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场景营造的潘家园街区公园更新设计研究
2023-11-22郭晓婕
郭晓婕 丁 可
城市的街道空间承载了人的行为活动,连接城市公共空间和自然环境,街区公园是城市街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公园的差异性也体现了城市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生活氛围。城市的迅速发展使生活更加便捷富有效率,但标准化和模式化必然会导致场地特色的缺失,另一方面,快节奏的发展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个人与公共生活的脱节、场所文化的消解使得人们难以在城市街区中感受到精神的认同和情感共鸣。在此背景下,结合场所的文脉、整合场地资源、紧跟城市发展相关政策的城市街区公园更新再造能够使空间产生新的社交活动,激发场地活力。
1 街区公园发展概述
1.1 街区公园的类型与特征
街区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元素。街区是四周由街道所围绕的最小区块,其内涵盖绿地、建筑物等[1]。狭义上的街区公园是位于被道路包围的地块外的公园,呈现出更高的公共性和开放性。街区公园的类型可根据功能大致划分为两类:第1,休憩活动型。以为人们提供活动场地为主,是高密度街区内富有活力的公共场所,也是街区特色文化得以表达和延续的重要公共场所。第2,交通往来型。从功能上来说主要以提供穿行空间为主,是城市道路用地外的人行空间。受交通的影响较大,表现出人流量较大、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街区公园还可根据位置划分为街心公园、小区游园、站前广场、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1.2 街区公园的研究现状
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于“口袋公园”的概念首先提出于纽约公园协会承办的展览会,是指要建立起分散在密度较高城市中心区域的斑块状小型公园[2],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对于口袋公园的类型和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1967 年,美国纽约佩利公园的诞生标志着第一个袖珍公园的正式创建。20世纪60 年代初,美国发起“邻里共享”项目,通过与社区内低收入人群的合作,将社区的公共空间改造成独立开放的花园和公共活动空间[4]。国内对于街区公园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通过城市更新或街区改造来完成。对于街区公园、口袋公园的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大多从人性化、感官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研究海绵城市、园艺疗法、交互设计等。
2 城市街区公园场所文化缺失
2.1 城市街区公园场所精神的失落化
城市街区公园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街区公园的位置受到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应当成为承载文化认同、价值观念、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精神家园。但众多标准化、模式化的公园建造使得场所内独特的文脉被消解、人文环境受到了冲击,造成城市街区内的场所精神的失落。
2.2 城市街区公园设计模式化
我国城市街区公园和广场设计由于起步较晚,加之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公园和场地都具有模式化的设计,街区公园“千园一面”的现象在城市更新大规模建设时难以避免[5]。这些模式化的设计架构简单,可以满足街区内居民的基本需求,但其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多有不足。
2.3 缺乏文化内涵,与场地本身联系薄弱
街道公共空间融合着街道发展历史中的自然、文化,是街道形象的缩影。当下街区公园改造过程中常因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与建造速度,对场地的文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场地缺乏文化内涵,与场地本身的文化联系十分薄弱或毫无关系。
2.4 空间利用率低,存在大量的消极空间
由于对以往城市建设、街区公园建设和后续更新的考虑不足,城市中会产生一些无意义的灰空间,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并且给场地的发展形成阻碍。
3 街区公园中文化场景的引入
3.1 文化场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新芝加哥学派教授特里·克拉克与其团队提出“场景”的概念[6]。克拉克的场景理论通过引入“舒适物”一词作为分析场景的基础信息,并将其界定为文化活动的载体,认为由舒适物带来的愉悦消费实践是驱动城市发展的动力。
