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对勾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2023-11-21吴功尧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数学探究核心素养

吴功尧

【关键词】数学探究;对勾函数;核心素养

引 言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有较完整的探究体验,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包括探究方案、研究思路、发现并证明结论、成果交流与评价),并组织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开展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应成为数学探究的参与者、分享者和评价者.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知识层面上,能从数和形两个视角研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是本课的重点.一方面是从形上感知,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中看出函数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是从数上确认,学生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证明所得结论;能力层面上,学生能联系所学知识,运用类比方法,明确研究思路,拟定合理的探究方案,这也是本课的难点.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师生交流等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清晰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在探索建立研究函数的一般模式时,学生能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这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素养层面上,学生通过类比、观察、证明、归纳,培养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试用数显半径规,并思考其工作原理.工程中,数显半径规可用于测量圆弧形面的半径,如图1,将测头A,B和中间测杆D靠在圆弧面上(其中测杆D可自由伸缩),可直接读出半径的大小.半径读数随着高度差MD的变化而变化,二者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设计意图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要重视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在综合化的情境中,学生与情境开展有效互动,能很好地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显半径规的设计原理可追溯到《九章算术》中的“圆材埋壁”问题.该情境兼具针对性、可接受性、科学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认知冲突,调动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明晰思路,拟定路径

问题1 当遇到一个新函数时,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参考答案:可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分别研究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渐近线、对称轴等.)

问题2 你认为可以按照怎样的路径研究这个函数?(参考答案:先从解析式中直接求出函数的定义域,然后利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奇偶性,有了奇偶性,只要研究x>0的情况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函数的最值,得到函数的值域,有了這些性质,再用描点法作图,观察图象后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渐近线和对称轴.)

(三)数形联通,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组织、指导和评价的作用,要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小组展示获得结论.学生是探究的主体,针对问题3,4,5,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钻、敢说、敢辨.问题3设置了3个追问,问题4的追问少了,到了问题5完全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问题解决者.问题3,4,5的设计,由刚开始的领着走,到后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数学探究离不开探究工具的使用,为了利于学生探究,教学中不仅用到了实物,还多次用到GGB软件进行动态演示.

(四)类比迁移,引申拓展

整体上看,这些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通常将这类函数形象地称为“对勾函数”.

设计意图 类比是个伟大的“引路人”,遇到新函数时,学生可以循着相同的路径进行探究.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抽象概括、去粗取精,提炼函数的本质特征.当函数含参时,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不再适用,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数”来研究“形”,发现的性质越多,画图越准确.

(五)归纳整理,总结升华

问题7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数学探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联系已学知识,各自开展独立探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学生要有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探究方案,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小组研究报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还要敢于质疑、善于交流、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通过数学探究,学生不仅收获了探究所得的知识,而且提升了探究的一般技能,强化了探究的成功喜悦,培育了探究真理的精神.数学学科的生命力不在于“三段式”的结论,而是“三会”,数学探究正是提升“三会”的最佳选择.

(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探究课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想、让学生做、让学生说、让学生展示,教师成了学生的倾听者、观察者.看似教师的任务少了,实则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创设兼具趣味性、综合性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需要在40分钟内,指导学生完成拟定探究方案、确定研究思路、探求数学结论或规律、解释或证明结论等任务.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铺设探究的生长点.教师需要预判可能出现的情况,适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事干,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有收获.教师需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性认知,从而降低探究的难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杨怡,梁会芳,张定强.“数学探究”研究二十年:回顾经验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2020(06):40-45.

猜你喜欢

数学探究核心素养
注重数学探究 演绎精彩课堂
几何画板平台上的问题探究设计与适时介入策略研究
几何画板平台上的问题探究设计与适时介入策略研究
教具、学具在数学探究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积极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