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有效抗旱措施研究

2023-11-22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7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除草田间

高 嵩

近年来,随着我国玉米种植行业的发展,占地面积也不断扩大,同时各种种植问题也呈现出来,比如玉米质量问题、产量问题、抗旱问题等给玉米产业发展带来阻碍。要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就要持续优化栽培技术,通过有效的抗旱操作,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饲料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玉米栽培的稳产丰产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粮食安全。本文对玉米生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加强技术管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注重玉米选种工作

玉米品种和玉米高产具有直接关联,假如玉米种子的质量较差,即使后期加强了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玉米产量,不能使玉米依照预期的计划进行生长发展。优质的玉米品种是作为实现玉米高产的基础保障。现如今,农田种植人员过于追求高产量的种植技术,忽视了玉米种子的质量要求,没有对种子进行预处理,无法提高玉米产量,导致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种植人员需要对种子品质的特性进行充分考量,在种植玉米前不但要注意高产量、品质等特性,与此同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水分需求、土壤质量等。采取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选取玉米品种,满足当地的种植需求,推广新品种时,种植人员需要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对农田进行试验分析,保证此类玉米可以抵抗极端气候的影响,方可进行大范围的种植。

2、对玉米种子进行科学处理

种植人员在选取优质的玉米种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进一步提升玉米品种的质量。种植人员在种植玉米以前,需要依照种植要求,对玉米种子进行严格筛查,把发霉、干瘪、破损的玉米种子剔除,继而提升玉米植株的成活率。同时在自然环境适宜的状况下,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处理,在阳光下暴晒3h左右,降低玉米种子中的水分,通过日晒处理可以降低种子表面的细菌覆盖率,继而提高玉米种子的成活量。除此之外,种植人员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化学处理,借助化学药剂消灭玉米种子中的害虫。

3、选地和整地

玉米生长除了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土壤质量的影响。玉米根系比较发达,通过根部能很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促进玉米生长。土壤选择非常关键,能保证玉米高产和稳产,应该选择土层深厚和土壤肥沃的地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光照,但也要避免长时间光照,会造成玉米植株水分大量蒸发,很容易出现干苗或者干旱的现象,应选择距离水源地较近的地区,发现玉米植株缺水后可以采取人工灌溉。在选地完成后要做好整地工作,翻耕深度应控制在25cm 左右,能提高土壤透光性,有利于玉米根系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在翻整土地完成后应晾晒土壤7—15d,能有效灭杀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

4、播种

播种时间是决定玉米播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科学确定玉米播种时间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春玉米在每年4 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夏玉米在每年5 月底至6 月初播种。种植人员要综合考虑种植地区的外部气温和湿度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玉米的最佳发芽温度最低不能低于7℃,否则会影响玉米发芽率与出苗情况。为了保证玉米稳定出苗,提高玉米发芽率,可当环境温度维持在12℃时播种。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种过程中外部环境气温较低会使玉米种子出现腐烂现象。种植人员除了要科学选择播种时间外,还要切实做好播种管控工作。一般可以在经过有效处理的田间地块上运用专门的精量播种机械设备,以点播的方式均匀播种。播种时,玉米株距控制在20cm左右,行距控制在25cm 左右。同时,玉米播种深度要控制在3—5cm。应用播种机械设备开展机械化播种操作前,要调试运行播种机械设备,保证玉米播种的深度与间距适宜,方便玉米出苗管理,玉米播种深度较小会使玉米种子出苗缓慢。若在同一田块中播种,没有统一、均匀地控制播种深度会增加玉米田间管理的难度,使玉米苗情较差,对玉米品质与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5、巡苗、补苗

