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减”背景下借助课余时间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3-11-21杨占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课余时间数学素养双减

杨占英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开展数学教学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数学知识不仅存在于教材当中,同样蕴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双减”政策落实之后,为了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实现提质减负的必然之路.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余时间的思考与定位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活动的实践原则,最后提出了几点“双减”背景下借助课余时间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双减”背景;课余时间;小学数学;数学素养

引 言

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颁布与落实,大部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内容与本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双减”政策的颁布,目的就在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与负担,并对作业内容与形式作出明确的規定.在小学低年级不得布置任何书面作业,在小学其他年级段每天的书面作业时间应当在一小时之内.“双减”政策在严格控制作业量与作业时间的基础上,实行5+2的模式,要求学校每周五天开展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而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使学生提升数学素养,也就成为当前教师和家长所重点关注的话题.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余时间的思考与定位

“双减”政策颁布后,最为兴奋的莫过于学生.学生在学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后,回家之后应当做什么也成为当前家长的主要困惑.对于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角度,家长存在过多的焦虑,并不了解应当如何督促学生.此外,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多看点书或练习习题,但是学生却表示教师并没有留下任何课后作业,也不想主动做题.而家长也更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不清楚在课后的空余时间应当做些什么.此类新困惑也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思考和应对,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双减”政策落实之后,教师应当做到减中有增,增中有提,真正提升课余时间质量和优质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教育保障.

二、“双减”背景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活动的实践原则

(一)基础性

在小学阶段,教师设计课余活动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基础,所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应当以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为出发点.除此之外,在设置数学课余活动时,也应当参考班级内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教学目标的实际设定,为了降低学生课余活动的时间投入,教师应当避免为学生设置海量机械化的练习题,也应当避免盲目拔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针对性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所设置的课余活动应当参考学生的反馈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活动设计,不仅要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数学相关知识,还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课余活动设计应当安排与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相符的活动形式,而对于学生已经完成的课余活动,也应当及时评价,并针对学生的活动完成度,对下一次活动设计进行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余活动的安排要及时调整,要促进学生更好消化课堂所学的重难点知识.

(三)多样性

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不同,在数学学习中也存在差异,设置活动内容时设计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时,要遵循个体化差异.对于同一问题,安排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不仅能够推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活动完成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

三、“双减”背景下借助课余时间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策略

(一)设计数学类竞赛与活动,提高学生的数感与运算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好奇心与胜负欲较强,因此数学教师与学生家长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为其设置数学类的竞赛与数学活动,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口算比赛、笔算比赛、数学周活动等都是课余时间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路径.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竞赛,其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分组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兴趣.

第一,口算比赛.设置口算竞赛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口算水平,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速度内算出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公式,并且保证最终得出结果准确.在比赛的最开始,大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较慢,也并不主动.由于学生能力差,且回答速度慢,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是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技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加入口算竞赛当中,引发学生的好胜心.

第二,笔算竞赛.笔算竞赛主要针对一部分并不擅长口算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性格较为谨慎,在众人面前很难主动抢答,对于自己并不熟悉的口算,竞赛参与热情也不高,因此设置笔算比赛比较适合此类学生.

(二)设计生活类作业,提高学生的量感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的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错误的作业设计形式与内容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很难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设置课间作业时,应当为学生设计生活化作业,利用生活化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真正渗透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难题.学生站在生活化的角度看待数学学科当中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内容,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合贯通,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当中电话卡套餐的案例设置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假设电话卡的套餐有两种方案.套餐一当中包括国内电话每分钟的话费为三角钱,月租为68元,套餐二为国内电话每分钟四角钱,没有任何月租费用.而假设李华每个月的国内电话通话时长需求为200分钟,那么选择套餐一合适还是选择套餐二比较合适,使学生计算出两种不同的套餐,每个月所要花费的费用.这种作业形式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构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涵,更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应用的价值.

此外,教师应当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不仅能够丰富作业形式,同时能够使学生们在完成作业时有更多元的选择,提高学生的知识点接受能力.

(三)分享与阅读数学绘本,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绘本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辅助工具之一,合理利用数学绘本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绘本当中,很大一部分故事情节和图像与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数学绘本本就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创作的,通过极具童真的故事情节与色彩鲜艳的图画将数学知识以一种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乐趣的同时,在绘本阅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且十分活泼,数学绘本当中极具趣味化的故事和插图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阅读变成一桩乐事.而绘本当中的故事情节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快乐学习数学,真正爱上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推荐绘本书目,使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本,开展自主阅读,体会数学的魅力.在有条件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电子版的方式向学生分享在线文档,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阅读时在线添加阅读批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可以在线上平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写绘本故事,自己创作一本数学绘本.创作绘本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绘本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提高数学绘本制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四)设计游戏类课后服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数学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从游戏的角度开展活动设计,采用游戏形式的课后服务,能够以更直观且更具有趣味化的方式凸显数学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比如,学习“位置与方向”后,在设计课后服务项目时,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落实.这一课程的重点关注目标就在于使学生们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以及位置和方向的应用方式,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如何具体应用位置和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方向的含义和概念进行深入阐述,并帮助小学生了解理论重点,在这之后,教师也需要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设置游戏活动.在课后服务时,教师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比如闯关游戏.闯关游戏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坚硬的卡紙,并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设计多个题目,使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判断.通过闯关的方式开展课后服务,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求胜欲.

(五)设计针对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在中年级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年龄段为9~10岁,中年级阶段的学生不仅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步成型.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具有较强趣味性且较为简单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统计六月份当地的气温变化并编制统计表.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分组的形式对气温进行测量并记录,学生可以根据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行分组,并根据小组内的记录结果以及近年来的气温统计表进行对比,并得出结果,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应用足够的数据就能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进而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同时,教师要对此次分组活动进行评价,比如各组的活动完成效率与完成质量等,进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设置具有较大难度且逻辑性较强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结 语

总的来说,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明确课余时间的应用价值,借助课余时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同样要遵循“双减”政策的原则.“双减”所减少的应当是传统机械化的训练和海量的练习题,增加的应当是精心设计的课余活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有趣的数学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习兴趣,设计生活类数学活动以及数学绘本阅读活动,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负担.同时游戏类的数学课后服务活动与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规律,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形式,进而提升数学知识掌握效率,确保“双减”政策的落地.

【参考文献】

[1]欧淑红.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后延时服务有效学习方式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2):68-70.

[2]吴远云.快乐作业减负增效———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08):50-51.

[3]梁晶晶.浅谈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数码设计(上),2021,10(05):234-235.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数学素养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欢乐的课余时间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