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以“经济学”课程为例

2023-11-22隋维林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课经济学专业课程

隋维林

(牡丹江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引言

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和规范课程思政建设的文件,明确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育才”大格局,提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奋斗目标。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我们研究课程思政的目的非常明确——抓住实质,才能培养出人才。课程思政实质是“三全育人”等综合教育理念的深化与具体体现,即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专业知识+思政”就等同于创新教学模式了。《纲要》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开设了“经济学”必修课,在这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务必把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有机融入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中。“经济学”课程教学不仅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高职院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不能当成增加一门课程,或者在专业课程里增加一项教学活动,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依靠广大教师对课程重新进行设计,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还要提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广大师生树立思政理念的氛围。

一、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给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保障,是培育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建设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无缝衔接,在建设过程中势必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达不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育人效果,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大环境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通常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语言、科技等环境构成,环境对我们有着重大影响。每个人的成长、生活受社会环境影响很大,无论是广义的社会环境还是狭义的社会环境,都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未来人生发展、独立完整健全的性格和价值观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而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纷繁复杂,本文只探讨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一些环境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时期。而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极易受社会风气、宣传媒体、地域经济差异、文化等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差异又造就了学生个体不同的生活状态。受这些因素影响形成的价值观,必然会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产生冲击与挑战。比如在“经济学”课程中,通过全面学习经济理论与分析经济问题,学生头脑中嵌入当地政府唯GDP产值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学生价值观的取向趋势,借助传授知识和能力训练的时机,传递正能量,对症下药,矫治偏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职业素养,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或纠正学生偏离正确轨道的价值观。

(二)非正式约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影响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制度由三部分构成,即正式约束(正式制度)、非正式约束(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其中非正式约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事件约定中无意识逐步形成,具有顽强生命力,被社会认可并流传至今的一些约定成俗,共同遵守并规范人类行为的一些准则,由价值观、信仰理念、文化传统、习俗惯例、伦理道德等构成。一般认为非正式约束是对正式约束的一种完善和补充,甚至是对正式约束的束缚和限制,一些具有公平、公正性的非正式约束会对人类在选择理性行为时减少耗费时间与成本。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初步形成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习俗惯例等,其中父母亲属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生,学生带着这些初步形成的非正式约束行为进入校园、课堂,或多或少会抵消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利用非正式约束把正确的价值观具体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课程思政建设氛围,同时也要因势利导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升学生对形成良好价值观的自我修正能力。

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现状

(一)传统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操方面的内容,有些教师觉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科部思政课程的培养任务。从“经济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来看,二者融合度不高。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有一定的特点,传统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多注重经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品格高尚、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貌似融合,实质脱节,很多教师无法深度融合二者内容。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关联度来看,“经济学”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其前身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市场经济基本问题、经济运行规律和基本观点的掌握运用能力,贴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能更好地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

(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形式丰富多样但实质效果欠佳

继教育部颁布《纲要》后,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研讨、开发、推广和实施课程思政,各高职院校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如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科研立项、课程策划、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等多种措施,甚至制定了全方位的激励机制,通过这些激励举措为教师搭建平台,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内驱力。尽管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开展课程思政有了充分的认识,也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课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积极进行尝试,但是相对于非思政课程的专业教师来说,虽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底蕴,但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缺乏全面认识与理解,理论功底不够,往往试图通过新媒体融进思政元素来开展课程思政,过多精力放在新媒体使用上,教学手段或教学形式单一,貌合神不合,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不能形成合力,课程思政形式丰富但实质效果欠佳。

(三)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学的一种负担,甚至理解偏颇,认为思政教育的内容不是专业课教师应该讲授的,而是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分内之事,不应该把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内容移植到专业课上来讲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即使专业课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很少有教师清楚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而是就思政而思政,不愿意花费很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再者,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缺乏钻研精神,愿意在本专业上下功夫,对专业融入思政要素不想投入更多精力,即使融入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也相对较弱,融合度不高。专业课教师结合时事新闻、事件授课时,由于掌握的思政内容不够全面,对拿不准、不确定的内容不敢说,也不知道怎么说,怕误导学生。加之高职院校在校生多为“00后”,思维敏捷活跃,不墨守成规,喜欢新鲜事物和不断挑战极限,传统的线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吸引力不强,学生听课注意力明显下降,课堂上“溜号”,不愿与教师进行互动。

(四)构建教师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面临困境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怎样建立起多元化、科学化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面临着困境。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渠道的扩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授课任务越来越繁重,教师在有限的精力下,多注重与职称评定有关的工作,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倾向于注重“育才”,而在“育人”方面下的功夫不足,于是出现了“育人”和“育才”两条线并行的状况。建立多元化、科学化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多部门、多学科齐心协力来完成,经过多次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评价体系,即使教师摸索出一套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学校也很难给出科学定论,再者,授课教师把思政元素强制加入评价体系,还可能对课程思政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起不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另外,课程思政建设的资金也难以到位,课程思政建设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保障措施不到位,教师的积极性则难以长久。

三、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无缝衔接,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一条主线,从“碎片化”到“整体性”,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以目标为导向,有效引发情感和价值共鸣

教师要深入研究专业课程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法律法规、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思政要素,深度思考如何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渠道,依据“一条主线”的课程设计理念,调整与优化传统教学目标,重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和“价值观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拓展第二课堂,开发线上教学模式。同时要结合专业情况打造第三课堂,即校外教学模式。通过三个教学模式齐发力,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经济学”课程教学中。

(二)以教学团队为核心,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课程思政要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应组建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组成至关重要,应由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政治辅导员及团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等组成。课程教学团队要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其他成员辅助,这样建设专业课程能优势互补,多学科取长补短,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素相互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打造出一支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团队成员要“走出去”,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关键点,同时还要“请进来”,邀请政府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到校开展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讲座。

(三)以创新为基点,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教师要研究“为什么做”“为谁做”和“如何做”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育人”“育才”能力。

1.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若想在课堂上组织好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技能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接受教师,学生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开展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有很大助力,否则教与学是不对称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创新教学模式、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和整合教学方法的能力,还要具备学生认可的其他方面素质。首先,教师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广博的知识面,精通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授课技巧;其次,要有人格魅力,着装具有活力,教学气氛既严肃又活泼,面部表情管理到位,性格要开朗幽默,课堂上风趣幽默的教师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认同感不断提升,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畅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和学生要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认可和接受教师授业解惑的行为,如果情感交流不畅通,教学如同“填鸭”,则起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教师和学生要有良好的情感交流,要舍得付出,用心付出,教师不能下课后就“万事大吉”了,课后要多去学生宿舍谈谈心,不“吝啬”休息时间,多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加深师生情谊。

3.教师把握好授课节奏感

张驰有度,收放自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务必做到课堂上有节奏,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不能急于融入思政元素,节奏感要适度,要润物细无声地将教学内容整体化、精准化,与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注意教学的层次性,体现在“起承转合”上,授课内容要详略得当,杜绝面面俱到,如果课堂内容如同记流水账,那么学生会认为全是重点内容,将难以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关键点。授课内容有层次性可以让学生快速抓住主要内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育人于无形之中。

结语

高职院校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担当,将此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目标。无论从团队建设还是授课教师的能力提升上,都要认真研究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跨学科、跨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组建好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同时还要明晰课程思政“育人”与“育才”并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突破困境,积极探索“为谁育人、育什么样人、如何育人”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课经济学专业课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经济学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