玉米播种7—14d 后要观察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根据玉米出苗情况做好补苗工作,避免因部分区域玉米种子没有正常萌发而影响整体播种的有效性。玉米生长到两叶期后,部分田间可能会因种子未萌发导致长势较弱,可以通过及时浇水增加土壤墒情与湿度,保证玉米种子在吸水后茁壮萌发。若土壤中害虫较多或鸟类为害严重,种子会出现破损情况,此时需及时补种。玉米种子长到3—4 叶期时,如果依旧存在出苗不均的情况,需从出苗较多的区域选择茁壮的幼苗移栽,补苗后需及时浇灌定根水。在玉米栽植补苗过程中,要选择同一种植区域内相同品种的玉米苗,避免同一种植区域内补种不同品种的玉米幼苗,否则会对玉米栽植的后续管理以及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为确保玉米出苗整齐,一般在穴中相应位置放置2 粒种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各穴位保留一棵茁壮生长的玉米植株。玉米出苗期需科学间苗,保证各玉米种子种植穴中留下较为强壮的玉米植株,去除长势不良的玉米植株。在间苗定苗过程中,定苗时间一般在玉米4 叶期,需有效控制玉米苗间的行距,通过巡苗与定苗使栽植区域范围内的玉米植株保持均匀长势。

6、除草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定期除草是保障玉米茁壮生长的重要环节,在田间管理中加强除草管理十分重要。除草时,可根据不同的除草需求与条件灵活选择化学药剂除草、机械除草以及人工除草3 种方式。田间除草的目的是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因田间杂草过多使玉米出现严重的生长拥挤现象,造成田间空气流通不畅。杂草较多会加剧田间病虫害问题,挤占田间有限的土壤资源,造成局部区域玉米植株发育不良。种植玉米前要对种植区域开展封闭性除草工作,种植人员可利用除草剂,施用除草剂时构成的药膜会抑制种植区域内杂草生长。种植人员要综合考虑田间温度、杂草种类和数量等,灵活选择科学除草方式。玉米出苗后,可选择专门除草剂处理田间杂草,如烟嘧磺隆类除草剂,其不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可有效处理特定杂草。此外,玉米生长到大喇叭口期时,需中耕除草,配合追肥开展田间管理。中耕除草主要是对玉米根系处开展松土、清除杂草工作,使玉米植株上部茁壮生长,提高玉米整体的抗倒伏能力。

7、科学施肥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肥料,应该做好玉米的施肥管理工作,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在播种时要施入基肥,结合玉米生长情况适当追肥,主要包括攻秆肥、攻粒肥和攻穗肥,更好地满足玉米生长不同时期的肥料需求。在追肥过程中可以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了解土壤的墒情后,有针对性地均衡补充养分。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追肥主要施用氮肥,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补充微肥能够促进玉米更好地生长。在追肥过程中要控制好深度和距离,便于根部吸收养分。施肥距离较小会造成烧苗现象,应将深度控制在7cm 左右,同时肥料和株距的距离控制在7—10cm,保证玉米根系能够有效吸收和利用养分。在土壤干旱的条件下不适合追肥。在追肥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最好选择雨前进行施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追肥后及时灌溉。

8、浇水

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种植人员需严格控制水分,采用地膜覆盖保水种植不需要补浇水分。为了实现玉米高产,需结合玉米栽培阶段的土壤干旱情况决定是否引水灌溉,保证玉米栽植阶段湿度适宜即可,避免因土壤过于干旱而影响玉米健康生长,降低玉米质量与产量。

9、玉米病虫害防治

①农业防治技术

一是在选好玉米种子后要开展包衣或者拌种工作,在预防地下害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加强水肥管理,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要做好氮肥、磷肥和钾肥比例的控制工作,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尤其要控制好氮肥用量,避免造成玉米徒长。三是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要定期观察玉米生长情况,通过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养分,满足玉米生长需求,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②化学防治

在玉米播种前,农户要采用多功能的包衣剂处理种子,保护种子的完好程度。在幼苗期,可以适当采用杀虫药剂防治病虫害。如果在玉米生长期间出现了蚜虫等病虫害,可以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水混合搭配使用。如果在玉米生长期间出现了食心虫,可以采用乙酸铝可湿性粉剂。针对玉米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手段,相关人员要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利用化学药物遏制和清除病虫害,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散。

