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23-11-22黄中健
黄中健
(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贵州 毕节 551700)
以核心素养落实为切入点,并在原有教学体系育人功能保留的基础上合理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聚焦生物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元化资源的合理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接触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内容,又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基于核心素养,如何合理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是目前各位生物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对地方课程或国家课程进行补充与延伸是校本课程基本功能的特点之一,通常情况下,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时,均是围绕本校教学工作实际需求,并在传统教学体系育人功能保留的基础上,在教学工作中合理引入多元化资源以及相关活动,同时重新整理课堂上未涉及的知识内容,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从高中生物教学角度分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对生物学科包含的实验课程、理论课程以及互动教学等其他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补充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创新性,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有利于积极推动高中生物课程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
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促进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有利于积极推动高中生物课程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并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补充,起到丰富生物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再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生物知识学习实用性。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通过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新型生物课堂中不断提升个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归纳的意识,既能增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又能有效拓宽其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整体生物学习能力得到强化。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提高
从教师角度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锻炼教师对各种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的能力,以此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还能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理性思维形成。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生物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高质量完成,助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释放潜能和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影响
(一)生命观念素养
生命观念素养是生物课程的基础素养。随着高中生物学习难度的增加,课程形式变得更为新颖,要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教授内容充分结合,继而将生命观念素养引入到该类课程中。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确认物种起源,明确生命运行的基本原理,在拥有生命观念素养后,对该类知识的学习将变得更加严谨,学生也会重新端正学习生物知识的态度,切实改善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状态,因而生命观念素养的出现与培养会增强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影响。
(二)理性思维素养
鉴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学生在学习该类课程知识时要带有一定的探究思维,将理性思维素养与生物校本课程相结合,能让更多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基础知识。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内容多且杂,教师利用校本课程形式会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生物知识,良好的理性思维素养可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在该项精神的影响下,会全面探索生物课程中的各项知识,而该类学习状态也符合当前校本课程的设计目的,要利用理性思维素养的提升切实改善高中生物学习状态。
(三)实验探究素养
核心素养与校本课程的关系较为密切。随着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持续性开发,生物实验课程正变得愈加重要,而实验探究素养则能有效改善实验开展状态。良好的实验探究素养应具备主动探索实验、全面了解实验操作过程的精神,当前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则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精神,在了解到该类课程的设计状态后,可同时开展实验探究素养培养与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借助该类素养中的实验探究精神来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四)社会责任意识素养
社会责任意识在核心素养中较为独特,其会让学生变得更加完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在设计应用时,教师要详细阐述多种知识结构,而借助整个生态系统来看待生物学的观念即带有社会责任意识。校本课程中带有较多探究类、与实际生活存有关联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该类知识时要不断增加社会责任意识,利用该项能力的提升来改善生物课程的学习状态。因此,将社会责任意识素养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相结合,可对课程教授形成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较佳的学习习惯。
三、基于核心素养如何合理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一)围绕生命观念素养,开发生物校本课程
为保证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作为生物教师,应在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找准专业教学课程与生物核心素养之间的平衡点,使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当前高中生物教学需求的同时,也能将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精准落实。相较于其他学科,生物知识的学习以及课程教学,可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生物学科聚焦“生命的诞生、繁衍、凋亡”等过程,着重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客观真理以及科学现象,使高中生物教学多元化的特征被充分突显。从高中生物课程角度分析,根据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在开发生物校本课程中明确“生命观念”素养培养的基本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既要不断增强自身理性思维,也要实现其感情情感的有效开发,进而将生物教学指导体系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深度融合,促进生物教学效率与质量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章节生物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对生命的基本原理展开进一步了解,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细胞运输物质的方式产生过程。基本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需要侧重“生命观念”在每一模块教学中的体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思考与分析“生命”的特点与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知识基础,并遵循其认知规律,通过动画视频对物质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过程进行演示,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对微观结构认识与理解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延伸的功能特点,从而促进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育人价值的提升。