陈波等[7]为创意社区和城市街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发展模式与思路。文化场景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构建文化场景赋予文化空间某种价值观的维度,从而使文化作为一种驱动力推进城市发展与转型。场景一词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人们可以通过场所内可视化、可感化的景象感受到其中传递出的文化内涵、生活体验。主要从三个方面构建文化场景: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人群[8]。
3.2 基于文化场景营造的城市街区公园设计策略
消逝文化元素选择性提取。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此过程中人的干扰是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街区公园再造应该适应时代的进步,既要考虑过去的文化元素与现实的结合,又不能脱离现实,从文化因素中选择合适场所的、有发展空间的、更能引起人们共鸣的部分,对该部分进行还原或再创造。
现有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具有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的场所会保留一些具有历史意义或文化价值的景观元素,例如古木、建筑、雕塑、地形、部分遗址等。对这些元素可以完整地保留和延续。对损毁较大的部分进行适当的维修和养护,使其能够较好地保留原状,延缓损毁程度。
优秀文化的提升与更新。对场所内有价值的文化元素进行景观手段的创新与更新,在创新中可将传统元素进行抽象与简化、拆分与重构,或对其形态、色彩、材质进行提取,与现代元素进行自然、合理的糅合,将改良后的文化元素运用到街区公园文化景观的塑造上。
场所与边界的柔性处理。对场地内各类空间、边界的柔性处理可以提升功能布局,增加场地的利用率,使街区公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通过设施、绿植或其他界定行为对空间进行柔性的划分和限定,对于没有价值的构筑物予以拆除。
4 潘家园街区公园现状
4.1 设计节点选择与定位
本文所选研究范围与潘家园旧货市场紧邻,主要为潘家园地铁站西侧部分潘家园路为主,是潘家园片区受集市文化、古玩、手工艺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所选节点包括潘家园街区内唯一的街心公园潘家园文化苑。其余节点类型依次包括:道路旁绿地、街角硬质三角形空地、景观绿化带、楼后灰空间、带状游憩绿地、社区口空地(图1)。
图1 点位选择(来源:作者自绘)
4.2 场地现状
交通往来方便、人流量大。临近潘家园旧货市场与潘家园地铁站,道路宽敞、公共汽车站基本分布在片区内主要道路上,在交通方面并无压力。所选区域内,路旁用地基本为商业用地或居住区,其中包括潘家园旧货市场这一标志性场所。
潘家窑得名于早年间在北京城外的砖窑瓦场,民国时由于地质原因,窑厂搬迁。19 世纪60 年代开始建设居民区,后改名叫潘家园。1992 年之后形成了古玩旧货集散地。
4.3 场地问题分析
缺乏开放的街区公园。潘家园街区建筑密度较大,交通网络较为复杂,整个街区内缺少以绿地为主的街区公园,唯一的街心公园潘家园文化苑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密度较大的片区内居民日常休闲娱乐以及活动健身的需求。
街道公共空间文化建设力度弱。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潘家园街道上潘家园标志物密度较小,潘家园片区内有关特色传统文化的内容基本上集中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内,在街道空间上体现较薄弱。
有关潘家窑的历史文化没落。从历史影像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发现,潘家园片区有关于潘家窑的历史文化已经消失。对于旧日生活情景以及历史遗迹的再现也是改造的一个方向。
存在利用率低的消极空间。潘家园街区内存在大量利用率极低的消极空间,包括社区出入口空地、道路旁绿地以及建筑夹缝之间的灰空间。道路旁的无意义空间影响空间的美观程度,植被较多的道路旁也存在垃圾处理不及时的现象。
5 潘家园街区公园文化场景营造
5.1 文化要素的应用
提取场所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将其转译为景观语言,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在空间中体现出来,以此达到强化场所精神,传承场所文化,彰显街区特色的目的(图2)。
图2 文化元素提取和景观转译(来源:作者自绘)
在点位1“源起之窑”的改造中,追根溯源提取到的是潘家窑的砖窑厂文化以及记忆,后续在景观带的表现上选择了起伏和抬高的地形用以表现砖窑的形象,景观带的灯光装置体现火光。让砖窑与烧制方砖的场景抽象地再现在街旁绿地上,让行人在通行过程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浮光掠影。
