米杂交品种,尽可能提高玉米种子对青枯病的抵抗能力。其次,在施肥过程中,可选用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农家肥,并借助新型灌溉设备及灌溉技术完成玉米的灌溉工作,做好田间水肥管理工作。此外,种植户还要及时观察玉米叶片的生长情况,如发现玉米底端有新生叶片,就要及时予以摘除,尽可能将病原菌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后,还可选择药剂防治方法,当田间玉米株染病数量较多时,就可调配多菌灵500 倍液和甲霜灵400 倍液,之后向染病玉米株注入500 毫升混合药剂,最终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④玉米顶腐病的防治

在防治该病害的过程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做好田间玉米株的观察工作,如发现染病玉米株,就要及时清除并移到田地外集中销毁。其二,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培育对顶腐病有抵抗能力的玉米品种,尽可能减少该病害的威胁。其三,玉米处于发病初期时,就可按照每亩地50%的剂量兑水喷施多菌灵溶液,或者也可选用80%代森锰锌50 克、清水50 千克,混合后对玉米病害部位进行喷洒。

⑤玉米褐斑病的防治

首先,种植户可选用对褐斑病有抵抗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从根源降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率。其次,要合理控制玉米栽培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性,满足玉米对水分及肥料的需求。最后,每亩地可选用25%粉锈宁100 克、清水50 千克,混合喷施于玉米患病部位,每隔8 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 次为宜。

⑥玉米粗缩病的防治

首先,广大种植户要选择郑单958 等抗病、耐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相继做好除草工作,尽可能减少虫源的滋生。其次,要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高发期,不为病毒的传播提供机会。最后,由于玉米粗缩病尚无特效防治药物,因此,种植人员可通过药剂拌种降低病害发生率,一般可选用6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此外,也可在玉米3 叶期每亩地施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而达到预防病害发生的目的。

2、玉米虫害防治措施

①玉米螟虫的防治

在防治玉米螟虫的过程中,种植户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除虫。进入春季后,就要彻底清除越冻害虫,尽可能减少土壤中害虫基数。其次,施用药剂。需在玉米新叶期或抽穗期选择施用药剂类型,一般以市场中较为常见的杀虫药为主,采取精准施药方法,尽可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最后,天敌防治。通过选择赤眼蜂等天敌降低玉米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程度,向玉米种植区内引入一定量的赤眼蜂,从而抑制玉米螟虫的繁殖。

②玉米黏虫的防治

在开展玉米黏虫的防治工作时,要将其幼虫生长阶段全面覆盖,倘若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发现飞蛾,就要在第一时间对飞蛾采取捕杀措施,尽可能避免飞蛾在玉米株上产卵。此外,一旦发现虫卵或幼虫附着于玉米上,就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药物对其进行灭杀。倘若当地种植条件允许,也可在玉米种植区域开展预测预报工作,通过监测当地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从而实现大范围捕杀害虫的目的。

③地老虎的防治

在防治该害虫的过程中,种植户可多措并举提高防治效率,例如,在开展飞蛾捕杀工作的同时,也可及时清除田地内生长的杂草,并对玉米种植地土壤进行深翻作业,以此来杀灭土壤内部越冬害虫。倘若地老虎生长为成虫,就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等优质杀虫药剂捕杀地老虎。不仅如此,地老虎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根据其这一特点,也可利用灯光诱杀法捕杀成虫。

④红蜘蛛的防治

在防治玉米红蜘蛛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首先,清除成虫。一般成虫清除工作要选择秋末或早春时节进行,从最大限度上减少越冬成虫数量。其次,药剂杀虫。选择23%氯杀螨醇、40%乐果乳剂,将以上药物调配后制作为混合液,之后有针对性地注入农作物虫害部位。最后,天敌防治。可选择食螨瓢虫等能够抑制红蜘蛛生长的天敌进行防治,同时注意合理控制天敌数量,减少红蜘蛛对玉米的危害。

综上所述,病虫害对玉米产业未来发展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制约玉米产量的同时影响玉米质量。因此,要格外注重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文章列举出玉米黑穗病、青枯病、褐斑病、玉米螟等玉米常见病虫害,并有针对性提出各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减少各类型病虫害对玉米产业发展的影响,确保玉米安全健康生产,提高玉米产量及玉米品质。

猜你喜欢

病害病虫害玉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收玉米啦!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我的玉米送给你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