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传承红色基因实践路径探索

2023-11-22崔永海

学苑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色法治

崔永海

(天津市宝坻区王卜庄镇何仉庄小学,天津 宝坻 301800)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中形成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精神的总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帮助中华民族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红色基因的精神,例如勇往直前、坚持梦想和不屈不挠等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小学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红色基因的传承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红色基因。

一、提高认识,强化素质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德育内容板块的第一点,其中明确规定: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作为主力军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教师首先要重视在教学中进行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主动学习中国相关历史。因为只有教师熟悉了红色历史,才能正确地引领学生。现如今,道德与法治教师可单独评定职称,也体现出了此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参加多形式、多层面的研讨活动,主动强化自身专业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和支持,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要想提高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水平,制度保障不可或缺。首先,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相关的制度以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学校应在制订教师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制订思政教师的专业成长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划思政教师的成长道路,促使思政教师不断自我加压,主动要求进步。因为有了制度的保障,教师会给予更多的重视,也会清楚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避免走弯路。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基础之上,学校还要监管制度是否正常且认真地执行,杜绝空有制度而未高效实施的现象。

(二)打造骨干教师队伍

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校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各种方式、途径的学习,比如“送出去学、请进来讲”,培养一支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或教研活动。另外,学校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这些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学校可以将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融入校本研修中去,制定系统的研修学习方案,并持续进行下去。除此之外,在评定职称方面,可以向思政教师方面倾斜,作为独立的分支进行职称评定,以此来激发思政教师的学习动力。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建立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例如,学校内部教研、校际联盟集体备课等等,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集中研讨、集中培训。学校内部的教研应该以常态化的形式进行,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可以使用“线下+线上”混合模式,线下进行经验分享,线上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学校要积极倡导教师参加各校间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制定相关评价制度;每学期开展优秀公开课评选活动,为教师间相互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优化课堂教学,赋能学生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课堂效果决定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例。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用教材并重视教材外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突破教材,重构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突破教材,对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进行重构,以此来弥补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和不足。教材的内容多为结论性或概念性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并不利于他们真正地理解知识,也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重构教材时,教师可以增加教材结论里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结论,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内容。

以五年级下册第12课《中国有了共产党》为例,在学习开天辟地的大事时,教师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体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开天辟地”的含义。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阅读,概括中国共产党党史;通过阅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通过阅读革命故事,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重构教材时,可以增加以下教学内容:

1.导入时让学生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有哪些事变时,教师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全过程的视频,因为让学生阅读文字会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会很差。视频介绍直观且生动,为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

3.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时间表,使学生一目了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全过程: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1919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登在《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3)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4)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5)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结束,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了。

4.在学习红船精神时,加入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船精神”的阐述。

5.在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时,加入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使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影响以及其百年奋斗和光辉业绩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巧用多媒体,置身于历史长河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之中。校园环境得到了许多改善,即使是农村学校,每间教室配备一台多媒体设备已经是随处可见的事情。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起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不例外,甚至更需要这样做。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借助教材上的文字和图片难以让学生体会事情发生时的情境,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切实去感受历史发生的经过。例如在讲授《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一课中的《圆明园》观后感时,通过阅读文字,学生无法体会主人公观看纪录片之后难以平静的心情,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纪录片的精华片段,使学生走进真实的历史画面中,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切实体会“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盛,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少年的我们责无旁贷,唯有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再例如《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以及其中的红色精神,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的纪录片或影视视频,可以具体到某一场战役、某一位英雄人物,学生回到历史长河,经历那时的情与景,感悟蕴含其中的红色精神内涵。教师引导学生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体会并传承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红色基因。

教师通过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静态的文字,即使有图片的加持,教师难以创造真实的情境,学生难以快速准确地掌握教师想要传达的内容。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教师解决了资源不足以及教具不直观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在网上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加强融合,强化效果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整合更具生活性的教学资源,始终坚守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核心,注重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应再局限于课本,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和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发现隐性资源并整合为传承红色精神服务。

(一)整合资源,寻找生活中的红色精神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难找到红色基因的踪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都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他们在红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可以利用春秋季研学旅行的机会,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场所进行学习。学生在庄严的场所里,聆听历史、阅读历史、观看历史,在真实的历史教材面前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伟大,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身边的红色精神,学生身边也不缺乏这样的人物,他们可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或者是经历那段历史的长辈,他们都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活历史”,是当代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学生也可以通过询问家中的爷爷奶奶,邀请他们共同回忆历史,通过他们了解更多的红色故事。除了让学生主动去寻找红色基因,教师可以通过走访周边地区老红军的方式,请他们为学生讲讲他们所经历的事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学生深切感受着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以及延续这份幸福的重要性,时刻牢记着自己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有着为子孙后辈延续幸福的责任。

最好的教学资源莫过于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例子,最高效的教学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感悟、总结知识。教师通过整合社会中的教学资源、通过鼓励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真实的红色精神,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

(二)加强阅读,传递信念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和学习党史的机会比较少,阅读可以很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由于课时的原因,教师只能为学生呈现重点的内容,无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事情发生的全部经过。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的力量,传递红色信念,实施有效教学。

如在教学第十一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相关书籍。通过阅读,学生去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在此次战争中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了解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建设历程……通过主动阅读,去了解认识王进喜、李四光、钱学森、焦裕禄等榜样事迹……通过阅读,学生深切地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一个又一个震撼世界的成就;通过阅读当代先进人物的事迹,学生们会发现红色基因不仅存在于历史中,它也存在于现代人的血液中,他们正在传承着红色基因,他们的事迹也鼓舞着我们继承红色精神,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四、营造氛围,创建多渠道学习

(一)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氛围和精神的体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校园文化对师生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课程本身,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因此,为了实现某种教育意义,教师也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上入手。现如今,虽然学校经常会在校园的宣传栏、展示栏或电子屏等宣传工具宣传红色精神,但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只是表面的,不够深刻,更没有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无法实现对学校全体师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引领作用。为了加强红色基因传承,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红色基因不仅存在于课本中或课堂上,而是存在于校园的每个角落,是每位教师的践行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实现了脱离课本和走出课堂的效果,因为学校本身就成为了教材和课堂,这同样是丰富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一种方式。

将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加强校园环境的布置。可以将身边体现红色精神的故事编写进校本课程教材中,这种存在于身边的事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会更强烈、更真实、更具有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校园里设置红色文化馆,展示师生所践行红色精神的事迹。在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带领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丰富文化馆的内容,将践行红色精神作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目标去实现。

(二)红色基因传承与学校生活相融合

宣传和传承红色基因应创造多渠道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她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除了课堂学习,教师需要创造更多的渠道宣传和传承红色基因。例如,可以在课后服务兴趣小组中设立话剧表演小组,由道德与法治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共同观看红色影视剧,挑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模仿学习或进行再次编排,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又实现了教育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定时定期播放每班所搜集的体现红色精神的资料或者身边发生的事迹,进行宣传学习,并定期进行评比活动,以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校的展示工具栏中,例如宣传栏或电子屏,除了展示宣传学校准备的内容之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组织主题性活动实现教育目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五、结语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加强红色教育,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传承红色基因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要做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学校需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相关制度,组织教研活动和学科培训督促和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个人教学能力。除此之外,作为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师要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创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充实自我,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红色法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色是什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色在哪里?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追忆红色浪漫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