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常见猪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2023-11-22王文风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7期
关键词:磺胺类猪丹毒猪链球菌

王文风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安庆市西部,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传染性疫病如蓝耳病等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同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及饲料营养水平低下导致的非病原感染性疾病也日益增多。因此,如何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成为当前养猪场户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春季常见猪疾病

1、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但以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比较严重。猪瘟在仔猪多发,各日龄均可感染,其中0~3 日龄最易感。该病以高热、皮肤发红、淋巴结肿大和出现黄疸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其流行特点是:仔猪之间相互传染;病毒随空气传播;呈流行性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和气候突变时多发;患病猪常突然死亡;种公猪、种母猪和保育仔猪多发生于3~4 月龄的仔猪,常为猪瘟的隐性感染。

猪瘟的预防措施:预防猪瘟应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禁止从疫区引进猪仔。从外地购进猪仔时,应加强检疫工作,对运输工具和猪仔本身进行消毒。饲养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猪场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场内无病死猪。加强猪舍环境消毒工作,避免细菌滋生,定期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药物预防:用猪瘟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注射后8~10 天即产生免疫力,7~10天后产生持久免疫力。药物预防应选择合适的药物配方。①黄芪多糖注射液可作为猪瘟预防注射用药,体重在15~30kg 的仔猪和种公猪每头1mL;仔猪0~4 周龄,每头2mL;5~6 周龄,每头3mL;7~10 周龄,每头5mL;10 周龄以上每头8mL。②头孢噻呋注射液:对于2~4 周龄的仔猪和种公猪的可肌注5mg/kg 体重或2mg/kg 体重;对于4 周龄以上的仔猪和种公猪可用8mg/kg 体重的剂量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注射。③猪瘟免疫球蛋白:对免疫后3 个月内的仔猪和种公猪可使用猪瘟免疫球蛋白1 瓶4~10mL;哺乳母猪在产后2 个月时,使用猪瘟免疫球蛋白2 瓶4~10mL,连续使用3 个月后间隔4 个月后再重复使用一次。

2、猪丹毒

猪丹毒是一种由A 型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发。目前猪丹毒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猪丹毒:在猪丹毒流行地区,应在每年6~7 月进行一次注射,而在发生猪丹毒的猪场,可在每年的12 月份进行注射。由于疫苗免疫接种,可使猪仔产生被动免疫,从而使其有较好的抵抗力。治疗猪丹毒:猪仔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时,可用磺胺类或青霉素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根据病情用阿莫西林和强力霉素配合治疗,效果也很好。控制继发感染:猪丹毒病毒常与其他传染病混合发生,特别是与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瘟等混合发生时,可引起发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对发病猪可采用药物治疗和磺胺类或青霉素进行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对已发病的猪群:对病猪可以采用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进行治疗。由于本病常发生于夏季,所以在治疗时应在饮水中加入少量的樟脑磺酸钠以防止饮水污染。如果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选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肌注或静滴。此外,可用中药柴胡、黄芩、板蓝根和连翘等配合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3、猪肺疫

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流粘性鼻液,呈卡他性或脓性。个别病猪眼睛、口、鼻等处有出血性水肿。病猪皮肤上出现黄色或红色斑块,呈花斑样。病猪眼结膜充血水肿,呈卡他性或脓性。病猪常因呼吸困难而卧地不起,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病理变化:病猪的鼻端、唇、颈、胸、腹和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斑点。剖开肺脏可见其颜色变紫或苍白,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脾脏肿胀变硬呈紫红色,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胃粘膜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胃溃疡常在病的中下部出现大出血点而致肠系膜淋巴结及腹腔有出血点;肾表面有针尖大的出血斑;淋巴结常肿大并与淋巴结粘连;脾肿大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坏死灶。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要合理安排饲养计划,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要经常清除猪舍附近杂草、枯枝落叶及污水污物。要严格禁止仔猪与病猪接触,一旦发现猪群发生该病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将病猪隔离治疗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一般可用1%~2%的漂白粉或10%~20%石灰乳溶液对圈舍进行消毒。对患病猪可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及磺胺嘧啶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发病后期,病猪可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以注射青霉素及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防治。如果有继发感染可在饲料中加复合维生素B 或多维或电解多维等中草药制剂来进行辅助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但病猪如果出现肺炎症状时可以对症治疗,选用中药柴胡、清开灵、黄芪多糖、板蓝根、双黄连等中药制剂加水煎汁内服,也可以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或磺胺嘧啶钠等西药进行对症治疗。中药预防本病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和消肿散结的中药内服,也可以加少许维生素C 口服或者肌注以增强免疫能力。紧急接种猪肺疫疫苗是预防本病的一种重要措施,可在春季来临之前对猪场进行预防性接种。及时隔离病猪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对病猪的用具、粪便和污染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加强猪舍卫生管理,改善猪舍环境条件。改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4、猪链球菌病

