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祚寺坐南朝北之谜

2023-11-22

文史月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双塔永明太原

◇ 李 丹

我国古代修建的寺庙大多坐北朝南,但也有一些寺庙的朝向较为特殊,比如,山西省太原市的永祚寺就是坐南朝北的。部分学者认为,永祚寺依山势而建,故坐南朝北。其实,永祚寺的特殊朝向,与堪舆学(风水学)、佛教文化以及服务太原城的建寺目的不无关系。可以说,永祚寺是太原人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内,距明清太原府城东南门(今五一广场)约4公里。2006年5月25日,永祚寺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祚寺主体建筑为明代砖仿木结构,建筑前低后高、错落有致。自建成后,永祚寺就成为了太原府城士绅祈福聚会的胜地。然而,和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不同,永祚寺是坐南朝北的。永祚寺特殊朝向的原因为何,学界众说纷纭,至今无一定论。

永祚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文峰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从创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塔刹铭文记载:

“总理工程功德主参议:傅霖

府尹:万自约

御史:王立贤

主事、布征、管工纠首千户:周冠

万历岁次己亥仲夏吉日立。”

由此可见,文峰塔是由明末清初大儒傅山的祖父傅霖组织修建的。傅霖因为“(修建)永祚寺浮屠,赞地灵、开文运”而留名史册,为世人所铭记。

修建文峰塔的目的是为了振兴太原的文运。据明万历年间《山西通志》记载:“晋阳城重山遮障,开此平衍真一大形胜也。独龙稍不足,故文明不开;虎稍强,故其民挚悍,而世家亦少。近有筑浮屠者,亦大有见。”本志《傅应期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郡地形左痹不胜右,缙绅学士建永明寺、宣文塔(文峰塔)于东山,以辅不足,推公(傅霖)首事。”明万历年间《太原府志》也载:“起自堪舆家言,谓塔在巽峰则文运胜。建后,连三科两庠中五人或七人或十人,其兆足征也。”上述文献记载有力地证明了建塔初衷是为了振兴太原城的文运。

根据古代堪舆家的说法,巽(后天八卦中的东南方)为天帝文章之府,塔有佳笔之形,在东南方向建塔可振兴文运。清代高见南《相宅经纂》中写道:“凡都、省、府、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保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在科举取士发展到高峰的明清两代,为提振文运而在城市东南方修建文峰塔甚为流行。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修建了大量的文峰塔,比如汾阳文峰塔就建于此时。明末清初的汾阳籍进士朱之俊认为:“汾西山耸直,而巽位无文峰塔应之,为缺憾事。”由此可见,汾阳文峰塔与永祚寺文峰塔的建塔初衷相似。汾阳文峰塔雄伟挺拔,共13层,其高度位列清砖结构塔之首,是中国文峰塔中的典范。

因为文峰塔是为了振兴明代太原城的文运而建,因此文峰塔唯一一座塔门呈45度面向太原城方向,也就是说,文峰塔是坐东南面西北的。

在修建文峰塔的同时,士绅们还在塔的边上修建了一座小规模的寺院,称为永明寺,寓意太原城的文化永远繁荣昌盛。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晋藩王朱敏淳认为永明寺过于简陋,与太原九边重镇的地位不符,便邀请五台山高僧妙峰法师主持改建。妙峰来到太原后,殚精竭虑,对永明寺的修建作出了宏伟规划。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妙峰法师因病回到五台山,不久后辞世。

妙峰主持改建永明寺时发现,文峰塔已向西北倾斜。因担心其塌毁,妙峰遂向晋王建议,在扩建殿宇的同时,另建一座宣文佛塔。晋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妙峰在文峰塔西北方向不到50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与文峰塔形制、高度相近的砖塔,取名宣文佛塔。该塔东南塔门上方的一层檐下斗拱空隙间刻有“阿弥陀佛”4个字,以示区别。虽名曰宣文佛塔,却也有昌盛文运之意。寺内现存的《敕建永祚寺宣文宝塔舍利碑记》言之甚明,碑文中写道:“太原古帝都也,余昔登城四眺,山河漭荡,形家以为不足于左,宜象而益之。于是,衲僧福登发念创浮图其高处,慈圣嘉其诚而佐之金钱,双影崔嵬。”

此后,文峰塔与宣文佛塔相映成趣,“凌霄双塔”成为古晋阳八景之一,象征着提振太原文运的希望。

妙峰法师在修建宣文佛塔时,还对永明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新建。

新建的寺院由大雄殿、三圣阁、方丈院、禅堂和客堂等组成。寺院正中是一座十分壮观的三间无梁殿,名为大雄殿,又名接引殿。其上为三圣阁。大殿的东西两侧为方丈院,东厢配殿为客堂和禅堂。所有建筑都为砖仿木结构,并雕刻有精美华丽的图案。这种以砖仿木,寓木质结构于砖雕中的建筑技艺,是明代中叶以后新兴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代表。

因永明寺与五台山万历皇帝敕造的护国圣光永明寺(即显通寺)重名,妙峰法师认为,应改其中之“明”为“祚”,取《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永锡祚胤”之意。《晋书·乐府》中也有“永祚,犹远祚也”的记载。由此可见,“永祚”一词,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之意,寓意明朝万世永固,太原文运永远昌盛。

