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网湖南电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3-11-22覃君松鄢汉科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20期
关键词:湖南优势供电

覃君松 鄢汉科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国有企业的湖南电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以 “人民电业为人民” 为企业宗旨,为 “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1]。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政治、组织、队伍、阵地、载体、行业等多种优势,以 “红色铸魂、绿色赋能、金色塑形” 三大专项行动为落地举措,积极作为、勇于承担,在服务乡村战略实施中展现电网作为,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一、基础和优势

在新时代,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也是国有企业履行其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更是公司高扬旗帜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连心桥的重要抓手[2]。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公司的四大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队伍优势和行业优势。

一是发挥政治优势。湖南电力积极发挥 “国企姓党、为党工作” 的政治优势,以大局观和系统思维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置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宏大格局中,深刻领悟其基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内涵,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工程来落实。

二是发挥组织优势。组织是政党得以产生力量之关键,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其强大的组织优势体现在各级党组织能够全面覆盖广大基层一线全域。湖南电力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延伸到基层治理末端,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被广大人民群众看见、感知。

三是发挥队伍优势。积极发挥湖南电力党员基数大,党员整体素质优、能力强的优势,打造成百支如 “东方红共产党员服务队” 这样的队伍,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和青年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党员队伍的全域覆盖。

四是发挥行业优势。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着力打造点面结合的党建工作阵地,实现市级、县级和供电所党建宣传阵地全覆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强化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增强电力企业使命担当,在践行 “人民电业为人民” 的企业宗旨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目标和路径

湖南电力积极发挥 “国企姓党、为党工作” 的政治优势,聚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紧跟国家电网战略目标,结合湖南电力发展实际,厘清目标、细化路径(见图1),切实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成为践行 “人民电业为人民” 宗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先锋力量,成为落实国网战略,推进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力量,成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党建提质登高的先锋力量。

图1 电网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路径

(一)顶层设计实际实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强化顶层设计,形成 “图表单” 指导意见。绘好 “施工图” ,强化方向指引,细化工作内容,明晰工作重点;制作 “二十四节气表” ,明确53 项参考活动;实施清单式活动管理机制,分中心、实践站按月制定服务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 “十有标准” ,形成实际实效的顶层设计。

(二)工作体系上下贯通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发挥组织优势,形成上下贯通的 “市县所” 三级体系。指导市(州)供电公司党委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要求,引领组织县级供电企业党组织开展各类特色实践活动,组织指导基层供电所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实践站” 建设三级工作体系,细化各项工作要求指导,强化各层级间的统筹协调,严格工作实施督查考核,引导鼓励广大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开展各种特色实践活动[3]。

(三)工作阵地 “点” “面” 结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发挥阵地优势,建设广泛覆盖的 “十百千” 三类阵地。强化红色引领,深化红色教育基地应用,发挥 “红色湘电之光” 政治文化馆和十大红色教育基地的阵地优势。强化资源整合,统筹区域内的阵地资源,比如企业文化展厅、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细化方向指导,指导广大基层党支部,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线上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阵地集群的利用率。

(四)工作队伍全域覆盖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发挥队伍优势,全域覆盖建优 “百千万” 三级队伍。不断深化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擦亮东方红共产党员服务队品牌,广泛吸纳一线基层党员和青年志愿者,持续加强志愿服务能力培训,在市(州)供电公司建立志愿服务总队,在县级供电公司建立志愿服务分队,在基层供电所建立志愿服务支队,实现工作队伍全域覆盖,形成百支志愿服务分队、千支志愿服务支队、万名志愿者队伍的大格局。

(五)工作载体有力有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东方红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系统推进五大任务。充分利用 “湘电求是讲堂” 强化宣传引导、深学理论,通过党组织 “联学联创” 模式强化宣传教育、宣讲政策,打造东方红共产党员服务队强化引领、培育价值,以 “四化一体” 文化建设强化文明培育、丰富生活,以 “党建+” 工程助力乡村事业、振兴发展。

三、 探索和实践

(一) “红色铸魂” ,锻造文明传送带,勇担央企责任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也是国有企业的底色和本色。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当好党的创新理论 “宣传员” ,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向党组织靠拢[4]。

1.将党的政策方针传递到千家万户。湖南电力紧跟党中央,及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群众,宣传百姓关心的政策方针,勇于创新,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在形式上创新,在内容上丰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利用 “5·20” 计量日等邀请广大市民群众走进公司,在社区街道利用 “屋场会” 等形式,引导社区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和党员身份。 “湘电求是讲堂” 作为公司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经在公司 “省市县” 三级党组织开展了200 多次,深受广大基层员工和群众好评。

2.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人民心里。湖南电力发挥阵地优势,提升学习穿透力,如发挥 “湘电求是讲师团” 的队伍优势,打造 “红喇叭” ,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同时发挥 “红色湘电之光” 政治文化馆的教育功能,让党员群众在其中感受 “四化” (指湖湘地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这四种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方式方法,挖掘一批善于把大道理讲成 “小故事” 、把深理论说成 “大白话” 的宣传员,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群众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3.将多种文化活动送到群众身边。湖南电力深入群众生活,服务群众所需,弘扬传统文化,在传统的节日庆典广泛开展各类特色服务活动,比如 “崇德三礼” “强根三红” “文明三美” ,同时将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等知识穿插其中,在提升群众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安全意识。此外,还积极举办道德讲堂,强化榜样的引领作用[5]。

(二) “绿色赋能” ,做好电力先行官,发挥行业优势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是清洁电力能源的基色。湖南电力积极做好电力先行的 “引领员” ,以清洁电力助力乡村快速发展。