③物理防治

农户在玉米种植栽培过程中没有及时做好防治和管理工作,就很容易引发病虫害,会影响玉米生长状况。物理防治是通过干预玉米生产的具体环境条件,如控制温湿度,科学有效地预防治理病虫害。因此,在农户种植玉米前应该结合先前的种植经验,明确该地域在玉米种植时常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和规律,在正式种植时可以此为参考,改善以往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错误管理方式。

④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手段不同于化学防治,是一种绿色的病虫害防治形式。随着农业的发展进步和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推进,玉米种植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以生物防治为主。针对不同的病虫灾害,要利用生物防治手段绿色防控。一方面,可以借助天敌防治,例如出现玉米螟,可以利用赤眼蜂防治;如果出现黏虫,可以利用蛙类和鸟类防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物性质的药品防治,例如在玉米栽培中使用白僵菌防治病虫灾害。

⑤玉米收获

一般情况下,每年10 月大部分玉米完全成熟,要抓住最佳的收获时期,选择在晴天收获后晾晒,待穗干后脱粒,避免损伤果皮和胚部。在收获完成后要晾晒7—10d,当玉米粒含水量达到22%时可以脱粒,当玉米籽粒中的含水量高于20%—40%时,可在立秋后或者第二年脱粒。当玉米水分下降到11%以下时,要采取干燥仓库储存的方式,在入库后要经常检查,做好防鼠和防潮工作,可以在入库前选择药剂熏库,能有效防治害虫,可以加入适量的干燥剂来防潮,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玉米高产抗旱的应对措施

1、选取合适的播种时间

玉米抗旱措施是提升玉米产量的根本保障,所以,种植人员需要依据玉米生长状况以及土壤质量等,采取针对性的抗旱措施,以便提高玉米的抗旱性,种植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依据气候状况的差异性,选取玉米种子的种植时间,避免恶劣的气候环境对玉米种子的成活率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北方地区的降雨量比较少,且气候较为寒冷干燥,种植人员需要在春雨时节后进行种植,同时种植人员需要对玉米进行抗旱处理,以便提升玉米种子的抗旱性能,提升玉米植株的成活率。

2、合理掌控种植密度

种植人员需要对种植密度进行严格掌控,降低玉米植株之间出现争夺水分的状况,以便确保玉米可以高效生长,继而提升玉米的种植产量。种植人员需要依据当地的光照时间,对植株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设置,避免玉米植株之间出现光照不均匀的状况,提升玉米植株的储水性能,防止玉米植株出现抗旱性能较差的现象,确保光照可以满足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不断提升玉米的结实率。

3、增强田间管理

通过增强田间的管理措施,对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具有积极作用,种植人员需要依据玉米的生长状况,对其进行彻底的分析,确定当地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可能会出现的病害问题,依据具体的病虫害状况选取合适的化学药剂,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且杂草的滋生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和玉米植株争夺有限的营养和水分,致使玉米植株难以正常生长,所以,种植人员需要对田间杂草进行定期的清理,以便提升玉米的抗旱性能,提高玉米的总产量,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4、秸秆覆盖

在高产玉米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抗干旱措施,利用秸秆覆盖的方式,避免玉米田间的土壤水分过度蒸发。除此之外,可以借助节水保墒法,提高玉米田间的土壤肥力。通常情况下,可以把田间土壤的含水量提升至40%,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成分不断增多,以便满足玉米作物的生长需求。为了确保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在玉米出苗期进行浅耕处理,需要彻底清除杂草,在拔节期进行中耕处理,提升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避免水分快速蒸发,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旱性,保证玉米可以正常生长。

5、节约水源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需要更多的水分,抗旱性和抗逆性相对较低。从玉米抗旱性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在应用玉米栽培技术时浪费水资源,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应对玉米干旱。为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水量,应采用明渠排水或其他方式扩大水源,确保玉米种植地有充足的供水。通过对运输方式和灌溉技术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周期的需水量。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玉米种植的高品质、高产量,应该因地制宜地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进行玉米种植。在种植前,农户要先挑选优质的玉米品种,并做好晒种、拌种等前期准备工作。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优质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控制好种植的密度,做好对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及时追加肥料,满足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最终获得高产量的优质玉米,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除草田间
春日田间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田间地头“惠”果农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