在点位2“人居之园”的改造中,由于点位紧邻居住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选择了方砖这一元素。在楼后空地的空间布局上对砖石的搭砌手法进行转译,将其作为空间的划分方式,含蓄地体现场地文化元素。
在点位3“土石之影”的改造中,选择保留景观石这一街道本身的固有特色,深入挖掘了行人感受造景石的改进方向,通过感知、认识、体验、融入4 个层次丰富街道行进空间中体现造景石这一文化元素的交互方式。
在点位4“文集之苑”的改造中,作为潘家园街区唯一的街心公园需要承担起综合性功能,同时体现潘家园文化。在这一点位的改造上选取了潘家园集市作为场地印象。将潘家园集市地摊区的琳琅满目转译为初入游园时植物组团的琳琅满目;将石塑区的展陈转译为石塑台的定期更换展示。完整地将游览集市过程中的三个步骤:赏玩—展示—交流,投射在潘家园文化苑中。
在点位5“技艺之林”的改造中,主要选取的文化元素是潘家园特殊的手艺人群,篆刻、书画、棋艺等,将这些人文元素用景观装置表现出来,使行人在其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点位6 与潘家园市场隔路相望,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目的是解决场地中的问题,满足人群需求。
5.2 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点位1 中,宽阔的景观绿化带置入一定的休憩功能后,打破边界休憩空间的类型单调与乏味,为行人提供休憩空间,为商户、居民提供活动空间。三角形硬质场地结合设施增加休憩位可以完善场地功能,提高场地原设施书亭的使用率。
点位2 是楼后消极空间,根据居民的需求以及场地的定位为其置入不同类型的空间。种植空间和更加丰富的绿化类型可以提升场地活力。
在点位3 中,造景石景观带与人的互动关系是改造重点。从不同角度观察、触摸、游览、体验、休憩等功能可以使街旁绿化带有更丰富的肌理,提升趣味性。
点位4 是街心公园,在原本的场地功能上,赋予场地更多时序性的功能,然后使其在不同时间段内呈现出不同的使用状态。更加灵活的功能区,可以使场地更好地承载文化活动。
点位5 是位于地铁站口的绿化空间,本身承载了街区的生态功能。为场地植入更多文化功能,激活了废弃车站厅。场地具备了通行与等待之外的更多功能,能够与潘家园集市形成呼应。
点位6 作为社区口老人常使用的场地,主要考虑无障碍、适老化、可移动的模块化公共家具。种植池的设计也贴合休憩空间,打造绿色的交流空间。
5.3 特色文化活动
时序性地在场地中举行特色文化活动,发挥场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特性。在点位4 中,三角硬质场地设置可用于展览的景观设施,定期承载一些书画类、摄影类展览。在点位4 文化苑中,石塑园设置石塑展台,定期与潘家园石塑区进行合作举行特色石塑展陈,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交流,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作用。北侧休憩区可以进行棋艺交流。点位5 的废弃车站厅经过改造之后作为书画亭,可承载现场书画活动(图3)。
5.4 景观的表现形式
景观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现文化。具象的装置与造景可以直接地传达出场所文化,例如点位3 中对于造景石的应用,抽象的图形与有寓意的景观也可以传达文化内涵凸显场地特色,例如点位1 中的灯光装置、点位4 中对于场地特点的提炼等。在文化场景营造的过程中需两者兼备,充分考虑色彩、材质、图形等在场地中的应用。
5.5 边界空间活化
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手法处理边界空间,模糊边界感,通过不同种类空间的交融与联合,丰富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建筑界面相邻的边界空间、道路相邻的边界空间、生态植栽区域相邻的边界空间要根据其表现出的不同的性质,运用合理的边界处理手法。如点位1、点位2、点位3 中以丰富道路旁边界空间为主,点位6 丰富了建筑界面与相邻空间。
6 结论
我国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供给和精神需求正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提高。包含街道空间、街区公园、广场等在内的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传承场地文脉具有积极作用。高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负面影响逐渐被意识到,改善城市场所的精神失落与意义弱化的需求正不断被重视。探寻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多样化的可能,正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