永祚寺三圣阁

永祚寺禅堂

自此,永祚寺形成了呈两条轴线分布的上、下两院(又称塔院和寺院)。双塔所在的上院(即塔院)坐东南朝西北,下院(即寺院)坐南朝北。

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以坐北朝南布局为上,这是中国先民数千年来总结出的生产生活经验。我国位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东升西落,坐北朝南的房子在采光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夏季时,太阳角度较大,坐北朝南能够阻挡一部分阳光直射,并接纳从太平洋上吹来的凉风;冬季时,朝南的门窗又能接受更多的光照,并阻挡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可以说,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更适宜中国北方地理环境和季风性的气候特点。

我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了这一自然现象。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遗址都建在山峰的南坡,房屋大门都朝向南方。到了商周时期,确定房屋方位成为了选定居址的重要环节。《诗·公刘》中写道:“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汉代政治家晁错认为,在选择城址时,应当“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也就是说,城市选址要注意南北朝向。

汉代以后,随着堪舆学(风水学)的兴起,朴素的建筑朝向理念披上了玄学的外衣,变得神秘起来。例如,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北面会有地煞之气,而南面则有温暖之乡。清代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写道:“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虽然这套理论看起来玄之又玄,但其实阐述的仍是背风向阳的朴素自然规律。

封建统治者借助这一朴素原理,将坐北朝南上升到象征皇权与尊严的高度。《礼记》中记载:“天子负庡南向而立。”《易经·说卦传》中写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也就是说,帝王的宫殿和座位总是朝向南方,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归根结底,坐北朝南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和运用。

再说回永祚寺坐南朝北的问题。为太原城服务,是永祚寺的建寺初衷,也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因此,建设永祚寺的参考坐标就是其西北约4公里处的太原城。由于永祚寺是在已经建成的文峰塔、永明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的,考虑到双塔坐东南朝西北的建筑布局,又本着便于永祚寺西北的太原城居民来去方便的实用原则,永祚寺的大门便朝向了北方。

此外,永祚寺是佛寺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官式建筑,并不严格遵循坐北朝南的建筑规范。何况,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建筑并不是以北为上,而是以东为上。据《杂阿含经》四十三卷记载:“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前后围绕,至新堂外,洗足已,然后上堂,于中柱下,东向而坐。时,诸比丘亦洗足已,随入讲堂,于世尊后,西面东向,次第而坐。时,诸释氏即于东面西向而坐。”另有佛经记载:“西方俗法,东向而治。故以东为初方,南为右方,西为后方,北为胜方。”

其次,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寺院建筑没有完全照搬中国传统官式建筑坐北朝南的布局,而是有很多例外。例如,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布局便是坐东向西的。太原龙山童子寺大佛龛坐北向南,而寺观却是坐东向西的。

总之,佛寺建筑虽然大多数还是按照坐北向南的中国传统布局而建,但它们并不像中国官式建筑那样拘泥于陈规,而是秉承了建筑设计的本义,即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为人服务为宗旨。永祚寺坐南朝北,正是太原人不拘泥于成法,因地制宜进行建筑设计的典范。

在永祚寺建成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因其被赋予振兴太原文运的使命,永祚寺成为了太原士绅关注的焦点。为了使永祚寺更好地发挥提振文运的作用,太原士绅曾多次对永祚寺进行修缮和扩建,永祚寺的规模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一处知名古刹。

人们常常带着美好的希冀登上塔顶,或极目远眺,或登临赋诗,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作。傅山、戴梦熊等名士也多次登临塔顶。国学大师姚奠中在《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中道出了永祚寺的历史文化价值。他在文中写道:“永祚之所以著名,既在于大殿牡丹,更在于双塔。建寺之初即于殿后东南建一塔,曰文峰,后九年,又建一塔,曰宣文。二塔相去四十余米,直上凌空,高耸入云,行旅远来,遥见塔影,即知太原将至;公私外出,回首塔身,渐远渐没,难尽依依之怀。惟此,双塔不仅为古城之标识,殆同于多情之主人。以塔故,永祚寺名竟为所掩,询双塔寺尽人皆知,而永祚之名,知者已鲜……时移世易,几度沧桑,寺塔屡遭劫火,残破不堪。新中国建立之后,古寺亦焕发青春,屡加修缮。西塔炮火创伤,先于修复,东塔地沉塔倾,鼎力扶正,人代天工,旷世稀有……于是,仰观则双塔巍峨,俯察则繁花似锦,旁巡则逸韵悠然。履此地者,不徒游目畅怀,抑亦饱文化之芳润矣。”

如今,随着《子史粹言》《宝贤堂集古法帖》等石刻的入藏,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博物馆更加发挥出振兴文运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双塔永明太原
胡永明:“粮”心人的三大法宝
双塔双循环湿法脱硫系统SO3脱除率及排放测试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超低排放运行优化研究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除夜太原寒甚
钟永明
双塔水库抬高汛期限制水位的可行性探讨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