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3-11-22王远康

学苑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阅读教学语文

王远康

(福建省武平县电化教育中心,福建 武平 364300)

在这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尤其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立足于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应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读写融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能检验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检测中,读写融合起到很大的教学作用,在基本的学习中与学生的综合考查有一定的联系。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来说,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高度重视阅读和写作,把读写更好地融合起来,尽量做到读写一体化,让学生不断充实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读写欲望,并从自身角度进行练习,促进教学策略的发展,让教师有效进行课堂的教学。

一、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在阅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阅读的整合有助于教师优化语文课程框架,从而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中最关键的便是阅读和作文。阅读就是指对文章的理解,从中获得认识;而写作则要用活泼、富有技巧性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心中所想。读写融合即将二种教育重点相结合,双管齐下。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在完成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过程与方法的探索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丰富体验。在此过程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引发教师与学生的思考,继而产生新的学习资源,拓宽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强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而写作的落实是对所学知识记忆的强化,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进而完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框架。

(二)有助于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的丰富性

“无话可写”是当前许多小学生写作时最头痛的。在进行写作练习时,经常以凑字数为目的,无法真正实现写作练习的意义。教师应该要重视这些问题,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落实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做出调整,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有效借助各方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并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挖掘写作素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日积月累,拓宽视野,为写作储备知识与素材,使得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以提升阅读课堂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为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篇目中作者优秀的创作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相辅相成。同时,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更为适当的展开方式,无形中丰富了课堂教学风格,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拓宽了文本的内容,强化了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并指导学生勾连已学的内容,减缓坡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有助于在阅读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读写结合能够通过引导学生提高阅读量、拓展阅读面、增加阅读深度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积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读后感、阅读笔记、阅读摘抄等方式总结和归纳阅读内容,进而促进阅读深度。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随着学生阅读量以及积累量的不断提升,学生不仅能够积攒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积累更多优秀的词汇、句子并应用到写作当中,而且读写结合教学也能让学生吸取不同作家的写作手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习惯养成方面,读写结合教学能够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进行记录、归纳、总结来分析阅读内容的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养成写下阅读感悟、记录生活故事等优秀的写作习惯,这也是学生读写水平提升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读写结合的意识

课程改革已经历时多年,但部分教师仍然不积极学习,不更新观念,教学方法依然陈旧,缺乏新意,更缺乏读写结合的授课意识。在教授小学语文阅读篇目时,通常只是重点考查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很少关注文中的写作技巧以及艺术性的语言。此外,部分教师即便认识到了读写结合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但并未立足于实际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造成课前准备工作不足,压抑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在压抑的环境下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只会套用模板解决问题,导致当前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无法强化学生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难以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到位

师生的互动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支撑,开展高效的师生间相互沟通,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每个学生想要阅读书籍的种类不一,教师只有以现实学生的兴趣所在为切入点,才能让他们主动、积极地用心去学、去写。与以往的语言教学模式相比较,部分教师在学生阅读活动中并不能关注他们的主体位置,同时由于教师之间的语言互动与交流不够及时令不少学生无法自主发现问题,更没有办法一起讨论问题。在全新的语言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位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对文字的自主学习与认知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真实反馈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调整阅读教学计划,营造积极向上的语文阅读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可是,当前虽然有很多教师在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做得很到位,但是没有引导学生很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没有积极探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注

目前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兴趣主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依然采用较为单一强硬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布置读书任务、设计读书题目、写读后感等。这些任务不仅不会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甚至还会让学生感觉到阅读带来的压力,进而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阅读的兴趣。而在阅读习惯养成方面,教师也并没有采用很好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虽然当前很多教师倡导学生自觉养成阅读习惯,但由于缺乏兴趣的引导、缺乏阅读动力、课业压力大、电子产品的影响等因素,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将阅读当做自己的兴趣和日常休息时的首选休闲方式,因此很多学生会因为缺乏阅读兴趣以及没有阅读习惯等问题而导致阅读量严重不足。

三、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变课堂主体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探究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时,教师应该积极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做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秉承着公平公正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高效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篇目,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实现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掌握。

以《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应该首先将这曲二胡曲播放给学生,并以此作为文章的引入,奠定教材内容的感情基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在学生听完二胡曲后询问学生的感想与疑惑,通过引导与启发式教育的落实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带着课前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经实验证明,相比于漫无目的地阅读,带着问题去读的阅读模式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在完成文章的阅读后,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鼓励学生自行寻找作品相关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布置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写下来,并仿照文中精彩段落写一段话。教师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模式,加深学生对各种要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深入研究文本内容,摘抄优质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情感体验较弱,难以对文章产生深刻理解。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篇目的选择较为浅显,以情感的传递为主,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深层的阅读和分析。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理解,只是“浅文浅教”,使得学生没有办法全面掌握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与他们脑海中所想表达的感情大不相同,在写作时无法真正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去完成写作。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深层阅读,让他们可以发掘文本中的写作技巧,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挖掘篇目中存在的积极价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写作水平。针对现如今存在的读写分离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了解文本的写作技巧,促进写作思维的发展。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耐心,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文章内容过多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写作能力难以提升。教师应该抓住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使用开场白的方式将文章内容进行引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培养与阅读有关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此,教师要在众多的阅读篇目中独具慧眼,有效融合训练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首先精读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以便开展后续的写作活动,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如,执教《鲁滨孙漂流记》一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紧扣文章主旨充分展开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环境的优美语句摘录下来,当成自己的写作素材。此外,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成语、句子等积累,并为学生讲解新词语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造句,强化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三)精读文本,鼓励学生仿写优质内容

善于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时,让学生仿写优质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通过精读课文,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鼓励学生仿写阅读的优质内容,使得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

例如,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课文时,紧紧围绕课后思考题:“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引导学生先品读叶圣陶爷爷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学习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植物外形特点的写作方法,再出示山茶花、菊花、茉莉花等图片,让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的三种姿态的文字写一写图片中的花。学生通过观察荷花图、读课文,掌握了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花的姿态的写作方法,此时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写其他花,学生就不会有畏难情绪,就有内容可写。可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品读,能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下体味作者传达的意境,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深化其对语言魅力的感受,是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

(四)拓宽阅读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语文学习应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更应该向课外延伸。对此,教师可以首先深入了解学生,以现实为依据,为学生推荐相应的积极向上的读物,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作用,为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做积淀。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图书角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强化课外阅读的效果。

以《老人与海》一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向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阅读《老人与海》这本书,并为学生放映相关视频,引领学生感悟文中的“硬汉”这一角色。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不但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水平。如果此时再鼓励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写作手法应用于其日常写作中,就能强化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五)助力兴趣和习惯养成,让学生爱上阅读和写作

读写兴趣和习惯养成是增强学生读写能力的要点和关键。教师一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兴趣和习惯,以便于学生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平。为此,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阅读中有趣的内容,或者通过写作记录有趣的故事,以便于学生能够激发到读写的兴趣。其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不受题目的限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书目让学生自由阅读,或者让学生自由写作和记录阅读感悟以及生活趣事,这种自由的方式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着非常有效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景阳冈》时,教师可以利用影视剧片段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全文。为了能够有效促进读写结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记录的方式记下书中晦涩难懂的内容并且在课堂上集中解释,也可以让学生用现代文的方式描绘自己喜欢的人物和故事。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读写结合,同时也能以兴趣为导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的关键时期,阅读与写作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二者结合的教学方法当前受到教师的推崇。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实际,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激发,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把读写融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