(二)围绕理性思维培养,深化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基于多样性生命观念上所构建的高中生物课程体系,同样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部分生物理论知识理解难度较大,且理论知识模块涉及多方面内容,如生物知识、客观真理;生物现象以及实验活动等,学生若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归纳,有利于提高生物知识学习的效果。由于手段教学时间限制,加上学生个体发展差异,难以保证每个学生均能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有可能存在未及时解答的生物问题、生物现象学生仍有疑问等情况。教师可以在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情况,并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既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又能起到对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加以深化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章节生物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对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进行模拟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围绕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等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导入各种问题,如“不同生物体体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造成的,还是细胞体积造成的呢?”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细胞体积的变化进行思考和讨论,进一步了解多细胞生物个体差异与细胞数量差异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教材以及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上播放细胞分裂期动画视频,加强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展示的图片,分析和表达细胞分裂活动的周期性,掌握本章节各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探究知识内容的过程和本质,培养其科学思维。最后,基于理性思维培养,增强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归纳生物知识的意识,并在利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融合多元化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实践结果在理性思维的驱动下对存在疑问的生物问题、生物现象等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物知识学习环境,也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等基本思维方式,切实强化生物学习效果。
(三)围绕生物实验探究,促进生物校本课程逐渐完善
就生物学习能力薄弱、理性思维未形成的学生而言,过于复杂的生物知识在学习方面必然具有一定难度,并不能使学生完全了解生物现象。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为降低生物知识学习难度,增强学生整体生物学习能力,教师应结合生物教学需求设计各种生物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强对生物现象的了解,以及熟练掌握生物技能。将实验探究与总结归纳作为生物实验探究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再综合考虑该阶段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对生物校本课程开展中原有生物教学计划加以调整和完善,既方便教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与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就教师而言,需要明确意识到生物校本课程的本质以及对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补充的功能,以便更好地把握高中生物教学各环节。基于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对生物课程教学范围适当拓展与延伸,围绕生物实验探究,促进生物校本课程逐渐完善化。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节生物知识时,关于植物的生物知识的学习也是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部分生物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对学生给予适当引导或针对性讲解,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难以保证学生生物科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教材,合理设计生物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中体验与发现生长素产生的过程,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逐渐提升自身生物核心素养。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强化对学生的科学发展史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既能培育学生积极探索的求知精神,又能实现追求真理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在生物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如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运用两重性相关的问题,真正了解植物生长素的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此外,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特点,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入高中生物校本课程体系设计中,在此基础上开发利于融合创新型思维拓展的课程;如利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及硬件设备,搭建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同时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提升新型教学互动性,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节奏,也能增进师生课堂互动,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参与,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助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自学能力、学科探究能力以及应用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
(四)围绕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提升生物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需要对高中校本课程的价值及定位有明确认识,且能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核心素养落实要求,对校本课程进行合理开发以及完善与优化,以提升生物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科学指导生物教学活动开展,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等是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功能作用;为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指导体系完善程度,并增强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将其作为优化生物校本课程顶层设计的参考依据,既能使开发的生物校本课程符合当前高中生学习与发展特点,又能为生物教学机制健全构建提供便利。社会责任素养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并在教学评价中开发与完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保证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又能有效提升生物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某种程度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能得到充分满足。
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一章节生物知识时,首先,本节课程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的运行规律等知识内容,基本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有一定的认识,该章节内容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诠释,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方面加强对其稳定性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其次,以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为切入点,并围绕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着重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物校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功能与价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通过教学评价收集与整理学生针对生物知识学习方面所提出的意见及需求,在课堂互动环节添加具有引导分析作用的教学模块。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再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当生态平衡被破坏时可能对当前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后,在上述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落实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正确认知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可将所学生物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相关问题,既能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又能增强学生的生物知识应用能力,夯实全面发展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聚焦核心素养,积极推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补充与拓展生物课堂教学,促进原有课程体系的育人价值提升,充分利用生物校本课程的特性,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更多生物知识,同时也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及学习能力,并增强其生物核心素养,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与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为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