临床症状:发病率一般为20%~100%,死亡率为10%~30%。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食,体温升高到42℃~43℃,呼吸困难,黏膜和浆膜出血。呼吸型症状主要是干咳和呼吸困难。关节肿大,全身关节发肿,病猪肌肉震颤,有的瘫痪或呈犬坐姿势。有些病猪出现呕吐现象。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出现,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病猪进行隔离治疗,用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对有病猪的猪舍要消毒灭菌处理。发现病猪时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和淘汰。预防接种,主要是指在猪易感动物的体内注射或灌服疫苗,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根据猪链球菌的血清型、血清型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以及当前流行的毒株,研制出能满足猪链球菌病防控需求的疫苗,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①猪链球菌灭活疫苗:该疫苗是目前使用最广、效果最好的猪链球菌灭活疫苗。仔猪出生后注射接种,在3 周龄时即可产生保护水平高达10%-20%的抗血清,并持续1 年以上。②猪链球菌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该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猪链球菌溶血素基因导入猪链球菌中获得的。免疫后可产生较强保护作用。免疫后可以获得高达60%以上的保护效果,对仔猪副伤寒、链球菌肺炎等细菌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在猪链球菌病流行季节,可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如果要做预防的话,要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预防使用:青霉素用80 万单位,青霉素按12 单位/kg 计算。如果用磺胺类药物的话,建议使用磺胺嘧啶钠每公斤体重2mg,拌料饲喂,每天1 次,连续使用3~5 天为一疗程。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是减少本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可通过制定免疫程序或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进行防治。

5、猪丹毒支原体肺炎

猪丹毒支原体性肺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咳嗽,初期鼻镜干燥,后期变得湿润;后期可见结膜潮红,病猪有明显的眼结膜潮红现象;病猪在耳朵、背、腹下、腿、头颈部等部位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发病初期不一定会发病,有时母猪在妊娠后期也可能会出现繁殖障碍。

预防方法:猪场定期免疫猪丹毒支原体灭活苗,以预防本病的发生;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和防疫措施。做好猪舍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栏舍内的粪便和杂物。猪场应设置固定的饲养员并保持相对稳定。每天对猪舍进行清扫、打扫及消毒。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治疗:本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可选用磺胺类药物与敏感药物配合使用。一般治疗可用青霉素80 万单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另外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等。此外还要用庆大霉素、四环素与土霉素配合使用,疗效较好。药物预防:药物治疗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等磺胺类药物配合使用;中药制剂有双黄连、板蓝根、鱼腥草等中草药制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免疫:猪丹毒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治疗时可采用二联苗或三联苗进行免疫注射。

6、伪狂犬病

该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5~6天,多数在2~3 天,个别在7~8 天,最短者5 小时。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全身衰竭等症状,有的出现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病猪死亡后的尸体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脑实质内有不规则的出血点、点状或斑片状坏死,脑膜充血、出血。肺淤血,呈“V”形或“U”形。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质硬;肾脏肿大、萎缩,边缘呈锯齿状;脾脏肿大,边缘钝圆或呈锯齿状。可见到淋巴细胞聚集及肉芽肿现象。有的可见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