1.加强电网建设,让农业用电强起来。电力作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基础保障之一,湖南电力不断夯实电网基础架构,深化 “举旗·党建+向配网开战工程” ,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如常德供电公司倾情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行养殖、制茶、烤烟等电气化改造,190 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结算率100%。再如,永州供电公司助力湖南省东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年内实现电网发展总投入1.3亿元。

2.服务乡村产业,让广大群众富起来。湖南电力深入基层,精准把握服务需求,与村镇、农村企业党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 “联学联创” 活动,为广大乡村产业提供更优质的供电加能效服务。如邵阳供电公司主动为农村产业提供优质用电服务,为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及乡村旅游提供澎湃动能;探索实践 “电力夜校” 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电力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再如,湘西供电公司凤凰县椿木坪村驻村工作队通过电网升级改造,助力创办茶厂,利用茶厂、光明小屋、篮球场、充电桩顶棚等村集体资产屋顶新建182 千瓦光伏电站,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 万元。

3.供给清洁能源,让乡村生态美起来。为推动农村生活电气化,打通供电服务 “最后一米” ,湖南电力积极推进智慧能源服务,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常德供电公司在安乡县域实施 “充电站乡乡通” 建设,助推绿色能源发展。湘西供电公司在花垣县十八洞村免费安装、维护充电桩,帮助该村解决了纯电旅游巴士充电问题;在椿木坪村积极响应新能源下乡政策,提前布局充电桩,为村民出行带来便利。

(三) “金色塑形” ,架起党群连心桥,彰显国网担当

黄色,是万家灯火的颜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湖南电力用心用力当好广大群众的 “服务员” ,做到民有所呼 “我” 必有应、民有所难 “我” 必相帮。

1.一心为民,便民利民。增强服务意识和成本意识,推行 “阳光业扩” ,进一步压短客户办电时长、压减办电成本。常德供电公司创新推出 “点单服务”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电话、网格服务群进行 “点单” ,常德供电公司根据 “点单” 内容派发工单,已累计实现群众 “微心愿” 935 次。邵阳供电公司推行 “网格点” 进社区、进村委,网格员每月至少安排1 天时间到网格点开展现场办公,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1 米” 。

2.重点关注,暖心贴心。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湖南电力因人制宜,广泛开展各类帮扶志愿活动,如电暖 “红领巾” 、电暖 “红夕阳” 等活动及 “光明小屋” “用爱点亮心灯” 等青年志愿服务。常德供电公司持续深化 “电骡子” 爱心捐赠公益项目,提升服务覆盖面,增强服务精细度,目前已募集爱心款近40万元,先后帮扶慰问30 多名困难群众。邵阳供电公司组织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8 名志愿者,与辖区内的12 所小学建立 “一对一” 常态联络机制,了解留守儿童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学习生活情况,与留守儿童建立联系卡制度,开展 “面对面” 的关爱帮扶。

3.急难险重,冲锋在前。湖南电力进一步强化东方红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在关键时刻展旗帜、亮身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怀化供电公司组建13 支东方红共产党员服务队、47 支党员突击队,积极投身突发事件抢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迎峰度夏度冬、抗洪保电第一线,实现服务队总服务量12012 人次、服务时长8697 小时。张家界供电公司创造了 “国网速度” ,筑牢了 “国网防线” ,党旗在用电一线高高飘扬。

四、经验和启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时代所需,亦是群众所盼。湖南电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实践与探索并重、点线面结合,以 “国之重器、勇挑重担” 的政治担当主动领题,以 “攻坚克难、逢山开路” 的开拓精神精准破题,以 “不忘初心、为民服务” 的优良作风高效答题,写出了新时代湖南电力的新答卷[6]。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专业资源整合。湖南电力在前期广泛调研和科学试点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体系机制和实施行动,形成了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并及时下发基层。湖南电力以党建为引领,推动阵地、内容和人员的三融合,实现了专业数据、业务和服务的三协同,使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精准匹配、紧密融合,达到了专业互融共促。

二是广泛开展活动,精准对接群众诉求。各中心、分中心、实践站在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基础上,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公益服务、业务服务、志愿服务 “三大行动” ,实现了服务模式创新化、服务诉求精准化,形成了新时代电力服务的 “新场景” 。同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比如所开展的 “讲评帮乐庆” 等形式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和好评。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创新专业服务形式。湖南电力坚持以系统思维为引领,构建长效机制;以创新思维为引领,丰富服务形式;以底线思维为引领,补强服务工作短板,催生出如 “U 电工” “爸爸妈妈团” “用爱点亮心灯” 等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四是吸引群众参与,凝聚党群内外合力。充分发挥湖南电力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队伍优势和行业优势,利用县级供电企业和供电所深入群众、直接服务的工作优势,不断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增强群众的参与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在建设美丽新湖南的道路上,画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五、未来展望

湖南电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基层思想宣传工作相结合;坚持不忘初心,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 “人民电业为人民” 的企业宗旨;坚持提质创新,在深化 “县所” 建设的过程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对于湖南电力而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个面广量大的课题,既要有精心统筹推进,还要有恒心持之以恒,更要有决心合力破题。在后续的探索实践中,还需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精准思维,深刻把握新时代文明中心的政治性、教育性、公众性,不断深化其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实践功能,画好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大同心圆。

猜你喜欢

湖南优势供电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战洪魔保供电
矮的优势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画与话
2050年澳大利亚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2050年法国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供电恢复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改善供电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