防控措施:定期接种伪狂犬疫苗是防控伪狂犬病的关键措施,及时淘汰隐性感染母猪和仔猪是降低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做好消毒工作是防控伪狂犬的有效措施。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防止本病传播流行的基础措施。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止伪狂犬病蔓延的保障措施。及时淘汰病猪并将其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减少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春季常见猪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要使仔猪有充足的饮水,不要让猪舍内有污水,潮湿的地方不要种植容易腐烂的植物。在饲养过程中,要使猪舍内经常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有害气体和细菌滋生。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仔猪的管理,做好免疫、驱虫等工作,保证猪群的健康。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品质差、饮水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应激反应。注意猪舍卫生,特别是要做好猪舍内外、猪体内外消毒工作。加强对仔猪饲料中各种添加剂的管理工作,使其使用剂量、饲料品种、饲喂方法等符合仔猪健康需要。要根据仔猪的不同年龄和生理特点、季节变化及天气变化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天气暖和时不要饲喂高热量饲料,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要适当降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天气寒冷时要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合理搭配日粮中的饲料品种及比例,不同日龄、不同营养需要的仔猪要合理搭配。切忌将营养需要过高的饲料与营养需要较低的饲料混合使用。

2、做好消毒工作

猪舍内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进行3 次通风换气,每次通风30 分钟以上,每周对猪舍进行1 次全面消毒,每次消毒间隔2~3 天。如果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对污染的猪舍、用具和场地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可用5%石灰乳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猪场内和周围的环境卫生工作,及时清除粪便、污水,防止细菌滋生,定期做好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消毒药物的选择: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消毒剂,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①紫外线消毒:对猪舍内部进行连续照射30~60 分钟(即紫外线灯照射),可杀灭细菌、病毒和部分真菌。

②甲醛熏蒸:将福尔马林稀释成5%)密闭在容器中(或直接将甲醛溶液倒入容器中)熏蒸3~5 个小时。

③石灰粉:按每立方米用生石灰粉6g 加水100g 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后使用。此外,对于规模较大的猪场应定期使用高温和阳光照射来进行消毒。

④消毒剂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不同的消毒剂。1.3%~5%石灰乳溶液:可用于栏舍内地面、墙壁和地面的消毒;2.10%~20%生石灰乳溶液:可用于栏舍内地面和料槽、食槽的消毒;3.5%~10%高锰酸钾水溶液:可用于栏舍内地面和料槽的消毒;4.10%~20%生石灰乳:可用于栏舍内墙壁和料槽、食槽的消毒;5.3%~5%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猪舍内地面、料槽以及其他用具和地面的消毒。此外,在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时应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消毒剂。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饲养管理是防治猪病的基础,应做到科学喂养,合理调配,保持猪群的健康水平。首先要搞好猪舍卫生,做到勤打扫、勤消毒。猪舍地面应保持干燥;经常打扫猪舍,保持空气新鲜。定期用百毒杀等消毒药对猪舍地面和墙壁进行喷洒消毒;猪舍内的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定期对猪进行免疫注射。对不能喂配合饲料的仔猪每天饲喂2~3 次,在每次饲喂时必须充分混合均匀。母猪哺乳期不宜过长,一般为45~60 天。哺乳仔猪在断奶前5~7 天进行断奶,并转入育肥舍饲养。每天观察猪群动态,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病猪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眼结膜发红等。对症状较轻的仔猪应给予抗菌消炎等药物治疗。每周用2 次5%来苏儿溶液喷洒猪舍地面和墙壁及猪栏进行消毒。也可在猪舍内放置1%~2%的烧碱溶液,或2%~5%的来苏儿溶液喷洒圈舍,使圈舍内有一定程度的碱化作用。及时进行猪群健康检查及疫苗免疫工作,及时淘汰免疫失败的仔猪;并在每批仔猪进舍前15 天进行首次疫苗接种(仔猪1 日龄皮下注射1ml 猪瘟、猪伪狂犬二联苗)。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做好仔猪保健工作,提高仔猪抗病力。在猪群转群时,最好进行检疫,防止引入病原微生物。病愈仔猪可继续饲养,但应隔离消毒。

总之,针对安徽省岳西县春季常见猪病,建议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尽量减少引种次数,降低患病风险。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区域,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蔓延。合理安排饲喂程序,保证饮水充足清洁卫生。定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及时清理圈舍粪污,保持良好通风换气。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接种计划,适时适量注射疫苗,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猜你喜欢

磺胺类猪丹毒猪链球菌
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